朱树屏信札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海洋  作者:日月  页数:531  

前言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等586封往来书信。感谢细心、严谨的朱树屏先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是我国科技界,尤其是海洋科技界之大幸。透过这些信函,可以看出朱树屏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也可以发现他正直诚实的品格和克己奋斗的精神。透过这些信函,许多尘封的史实跃然纸上:抗日战争期间,教育界、科技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办学、科研的真实状况,以及日本侵略者对重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他与留英同学组建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积极推动中、英两国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他奔波于英伦三岛,组织募捐,支援祖国的抗战;他为中央研究院、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等购买了大批科学书籍和仪器设备,通过李约瑟博士和英国文化协会运往祖国;在商务印书馆的资助下,他参与创办了《东方副刊》,组织留英同学撰写稿件,向国内介绍、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他通过。BBC广播,向国内介绍欧关工业及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他参与发起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内幕;他创建我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全过程和其中的艰辛;他开创了我国海洋农牧化、人工增养殖科研事业,开创了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的人工养殖事业;参与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1956-1967年)和十年科技规划(1963-1972年),他深谋远虑,为国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他参与了中国与前苏联等国的海洋、水产合作研究,参与组织了我国的海洋调查工作。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为方便阅读,各主题下有一导引性的说明,简要介绍了背景;外文信件全部译成中文;对必要的人和事在信件中作简要注释。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字无法辨认,用“□”代替;方括号“[]”中的文字为编者所加,多为补充年份、字词或对错别字的订正,方括号中年份后加问号的,表明年份不确定。本书原计划2007年4月在朱树屏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以资纪念,但由于所收信件大多为手书,且以繁体字为主,为保证质量计,出版时间一再推后,难免为许多翘首以待的读者所失望。也许,学习朱树屏先生认真、严谨的作风,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编者2007年10月

内容概要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 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乖586封往来书信。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一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

书籍目录

一 求学之路二 水产基石 三 海洋之魂四 耕牧海洋后记

章节摘录

一、求学之路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庚子赔款”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赔款。在庚子赔款中,英国分得赔款额折合约759万英镑,占赔款总额的11.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首先退还一部分赔款用于设立清华学校及选派留学生,开庚款留学的先河。受庚款留美的启示,英国也有意退还部分庚款。1922年3月,教育部设立筹办“退款兴学委员会”,希望将退还的庚款全部用于教育。1922年12月22日英国政府正式通知中国:“中国应付未到期之庚款,即将退还中国,作为有益于两国教育文化事业之用”。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多次协商,终于在1930年9月正式换文,中国同意将退还庚款作为基金,作为整理和建筑中国铁路及其他生产事业之用,而以其息金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组织董事会管理支配全部所退庚款。1931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第一任董事长为朱家骅。从1933年选拔第一批中英庚款留学生起,到1947年派遣第九批留学生赴英,先后举办了九届庚款留英生考试,共选派193人留学。朱树屏曾在其自传中回忆了他考取“中英庚款”留学英伦的经过:“日寇侵占山东益都后,妻与长女即逃亡青岛,(1938年)想方设法转往后方,我到阳朔后知妻女已逃至青岛后即令先往上海,再赴香港转往广西阳朔。并约定日期,我到香港去接她们。我到香港时,适留英考试广州试场临时转移香港举行,内有习水产的两个名额,我即顺便参加考试,考完后即得妻女自青岛来信,言至写信时止,尚没法逃出日寇虎口,随扫兴返阳朔。是年(1938年)9月15日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陶孟和所长(曾任科学院副院长)持大公报跑到阳朔的临时研究室内向我道喜,并使人为我雇船,促我立即动身。我始知已考取留英公费。报载须于9月17日由香港乘船赴英。

后记

打我记事起,就在照片里认识了爷爷。他是那样的慈祥、睿智,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些什么。我逐渐长大,每每望着爷爷的照片,阅读着有关爷爷的报道,心里总在想:生活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工作中的爷爷又是怎样的人?两年寒暑,细阅日记、信函、史料,遍访京、沪、宁、鲁等。眼泪一次次流淌,心灵一次次震撼。于是,又一个两年,倾注着对爷爷的敬仰与缅怀,承载着责任和使命,终于,《朱树屏信札》问世了。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海洋生物学会、英国淡水生物学会、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伦敦大学、BBC广播公司、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华美协进社给予的大力协助并提供照片、信函。本书英文信函由陈雪莉翻译,杜曾荫、庄志猛、赵俊、刘慧、Doung Salmon、Valexie Salmon校译,在此一并致谢。朱谨2006年11月

编辑推荐

《朱树屏信札》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朱树屏信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