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穿越罗布泊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雷殿生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3-05出版)  作者:雷殿生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是雷殿生,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    1998—2008的十年间,我徒步中国,走访了56个民族的聚集地,踏遍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及无人区,游历了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到2008年7月末,我已经走了八万公里,完成十年徒步中国的梦想指日可待!但我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穿越罗布泊。    罗布泊一直是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渴望用自己的双脚,实现人类孤身一人徒步穿越罗布泊零的突破。我希望以徒步穿越罗布泊为十年的徒步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也将是我最后的挑战。    罗布泊,曾经的湖泊,如今的荒漠,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罗布泊周围更大的地理范围被称为罗布荒原。这里的气候极度干燥,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每年沙尘暴时间长达五个月;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无人区,被称为“死亡之海”,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神秘失踪,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倒下;这里的漫漫黄沙下,不仅有金、银等贵重金属矿藏、巨大的钾盐矿藏,还埋藏着众多古迹,掩藏着神秘的人类过往。    因此,千百年来,罗布泊都以其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家前来探秘。纵使他们拥有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后援,但复杂多变的天气和诡异奇特的自然现象仍让他们随时都有生命之忧。曾经有飞机在罗布泊上空突然消失,若干年后才找到飞机残骸;也曾有军人、农场职工、探险者和盗墓人神秘失踪或死亡,有的尸体多年后被找到,有的仍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为罗布泊蒙上了更神秘的面纱。    早在2002年,我走进新疆的时候,就准备用一周的时间南北穿越罗布泊。与当地向导沟通后才知道,预埋一周的食物和水至少需要五万元人民币,这对于自费徒步中国的我来说,是一笔惊人的费用,根本无法承受。通过仔细思量,我觉得当时若要穿越罗布泊,各方面的准备和经验都还不够,只得暂时放弃。    2007年,积累了更多的野外经验,掌握了罗布泊足够的资料后,我再次去了新疆库尔勒,联系到了当年余纯顺的向导、曾经参加寻找彭加木行动的搜救人员,对罗布泊做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我雇了一辆越野车从南北方向穿越罗布泊。    当汽车开到罗布泊湖心的时候,司机迷失了方向,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往哪儿开。当时没有卫星电话,如果走错路,就意味着我们将永远留在那里。那一刻,我凭借多年的野外经验,根据地图和指南针进行冷静的分析,判断出了方位。8个小时后,越野车终于开出了罗布泊。当手机有信号的时候,司机立刻激动地给他的朋友们报平安:“我能活着出来,是因为有雷哥!”这是首次在单车无后援的情况下成功穿越了罗布泊!这次“探路之旅”,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罗布泊的广袤和危险。    接下来,我便着手制定详细的穿越计划,最终决定选择从来没有人挑战过的东西方向穿越罗布泊的路线。这对我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黑龙江电视台得知了我的穿越计划后,决定为我进行电视报道。拍摄人员在大约预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我进行采访。电视台为我提供的此次穿越罗布泊的所有户外装备,是我徒步十年中用过最好的!    我把这次穿越的起点选在了敦煌阳关。这是因为想到了唐朝诗人王维经典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将用双脚徒步的方式改写“西出阳关无故人”。    2008年10月9日,我迈出了穿越罗布泊的第一步。原计划是用40天左右时间,结果只用了3l天便完成了东西向的穿越。在这31天里,我两次与后援失去联系,遭遇过沙尘暴,被戈壁孤狼跟踪了94公里,饱受缺食少水和沙漠综合症的折磨……期间数度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在这31天里,我了解到了罗布泊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及野生动植物的情况,对彭加木失踪地、余纯顺墓、楼兰故城等重要地点用GPS进行了定位。我还搜集了170多斤罗布泊的石头、沙子、盐壳、土壤、水等地质样本,捡到了一只已经风干了的野骆驼蹄子,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点附近找到了弹匣和弹壳等珍贵物品,它们现在都陈列在我的个人展览馆中。    此次徒步穿越罗布泊,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找到小河墓地。当时我就决定要在三年之内再次进入罗布泊,寻找小河墓地。2009年深秋,我顺利地在罗布泊西部找到了小河五号墓地。    3l天徒步罗布泊的旅途,是我十年徒步中国过程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在这十年里,我既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苦,也享受了难以言说的满足与快意。一路上,为实现梦想而澎湃的豪情,以及通过种种经历所获得的内心的充实,让我体会到了生命最深刻的意义。一次次的磨难和历险,使我的性格更加坚韧、自主;无论何时何地,碰到任何艰难险阻,我都可以从容面对,泰然处之。    本书写的是我用31天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故事,我把它献给所有怀揣梦想,执着追求的人们!向梦想出发,为生命喝彩!    在此特别感谢为我的这本书整理资料的哈尔滨赵力先生;以及为《十年徒步中国》和《31天穿越罗布泊》的出版、发行付出努力的中国地图出版社所有参与人员,再次致谢!    雷殿生    2013年5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31天穿越罗布泊》内容简介:徒步勇士雷殿生31天成功穿越罗布泊!千百年来,“死亡之海”罗布泊都以其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家前来探秘。勇士雷殿生用自己的双脚,实现了人类孤身一人徒步穿越罗布泊零的突破,也为自己十年徒步中国的苦行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短短31天,却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在余纯顺墓前度过惊魂一夜、多次与后援失去联系、遭遇沙漠风暴、睡在“魔鬼”怀里、与狼同行、生吞蛇肉、饱受沙漠综合症折磨、病卧戈壁滩……看雷殿生如何在忍饥挨饿状态下踽踽独行,挑战自我极限;如何在自掘“坟墓”后,走出绝地;如何化解罗布泊的诡秘现象,死里逃生。
海报:

作者简介

雷殿生,男,1963年生,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呼兰人。198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徐霞客邮票,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徒步旅行家的梦想,1989年,与“当代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不期而遇,更坚定了他的想法。1989-1998年,他精心准备,蓄势待发;1998年10月-2008年11月,他步履不辍,成就梦想。两个十年,一种人生。2004年,他被评为首届“感动哈尔滨十大人物”;2007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2008年,成为“感动龙江十大人物”、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荣膺“建国六十周年龙江英才”。“我只是匆匆行走的一个过客,追寻着一个梦”,他却对自己奇迹般的徒步生涯如此轻描淡写。“也许,我这辈子就算做成了这一件事也好。”正是他的执着和坚持铸就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书籍目录

第1天:西出阳关 第2天:汉长城“书简” 第3天:断乳的母亲河 第4天:睡在魔鬼的怀里 第5天:若羌淘金人 第6天:顽人·顽草·顽石 第7天:保护区的生命迹象 第8天:与狼同行 第9天:硬蜱·红柳·盐壳地 第10天:寻找彭加木 第11天:再寻彭加木 第12天:悲喜野驼湾 第13天:“大耳垂”之困 第14天:惊悚51小时 第15天:洛瓦寨稗史 第16天:苍凉涸泽 第17天:最后一桶金 第18天:惊魂余纯顺墓 第19天:壮士的桥头堡 第20天:芦荡之殇 第21天:奇妙的罗布人文 第22天:梦圆楼兰 第23天:东方的“庞贝” 第24天:孔雀河往事 第25天:蘑菇云升起的地方 第26天:胡杨的葬礼 第27天:太阳墓密码 第28天:走向死亡殿堂 第29天:沙丘冷月 第30天:最后的冲刺 第31天:横跨1100公里 尾声:激情罗布村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保护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其脆弱。建立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目前仅存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的世界濒危物种、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双峰驼。 果然,核心区初见保护成效,前方出现了一大片较为平坦、干涸的沼泽地,泛着白色盐碱的地面上有植被。除了芦苇、骆驼刺、罗布麻等旱生植物张扬着生命的绿色外,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红柳,它们有着繁多的枝条,退化的叶片,淡紫色的小花,在荒凉的沙丘上轻轻地随风摇曳。花朵弱小细密,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这是我进入罗布荒原以来见到的最美丽的景色。 有了繁茂的植物,就有了生物链。中午时分,我在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具草原鼠干尸,还有野兽的足迹。这一带的雅丹零零星星,很像是城堡、居室的废墟。在雅丹之间,各种耐旱沙生植物越来越密集,动物遗留的粪便也越来越多,有食草动物的,也有食肉动物的。终于,我发现了一串野骆驼的足迹,硕大的蹄子印儿,结结实实地印在沙窝里,分明告诉我“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是徒有虚名,“沙漠之舟”确实存在。我不禁有些兴奋。接着,又有了新的发现:两堆白色的狼粪!我因此有些紧张,狼在我的心目中是聪明、狡猾又可怕的动物! 咸咸的甜水井 天空出现了一只小鸟,飞得很低,我可以清楚地看见它嫩黄色的腹部,尖尖的小嘴,脖子上一圈雪白的羽毛。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鸟,权且叫它“沙漠鸟”吧。沙漠鸟叫声凄厉,显得疲惫。我想,它一定是迷失方向了,要不然怎么会飞到这里? 很快,我发现自己是在杞人忧天,因为我嗅到了水的味道。沙漠里的水有味道,润润的潮湿味儿。眼前突然跳出了一泓清澈透底的小水潭!这水潭清清亮亮,周围还有金黄的沙漠芦苇簇拥着它。水潭旁边有两棵大约5米高的胡杨树,树上有几只沙漠鸟在安然栖息。这里有水,有芦苇,有小鸟吃的东西,是鸟儿的天堂,更是沙漠旅行者的天堂。 这里就是甜水井,是一处天然水源。我掬起一捧水,敷在脸上,顿感精神了许多。10月9号从阳关出发以后我一直没洗过脸。为了不污染这处珍贵的水源,我小心翼翼地用矿泉水瓶打水,然后到一边洗手、洗脸、刷牙。在戈壁滩里能有这种享受,真是太幸福了!一泓清水,洗去了我满身的疲惫和尘埃,接着,我有了更“奢侈”的想法:喝一口甘泉。我喝了一口,竟是咸的。

编辑推荐

《31天穿越罗布泊》为《十年徒步中国》之后又一力作!穿越罗布泊是雷殿生的圆梦之旅。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执着追梦之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31天穿越罗布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看过《十年徒步中国》之后,被作者的经历深深折服,也不禁感叹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完成这样的壮举,之后一直关注雷殿生的消息,果断购买了他的第二本书。《31天穿越罗布泊》是他的圆梦之旅,相比第一本更细腻,更富有感情了,内容全彩,还增加了许多插图,物有所值,很喜欢!
  •   在电视上看到雷殿生讲自己十年徒步中国的经历,真的很佩服这样的勇气和毅力。这本31天穿越罗布泊的语言风格和雷老师在节目上一样,平实质朴中透着一股坚定,但整体读下来不是很过瘾。如果雷老师走完十年徒步之旅接下来的重心都放在宣扬徒步精神上的话,那么语言功底可能还需要提高一些...徒步是一个人的事,徒步日记也是一个人的事,但将徒步日记作为一本读物出版后,如何抓住读者的心就是件很重要的事了。
  •   作者继徒步中国之后,又一部关于行走的作品,从文字中感受罗布泊的景象,同时感悟作者给人来带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我们。
  •   是正品书,服务和送货都挺满意的!
  •   对罗布泊感兴趣的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   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看,一直有记者啊什么的跟着他,貌似不危险呢~
  •   这是活动送书,以为会很精彩,但还是坚持看完了。个人不推荐。
  •   很佩服作者的勇气, 通过此书能学到很多知识,了解到神秘的罗布泊. 但阅读起来会略显枯燥,
  •   有很好的写书条件,但写的不太生动!有些平静!
  •   喜欢,10年逐一梦,致敬!
  •   收到货了。挺喜欢的。
  •   这本书我只能说我真的看不下去!
  •   雷殿生的确创造了奇迹,但此书也只是对穿越罗布泊的过程做了一个大致的描述。毕竟不是专业作家,写的很平时,但无亮点。
  •   励志读物,不错,牛人牛事
  •   喜欢旅游或者想要旅游的亲可以看看
  •   网上了解到这位牛人,书中详细介绍了穿越的每一天,还有照片,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