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叶庆丰 主编  页数:348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世界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局面。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对象。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唤醒了中华民族,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解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西方寻找真理,并先后发动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三次大的斗争,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最终都失败了。正在中国走投无路的时候,爆发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期间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了反复比较和探求,从各种各样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书籍目录

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与新政权的巩固
 二 共和国新宪法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三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
第二章 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以苏为鉴:探索任务的提出
 二 走自己的路:探索的良好开端
 三“左”的思想影响: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第三章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一 粉碎“四人帮
 二 平反冤假错案
 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四 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启动
 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二 经济特区的创建
 三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四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三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四 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概括
 五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一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二 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三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
 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实践
第八章 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机制
 一 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初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 初步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四 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九章 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一 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转变
 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
第十章 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 党的建设总目标总任务的提出和完善
 二 以整风精神治党及学习教育活动的展开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四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第十二章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 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二 坚持以人为本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 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第十三章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 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章节摘录

  其次,按要素分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的实现是以价格的运动来完成的,当甲地生产要素A投入时所获收益高,或稀缺性强价格上涨,乙地要素A就会向甲地集中,反之亦然。正是在不断的流动、分化、组合中,生产要素不断按市场需求得到优化配置。由于要素价格是根据要素所获收益和稀缺程度给要素所有者的相应报酬,所以要素价格的实现也就是按要素分配的实现,没有按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起到基础性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其中按要素分配的制度内涵应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以其提供要素的多少及对生产经营的贡献率获得相应收入和报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资源都是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专利、信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由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决定)的经济行为,就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过程。实行按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也与作为按劳分配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不矛盾。因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不同的,价值创造说明价值从何而来,至于人们凭什么标准获得收入,则是分配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任何要素投入都不可能使价值增值,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生产要素作为价值创造的条件,没有资格参与分配。  从长远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的按要素分配制度将必然成为我国未来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构建按要素分配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开放原则。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区、产业限制,全社会要对各种所有者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开放,创造生产要素充分、自由、全方位流动的前提条件。  第二,竞争原则。既要强化同一要素的不同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根据随时变化的要素价格,不断调整要素供给的数量,提供其质量,又要强化不同要素之间的竞争,通过要素使用者的选择,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第三,收益原则。  ……

编辑推荐

  “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粗略看了看,框架还是不错的,理论有点深没有基础恐怕有点累
  •   内容不错,印刷质量也很好,物流也还可以
  •   值得考博士生的学生阅读
  •   还没看,不知怎样,但愿不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