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戒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李金章  页数:302  

内容概要

  《欲戒》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一部描写人性欲望与情感危机的力作。故事生动、曲折、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散文诗般的语言简炼、流畅、秀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品对人性善恶的挖掘如匕首,似投枪,滴滴见血,令人震撼,不失为一部当代的《警世通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在距京城两百公里的燕赵之地有座断情山。  相传鸿蒙初开,上界一对痴男怨女偷食禁果犯了天条,被押于此。两座山头在日出日落云霞相映之中或在皓月当空万籁银辉之下,远远望去,宛如一对痴男怨女,遥相顾盼,形肖逼真。  断情山上古树密林,清溪飞瀑,奇石异洞,兽鸟悠然。  山的西面有座古城,是繁华的桃源市区。山的东麓,迷津河从北向南迤逦而过。河的东岸在山丘环抱之中有一古镇,名日“状元桥”,属罗津县管辖。  据《罗津县志》记载,在大清道光年间,这镇上曾出过一名状元,姓唐名鹄字应举,在燕赵齐鲁之地做了三十多年的官,曾升任工部侍郎之职。后因在朝廷失宠被罢了官,回到镇上用所敛之财在迷津河上修了一座大桥,亲笔写了“状元桥”三个颜体大字,让工匠雕于桥头,状元桥镇因之得名。  这座状元桥系木质结构,桥宽三丈,跨度六十六丈,状如彩虹,呈拱形飞架在迷津河上。  状元桥镇有片桃林,地仅数亩,株不过千棵,但所结蜜桃不仅形色盈美,且甘甜异常,历代均被列为贡品。  唐姓是镇上的大户,子孙繁多。但唐鹄一妻四妾均无生育,唐鹄不免心灰意冷,在花甲之年散尽家财修建广厦千间,连同耕田按人口多寡分予村民,只身到断情山隐居。又修了一座清凉寺,自号“松月山人”,寄情山水,吟诗作画。后无疾而殁,终年九十七岁,多有诗词丹青流传于世。  状元桥历时百年,风风雨雨仍坚固如初,成了连接状元桥镇与桃源市的交通枢纽。桃源市是江浙湖广商贾进京的必由之地,水陆码头十分繁华,一条从桃源通往齐鲁之地的公路在迷津河西岸环山而过,状元桥也因之成了名镇。除唐姓外,许多年来陆续有外籍流民、商户在镇上安家落户。  据村民回忆,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止山下游击队进城偷袭,大桥于1942年秋被驻扎在桃源市的日寇炸毁。大桥被炸那日,火光冲天,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百年古桥毁于一旦。  从那时起,状元桥镇与桃源市虽仅一山之隔,却因被大河所阻很少往来,小镇也就孤零于山野之间,没有了以前的气象。  据说土改时工作队是最后一批来到状元桥的。工作组进村后,见这座古镇虽仅三百多户人家,但那青一色的晚清住宅都是灰砖青瓦,朱漆门窗,街道胡同经纬有致,虽经风雨色调斑驳,但坐落在荒郊野岭,自有一番大家气象,心想这里必有豪富巨绅。但经逐户细数住宅,丈量田亩,却惊奇地发现:除少数几户外来贫户之外。按当时阶级划分的政策标准,镇上人家多属中农,并未能找出一户地主、富农。  镇上人因祖宗里出过一名状元,历来崇尚诗书,安于桑田,村风古朴,邻里和睦。  老村长唐友仁自土改到改革开放初期在任三十多年。历次运动甚至文化大革命也没在镇上掀起多大波澜。每逢麦秋之后,老村长带领镇上百姓交完皇粮,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岁月。那片桃林所产蜜桃还是按市、县政府所嘱,择优装箱,送往京城。  三年困难时期,在一个大雪封山的黄昏,镇上来了一个高挑清瘦的汉子,名叫钱穆。当时钱穆面呈菜色,双脚浮肿。老村长救下了他,安排他住在桃林的三间茅屋里,又送来了衣被、口粮之类的生活用品。  日后人们逐渐发现,这汉子不仅写得一笔好字,也精通医道,并解音律。在山村宁静的夜晚,常从桃林小屋传出悠悠的箫声。那箫声如泣如诉,似有似无,缠绵悠长,满含忧怨与叹息。  镇上每逢有婚丧之事,都请他写喜联、题挽词;村民遇有小灾小病、婆娘生产,不便去县城的,也请他治疗、接生。  钱穆的手段也确实了得,更兼他生性谨慎,就连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也从未出过差错。因之村民很是喜欢他尊重他,都称他为“钱先生”。  状元桥镇世有诗书之风,不管家境贫富,各户中堂大多都以悬挂一幅山水和楹联为荣,尽管有些没上过学的庄稼户根本不懂得所书所画的真意。这些水墨据说多是当年唐鹄在清凉寺出家后流传下来的真迹,因无人考证,也难辨真伪。  有一年春节过后,钱穆进城置办了纸墨笔砚,闭门谢客,也画了一张《陶潜归隐图》挂在中堂,并挥毫题写了一副古人的对联:  三顿饭,数杯茗,一炉香,万卷书,何必向尘寰外求真仙佛  晓露花,午风竹,晚山霞,夜江月,都于无字句处寓大文章  他又照自己的形象画了一幅《草堂春睡图》,挂在卧室墙上,并题了一副自撰的对联:  断情山下,迷津河边,草堂春梦在桃花深处  状元桥头,古镇草舍,丹青墨香有唐鹄遗风  关于钱穆的来历,镇上有种种传说。有的说他原是京城的富家公子,曾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生死恋情,后因失恋看破红尘,慕名来到这断情山下;也有的说他和当年的唐鹄一样,官场失意,来此隐居。  只有村会计赵大虎说得较为详细,他是从在省府为官的舅舅那里听来的:钱穆本是京城医科大学的一名高才生,后因说错了一句话被打成“右派”,在农场劳改。妻子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离他而去,他从农场逃出,来到这深山古镇避难。  但镇上大多数村民不相信这个说法,都说他是个好人。老村长的老婆赵月影还曾为他介绍过一个对象,却被钱穆婉言谢绝了。  这是“文革”期间一个春闲季节的下午,唐友仁和村里几个略识文墨的人正在钱穆的草舍欣赏他的字画,忽然赵大虎跑来说,刚接到县里的通知,说有三男一女四个学生要从北京来状元桥镇插队落户。他们本可以先坐火车到桃源市,再改乘汽车走个U形弯绕过断情山过迷津河,然后步行到镇上的,但这几个青春少年查看地图后,都兴致勃勃地执意要学当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想从桃源市直接翻越断情山,横渡迷津河。县里的人说怕出危险,要村里安排人去接一下。  老村长回家后便安排儿子唐建桥去接。老村长给儿子取名建桥,是因为他曾在1958年重修过状元桥,不料备好的木材却被县里干部拉去大炼钢铁,结果钢铁没有炼成,修桥之事也成了泡影。老村长心有不甘,立下愚公移山之志,给儿子改名唐建桥,颇见他的一片苦心。  唐建桥年纪尚小,但从小随父上山猎兽,下河捉鱼,身子骨磨练得像一只灵巧的小豹子。他不仅能横渡水势湍急的迷津河,也能从断情山的一条悬崖山道穿越而过,据说村里没几个人能走那条险路的。  第二天,他们一家起了个早,赵月影把已烙好的葱花饼用布裹了系在儿子身上,唐友仁便把让钱穆写好的“欢迎来状元桥插队的知青”的大红纸折好放进建桥的兜里说:“你去桃源车站,他们乘坐的火车下午五点四十分进站,接到后先找个小旅店住一夜,早起上山。”  唐建桥“嗯”了一声便出发了。  唐建桥很快便来到迷津河边,他乘肖老头的渡船过了河。下船时他说:“肖爷爷,我爹叫我去接几个城里的秀才到咱镇上,明天返回,不知几时能到,如果你不在,这船就不要上锁了。”  肖老头孤寡一人,靠摆渡收几个钱度日,当时就应了。  为赶时间,唐建桥走了那条险峻的秘密小道。此时正值春暖花开,山上一片郁郁葱葱。他手拉藤蔓,足蹬凸石,攀援而上,上午十一点便已到达接近顶峰的一块平台上。  因早饭吃得早,又用了力气,他感到有点儿饿了,便坐下来,拿出娘给他备好的葱花饼吃了起来。  春日的阳光从山顶洒到平台上,他感到身上暖洋洋的。吃饱之后,他又用双手捧着喝了几口山泉便继续前行。  大约在下午五点,唐建桥下山来到桃源火车站。在出站口,他把那张红纸从兜里拿出来,展平了用双手举在胸前,引来许多行人观看。  不一会儿,从站里拥出一股人流,都手拿着票,行色匆匆。  正观望着,忽见三男一女从人群中走过来,穿着当时流行的绿色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章,每人胸前都有一枚闪闪发光的毛主席像章。在状元桥镇只有赵大虎才有一枚这样的像章。唐建桥曾偷了家里十个鸡蛋跟他换,赵大虎不干。  唐建桥只顾盯着那像章眼热热地看,忽听走在前面的那个细高个儿白皙英俊的少年上前说:“我们是到状元桥插队的,你是来接我们的吧?”  唐建桥应了一声便转身带他们走出人群,边走边说:“俺爹说先在这里找一个地方住一宿,明天天亮上山。”  “为什么?”那个英俊少年问。接着他又做了介绍:“我叫范志进。”指着那个大眼睛、扎两条长辫子的姑娘说:“她叫郑巧枝。”又指指身后的两个少年说:“他叫周建国,他叫吴军星。喂,你叫什么?”  “我叫唐建桥。俺爹说明早天亮进山傍晚就能到,要是现在进山,晚上下不了山的。”  说着他们走进一家小旅馆,管登记的那个中年妇女向他们要介绍信,范志进四人便把介绍信拿出来让她看。她抬头问唐建桥:“你的呢?”  “俺爹没给开,他只叫俺拿了这个。”唐建桥把那张接站的红纸交给中年妇女。  “这个不行。”中年妇女看后果断地说。  范志进上前说:“我们四个是到状元桥镇插队的学生,他是来接我们的,不会有问题吧。”  中年妇女摇摇头说:“住宿都凭介绍信,没介绍信怎么能住?出了问题谁负责?”  无奈,他们只得走出了小旅馆。  吴军星说:“不行咱们就在候车室蹲一晚上吧。”  周建国说:“蹲一晚上还不如现在就去爬山,累了就在山上住。”  郑巧枝小声问:“黑夜里在山上行吗?山上有老虎吗?”  唐建桥说:“没有。在山上跟俺爹只逮住过兔子。”  范志进想了想,突然高兴地说:“今天是农历十五,月亮朗朗的,不如咱们来个月夜登山!”  众人雀跃,高声欢呼,只有郑巧枝还怯怯的。  唐建桥问:“你们有手电筒吗?”  “有。”周建国拍了拍背包说。  他们一行五人来到一家饭馆,周建国买了四斤包子,唐建桥要吃他娘给烙的饼,范志进说:“都吃热包子吧,吃饱了好赶路。”  吃饱后,唐建桥带他们上了一辆公交车,那车是由太原经桃源市开往济南方向去的,这条国道在断情山的南麓半山坡上绕过,他们在那里下车再登山就省了许多时间。  这四个学生从小到大还没见过这么多的山,此时红日西沉,万道彩霞照到山上,一片金色。山上万木竞绿,野花盛开,煞是好看。  吴军星首先跑上一个小山头,回头高声呐喊,郑巧枝不由地唱起了歌。  唐建桥忙说:“你们不能这样傻跑,要悠着劲来,不然跑累了上不了山的。”  他又回头问和他走在一起的范志进:“你们都是大学生吧?爹说你们都是秀才呢。你们不在城里上学,跑来乡下干什么?”  周建国抢着说:“我们高中还没毕业呢。我们是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唐建桥似乎没有听懂,他接着说:“我可愿上学啦。可惜我们村里只有小学。上初中要到三十里地外的罗津县或翻过这座大山到桃源市。我们那里穷,很少有人上中学的。不过我们镇上有个钱先生,学问可棒啦,你们去了就和他住一起。”  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歌声在山间格外响亮,回音缭绕。  他们穿过一片密林登上了断情山的怨女峰。抬头一望,春夜碧空,月如冰盘,遥挂南天。他们心情亢奋,范志进伸开双臂,昂首向天喊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众人抢着和吟:  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开始吟声还参差不齐,接下来便很合拍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们唱着、吟着、喊着,惊起一只栖枝夜鸟,“扑棱”一声向月空飞去。  此时已近午夜,山上有些冷了。郑巧枝见唐建桥穿得单薄,把军上衣脱下递给他,又从背包中拿出一件碎花薄棉袄自己穿上。唐建桥拿出吃剩下的葱花饼叫众人吃了,吴军星把身上挂的一只军用水壶递给众人喝水。  喝完了,唐建桥接过水壶,拉着范志进来到一悬崖处,叫他抱住自己的腰,便一手拉住一株树枝,一手用壶接那山隙间的泉水。  范志进借着月光向下看去,见悬崖下竟是万丈深渊,古树丛生,并无道路。  唐建桥接满泉水,望望那座更高大的痴男峰,再看看坐在一块儿岩石上的郑巧枝,知道她累了,便没带领他们去攀那座痴男峰,而是领着他们在怨女峰的左侧较平缓的山坡上择路缓行。他在前引路,范志进一手拿手电筒照路,一手拉着郑巧枝的手紧紧跟着,吴军星把郑巧枝的背包背在身上,与周建国紧随其后。  又走了一会儿,五人已到达山底。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在静夜中格外响亮,借月光低头一看,却是一条大河横在前面,那声响便是水流之声。  唐建桥领着他们沿河岸右行一里就站住了。他从范志进手中拿过手电筒向对岸照去,在雾气迷蒙之中只见一条光柱,对岸景物却看不清。他把手电筒递给范志进,对郑巧枝说了句“你到后边去”,就脱衣裳,众人正诧异间,只见他已赤身跳人河中向对岸泅去。范志进忙用手电筒照着,水面上只露着唐建桥的头,他双臂如翅,极快地向前游去,渐渐就不见人影了。  “这小子若早生些年当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也是一条好汉!”吴军星不由地赞道。  正说着,忽见河面上飞来一只小船,渐渐近了,见唐建桥双手摇橹,十分娴熟。  上了岸,周建国拿毛巾把他身上的水擦干,拿衣服忙叫他穿上。郑巧枝见他冻得发抖,就脱下碎花棉袄叫他穿上。唐建桥用手一推,“嘿嘿”一笑说:“不用呢。我喜欢你这件军上衣,上面有毛主席像章哩。”  范志进听说,就从背包中拿出一枚绘有毛主席长征时头戴八角帽的像章,递到唐建桥手里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枚,送给你了。”  唐建桥憨厚地笑了,喊了一句:“哇,我也有毛主席像章了!”就叫众人上了船。  周建国抢着拿起橹摇起来,但那船只在水中打转儿,并不前行。  唐建桥说:“你不熟呢。”接过橹,只轻轻一点儿,那小船便向河心飞去。  上了岸,唐建桥把船锁好,就领众人向桃园走去。  此时天已转暗,在一片肃静空濛之中,忽然听到从村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鸡叫声。  进了桃林,立即有一股清香飘来。来到茅屋,只见柴门虚掩,里面并无人影。回头一望,在桃林深处的草坪上有人在打太极拳。唐建桥知道那是钱先生,忙喊了一声。  钱穆闻声收住了脚步,转身向这边走来,笑着问:“小桥子,怎么这么早就到了?”  “我们趁着月亮地儿赶过来了。”唐建桥说着就一一做了介绍。范志进见钱穆身材修长,双目有神,忙上前喊了声“钱老师”。  钱穆见四个少年中范志进高个白净,满身都是很招女孩儿喜欢的帅气;吴军星中等身材,面呈忠厚之相;周建国则一脸的顽皮;郑巧枝却是那种标准的城市女孩儿的端庄。他见他们都面呈疲惫之色,就领他们进了西屋,那里已备有三张木床。他边帮他们打开行李,铺好被褥边说:“天还不亮,先歇一会儿吧。你们三个男生就住这里。巧枝先睡我的床,天明了我再带她去林婶家,她孤寡一人,很干净的。”  唐建桥把郑巧枝的军上衣脱下,从兜里拿出那枚像章戴到胸前,高兴地跑回家复命去了。  范志进睡不着,来到堂屋,见钱穆正坐着吸烟袋,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就高高举起看那墙上的字画。见落款竟是钱穆的名字,惊喜地说:“钱老师真好笔法!这幅水墨有清朝钱杜之风,但不知这副对联典出何处。”  钱穆闻言暗惊,也站起来说:“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如此博学,这副楹联乃古人陈维英所撰。你上的什么学,是美术学院吗?”  范志进脸一红笑着说:“不,我上到高一就停课了。”  说着他又拿起墙上挂着的一管洞箫,灯下细看,知是用上等湘竹做成,上面刻着一行清秀小字:  一生无言,留世有声  看那笔锋,多半出自女子之手,落款是一小小的“梅”字。  范志进想吹那箫,听到屋里已发出轻微鼾声,便和钱穆来到桃林深处,见有一张旧式木桌,上面放着棋盘,还有两把椅子,原是钱穆和镇上的几个棋迷对弈之处。  范志进说:“这箫是上乘之品呢。”说着二人坐下,范志进就吹了一曲《山泉吟》。  那缠绵低沉的曲子,似从远处传来,如怨如诉,似歌似哭。  钱穆闭目细品,呜咽之中微现浮躁之韵。他疼爱地说:“古人说箫有鬼声,能怡性,也能迷性。你很聪明,现在到乡下插队落户,放下笔杆子,要拿起锄把子。

编辑推荐

  在痴迷中走向堕落,人性的欲望,特别是对权、钱、色的个体户是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你动力,也能使你由辉煌坠入毁灭!无节制的人性个体户是一杯毒鸩,它既甘美异常,又能致你于死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欲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