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美]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  页数:340  字数:200000  译者:林大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凯勒是个寻常男子,一个忠诚可敬的公民。他看电影、逛画廊、勤奋地收集邮票。但偶尔风趣能干的桃儿会打个电话给他,派他去杀一名陌生人。他搭飞机、租辆车、找家汽车旅馆,然后在尸体冷却之前踏上归途。     他是个真正的专业人士,冷静、不为感情所动,而且对自己的工作很在行。直到有一天,他去看一个占星师,他是双鱼座,月亮在金牛座……而且他有个凶手大拇指。     他的工作开始出错。在他瞄准之前,目标就一个个死掉了。他慢慢才不可避免地了解到:有个人正想杀掉杀手。凯勒正名列在某人的杀人名单上。

作者简介

劳伦斯•布洛克 Lawrence Block
1938年生于美国纽约水牛城,是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代表、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作品主要有马修•斯卡德系列、雅贼系列、伊凡•谭纳系列、奇波•哈里森系列、杀手凯勒系列。
获奖记录:1994年爱伦坡奖终身大师奖、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钻石匕首奖、三届爱伦坡奖、二届马耳他之鹰奖、四届夏姆斯奖、一届尼罗•沃尔夫奖。
译者:林大容,1966年生,东吴大学经济系毕业。译有《刀锋之先》《一长串的死者》《向邪恶追索》《智慧资本》《瘦子》《玻璃钥匙》等。

章节摘录

  凯勒从内华克机场飞过来,下机后跟着“提领行李”的指标走。他没有托运的行李,向来没有,但机场的标示多多少少是在假设每人都有托运的行李,因为朝着提领行李处走,才能找到出口。可别指望会有一连串写着“要离开这鬼地方,请由此前进”的标示。  通过海关后,有个往下的电扶梯,底下有大概十到十二个人在等候,有的穿着制服,大部分都拿着手写的牌子。凯勒的眼光不自觉地被其中一个男子吸引住,那人穿着卡其裤和皮夹克,无精打采的。就是他了,凯勒判定,然后他眼光移向那男子手上拿的牌子。  可是,妈的。那上头写的字好难认。凯勒往前走近了些,看了一眼。上头写的是阿奇柏德吗?凯勒无法辨识。  他转过身,看到了他在找的那个名字,写在另一个男子拿的牌子上,这个人比较高,块头比较大,穿西装打领带。他离开那个手上拿着难以辨认名牌的男子——又没人看得懂,要那块牌子干吗?——走向拿着阿奇柏德名牌的男子。“我是阿奇柏德先生。”他说。  “理查德·阿奇柏德吗?”  有什么差别?他正要点头,然后想到桃儿曾告诉他的名字。“内森·阿奇柏德。”他说。  “密码通过,”那人说,“阿奇柏德先生,欢迎光临路易斯维尔。行李我来提吧?”  “没关系。”凯勒说,照样拿着他那个随身的袋子。他跟着那男子走出航站楼,穿越挤满车子的双线马路,来到临时停车场。  “关于名字的事情,”那人说,“我是在想,随便谁都看得到牌子上的名字。哪个活宝一定会想,如果能自称阿奇柏德换个免费便车搭,干吗还要花钱叫出租车?我的意思是,他们又没把你的照片给我。这里根本没人知道你长什么样子。”  “我不常来这里。”凯勒说。  “嗯,这个城市挺不错的,”那人说,“不过这不重要。重点是,我想确定我接对人,所以先报出姓名,还把名讲错。‘理查德·阿奇柏德吗?’换了那种痞子就会说没错,我就是,然后我马上知道他是胡说八道。”  “搞不好人家真叫那名字。”  “是啊,不过几率能有多高?还会有两个从同一班飞机下来的人都姓阿奇柏德吗?”  “只有一个。”  “什么?”  “我真正的名字不是阿奇柏德。”凯勒说,心想这番招认应该不算是说溜嘴透露身份。“所以只会有一个姓阿奇柏德的人,那这么微乎其微的几率有多少?”  “自称是理查德·阿奇柏德的人,”那人表情坚定地说,“不是我要的。不管他姓不姓这个都一样。”  “你说得没错。”  “可是你说你名叫内森,那就是我要找的人了。一切搞定。就是那部丰田,蓝色的。我们先上车开到长期停车场那儿。你的车在那里,加满了油,驾驶执照在置物匣里。等你办完事,把车停回原来的地方,然后钥匙和停车单塞在烟灰缸里就行,自然会有人来领车。”  结果那车是一辆中型的奥尔兹,暗绿色的。那人开了车锁,把钥匙和一张停车单递给凯勒。“会花掉你几块钱,”他抱歉地说,“我们昨天晚上就开来了。乘客座有那个地区的街道图。打开,你会看到有两个点圈了起来,一个是家,一个是办公室。我不晓得他们事先告诉过你什么。”  “名字和地址。”凯勒说。  “叫什么名字?”  “不是阿奇柏德。”  “你不想说?不怪你。你看过照片吗?”  凯勒摇摇头。那男人从内里的口袋掏出一个信封,抽出一张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个小孩,还有一只狗。那只狗是只黄金猎犬,没笑,但看起来也够开心的了。“佳节的祝福……”照片底下写着。  凯勒打开卡片,看上面的字:“……赫什霍恩家族——沃特、贝齐、杰森、特玛拉与波瓦坦敬上。”  “我猜波瓦坦是那只狗。”凯勒说。  “波瓦坦?这算什么名字?印第安人的吗?”  “波卡洪塔斯公主的父亲。”(译注: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是17世纪初北美印第安波瓦坦部落酋长的女儿,与当时初到北美殖民拓荒的英国殖民拓荒者友善来往,后与其中一名拓荒白人结婚,双方保持长期和平。故事曾被迪斯尼拍为卡通片《风中奇缘》)  “给狗取这种名字真是少见。”  “人叫这种名字都够少见了,”凯勒说,“据我所知,只有一个人取过这种名字。他们只弄得到这张照片吗?”  “怎么?这照片拍得很好很清楚啊,而且我告诉你,他本人就长得跟照片一模一样。”  “能让这些人摆姿势让你拍照,真好。”  “这是圣诞卡。不过一定是夏天拍的。看他们穿的衣服和背景就晓得了。你知道我赌他们在哪里拍这张照片吗?一定是在麦尼利湖有个避暑别墅。”  天晓得那是哪里,管他。  “所以这一定是夏天,那是多久了,十五个月前?他现在样子还是没变,所以你有什么问题?”  “照片是全家福。”  “对,”那人说,“喔,我懂你的意思了。不,只有他,沃特 ? 赫什霍恩。只有男主人。”  据凯勒所知也是如此,不过确定一下也好。不过如果赫什霍恩头部中了一枪,眼睛闭上,嘴巴抿成一条线,凯勒会更快乐。旁边可别围着这些死者最亲密的人,还都带着僵硬的笑容。  他不太喜欢此刻的感觉,从下飞机之后就不喜欢。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需要,”那人说,“不过置物匣里有把家伙。”  有把什么?凯勒纳闷着,然后恍然大悟。“跟驾驶执照放在一起。”那人说。  “只不过那把家伙没有登记。是把很小巧的0.22自动手枪,还附送枪套,倒不是说你会需要。反正不管你需不需要枪和枪套,都轮不到我说话。”  “好吧。”凯勒说。  “你们这一行都喜欢那型的,对吧?0.22口径的。”  如果你用0.22朝着一个人的头部射击,子弹通常会留在脑壳里,在里面冲来撞去,对脑壳的主人不会有好处。小口径武器就该比较精确,而且后坐力小,理应是一个以自家手艺为骄傲的杀手所选择的武器。  凯勒一向很少花时间去想枪的事情。非用不可的时候,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就好像你也可以去学光圈设定和快门速度之类的东西,或者你也可以抓起一台日本相机对准目标就拍。  “用后即弃,”那人说,“或者如果你没用,就留在置物匣里。要是用了,就扔在大型垃圾收集箱或者丢进排水道,不过我告诉你这些干吗呢?你才是主子。”他噘起嘴唇吹了个无声的口哨,“我得说,我羡慕你这样的人。”  “哦?”  “你搭车进城,办完该办的事情,然后搭车离开。好吧,是搭飞机离开,不过反正这么说你就明白我的意思。来去不啰嗦、不抱怨,不必日复一日面对同样的一群混蛋。”  每次面对的是不同的混蛋,凯勒心想。难道这样会比较好吗?  “可是我办不到。我有办法扣扳机吗?也许可以。也许我无论如何办到了。但你的方式不一样,不是吗?”  是吗?  那人并不期待回答。“在提领行李那儿,”他说,“你一开始没看到我,朝着另外一个人走去。”  “我认不出他拿的牌子上面写什么,”凯勒说,“那些字母都缠在一起了。我当时觉得他在等人。”  “站那儿的不都在等人吗?不过重点是,你还没注意到我,我就已经盯着你看了。我想象着自己过着你这样的生活。怪哉!我对你的生活知道些什么?只不过就是我想象出来的。然后我明白了一件事。”  “哦?”  “我做不来,”那人说,“我就是办不到。”    凯勒付了八美元,离开那个长期停车场,觉得收费蛮合理的。他上了州际高速公路往南,在东公园道的出口下来,然后找了个地方喝杯咖啡,吃个三明治。那家店自称是家庭式餐厅,这个名词凯勒从没完全搞懂过。那似乎代表了低价格、美式小城风味食物,还有随意的气氛,但跟家庭怎么扯得上关系呢?这个下午餐厅里没有家庭,只有单身的顾客。  就像凯勒自己也是,他坐在卡座里,研究着地图。他毫无困难就找到赫什霍恩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就在主街和杰弗逊街之间的第四街,离俄亥俄河没几个街区),然后往东十几英里,是位于诺柏恩小区的家。  他可以在市中心找个汽车旅馆,或许就在走路可到那人办公室的距离,或者——他研究着地图——或者他可以走东公园道继续往东,几乎可以确定,在与六十四号州际公路交叉口那一带会有很多汽车旅馆。这样他去那人的家很方便,而且事后去机场也很方便。他也可以从那儿去市中心,但或许他根本不必去,因为几乎可以确定,在赫什霍恩家里干掉他会比较容易,也比较单纯。  只除了那张该死的照片。  贝齐、杰森、特玛拉和波瓦坦。如果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他会比较开心,不晓得他们长什么样子会更开心。知道某些事情会很管用,但其他一切涉及私人的事情只会碍事而已。知道某个人养狗可能是颇有价值的情报——不管你是否决定闯进他家,这项情报都能派得上用场——但你不需要知道那只狗的品种,更不需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这搞得整个事情有私人成分,而这件事情不该扯上私人的。假设做这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那人家里的某个房间,比方说地下室里面的居家办公室。好吧,有人会发现他在那儿,通常就是他的家人。如果你要为任何发现尸体的人所经历的心灵创伤而感到歉意,你就根本没法出去杀人。  若是你对这些人知道得不多,事情反而就会比较容易。你心里想象着死者太太惊吓退缩的场面,但如果你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有一头很短的金发与明亮的蓝眼,还有可爱的花栗鼠般的脸颊,你会活得比较容易。去想象她走进死亡现场的脸部表情时,比较不会难受。  所以真不幸,那个拿着阿奇柏德名牌的男子竟就给了他这张照片。但这不会阻止他在赫什霍恩的住处干活儿,也更不会让他干脆放弃整个任务。他可能不在乎自己用什么口径的枪,也不知道他对自己的工作怀有多少手艺人的骄傲,但他是个专业好手。他会利用手上既有的工具把工作搞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今最佳侦探小说作家。                            ——《华尔街日报》

编辑推荐

  《黑名单》作者劳伦斯·布洛克是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代表,被誉为“纽约犯罪风景的行吟诗人”。  《黑名单》是布洛克杀手凯勒系列的第二本,在《黑名单》中折磨凯勒的是他专业秩序和封闭世界的濒临瓦解。凯勒名列在某个杀手的杀人名单上,他的工作频繁出错,生命岌岌可危。隐居电话线另一端的只闻其声的谋杀经纪人桃儿浮出水面,把凯勒孤寂但利落的单人表演,改为一场纠缠不休的双人舞。  《黑名单》卖点:  1. 作者劳伦斯·布洛克是欧美最杰出的犯罪推理小说大师,当今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第一人。曾荣获多项推理界大奖。  ★爱伦坡奖终身大师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钻石匕首奖  ★四届爱伦坡奖 ★二届马耳他之鹰奖 ★一届菲力普·马罗奖 ★一届尼洛·沃尔夫奖 ★四届夏姆斯奖  2.《黑名单》属于“杀手凯勒”系列的第二部,是作者炉火纯青之作,他的作品拥有最多崇拜者,精英分子最爱收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黑名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侦探小说,或者说,推理小说,应当是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呈现给你一推表面上毫无关联的线索和细节,然后通过主人公以及剧情的推进,抽丝剥茧,拨开重重迷雾,揭开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答案,这才是比较高明的推理小说。阿婆的小说符合这一点,所以经久不衰,布洛克的马修系列也符合这一点,所以我才会买这本黑名单。
    的确,作者对人物心理、对白、场景的描写不遗余力,而且也颇有幽默感,可是我看着这许多毫无关联的线索和细节,不断思考他们的内在关系,这些背后到底隐藏这一个怎样的真相呢?布洛克究竟会用什么线把他们串联起来呢?怀着这个期待,一直看完全书。
    可惜,看到最后一页,我还不敢相信这就是结尾,苍白,乏力,太简单了,通篇就是一个简单问题的复杂化。如果要删剪,可以大刀阔符的剪掉三分之二以上毫无关系的情景描写。实在和作者以前的马修系列相提并论,丝毫没给我一种豁然开朗,回味无穷的感觉,合上书,只有三个字在我脑中,“被骗了”。
  •   这本的翻译照第一本《杀手》比差了不少,那些巧妙的、带有冷幽默的语气很多都没有译出来,读起来神韵全失,我觉得是译者在认识上有偏差,没有领会布洛克的语言风格。
  •   我爱凯勒
  •   劳伦斯·布洛克,2000年

    这次凯勒遇到些麻烦,有人盯上他了。全书看下来,还是有些破绽或者没有解释全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这是布洛克风格的小说,是老年的马修,还是在纽约的街道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讨生活,虽然假装集邮。

    也许布洛克想说:艳遇不要太多~~~开始时凯勒还顺风顺水,毕竟有桃乐思在揽活儿,而老头又不再了,分钱的人少了,利润增加了。但是凯勒有时候太想把问题搞清楚了,比如有人买画家之死,但是某个夜晚,当画家所有的画都被抢购一空时,主谋也就暴露无疑,而凯勒没有遵照合约干掉画家,反过来把主使人做掉了。这就是纽约,没啥好抱怨的

    福州这个城市,也有700万人口,也有700万中死法

    当然,布洛克的书中没有啥大是大非大阴谋,地球磁场不会挪移,圣安德烈斯断层不会出现新活动,800航班不是被这些家伙的导弹击落的,微软没有全新统一江湖型软件发售,辉瑞的伟哥没有被证实毫无效果,,,小小不言的案子,讨江湖的生活,凯勒和桃乐思结成了雌雄大盗,互相照应着后背,并设计下古老的陷阱,兔子罗杰最终跳下来

    小说结构松散,关于凯勒参加大陪审团的章节描写过多,与意大利女子的艳遇也没有必要渲染,但是最后却将罗杰的身份和动机一闪而过,让我枯坐很久,回味着一个古老的话题:why?
  •   杀手系列里看得比较累的一本。
  •   杀手系列里就这本读到后面有点乱。注意力有点不集中。
  •   好几次都让我放声大笑,杀手也只是一个职业而已。
  •   和杀手系列第一本短篇集相比,这部长篇不是很精彩
  •   感觉比福尔摩斯的差很多 一般般而已 没有宣传的那么叼
  •   侦探小说,或者说,推理小说,应当是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呈现给你一推表面上毫无关联的线索和细节,然后通过主人公以及剧情的推进,抽丝剥茧,拨开重重迷雾,揭开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答案,这才是比较高明的推理小说。阿婆的小说符合这一点,所以经久不衰,布洛克的马修系列也符合这一点,所以我才会买这本黑名单。
    的确,作者对人物心理、对白、场景的描写不遗余力,而且也颇有幽默感,可是我看着这许多毫无关联的线索和细节,不断思考他们的内在关系,这些背后到底隐藏这一个怎样的真相呢?布洛克究竟会用什么线把他们串联起来呢?怀着这个期待,一直看完全书。
    可惜,看到最后一页,我还不敢相信这就是结尾,苍白,乏力,太简单了,通篇就是一个简单问题的复杂化。如果要删剪,可以大刀阔符的剪掉三分之二以上毫无关系的情景描写。实在和作者以前的马修系列相提并论,丝毫没给我一种豁然开朗,回味无穷的感觉,合上书,只有三个字在我脑中,“被骗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