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还活着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凤凰书品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于热闹处安静听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于2000年开讲,至今已有500多位演讲者登台,四位主持人接力主持,千余学生现场听讲提问,亿万电视观众一起跟堂收看――这些数字都体现出一种坚守:我们的民族和文化,需要更多学术殿堂独立思想的浸润和引悟。  当年我们创立这档节目时,找不到另外的成功范本,对于它后来的影响力,我们以为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其实它又潜藏着必然的因子。  把大中华文化圈知名学者的最新学术思想成果,从小众范畴搬进国民大课堂,是方法,也是态度。这个课堂没有任何偏见,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于是,相对静态的演讲,被传播放大,而思想的厚重,又随了传播远走,中华文明的高山流水,惠泽于四野。  如果说生命个体原本是有限的常数,不可估限的变量正在于其所选择的生存方式和路径。对于主讲者和聆听者都是如此。  不论是一桶水浓缩为几滴水的台上智慧,还是从几滴水中领悟一桶水的普通听众,他们在讲堂相遇,都应是生命的盛事。在当今社会的躁动喧嚣中,静心倾听一堂知性的课,或许是一件奢侈的事,可它切实地拓展着人的眼光和胸襟。时代敬重毕其一生苦心求索的大学问家,也敬重那些崇尚知识和品质的莘莘学子。这些交流,是述者的知识之光数十年聚能的一朝发散,也是听者的人生阅读的一次循道捷径。  生命的个体往往渺小,不可估量的变量时刻影响着生命的流向与路径。我们都是从原点出发,像螺旋线一样盘旋着向上或向下,感悟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大师的现场讲演也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的方式与他们作智慧的交流。一本书,一个午后,一杯清茶,或斜依窗前,或枯坐树下,随着书页刷刷翻过的声音,一种高远的快意漫过流动的生命。  从青涩到成熟,从学习包容到提升自信,如同春闹枝头,繁花待放。中国正在努力担负大国的责任,中国人正在跨越“百年民族悲情”年代,从敏感、激愤、输不起,到宽容、理解、承担,具备了大国国民应有的自信和平常心。一种开阔雄放的视野在民众之中悄然站定。《世纪大讲堂》想告诉人们,只有持续开放的意识、不间歇地开放脚步、不停顿地向自己的内心和中国以外的地方寻找,才可以触摸到那个叫做进步的东西,才可以有一种丰满的人生。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刘长乐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由曾子墨和王鲁湘主持的文学大家们谈文学的访谈集。
  王蒙、熊召政、李零、梁晓声、席慕容、张大春、叶嘉莹等海内外十二位文学大家现身说法,谈家常,说往事,聊文学,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写作故事谈文学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全社会和全人类的人性和精神提升,向我们讲述与文学与我们最后的慰藉意义、我们与文学最后的唇齿相依。
  于热闹处谛听安静,在忙碌中回味亘古,文学还活在世道人心。
  所有描写爱情的诗歌中,最让我感动的八个字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跟我们家那口子结婚已经52年了,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动人、更深刻的了。
  ——王 蒙
  真正让我觉得诗歌能够感动我,是在初中二年级读《古诗十九首》。
  那么简单的文字,没有一个字是我不认得的,可是那里面感情多么强烈!
  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没有多少感情经验,可是当我读到“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展开全部)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由曾子墨和王鲁湘主持的文学大家们谈文学的访谈集。
  王蒙、熊召政、李零、梁晓声、席慕容、张大春、叶嘉莹等海内外十二位文学大家现身说法,谈家常,说往事,聊文学,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写作故事谈文学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全社会和全人类的人性和精神提升,向我们讲述与文学与我们最后的慰藉意义、我们与文学最后的唇齿相依。
  于热闹处谛听安静,在忙碌中回味亘古,文学还活在世道人心。

作者简介

  王鲁湘,学者,凤凰卫视主持人。195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策划制作电视文化节目《纵横中国》《文化大观园》《世纪大讲堂》等。
  曾子墨,凤凰卫视主持人。生于北京,1996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曾供职于摩根斯坦利。著有《墨迹》。

书籍目录

序 于热闹处安静听
王 蒙:文学把人与上苍相连
王 蒙:文学的和解与挑战
席慕容:山河里的记忆才是记忆
席慕容:心中的祖先成吉思汗
张大春:一场伪乡土文学论战
李 零:天下的对立都是一回事
熊召政:作文学很难,从来不容易
曹文轩:中国文学为什么粗鄙化
叶嘉莹:背叛作者原意也是一种创造
汪朝光:我热爱历史,也热爱电影
戴锦华:大巨片时代的忧虑
梁晓声:我们受了理想的重伤
乐黛云:在大变局里重新认识文学
刘梦溪:人终会离开文学,进入史学和哲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结局:延伸出台湾意识论战虽然我觉得乡土文学论战对文学没有决定性的正面影响,没有积极的影响,甚至没有良好的影响,却焕发出另外一种声音,即在1984年以后形成了一个小的论战。这个论战时间更短,参与和关注的人更少,却被更多的知识分子在90年代以后提及并确认,那就是“台湾意识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轴是让原先在乡土文学论战里不同的面向、不同的阵营对彼此有更清楚的意识归属。乡土文学论战时,如果简单分成“左”“右”两派,站在右边的是现代派加上“大中国民族主义者”。朱西宁、彭歌、银正雄,甚至白先勇——虽然他没有参与论战,都可以归到这一派。他们是现代文学出身的,或者他们写的小说比较接近欧美风格,看起来比较不那么乡土,不那么关心农村现实。另外一边其实原先内部矛盾挺大,因为它包含比如陈映真、王拓、黄春明这些人。黄春明没有写任何论战的文章,但他也会被归为这一派,就像白先勇被归为那一派一样。陈映真先生怎么会跟王拓成为一派呢?只有在反国民党官方论述上,他们是一挂人。如果仔细分析,陈映真是社会主义的、左的,而且倾向于大中国的,王拓是台湾本土的,而且是去中国的。所以原先不应该结合在一起的人,基于一个共同的敌人,发展出一个误会式的同盟。这一点到了1984年以后通通厘清了。在台湾意识论战里,一些作家必须交心似的,把最核心、最坚实而且最颠扑不破的个人信仰拿出来,以便与同侪和敌垒做分明的切割。事实上这个论战既无助于文学、艺术和美术的鉴赏,亦无助于发展个人的创作。因为这些人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创作,他们的目的可能更崇高、更远大,比如争取更大多数台湾人民的福利。但是我也认为它可能更恐怖,因为它仍然属于一套钳制文学或者是打压文学的意识形态。我常常说,最恐怖的战争是服膺于意识形态的战争,而最值得去打的战争是对抗各种意识形态的战争。萨特说,作家就是那个说“不”的人。他没有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他应该怎么样,没有任何人应该怎么样。我自己也是这种心理。如果我们能够更勇敢地面对台湾的各种问题,台湾的作家就应该向各种意识形态说“不”,应该清楚地理解真正的战争是全面性地发动对意识形态的战争,而不是去对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发动战争。乡土文学论战明明是一个虚假的战争,却造成了非常明确而长久的政治影响,到今天我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作家不时地透过乡土或者农村这个概念去消化、包装甚至去修改台湾农村的现实。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所有描写爱情的诗歌中,最让我感动的八个字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跟我们家那口子结婚已经52年了,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动人、更深刻的了。  ——王蒙真正让我觉得诗歌能够感动我,是在初中二年级读《古诗十九首》。那么简单的文字,没有一个字是我不认得的,可是那里面感情多么强烈!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没有多少感情经验,可是当我读到“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那种感觉真是无法形容,那简单的文字里有着无限的时空感。  ——席慕容想起农村生活,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两个字——贫穷。很多人写文章赞美春天,但我很少赞美,因为春天留给我的记忆非常不好。春天是青黄不接之季,头年的粮食吃完了,新庄稼还没成熟,剩下来的只有草和树皮。我吃过树皮,吃过草。  ——曹文轩萨特说,作家就是那个说“不”的人。他没有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他应该怎么样,没有任何人应该怎么样。  ——张大春我个人最欣赏两个人,一个是站在地下的,陈寅恪;一个是站在天上的,马一浮。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大师,他是开辟性的人物;他不仅仅是学者,而且是大思想家。而马一浮留下的著述并不多,但他学术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却很少有人能匹敌。  ——刘梦溪

编辑推荐

   文学对我们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于热闹处谛听安静,在忙碌中回味亘古   凤凰书品告诉你我们要读文学的唯一理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还活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6条)

 
 

  •   当今社会知识普及化,文学快餐化,“读书人”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少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谁没读过两本书呢!
    但是将搞怪网络小说印刷出版,就真的算是文学了吗?
    但是将生活小贴士夸张道来,就真的算是知识了吗?
    曾经台湾娱乐圈都称蔡康永为读书人,我还不以为然,我读过的书也能论车装下了好不好!但后来购买了几册台版图书之后,我才明白其中缘由,他们的书大多还都是繁体竖版的啊!颇有古风。难怪普通的“非读书人”对“读书人”煞有敬畏了。
    我们大陆将字简化,将书普及,好不好?我认为这还确是件好事的。我的大学同学的小妹妹,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对别人给她买的童话书早就不以为意,已经捧上《明朝那些事儿》读得津津有味。让低年龄层、低知识层的人也能接触文学,爱好文学;了解历史,知晓时事;开阔眼界,精神贯通,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我也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稍微晦涩一点的文学,他们就读不进去了,觉得难懂了,觉得无趣了,因为网络小说读惯了。我在这里并不是说要抨击网络小说,它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的形式,但并不是人们深入了解文学的极好方式。

    中国文学界,缺少真正关注于文学艺术本身的学者。幸好,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看到了还有那么多的文学研究者,在探讨文学的独立性,创造性;言辞美,结构美。
    是文学让人们从身外开始看到心内,是文学将人和上苍相连。我们看文学唏嘘,我们看文学流泪。文学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但若没有了爱,文学将变得毫无意义。但只有情感还不够,它还要有设计,有严谨的思维,有讲述的希冀,有互通的灵感,有对细节的执迷。它应该是被慢慢阅读,反复咀嚼的,像饺子那样单纯的皮内饱含意想不到的丰富馅料,融合得绝妙美好;像古早炖汤般把各种食材、药材都煮到一锅汤里,却没有相互的冲突,反而单纯可口。
    文学正是如此,多彩,却也空白。
    文学可以如鲁迅的文章,讥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文学也可以如红楼梦,情感纷杂而庞大,细致而苦涩内藏。中国的文学是水墨画,青草上点点白羊,浩海上叶叶海鸥。它的力量不是完全地释放在外,而是容忍于内部,让你不禁一遍一遍去阅读、去探索。我们会以为自己和故事融为一体,并以为书中主人公的性格就是作者的性格,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就是在作者身上发生过的事。这就是文学的个性化所在。

    《文学还活着》,让我看到了很多从前的文学,仍然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今人们的精神之中。书中介绍的很多很多长篇、短篇,让我太有兴趣找来一窥。这本书探讨的文学涉及面很广,从家喻户晓的古代长篇《离骚》,到不是有太多人知道的儿童读物《草房子》,书中都分析得蛮透彻。现在通俗化的文学已经很泛滥,我想我们需要寻找个静静的时光,有阳光,有清茶的下午,去读一读所谓的“雅”文学。这固然是基于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文学魅力的话。
    对文学,要如此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另外,书里还提及了一些文学的衍生物,如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们能从中看到电影人对文学的尊重,对胶片的执迷,对理解和沟通的渴望。好似诗歌般让人深思的电影,如今也是日渐稀少了。很多电影都走向了超长MV化和压缩版电视剧化。
    当然,这要说起来,就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了。
  •   经过时代的变迁,文学也要有所新的面貌。
    比起古人,我们的文学究竟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这点我们都说不清。
    但是文字这种承载着人类感情和历史足迹的东西,总会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
    就像张大春说的,台湾新一代的乡土作家,写的已经不是过去的乡土文学。他们笔下的是亲近时代的,和个人情感相关的,存在于现在的真实。而没有过去那么多需要承载历史的重担了。
  •   《文学还活着》,让我看到了很多从前的文学,仍然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今人们的精神之中。书中介绍的很多很多长篇、短篇,让我太有兴趣找来一窥。这本书探讨的文学涉及面很广,从家喻户晓的古代长篇《离骚》,到不是有太多人知道的儿童读物《草房子》,书中都分析得蛮透彻。现在通俗化的文学已经很泛滥,我想我们需要寻找个静静的时光,有阳光,有清茶的下午,去读一读所谓的“雅”文学。这固然是基于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文学魅力的话。
       对文学,要如此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   喜欢张大春那篇,文字技艺是根本,离开这个,文学免谈。
  •   这本书的题目很吸引人,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才买的。

    文学还活着?这可以是个陈述句式,也可以是个疑问举。在当今的中国,文学,这个曾被无数理想青年追逐的词语,忽然显得那么尴尬。

    这本书选取了数十位文学大家,他们用自己的话为我们解释了,在当今这个社会,文学还活着,以另外一种形式活着,而且文学的生命将会长久的延续下去。

    只要有人类在,文学就会一直活着。
  •   文学绝不是独立存在的骚文弄墨的产物,它和很多介质都是相通的。
    比如诗歌就和音乐相关,节奏、韵味、平仄抑扬,绝不亚于现在的中国风歌曲。
    诗歌中也多见情爱篇章,读来令人断肠啊。
  •   拿到书了,还没完全地仔细阅读。
    看了一章,字的大小间距都很舒服,不会很费眼又没有过多的空白。
    里面提到的很多文学作品我都没听说过,想找来这些经典看一看。
  •   书中除了谈论文学,也讨论了不少社会问题和现象。如历史、信仰、思维模式、当今人的心态等。
    也许这正是文学从生活中来,而又要融到生活中去。
  •   本来上中学的时候还很讨厌古文的> < 上大学之后上了一些文学史,中西方文化比较之类的课程之后,才开始慢慢体味古诗词的韵味。
    其实和教育方式有关,中学时代学古文的方式太教条了。
    其实背不背诵就那么回事儿,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赏,提高对古典作品的鉴赏能力嘛。
    这才是中华文学的精髓。
  •   也许从前,我轻看了文学,读完这本书,我可能要好好重新开始审视它。
  •   很喜欢这个封面,简洁,意犹未尽,又有生命力。
    让人静静思考,文学对我们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   本来历经历史长河的打磨,成就了圆润光滑的石头,到了这喧嚣的世上,又该以怎样的面貌示人?这是一个问题。文学的多面,难以捉摸啊
  •   有益的书,就像书名一样,爱文学,爱这本书
  •   文学一直都在在某个角落的, 重要的是文学的眼光与心灵吧
  •   喜欢文学,算文艺中年,看此书对于浮躁的青年人有更多启示,文学不仅写现象,更重要的要有使命感!
  •   其中谈到的台湾文学届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与大陆颇为一致,真是同根同源呐。台湾为国党各等级的人设立的居住区也第一次了解,有兴趣的不妨看
  •   书中有很多关于历史小说的讨论,这正是我最感兴趣的题材。
    我认为历史小说不应该仅仅是着重于重现历史,也不是无缘无故地随心创造。
    熊召政说的很好,历史小说是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或赞扬,是带着强烈个人情感和目的去写的。也许为了让现人以古为鉴,也许为了探索一个人们不曾注意过的历史人物,或者知名历史人物身上发生的人们不曾了解的事。
    现在的大片大片的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确对历史太缺乏敬畏感。
  •   很喜欢席慕容的诗,还曾买过诗集。
    她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家乡文化的真视,对于天空、土地、一草一木一世界的热爱,让我读了很感动。
    也不免有一种苍凉的感觉,年纪不大的我竟然开始回想小时候那种最初最纯粹的纯真,那些变成泪的雨,揉成灰的美好。
  •   您喜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   席慕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种诗歌的东西存在。如果说它什么时候来敲门了,来找我们,好像是我们被动地对它感兴趣了,其实不是的。我们心里一直有这么个东西在,有的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机缘,心里面的东西被唤起了,就呼应了;有些人要到了很大的年龄才会忽然发现。不管怎么样,它其实一直在我们心里。
    而我又被什么感动到了?
  •   王蒙说的很逗很在理,我小时候确实会以为小说里写的都是作者的故事,长大后才发现不是。
    现在再看来,任何作品中,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作者的影子。与他(她)的感情观,臆想症,白马王子,个人认同,童年经历都会有牵连。
    就像画家画人像油画,总是能多多少少看出些画家自己的特征一样。
  •   萨特说,作家就是那个说“不”的人。他没有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他应该怎么样,没有任何人应该怎么样。
    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而是当那个“为”字一旦出现的时候,我们写作的人就要退一步,要保持更远的距离去看,为什么我会出现这样的动机?
    喜欢这样的句子,喜欢背后的思考,可以读读
  •   世纪大讲堂丛书一直都是我的最爱
  •   书中的内容写得有些深度,既有总结式的文字,也有作家自己的原话,总之书让人读后觉得受益匪浅。
  •   很喜欢看杂文,从当年的鲁迅,到现在的韩寒。
    喜欢那一字一句中的嘲讽、怒斥与调侃。
    谁说文人只是卖弄墨水呢?他们只是把对社会生态的关心,用他们最擅长的文字表达出来了而已。
  •   一个人只有知道世界上的难处,知道世界上的窘迫,知道人生的痛苦,他所做的种种乐观的预言和所抱的乐观的希望才是靠得住的、有分量的……呵呵,诸多看人生的角度
  •   书中谈论的范围覆盖面很大,评估论今的。
    毕竟是大家,说的话大多很有见地。
    满值得一看。
  •   “人类的生活社会化以后,矛盾重重,冲突多多,我们需要许多方法来解决这些矛盾,平衡这些冲突,从而就需要有许多思想作为足够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些方法是对的,尤其在这些方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常常是如此,从前的矛盾和冲突刚平衡或尚未平衡,新的矛盾与冲突又发生了;旧方法已经不适用,新方法还没有产生。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思想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喜欢这段话,有理
  •   全是对话形式
  •   开卷有益,多读读书总是有收获的
  •   非常喜欢这本书,真正的大师语言。
  •   暂时还没开始看
  •   还没开始看 先把读库看完了接着看 值得收藏
  •   内容不错,有点小贵
  •   第一次在当当上货到付款地买书,价格便宜,速度快。我很满意!
  •   这个世界很热闹,文学的步调不该如此匆忙,停下来,回味一下也不错,从容笃定慢慢前行
  •   凤凰书品的图书读的很多了,读书就是这样,每一部都有令你感动的,受益匪浅的,恍然大悟的,也许还会有令你匪夷所思的,吸收精华,保留看法就好了。
    书中最受感动的是席慕容的访谈,王蒙是大家,读他的论述更是获益良深。
  •   还记得合上书时的那份悲凉,是不是人们走得太快,会很累啊。文学的思想,是沉甸甸的,把你拖住了,生命需要时时沉淀,文字自有它的力量。
  •   对最后电影那部分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多次提到的《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在一起访谈里说,其实《太阳》就是把我们生活的面貌呈现出来了而已。真正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神奇超人,没有那么严谨的起承转合。
    如果你看不惯《太阳》,可能就是你忘记反观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而太沉溺于好莱坞大片儿式的幻想了吧。
  •   里面有一些大家的访谈感觉还是很发人深省的,读完之后感觉有点小沉重
  •   大巨片时代的忧虑……有点意思。电影与生俱来沾着铜臭味和机油味。我们可以说电影是工业、是商品,但同时电影也是文化,是艺术。呵呵,也真是难为它了,要屠夫表现出西施的味
  •   正如序中所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需要更多学术殿堂独立思想的浸润和引悟。进步……丰满……
  •   文化也是有性格的,人们的妄加评论些什么,擅自附加些什么,都无法改变其原貌。这本书,拿来看看
  •   没有想象的好,觉得一般一般了。不值得这个价。
  •   比较给力,但是不经读
  •   看到书名就买了,买后没有想的好!
  •   冲着里面的名家买的,内容还是可取,不过深入不够,配这个书名显得单薄了。
  •   由排列的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符号构成的书页,代表了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的景象。那一页页面积一样、文字不同的书,就像沙洲上大风堆起的一个个沙包。这是卡尔维诺说的
  •   挺好的,可以买个一观。
  •   送货速度很快,很给力,书也很好!喜欢
  •     关于文学在中国有没有死掉的的问题,谁都知道源于马原的“唱衰论”,我手头刚好有他的《小说密码》,我把他的原话摘录在此:
      
      “我对文字的前景是很悲观的,尽管我的长项是弄字。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世界事实上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个时代没有马原这样靠弄字为生的人的出路。我在大陆讲小说已经进入死亡期了。但小说是一个宠物大物,是百足之虫,不会一下子死掉,偶尔一点抽动,给你一个幻觉,小说还没死,我想说事实上小说已经死掉了。”
      
      关于小说有没有死掉的问题,我在这里也可以举出两个现成的例子:如果没有电视剧《潜伏》与《暗算》的热播,即使是象我这样的伪文学爱好者都从来不知龙二和麦家的名字,虽然他们两个还算不上马原、残雪所称的纯文学作者,纯文学作者不言而喻,他们的命运一定会更加悲惨。
      
      有没有人调查过,作为还在坚持着的纯文学作者残雪,她的读者群究竟有多大?因为即使象马原这样很先锋的作者都看不下去她的小说:“残雪的近期的小说还有一点可读性,她早期的作品是一点也不好读,是很排斥读者的,我已经是够极端的作家了,可是她的作品我都看不进去。”
      
      一切似乎在在证实着马原的“唱衰论”,但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偏偏不相信、不承认文学已死,并且试图向公众证明文学还没死,于是有就了《文学还活着》这本书。
      
      《文学还活着》作为《世纪大讲堂》的文学专辑,作客嘉宾可谓阵容豪华,无论他们的写作方向有何不同,每个人都可以称得上著名两个字,他们是:王蒙、李零、席慕容、张大春、梁晓声,曹文轩、熊召政、叶嘉莹、乐黛云、戴锦华、刘梦溪、江朝光。
      
      如果我们把文学创作仅理解为虚拟写作,那么,这十六位作者中只有:王蒙、席慕容、张大春、梁晓声,曹文轩、熊召政六位算得上文学家,其他几位的身份如下:李零,学者;叶嘉莹,古诗词研究家;汪朝光、戴锦华,电影研究家;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专家。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文学还活着》的几位嘉宾的名字和身份罗列出来,其实只是想说一句话,让这几位来证明“文学还活着”是多么的无力,先不说离文学较远的几位学者,就是六位文学家中,除了至今仍佳作不断的台湾作家张大春,其他几位近些年就鲜有文学作品面市,如果你非把《老子的帮助》(王蒙)、《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梁晓声)、《张居正》(熊召政)当成文学作品,那谁也拿你没办法。是的,他们也许曾经辉煌过,他们的作品也许引起读者的共鸣,他们也许对几代人都有过深刻的影响,但他们的辉煌时代早已过去,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实,只有他们成为过去,才标志着时代一直在进步。
      
      如果说他们(张大春除外)创作力的枯竭并不能证明“文学已死”的话,那么他们在提及80后作家群时的闪烁其辞则既见他们的的狡猾,又见他们对“文学还活着”的底气不足,王蒙在的谈到80后作家时,说他从来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所以无法作出评论,曹文轩在谈到80后作家时,说他们比他当时有写得好许多,那么从30后到60后作家,他们中间近些年又有哪些拿得出手的作品,他们没有提及,所以根本无从证明“文学还活着”。
      
      他们闭口不谈中国文坛的现状,却大谈文学“是什么”,文学的各种功能,他们不知读者对这些文学基础课根本不感兴趣,他们不知读者在那里渴望听到的是:告诉我文学究竟是不是还活着,如果还活着那么请告诉我,哪些作品能证明文学还活着,我对你经历的那些所谓苦难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那些能证明“文学还活着“的作品本身。我知道唐诗宋词很美,千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读它们,但这只说明美的东西将会永恒,但一点也证明不了文学还活着。他们如果真的想只证明文学还活,只要把马原的《小说百窘》逐一回答,读者自会有结论,可惜,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小说还会有“百窘”。
      
      谈及此,我突然明白正是他们赋于了文学太多的责任与功能,让文学不堪重负而死,或者当文学不再需要他们所说的那些功能与责任的时候,他们无所适从,找不到新的东西赋于文学以活力,最少对于他们文学已死,或者文学还没死,但离死也不远了,这些他们近年来一再重复自己的作品可以为证。
      
      与大陆几位作家的认识有所不同,台湾作家张大春对于文学的认识也许更清醒一些:“在我而言,还是要把自己看得小一点,肩膀上扛得少一点,对于人类或者社会公共问题看得再远一点,也许反而会使我们在工匠、技艺或者技术的层面上获得更多启发。”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清醒的认识,才有了他的《小说稗类》以及刚刚上市的《城邦暴力团》。
      
      马原在盛赞聚斯金德的《香水》时说:“虽然我最近经常唱小说死亡论,但是事实上有象聚斯金德这么也不起的小说救世主诞生,小说应该还有回光返照的机会。”
      
      这样的赞美也许同样可以用在张大春身上。
      
  •     
      
      《新文化报》http://enews.xwhb.com/html/2011-06/05/content_262164.htm
      
      
      
       一
      
        题目是王尔德的诗,这个当年和萧伯纳齐名的天才,在最辉煌的时候因同性恋被关进黑牢,后来弄得妻离子散,自己也病殁于巴黎的一个小旅馆。但由于他在文学上卓越的成就,人们最终还是恢复了他的名誉,进而成为同性恋文化里平权运动的偶像。作为题目的这句诗我很欣赏,很多人也都曾引用过它,仰望星空者不唯王尔德,德国哲学家康德亦如是。而今的现实是低头捡钱者众,仰望星空者渺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去低头捡钱结果将是很可怕的。最近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学还活着》的书,看到这个题目,我一下就想到了王尔德的诗,文学还活着,似乎表明这个时代里仍有人仰望星空,亦如萨特所说:“作家就是那个说‘不’的人”,与当下保持一定的距离,总能看得远一些。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靠爬格子、摇笔杆子为生的人,嘴上总说是被文学毒害误入歧途,其实心里面一直是很想好好地保护这座灵魂圣殿的。我知道自己曾多么大的受惠于它,因此干这个行业越久,越对那白纸黑字心生敬仰。而今此间文学的没落到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就像上世纪80年代它的壮怀激荡也是不正常的状态一样。我知道很多此行业的人士都很努力,因为大家都曾受惠于它,但结果往往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而今不要说是超尘拔俗了,在这个领域里能达到审美及格线的我们都要心生惊喜了。不要说它曾有的辉煌,就是文学原有的领土也从它的机体上被一块块地剥落,而今真的只能说它还活着。文学不同于史学和哲学,它的存在或优势就在于对情感的丰富和补充,文学没落其中的原因可以定义为这些情感的提供者自身的情感出了问题。是否是像歌德所说的那样,真理属于人类,而谬误则属于时代?
      
        我曾对这本书的编辑夸奖道——封面设计得还不错,“文学还活着”这几个字被嵌套在一个大大的逗号里,用这个常用的标点来表现“还活着”,我想任何人也不愿意看到它进一步的发展,被画进句号表示完结。既然还活着,我们就该探讨一下“文学对我们究竟还有什么意义?”而这句话也被印在书的腰封上。
      
        二
      
        这本书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部分登台演讲者的合集,这里面包括了王蒙、李零、席慕容、梁晓声、曹文轩、熊召政等一批著名作家。作家们最愿意讲的是各自关于文学的生命体验,而这其中他们最愿意讲的又是最初作为文学青年时,创作激情的时代,在此本文主要谈谈王蒙和熊召政。
      
        王蒙是这样的一个作家,当年《夜的眼》、《坚硬的稀粥》和《活动变人形》都曾让我眼前一亮,由于当时缺乏对于他中间生命历程的了解,我一度认为他和写《青春万岁》的那个作家只是同名的两个人,后来当我确认他们真的就是同一个人时,前后创作风格的差异,一度当我十分迷惑,要知道王蒙可是中国最早在文学上使用“意识流”写作,而且不显夹生的作家。14岁他就入党了,(当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年龄相仿而又正在打游戏的孙子时,他孙子回敬道:因为你那时候没有好玩具。据此王蒙也挺“意识流”地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社会如果不能给少年儿童供应足够的玩具,那少年儿童就有权选择革命)在他这篇名为《文学的和解与挑战》的文章里,王蒙第一次承认早年对于创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结果是没有预料的,如果真的知道会被定为“右派”,自己未必会有足够的创作勇气。
      
        必须承认,一个完全不懂文学的人是没有说服力的,文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生活的产品,一种精神生活的对象,而且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王蒙也算渡尽劫波的人,很多事情看透了,因此说话还是比较平和的,他认为在人的道路选择上除了科学的方式、政治的方式、经济的方式、圣徒的方式、庸人的方式外,应有一种文学的方式,因为语言是人类感觉、情感和精神生活的硬通货,你要用这个硬通货来兑换其他的货币。而文学的方式会使自己变得坚不可摧,因为你总会碰到一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它们也许会挡住你的路,但无法摧毁你通过文学所获得的对世界的感悟、享受和升华。
      
        对文学有所观察的人,一定会有一个较为趋同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仍然无法与现代文学相比,而且当代文坛上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对此观点王蒙的见解比较巧妙,他觉得现代文学具有一个普遍的特色,属于革命前期的文学,世界各国在这种革命前期时都会有这样的文学高潮。他例举了俄罗斯文学,尽管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都不是革命者,甚至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个极端反暴力革命者,但客观上他们的作品最后酝酿了俄国革命的历史风暴,中国的现代文学大抵也是如此的,革命过后文学很难具有原来的那种批判性和惊世骇俗,这就属于亲和文学的范畴了。毕竟是有阅历的老者,他最后拽上了余华表达自己的看法,余华说:“你们看收录到教科书的‘五四’名篇,写得太差了,和现在的初中作文差不多,我写的比他们好多了,但我最大的缺点是还没有死。”
      
        从王蒙的创作经历上看,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那批“无主题、无人物、无故事”的“三无小说”正是他的高峰期,在整个文坛没有任何这种写法先兆的情况下横空出的,堪与当时戏剧里的《绝对信号》等作品相比,以至于有人说他是穿着干部服的现代派。对此王蒙提出了创造是一种危险游戏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上创造很可能会使受众感到不安,因为创造带了一种陌生感,别人分不清你这到底是创造还是故作惊人之语;此外,创造和创造之间也存在着无法认同的现象,所谓“文人相轻”,当一部分人认为一个作家很出色的时候,肯定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骗子;此外,创造的欲望也会使作者走火入魔,使作者不知道怎么折腾才好,因此创造的结果并非都是天才巨著,也会产生垃圾,也会产生精神的病态。对于最后的这段话很多人还是应该有同感的,环视当下文学天才巨著根本没有,垃圾和精神的病态倒是四处横生,关键这些东西又无法做到极致,垃圾不谈但我觉得精神的异常做到极致是会出好东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该算是一个,面对他有关于伟大创作和精神病态的界限,是一个到了今天还在争论的问题。
      
        三
      
        所以要提熊召政,是因为这个湖北人除了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张居正》外,很多前史并不为人所知。但在30多年前,他在《长江文艺》上发表过的长诗《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是获得过1979年~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的,这首诗在当时风靡全国,刚刚恢复高考的那一批大学生中应该对这首诗印象深刻。熊召政一度下海经商,但文学是很容易形成情结的,而且这个情结一旦形成将是很牢固的,也是“仰望星空”的感召让他最后上了岸,他的独白是:“洛阳虽好,不如家好,文学是我的精神家园,赚钱很难,但是也很容易,做文学很难,从来不容易。”
      
        在谈到《张居正》的创作时,熊召政提到了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去印度访问,招待他的印度作家朋友拿出《阿育王》的电影给他们看,看过后访问者给与这部片子很高的评价,但印度作家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认为那不是真正的阿育王,由此熊召政觉得一个作家的责任是用正确的方式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最该表现的历史。
      
        为了写《张居正》他进行了5年的调查,甚至设法找到了当时田契的原件,在写北京白云观的时候,开了七八次头都没开好,于是他坐上火车连夜跑到北京,拿着明代的地图直奔白云观,按图索骥看看哪些地方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样再跑回去下笔就十分顺利了。写历史小说,难在对于时代心理和文化特质的把握,小说《张居正》的突出贡献是提炼了“清流”和“偱吏”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代表分别是海瑞和张居正本人。因为现实是复杂的,海瑞是个清官,但清官不一定是好官,因为好官还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但海瑞的为官之道是过于理想化地“劫富济贫”,其结果是所有的富户都会逃跑,那么一方百姓的幸福指数肯定会降低。而张居正本人在推行改革时父亲突然去世,按着传统道德,他要丁忧3年,但是谁都知道,如果他这么干了,那么改革肯定是要失败的。所以海瑞只能被安排为成全他名声的闲职,而张居正没有回家服丧,就一直留在朝中。晚明的思想家李贽对二人的评价是:张居正乃千古宰相,国家栋梁;海瑞是万世青草,青草很好看,也很圣洁,但绝当不了栋梁。因此,在读过《张居正》后很多人都在考虑想一个什么办法,让这“清流”和“偱吏”结合到一起,那样与百姓与国家将是善莫大焉。
      
        这是我从《文学还活着》这本书中选取的两位作家,更多作家不符赘言,可以看到他们对于文学还在坚守,坚守的状况可能让他们自己都不满意,但就像那句话所讲:当石头和鸡蛋在一起的时候,我会主动地站在鸡蛋一边,对于“仰望星空”者我们还是要埋下种子的,起码让文学从“还活着”进入一个常态。
      
        不要说它曾有的辉煌,就是文学原有的领土也从它的机体上被一块块地剥落,而今真的只能说它还活着。文学不同于史学和哲学,它的存在或优势就在于对情感的丰富和补充,文学没落其中的原因可以定义为这些情感的提供者自身的情感出了问题。是否是像歌德所说的那样,真理属于人类,而谬误则属于时代?
      
        《文学还活着》封面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
  •      当今社会知识普及化,文学快餐化,“读书人”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少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谁没读过两本书呢!
       但是将搞怪网络小说印刷出版,就真的算是文学了吗?
       但是将生活小贴士夸张道来,就真的算是知识了吗?
       曾经台湾娱乐圈都称蔡康永为读书人,我还不以为然,我读过的书也能论车装下了好不好!但后来购买了几册台版图书之后,我才明白其中缘由,他们的书大多还都是繁体竖版的啊!颇有古风。难怪普通的“非读书人”对“读书人”煞有敬畏了。
       我们大陆将字简化,将书普及,好不好?我认为这还确是件好事的。我的大学同学的小妹妹,今年刚上小学六年级,对别人给她买的童话书早就不以为意,已经捧上《明朝那些事儿》读得津津有味。让低年龄层、低知识层的人也能接触文学,爱好文学;了解历史,知晓时事;开阔眼界,精神贯通,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我也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稍微晦涩一点的文学,他们就读不进去了,觉得难懂了,觉得无趣了,因为网络小说读惯了。我在这里并不是说要抨击网络小说,它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的形式,但并不是人们深入了解文学的极好方式。
      
       中国文学界,缺少真正关注于文学艺术本身的学者。幸好,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看到了还有那么多的文学研究者,在探讨文学的独立性,创造性;言辞美,结构美。
       是文学让人们从身外开始看到心内,是文学将人和上苍相连。我们看文学唏嘘,我们看文学流泪。文学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但若没有了爱,文学将变得毫无意义。但只有情感还不够,它还要有设计,有严谨的思维,有讲述的希冀,有互通的灵感,有对细节的执迷。它应该是被慢慢阅读,反复咀嚼的,像饺子那样单纯的皮内饱含意想不到的丰富馅料,融合得绝妙美好;像古早炖汤般把各种食材、药材都煮到一锅汤里,却没有相互的冲突,反而单纯可口。
       文学正是如此,多彩,却也空白。
       文学可以如鲁迅的文章,讥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文学也可以如红楼梦,情感纷杂而庞大,细致而苦涩内藏。中国的文学是水墨画,青草上点点白羊,浩海上叶叶海鸥。它的力量不是完全地释放在外,而是容忍于内部,让你不禁一遍一遍去阅读、去探索。我们会以为自己和故事融为一体,并以为书中主人公的性格就是作者的性格,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就是在作者身上发生过的事。这就是文学的个性化所在。
      
       《文学还活着》,让我看到了很多从前的文学,仍然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今人们的精神之中。书中介绍的很多很多长篇、短篇,让我太有兴趣找来一窥。这本书探讨的文学涉及面很广,从家喻户晓的古代长篇《离骚》,到不是有太多人知道的儿童读物《草房子》,书中都分析得蛮透彻。现在通俗化的文学已经很泛滥,我想我们需要寻找个静静的时光,有阳光,有清茶的下午,去读一读所谓的“雅”文学。这固然是基于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文学魅力的话。
       对文学,要如此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另外,书里还提及了一些文学的衍生物,如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们能从中看到电影人对文学的尊重,对胶片的执迷,对理解和沟通的渴望。好似诗歌般让人深思的电影,如今也是日渐稀少了。很多电影都走向了超长MV化和压缩版电视剧化。
       当然,这要说起来,就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了。
  •   到底是何种心肠的人才会给别人辛辛苦苦写的书评点“没用”啊?要是我觉得没用就关掉呗…点毛啊点,显得你鼠标灵敏,右手食指没有残疾啊?
  •   哈哈,笑死我了!我给你点有用。安慰安慰!
  •   阿里嘎豆>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