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心海法师  页数:397  
Tag标签:无  

前言

玄奘大师是我们佛教界的瑰宝,他舍身求法惠利众生,心怀祖国的爱国情怀;以及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印度的功业,都是永远值得我们佛教徒学习和敬仰的。时逢今年是大师诞辰1410周年之际。大师一生翻译75部佛经,计1335卷,两数相加其总和正好也是1410之吉数,因缘是如此的巧合,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大唐玄奘》在此因缘际会时出版无疑是纪念和追思大师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要发扬和继承奘师一生为国为教的悲心愿力。    《大唐玄奘》传记人物以故事为中心,避免了读《高僧传》枯燥难懂的情形。本书以奘师求法开始,生动地描述了奘师不为名利、勇于克服自然环境、勤于收集各种经典,与盗匪斗智斗勇扣人心弦的场面;在那烂陀寺精于钻研各种经教典籍,融汇百家之长,彰显大乘之义;归国后又劳于译经。故本书再现了大唐盛世万邦朝贡,佛教中兴的万象更新之景。    上海静安寺退居方丈    沙门德悟时九十进三    2010.12.10

内容概要

  1300多年前,玄奘大师为了西行求法,孤征沙漠,跋涉雪山,他曾在异国和国王结拜兄弟,曾和外道学者斗智斗勇,曾经遍访古印度的名寺古刹,也曾在历时十八天的辩经大会上所向披靡。最后,他携带着六百余部佛经回归大唐。  物换星移,1300多年后的今天,又一位佛门弟子心海法师,为了追寻玄奘的足迹,再次孤征塔克拉玛干、越葱岭、过雪山、渡恒河,历时五载,写下了这本充满感动和崇高的《世界文化名人传记:大唐玄奘》。  让我们静静地来品读智者的故事《世界文化名人传记:大唐玄奘》,领略西域的风情,感悟佛学的博大和睿智,寻找心灵的解脱,回归那熟悉而陌生的信仰。

作者简介

心海法师,河南高山人,祖籍开封。现定居美国洛杉矾。少小闻法后礼台湾著名高僧明乘大师潜心学法,后参学中国佛教泰斗本焕长老坐下学禅,2000年被本老授于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嗣法弟子。2009年被恩师明乘长老授予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三世传人。先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北京中国佛学院、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研究生班、美国西来大学。2002年应纽约美国佛教会礼请至壮严寺弘法,2003年于纽约创美国国际佛教联合会南海禅寺,2007年于洛杉矾好莱坞发起筹拍世界文化伟人——《大唐玄奘》人物传记故事片。2008年于北京创北京心海迦源文化交流中心。先后独自驾车由北京至洛阳经西安抵达兰州,过河西走廊,穿千里大漠,越巍峨昆仑,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巴基斯坦,由南亚入北印度过恒河,终抵佛陀悟道之菩提迦耶的金刚大塔,最后终于来到玄奘大师的求学地那烂陀遗址。一路朝礼圣迹,体悟大师当年万里求法之路,行程数万余里,历时近一年有余。2009年参访日本奈良奘师法相宗大本山药师寺及东京的大慈恩寺三藏院,2010年闭关玉华宫,潜心整理素材,二度创作电影《大唐玄奘》的文学剧本。2011年春再次前往中亚地区朝礼奘师游学地——巴米扬大佛遺址、喀布尔、白沙瓦、克什米尔、拉合尔等佛教北传路线圣迹。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绸缪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8岁的玄奘法师拒绝了萧璃出任弘福寺住持的举荐,决意西行求法。长孙无忌想拿此事攻击萧踽,却被房玄龄 一语化解。玄奘法师婉拒了薛积麦的好意,他不顾朝廷的“禁边令”,潜于流民当中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19年的求学之旅。 第二章凉州 长安城外,薛积麦送别玄奘法师,送给他一根老藤杖;凉州城中,黑衣人暗示都督李大亮不要放过玄奘法师。为了掩人耳目,玄奘法师 在凉州开坛讲法,还为李都督献上了一条经略河西的妙计。李大亮的一时“疏忽”,让玄奘法师有了继续西行的机会。 第三章瓜州 大雪封路,玄奘法师、慧琳、道整三人被困瓜州。校尉王玄策送来了抓捕玄奘法师的文书,刺史独孤达却另有打算。州吏李昌毁去公文, 暗助玄奘法师逃离瓜州。慧琳、道整相继辞别,玄奘法师孤身上路。李大亮后知后觉,独孤达有意成全,李昌仁至义尽,三位“不称职”的 地方官,成全了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之旅。 第四章石磐陀 瓜州城外古寺中,玄奘法师巧遇胡僧达磨;不速之客石磐陀,成了玄奘法师在西行途中收徒授戒的第一人。葫芦河畔,石磐陀包藏祸心, 玄奘法师命悬一线。 第五章五烽 玄奘法师历经艰险,终于离开了瓜州城,渡过了葫芦河,绕过了唐玉门关。白虎关前,两支利箭,险些要了玄奘法师的性命。校尉王祥 被玄奘法师舍身求法精神所感动,为他指了一条走出五烽的捷径。离开五烽的最后一站,茫茫戈壁,玄奘法师不慎打翻了水袋,离开大唐的 最后一站,法师能否安然度过? 第六章商昌 他曾经东归,又执拗地掉头,只为了那不变的求法信念;神奇的老马带他找到了绿洲,来到了他西行之路上的第一个西域国家伊吾。在 高昌,玄奘法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国王麴文泰的盛情挽留,甚至不惜以绝食相威胁,终于以诚心和坚毅打动了高昌王,并得到了巨大的 帮助。 第七章龟兹 龟兹,一直是西域最神秘的国家,玄奘法师在这里不仅领略了奇特的龟兹乐舞,也清楚地感受到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并将面 临西行旅途中的第一次重要挑战,与西域小乘高僧木叉氇多辩经。这次辨经是玄奘法师与大唐之外的小乘高僧第一次正面交锋,既关系到接 下来能否顺利启程,又关系到玄奘法师自身在佛学领域的声望 玄奘法师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第八章险途 离开西域的玄奘法师一行在银山遇上强盗,却奇迹般地化险为夷;取经队伍在葱岭被风雪所困,最后来到了“热海”边的素叶城,这是 传说中大诗人李白的故乡;强大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又会怎样对待这支千里西来的队伍?在离开素叶城后的一段旅程中,玄奘法师又在哪些国 家经历了有趣的故事呢? 第九章布道 在飒秣建国,玄奘法师用他的宽仁与智慧,赦免了放火焚烧寺院的拜火教徒,也赢得了飒秣建人的尊重,一举改变了佛教在当地传播的 尴尬处境。在活国,玄奘法师遭遇了一场离奇的政变,政变的起因,竟是为了一个女人 第十章佛踪 翻越大雪山后,玄奘法师来到了古代北天竺境内佛之故土。在梵衍那国,玄奘法师见到了举世瞩目的巴米扬大佛;万里之外的中亚小国 ,居然有一座“洛阳寺”,依稀记录着一段被尘封的传奇往事;佛顶骨、佛影窟,是否能给玄奘法师的西行之旅带来好运?犍陀罗国的迦腻 色迦寺,见证了天竺佛教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 第十一章恒河 在迦湿弥罗国,玄奘法师开始了一年多的“预科班”求学生活,是什么让他停下了西行的脚步?恒河遇险,玄奘法师遭遇到了一生当中 的最大劫难,险些成为异教徒献祭给外道女神的祭品;直面生死,是选择活着,还是坦然以对? 第十二章那烂陀寺 贞观五年(631),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玄奘法师,终于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天竺最著名的那烂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国。在那烂陀寺五年 的求学生涯让玄奘法师的佛学修为有了质的提升,然而玄奘法师离开那烂陀寺后又继续南行,开始了一段新的环天竺游学之旅 第十三章护法 贞观十四年(640),结束环天竺游学的玄奘法师再次回到曾经生活过五年的那烂陀寺,并决定东归大唐,然而正是因为这一去,让玄奘 法师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辩经论战中;挑战那烂陀寺的人越来越多,玄奘法师的对手越来越强,辩经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竞引出一场巨大 的佛学思想风波,使得他的回国计划再一次搁浅 第十四章辩经 一位东土留学僧,竞能让两位在当时天竺最有权势的国王险些兵戎相见;在古天竺极端的传统辩经体制上,玄奘法师立下生死状,他选 择了义无反顾,没有人能理解他当时的心情;最后的决战,玄奘法师选择了从容淡定 第十五章归国 贞观十八年(644),玄奘法师回到于阗,再次踏上了西域的土地。第一个前来迎接的,竟是元寿。唐军攻占高昌,麴文泰驾崩,边疆局 势突变,朝局波谲诡异,玄奘法师不得不止步于阗。带着玄奘法师的重托,商人薛积麦飞奔长安。 第十六章长安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离开自己祖国将近二十年的玄奘法师,终于回到了长安。玄奘法师的归来,使长安城万人空巷,数十 万人翘首以盼。当盛大的欢迎队伍等在长安城外时,玄奘法师却失踪了。此时的他,又在哪里做着什么呢?身为帝国宰相的房玄龄,又将如 何应对这一突变实践 第十七章而君 这是玄奘法师第一次见到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君王,这也是一次令人激动并且充满玄机的会晤。当整个大唐都在关注辽东战事之时,东都 洛阳的宫殿内也在进行着一场不动声色的较量。唐太宗想让玄奘法师罢道还俗,辅佐后来的皇帝;伴君如伴虎,面对唐太宗的“热情”,玄 奘法师从容不迫,进退有度 第十八章使命 归国后,玄奘法师得到了唐太宗最高规格的礼遇,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声望和功绩而沉浸在欢喜愉悦中,他很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 译经,才是他后半段生命中最重大的使命。 第十九章惊变 年轻而聪慧的辩机,让玄奘法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可辩机和高阳公主间炽热的感情,却暗藏着巨大的危险。为了译经能够顺利进行下 去,为了“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伟大事业,玄奘法师选择了“沉默”,可他心中,却满是无尽的悲伤。 第二十章丰碑 辩机和唐太宗两个玄奘法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先后死去,给玄奘法师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那高耸庄严的大雁塔,对玄奘法师来说,究竞意 味着什么呢?公元664年2月,一代宗师玄奘大师圆寂。他是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不朽丰碑。 附录: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高宗《大唐三藏述圣记》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译经进表奏折 唐玄奘三藏法师译经及撰述目录(645—664) 玄奘大师西游途中古今地名对照表 玄奘大师生平略表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大唐贞观元年(627),夏末。 太极宫内,烛火通明。 太极宫,坐落在大唐帝国都城长安的正北。从隋代开始,这里就是帝国的政治和权力的中心。而大唐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唐太宗,正是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贞观时代。 此时,坐在皇帝左右的,是帝国的三位重臣:萧踽、房玄龄、长孙无忌。左卫将军侯君集,则坐在最下首。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如此机要的会议,征战沙场多年、视生死如草芥的他,竟然有些紧张。他知道,皇帝让他留下来,必定有重要的事情。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唐太宗望向萧踽,“玄奘法师是这么说的?” 萧踽点点头,脸色有些尴尬。玄奘法师,是他亲自推荐给皇帝的。他本以为,这位年轻的高僧,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出任皇帝为超度母亲和兄弟们而建的弘福寺的住持,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玄奘法师拒绝了。而拒绝的理由,便是唐太宗方才默念的那句话。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这个玄奘法师,也太不识抬举了!”说话的是唐太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心腹,也是当年天策府众谋臣中的强硬派。他的政治理念,便是非友即敌,没有半点余地。正是在他的积极谋划下,唐太宗才狠下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用鲜血和杀戮扫平了通往权力之路的障碍。 萧踽知道,如果让长孙无忌来处理这件事情,玄奘法师一辈子就完了;而玄奘法师,恰恰是因为自己的推荐而被卷进来的。玄奘法师拒绝时的安详、果决,令萧踽记忆犹新。这个比皇帝小了一岁的年轻僧人,有着与皇帝一样让人过目难忘的气度。这等气度,最能打动像萧踽这般出身高门世家的贵族重臣。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无辜的玄奘法师因此而获罪。他连忙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道:“法师虽然年轻,可他的修为和才识,远非常人可及。” 话一出口,萧踽便暗暗叫糟:玄奘法师年轻,皇帝同样也很年轻:才识修为过人的玄奘法师拒绝了皇帝的好意,那岂不是说皇帝的见识还不如一个僧人?这话要是被有心人抓住,获罪的就不只是玄奘法师—人了。想到这里,一贯潇洒沉静的萧踽,额头竟冒出了几丝细汗。萧踽甚至瞥见长孙无忌的嘴角,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个褊狭的暴发户,又要没事找事了! “臣以为,玄奘法师是害怕辜负了陛下的圣恩。”房玄龄缓缓道。 “害怕?”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就连唐太宗也愣了一下。他很清楚,萧踽举荐玄奘法师,是出于一片公心;大舅子长孙无忌是个狠辣性子,对自己那是没得说,可打击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身为皇帝,身边既要有像萧踽这样出身名门、德才兼备的良臣,也要有像长孙无忌这样机谋权变,敢于主动去做恶人的能臣。良臣公忠体国,可权变不足;能臣好用,却失之褊狭。而房玄龄,则是兼有二者的长处,能谋划任事,又不迂腐固执。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最受唐太宗倚重的大臣,却说出了“害怕”二宇。 玄奘法师,他在害怕什么?唐太宗猛一个激灵,难道,他是在害怕自己?玄武门的杀戮,天下皆知,而今,这场改变了帝国历史走向的政变刚刚过去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唐太宗片刻不敢懈怠,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有他,才能让大唐强大起来,开创一个远胜于隋文帝的开皇年间的盛世局面。 可是,权力之路的血腥,可以淡去,却依旧弥漫在人们心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玄武门的内疚和负罪感,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这位年轻的皇帝。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过,唐太宗以追忆母亲的名义修建了弘福寺;可事实上,他是想借此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让天下臣民知道皇帝的悔意…… 想到这里,唐太宗暗暗叹了口气。不管玄奘法师是不是真的因为害怕才用“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来搪塞,他都不会去追究玄奘法师和萧踽;毕竟,玄武门之变才刚刚过去一年,想要改变世人对自己杀伐残忍的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来说话。

后记

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是缘起性空。世出世间凡事都有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当一件事物的起因和条件都具足时,它的自性也就相对独立存在了。事物不会假借它力而存在,但事物的存在离不开助缘(条件和环境)。如果这些助缘散失,那事物本身是不能独立生存的。也就是说,事物本身是无自性的,一切依赖于起因与助缘的交相和合。因此,以佛教的观点来说,面对一切事情的得失都要以平常心、清净心来看待,不必过于执著,也不必轻言放弃。    《大唐玄奘》一书的出版与发行,首先是因为我的发心,但更重要的是假借了诸多的助缘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    《大唐玄奘》原本并不是该书的书名,并非是一个职业作家所写,这一切的缘起要追溯到2006年。    记得那是2006年春天,当时我远在洛杉矶读书,空闲之余时常看一些西方人物大片。有一部天主教徒拍摄的影片《保罗二世》引起了我的注意。该片讲述教皇是如何运用博爱和包容的精神来化解天主教和其他教派的对立。影片中教皇被宗教极端分子刺杀时所展现出的慈悲与宽容精神,感人至深。    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被故事主人翁教皇保罗二世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不禁联想到远在东方的古老中国,想到中国古代的那些至圣先贤。中国历代涌现出无数有思想、有作为,且对世界文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著名前辈。这些前辈的业绩与西方的历史名人相比毫不逊色。那么,为何西方的名人在东方几乎世人皆知,而且在这个时代依然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但西方社会所能知晓的中国历史人物为什么屈指可数?!究其根本原因,窃认为是缺少本民族的同胞在世界各地对这些前辈大力宣扬,更缺乏系统专业的措施来对这些至圣先贤的精神财富加以继承和弘扬。我们还缺少像邻国日本和韩国那种国民为继承和弘扬其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所释放出来的献身精神。    为了能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了知这些优秀人物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并将这种精神遗产发扬光大,我在美国发愿,准备筹拍一部电影反映世界文化伟人玄奘大师的真实故事。    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将玄奘大师独特的精神风貌展现给当代世人,希望大师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执著、坚毅、宽容和利他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希望他为了追求理想百折不挠的顽强进取精神,能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全新的精神激励与深刻的人生启迪。    2007年,后学正式将此愿望报告给恩师明乘长老,又报告给吉隆坡的伯圆长老、果能法师,还有印度玄奘寺的开山悟谦长老,后来又赴台拜晤悟明长老。在得到诸位大善知识的赞许和大力协助的情况下,后学由洛杉矶回到北京,开始如法如律的小心筹备工作。    在多年的筹备工作当中,给我一生最大打击的莫过于以上诸位善知识的先后圆寂。失去师长的鼓励和鞭策,使晚学多了几份担忧,感觉自己的能力有限,不知能否承受如此重大的担子。幸好还有嗣法恩师本焕长老一直在鼓励打气。当本老得知剧本一稿初成要到电影局立项时,欣然为该片命名《大唐玄奘》并题写《大唐玄奘》墨宝给予剧组,以此鼓励和支持主创人员,这就是本书书名的缘起。    2008年,我再次由美国回北京四处物色志同道合的编剧,半年的寻觅一无所获。大多数编剧老师们都期望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剧本创作报酬,这让我望而止步。在没有足够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大多的人都投来了疑惑的眼光,甚至纷纷离我而去。在众人的眼里,一位出家人既没有专业的影视技能,也没有大量的经费,仅凭一颗心愿来完成《大唐玄奘》的影视拍摄,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的。    显然,化缘难于发心。于是,后学便放弃幻想,不再依赖他人,不寐愚钝,立誓自力完成《大唐玄奘》剧本的编撰工作。    为了能启发灵感,切身感受大师当年的求法艰辛,我追随玄奘大师当年足迹启程西行,先后独自驾车由北京出发经河西走廊渡流沙、越雪山、过恒河,一路沿大师当年求法之路参礼朝拜圣迹抵达那烂陀。其间,晚学在中亚、南亚亲身游历了大师当年的留学路程,并一一拜谒了各地圣迹。    两年之后,末学回到当年奘师的圆寂地——铜川玉华寺闭关整理素材,开始编撰《大唐玄奘》故事大纲。大纲出来之后,末学携带拙稿专程登门拜访各界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多方恳求指教,得到教内外众多师长学者的指导、帮助,并从历史事件和主题定位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此后,我又用了两年时间朝礼了日本、台湾、韩国、东南亚以及国内等诸多和大师有因缘关系的圣迹。    经过这番功夫,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我把这些年朝拜、求学搜集来的素材资料进行整理编撰,结合多年来在中亚、南亚等地拍摄的圣迹图片,形成了现在的一部文学人物传记《大唐玄奘》。    2010年新春伊始,我回到洛杉矶过年。一天,我把这本《大唐玄奘》小说展示给王东来居士预览并征求意见,他很看好,并热心地把我引荐给洛城逍遥出版社的张金翼社长。张金翼老师看到稿子后当即供养文学小说《大唐玄奘》在美国出版的书号,并决定由该出版社协助在美出版工作。这使我很是感动。    2011年春,我由洛城再次回到北京来推动《大唐玄奘》影视的筹备工作等各项事务。空闲之余继续请各界朋友就《大唐玄奘》文学小说二稿提供一些指导与建议,其中,经济管理出版社的陆雅丽老师给予该书很多的指导和协助。还有好友方俞也在小说的架构组织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帮助。他们也是《大唐玄奘》文学人物传记的出版助缘。是年五月,在雕塑家纪峰老师家中讨论如何完善玄奘大师的雕像创作时说起本书的出版事项,纪老师很是关心本书在国内出版之事,于是就把书稿推荐给文化艺术出版社的编审李世跃老师。李老师看完书稿之后,主动提出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来策划出版。这些助力都是该书在中国出版的重要善缘。没有纪老师和李老师的热情支持与精心筹划,本书的出版工作是没有那么快就获得圆满的。    《大唐玄奘》一书的出版凝聚了国内外善知识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诸善信多年来不弃不离的资助。该书的出版仅凭晚学个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在《大唐玄奘》影片筹备和《大唐玄奘》文学人物传记出版过程中,马六甲的理宗、理融法师,旧金山的智海长老、如修长老,洛杉矶的印海长老、超定长老,台北的明光法师,纽约的袁海宁居士,洛杉矶的王玉兰居士,夏威夷的卢益遥、卢益华姐妹,北京的张国峰全家、黄心川导师、冯其庸教授、原源、孙增华、杨捷、殷秀军、马颖秀居士等,还有贵阳弘福寺的心照师兄,张掖大佛寺的觉明法师等等师长及善知识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资助。另外,在西行途中还得到了别迭里边检站张团长和红其拉普边检站白宝平政委的大力协助得以顺利出关,在国外还遇到不同信仰民众的热心帮助,比如,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与我素不相识的白沙瓦、卡拉其、拉合尔等朋友主动做我的向导,并用他们的身躯护持我越过当地的地雷区。他们的先祖曾经与我有同样的信仰,现如今,他们的真诚和热心让我们忘记彼此信仰的差异。他们是我在异国他乡的患难之友,他们的轻生重义精神永远铭记于心。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此不一一述名道谢。    晚学将以所有善业功德回向过去多年来支持赞助和毁谤《大唐玄奘》的善知识,以及逆增上缘朋友的鞭策。没有正、反两方面的鼓励和警策也没有今天《大唐玄奘》一书的顺利出版,也就不能这么快就和广大有缘读者喜结法缘。    晚学更要感恩玄奘大师在天之灵及诸佛菩萨的护佑加持。这些年,每当晚学身在海外参学圣迹或在国内游学采风时,几乎都要面对不可预见的危险。然而,承蒙大师及诸佛菩萨的护持,都能一一化险为夷,安全度过。    西行让我真正身临其境地触摸到玄奘大师的灵魂,真切体会到玄奘大师舍身求法的精神,感受到什么叫为信仰而献身!    这些感悟是很难在佛堂早课中领悟到的。    没有经历生死的考验,你很难拿一生的时间,用生命来呵护一件被常人看来无法做到的事情。    《大唐玄奘》一书的出版是在仓促中完成的。本书的出版更多的起因于晚学的心愿,而不是基于写作水平或学术水准。这是我第一次将心目中的玄奘大师撰写出来,目的是供养给多年来关心我的师长和善友,更是为了供养给这个时代。因此,在撰写书稿过程中我尽量避免出现纰漏,诚恐贻笑大方,为此花了不少时间借鉴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充实本文的资料性。在本书的附录中注明了一些来自大正藏等方面的资料。大师生平略表是由华言实先生编写的,在此加以说明。书中出现的错漏之处,以及不免会出现的个别错别字和其他错误之处,敬请海内外、教内外大德学者和读者善友慈悲指正。    殷切祈请诸位敬仰玄奘大师的有缘者,发心参与到《大唐玄奘》影视的筹备和制作中来,共同感念玄奘大师的千古情怀!    谨以此书的出版功德,回向世界文化名人玄奘大师诞辰1411周年以及中国历代求法僧众中的至圣先贤,回向恩师明乘长老圆寂七七法会圆满,回向两岸统一、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回向这个时代的一切有情众生!    最后,请允许晚学以一副对联来结束此文。这是晚学于2009年参学朝礼印度那烂陀时所写的一段赞颂,用于简概赞叹玄奘大师的一生伟绩:    千秋独步游天竺师从戒贤学瑜伽调和空有之纷争著《会宗论》曲女盛会舌战群雄名垂中外耀华夏颂古今。    五印盟主戒日留心归大唐绍佛种太宗助译呗叶经创《唯识宗》一脉相承传东瀛新罗百济大唐玄奘圣贤佑。    沙门心海    写于台湾高雄极乐寺    2011.9.6

编辑推荐

《世界文化名人传记:大唐玄奘》旨在集中笔墨表现中国古代贤人精神追求的高度与强度,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与厚度,东方大道智慧的深度与难度,进而深切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通过对中华民族丰厚文化遗产和深层精神资源的再探索与再发现,树立起中国人久违了的精神自尊和文化自信,自觉继承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这笔无价之精神财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唐玄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世界文化名人传记:大唐玄奘》领略西域的风情,感悟佛学的博大和睿智,寻找心灵的解脱。
  •   感谢作者心海法师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场景,并将一个睿智坚忍具大智慧的奘师还原在我们面前。继承他的遗志,排除一切险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角色中圆满自己、完善自己,也许这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脊梁——玄奘法师最好的敬意。
  •   这册小说是把玄奘大师作为一个传奇人物来写的,如果能把佛理也搀杂进去深入浅出地写出来,可能会更好。
  •   这本书是为老爸买的,我自己没看过。不过,老爸说主要打动他的是书里面的照片,很难找到这么全的古迹图集。还有啊,个人觉得物流很快,两天就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