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新进展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靳希斌 编  页数:441  

前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它痛苦地经历了两次世界性战争,也幸运地迎接了两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开启了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光辉大道。在如此丰富多彩的伟大世纪的历程中,孕育与萌发,产生与形成,创立与发展了繁花似锦的理论学说与学术领地,推进了世界科学理论飞跃发展,丰富了人类科学知识宝库。  20世纪教育由滞后进入超前发展。人力资本学说是20世纪产生并形成的一个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萌芽于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70年代以后由西方世界传播于世界其他各国,并且分化出一些新的理论派别,诸如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等,俗称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这些理论派别开拓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下,20世纪60年代产生、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教育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主要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并使之数量化。伴随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学科又进而综合与分化,便形成了一些分支交叉学科,如教育政治经济学、教师供给经济学、高等教育经济学、职业技术经济学、企业教育经济学等,使得教育经济学正在朝着建构一个学科群体方向发展。  入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并蒂而生,相得益彰。人力资本理论为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石,而教育经济学又丰富与充实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它们共同推动着教育从滞后状态跨入超前发展,也为20世纪人类的科学与文明增添了光彩。

内容概要

本书以全新的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实际,对于我国教育经济学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诠释,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选择、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人力资本学说  一、20世纪一个新的理论学说——人力资本理论    (一)划时代的观念变革    (二)现代经济思想的新理念    (三)现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契机    (四)人力资本理论构建    (五)人力资本的经济张力    (六)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    (七)教育:国民与个人收入变量    (八)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二、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一)筛选假设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三)社会化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时代发展特点    (二)知识资本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研究    (四)高新技术发展与教育关系研究    (五)过度教育与生产率研究    (六)综合性中学与传统中学经济效益比较  四、人力资本资本化运行原则、机制与模式    (一)人力资本资本化运行的原则      (二)人力资本资本化运行的机制    (三)人力资本资本化运行的模式第二部分 教育经济学的兴起与传播  一、20世纪一个新兴的领域——教育经济学    (一)兴起与开拓的时代条件    (二)学科发展的历程    (三)学科研究成果回顾  二、世界性传播与扩展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特色    (二)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概况    (三)国际比较研究分析    (四)学科综合化与分支学科的产生第三部分 教育经济学在中国  一、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夭折与复兴    (一)鲜为人知的开端    (二)时代召唤与研究复兴    (三)教育的春天与学科蓬勃发展  二、学科理论研究新高度    (一)马克思教育经济理论研究    (二)列宁教育经济理论研究  三、学科生命的支撑点    (一)教育与经济的辩证法    (二)第一生产力的母机    (三)教育与经济谁先发展的争议  四、教育投资超前的要求    (一)困惑之源    (二)不堪理想的历史    (三)投资总量与比例变动趋势    (四)并非是老调重弹    (五)投资结构分析    (六)投资体制构建  五、教育投资内部经济效益滞后研究    (一)分岐的称谓   ……第四部分 教育经济学新世纪研究进展与趋势

章节摘录

  当然,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的。配第认为,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产生差别,海员的劳动“不经过长期而又痛苦”的训练“是学不会”的。这就是海员和农民货币价值差别的根本原因所在。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教育成果的货币价值观,为以后教育的经济价值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和杰出代表,他较前人更加深刻地对人力资本以及教育的经济意义作了理论上的阐述。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1766年发表的其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之中。  首先,斯密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在《国富论》中,斯密把那些不必经过流通和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固定资本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而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显而易见,斯密把人的有用能力看成与机器、工具、建筑物以及土地改良费等生产资料一样的财富,划分为社会的固定资本和生产要素,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条件。虽说斯密把人的才能等同于固定资本并不科学,但是,他敏锐地揭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才能对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这为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其次,斯密认为人们为了获得才能资本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一种投资。他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以偿还,兼取利润。”他还说过,“一种费去许多工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工资外,还能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命长短极不确定,所以还必须在适当期间内做到这一点,正如考虑到机器的比较确定的寿命,必须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那样。熟练劳动工资和一般劳动工资之间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新进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