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出版时间:1997-12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朱耀廷  页数:242  字数:23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研究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的关系,全书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才的本质、类别与人才的社会作用;第二部分为成才篇,主要介绍人才成长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成才规律的探讨,理想、志向与成才,道德修养与成才,教育与成才等;第三部分为用才篇,主要介绍人才选拔、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主张与政策,包括人才的选择、人才的使用、人才的考察与管理、以及人才的流动等。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朱耀廷,男,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教授,1996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朱耀廷教授长期从事元、明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已先后出版各种著作27部,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他从1980年起就对成吉思汗进行专题研究,已写作出版有关

书籍目录

总序修订版序序 谈谈有关人才的几个问题 1.中国人才史是研究人才学的基础 2.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本质是什么? 3.人才的社会作用 4.人才成长的不同道路 5.选拔人才的不同办法 6.用人之道和人才管理制度 7.关于人才流动第一章 人才的本质与类别 一 先秦诸子及古代其他学者对人才本质的论述  1.根据先天素质定人才  2.根据知识、能力定人才  3.根据思想品质定人才  4.根据职位高低定人才 二 当代人才学家对人才本质的看法  1.根据创造性、进步性与贡献大小定人才  2.根据是否杰出定人才 三 从“人才、马才与猴才”的争论看人才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第二章 人才的社会作用 一 诸子百家论人才的社会作用  1.用人思想的转变  2.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作用  3.天子、国君、王者的作用  4.贤人、君子、士的社会作用  5.圣人、仁人、真人的作用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作用的基本观点  1.人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4.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知识和人才重要作用的论述 四 当代人才学家对人才作用的评价  1.推进社会的变革和新社会的诞生  2.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3.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三章 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成才规律的探讨 一 诸子百家谈到的几个成才规律  1.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实至名归律  2.同声相求 同类相聚———人才成团律  3.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人力与机遇结合律  4.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度义因民成功律  5.深根固柢,大器晚成律  6.孔子关于人才成功的几个命题 二 诸子百家对逆境成才问题的探讨  1.逆境是如何出现的?  2.“安贫乐道”才能善处逆境  3.逆境人才的几个主要特点———实践性、独创性、坚定性和远见卓识 三 现代人才学者谈人才成长规律  1.王氏成才规律  2.钟氏成才规律  3.叶氏成才规律第四章 理想、志向与成才 一 先秦诸子论立志、治学与成才  1.孔子谈立志、治学与成才  2.志不强者智不达  3.善养吾浩然之气  4.荀子谈君子之志  5.《吕氏春秋》谈立大志、做“达士”  6.儒生的共同奋斗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 现代学者谈理想与成长  1.理想的内容 类型与层次  2.理想的特征及其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 治学成才贵在立志  1.青年要有理想  2.志当存高远  3.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选择成才目标第五章 道德修养与成才 一 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1.道德的基本含义  2.道德素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二 先秦诸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三 人才应具备的八种优良品德  1.人才的品德结构  2.人才应具备的品德 四 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1.道德修养的概念  2.当代青年道德修养的科学方法第六章 教育与成才 一“学而知之”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  1.诸子百家论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2.先秦诸子论好学多思,学无止境 二 尊师重教与人才的成长  1.师的地位、职责与作用  2.先秦诸子论求师与尊师  3.当代学者谈师承效应及求师艺术 三 治学有方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  1.先秦诸子谈治学有方与成才  2.现代人才学者谈治学方法与成才第七章 关于人才的选拔 一 先秦诸子关于人才选拔的论述  1.不看尊卑、亲疏远近,只看实际能力  2.不论资排辈主要根据贤能选拔  3.不记小过 不求全责备 看主流,看大节  4.不能道听途说 对人才的“毁誉”应调查研究,做出正确的评价  5.不以言以貌取人,而应看实际能力和思想品德  6.不计私仇,以大局为重 二 当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与原则  1.选拔人才的标准  2.选拔人才的原则 三 吸引、招致人才的条件  1.从以利招才到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2.从以权位招才到破格选拔优秀人才  3.从以礼招才到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4.为人才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 选拔人才的具体办法  1.考试  2.招聘  3.自荐  4.推荐  5.选举  6.任命第八章 关于人才的使用 一 先秦诸子论人才的使用  1.察能授官  2.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  3.士不得兼官  4.君子不器  5.用人不疑  6.善用忠臣 二 当代人才使用的原则  1.信任原则  2.适用原则  3.使用和培养并重的原则  4.用当其愿原则 三 用才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容人的问题  2.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人才成长进步的问题  3.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 四 先秦诸子的用才观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1.关于“士不得兼官”思想的启示  2.关于“善用忠臣”观点的启示第九章 关于人才的考察与管理 一 先秦诸子谈人才的考察  1.耳听、口问、考言、视声  2.视色、察情  3.观诚、观友  4.观隐  5.到群众和实践中了解观察  6.综合分析 二 先秦诸子论奸臣的识别办法和防奸措施  1.荀子、韩非子论奸臣  2.奸臣惯用的八种手段  3.防奸措施 三 当代人才管理  1.人才管理的原则  2.人才考察  3.先秦诸子关于人才考察和识别奸臣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启迪 四 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人才立法  1.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实现的目标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加强人才立法工作第十章 关于人才的流动 一 从人才西流和秦国的强盛看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 二 我国当代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1.当代人才流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2.当代人才流动是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  3.当代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 我国人才流动的性质及基本原则  1.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2.合理性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以动求稳的原则  5.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6.兼顾性的原则 四 人才流动的方法及其措施  1.我国人才流动的方法  2.促进人才流动的基本措施  3.引进国外人才  4.国外人才流动的十种制度 五 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  1.我国人才市场的内涵、作用及其特点  2.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努力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买来看看
  •   好书,值得一看!能对相关学术领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