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中国劳动  作者:张秀兰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对发展模式的反思,社会政策进入人们注意的中心,也成为学者讨论的重要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政策重要性得到提升,社会政策研究空前活跃。对此,王思斌在2004年的一次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政策时代;王绍光在2006年的北京论坛上提出,中国正在从经济政策时代走向社会政策时代。我欣赏他们的敏感和智慧。  我愿意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说,中国正在从一个经济政策主导、社会政策为辅的时代走向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并重的时代。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原是血肉相连的,二者既不是可以截然两分的事物,彼此更不是零和的关系。这不但表现为从社会政策的内容上看,许多社会政策包含有丰富的经济政策因素(例如劳动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联系),而且,从社会政策的功能上看,社会政策是对社会的投资,它对经济有直接的贡献。这突出表现在社会政策中对人力资本——例如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投资上。也就是说,社会政策不光是花钱的,它更能为国家挣钱。在全球化时代,这一点更为明显,因为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

内容概要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政策的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其基本依据是,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社会政策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社会的发展。    由于将社会政策加入了发展的维度,发展型社会政策下面的理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明显的;(1)注重社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注重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入手制定社会政策,强调“上游干预”;(3)投资于人力资本(教育、卫生)是反贫困和提高国家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4)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注重社会投资。    本书组织了包括世界级社会政策专家在内的国内外学者围绕发展型社会政策这一中心,就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及建构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问题展开论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社会政策的前沿理论和学者对中国政策选择的思考。

书籍目录

序言1 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2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3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4 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5 发展型社会政策: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操作化模式6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评估: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的视角7 演变中的社会福利政策思维——由再分配到社会投资8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9 社会发展的批评视角10 欧洲的社会投资:大胆计划缓慢实施11 融合式的社会发展:新加坡住房制度与社会保障之融合12 社会性开支是免费午餐:重新认识社会政策的经济影响

章节摘录

  一个社会政策必须有相应的公共支出体系的支持。为了建立发展型的公共支出体系,政府首先要以公共价值为目标,需要加强对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其对发展的贡献程度上来考虑和设计,从公共价值和效益上来分析。基于此,我们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优化支出结构,特别是要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护安全网和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网。  在我国2万亿的财政收入中,社会支出的比例很低,又以社会保险为重点。近20年来我们政府的支出几乎是集中在城市人群上了。很多的支出项目,几乎没有成本效益分析,长期的效益分析就更少了。有鉴于此,我认为:一方面,应当优化支出结构,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护安全网和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网,以社会保护税收的方式筹款,以低标准、广覆盖为基础,使每个成员都能在这个安全网内得到基本的保障。初步测算,这个安全网的支出200亿元即可;相对于城市企业社会保险支出的1 476亿元,而其覆盖面只有全国从业人员的14%,哪个更有效益是一望便知的。①另一方面,如果将社会保险制度在省级统筹,国家财政就可以腾出1 000个亿的财政收入,放在一个针对所有人群的社会安全网的构建上。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险不能在全国甚至省内统筹,国家和地方不得不通过财政来支持。  在此基础之上,尽快加大对农村和城市基础教育的投资,并将基础教育扩大到流动人口中。   ……

编辑推荐

  《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是社会政策论丛之一,组织了包括世界级社会政策专家在内的国内外学者围绕发展型社会政策这一中心,就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及建构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问题展开论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社会政策的前沿理论和学者对中国政策选择的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从阿马蒂亚森的从自由看待发展去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