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品梁实秋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王国华  页数:2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四辑:一、梁实秋的交游。分别写梁实秋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郁达夫、周作人等人的交往,通过交往叙述彼此对人生、国家、文化认识的差异;二、梁实秋的痛与爱。从细微的角度切入,写梁实秋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三、梁实秋作品一瞥。对其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以及享誉一时的《雅舍小语》等作品做全面解读和分析。四.梁实秋的两次婚姻,写他与妻子程季淑以及与续弦韩菁清的爱情故事。《重品梁实秋》由王国华所著。

作者简介

  王国华,笔名易水寒,书评人、专栏作家,1974年生,现供职于深圳报业集团。中国作协会员,吉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五毛钱吵半天》《微笑是一种力量》《推开虚掩的门》《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学林碎话》《中年奴》等作品。在《南方周末》《深圳商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等十余家报刊开有专栏。是国内目前较活跃的青年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梁实秋的交游
 但恨不见替人——梁实秋和胡适
 尊崇与提携
 倾慕人格
 “自由主义”同道
 追怀
 当年曾是同路人——梁实秋和闻一多
 志趣相投的诗友
 珂泉的“同居密友”
 组织大江会
 青岛的浪漫时光
 天各一方
 郑振铎感激梁实秋的批评
 直言挑错
 引为益友
 朋友的是非——梁实秋和周作人
 关于诗歌的争论
 淡淡的情谊
 分明的是非
 梁实秋和冰心互写祭文
 青春初识
 “实秋最像一朵花”
 互祭
 梁实秋和老舍说相声
 同赴后方
 记忆中的老舍
 珠联璧合的京味儿相声
 欷歔
 擦肩而过——梁实秋与沈从文
 回忆中的沈从文旧事
 不多的交往
 在徐志摩和郁达夫之间
 折服绅士徐志摩
 与放纵与颓废划清界限
 梁实秋的态度与风格
 江青向梁实秋借钱
 江青青岛往事
 借钱不还
 梁实秋的“红颜知己”
 龚业雅
 方令孺
 俞珊
第二章 梁实秋的痛与爱
 毕生只信白璧德
 白璧德的主张
 梁实秋的文艺观
 作为“新月派”成员的梁实秋
 新月的成立
 梁实秋的“成人礼”
 为人权而战
 新月的成绩和解散
 抗战无关论:身披“民族大义”外衣的群殴
 缘起
 激烈论战
 最后的事实
 余波
 翻案
 只谈政治不做官
 喜谈政治
 梁实秋的官场友人
 知识分子的清高
 “梁实秋被捕”前后
 以讹传讹
 梁实秋和狗
 看家狗之可厌
 有其人必有其狗
 对野狗的同情
 梁实秋和猫
 猫的亲子之爱
 “白猫王子”的幸福生活
 梁实秋遭劫
 劫匪入室
 惊弓之鸟
 梁实秋的家教
 与孩子做朋友
 含蓄的性教育
 慈父的暴力
 梁实秋的穿
 舒适原则
 晚年的趣味
 人生自古谁无病
 多病人生
 病中感悟
 享受病症
 梁实秋的末世情结
 托女立传
 感伤零落
 来日苦短
 梁实秋之死和死后的官司
 给我更多的氧气
 死后的官司
第三章 梁实秋作品一瞥
 “清光”副刊那些事
 投稿事宜
 梁实秋的相声小段
 梁实秋关注英兵“睡觉”事件
 与张竞生骂战
 那个时代的风俗
 为谁让座
 舶来品
 乐户捐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
 胡适的推动
 为了父亲和妻子
 忠于人性,忠于原著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梁实秋的“雅舍”
 雅舍之“雅”
 逼出来的《雅舍小品》
 最是那一抹咽不尽的乡愁
 生动的文本
 《雅舍谈吃》的三个特点
 无尽的思乡情
 梁实秋和信
 盼信的滋味
 讲求书信的个人情趣
 一天一封情书
 藏信有癖“三不收”
 梁实秋谈穷
 穷与酸
 乞丐无伤大雅
 “穷是进步的大害”
第四章 梁实秋的两次婚姻
 倾城之恋
 悲苦的童年
 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跟随丈夫走天涯
 少年夫妻老来伴
 程季淑之死
 黄昏恋,很灿烂
 一见钟情
 甜蜜的恋情
 遭遇“围追堵截”
 他们结婚了
 真爱永流传

章节摘录

但恨不见替人    ——梁实秋和胡适    尊崇与提携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1891年出生的胡适,比梁实秋整整大了11岁。但梁实秋认为自己和胡适的差距不仅仅是11岁。胡适早年写有一部《留学日记》,后来改名为《藏晖室日记》,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他的读书札记,以及一些评论。梁实秋读完以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在胡适那个年龄,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而思想也尚未成熟。所以,梁实秋认为,“如果我当年也写过一部留学日记,其内容的贫乏与幼稚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以学识的丰俭,见解的深浅而论,胡先生不只是长我十一岁,可以说长我二十一岁,三十一岁,以至四十一岁”。    民国年间,文坛、政界的头面人物们都以说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为荣时,梁实秋从没这样自诩过,虽然两人不乏往来,可他一直对胡适执弟子礼,毕生尊崇。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应该是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月刊”期间。胡适是“新月”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里面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新月”做鸟兽散后,在梁实秋和胡适之间发生的两件事情,对梁实秋的命运改变很大,甚至成就了他的一生。    1934年,因为学潮的关系,梁实秋在青岛大学已经十分被动,他迫切需要换一个环境。也就是在这时,身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向他伸出了援手。经过胡适斡旋,梁实秋于同年9月被聘为北大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北大除了教授名义之外,还有所谓名誉教授与研究教授的名义,名誉教授是对某些资深教授的礼遇,而所谓“研究教授”,则是胡适的创意,他想借此资助吸收一些比较年轻的人到北大,作为生力军和新鲜血液。“研究教授”待遇比一般教授高出1/4,授课时数却更为减少。这说明胡适对梁实秋的期望值很高。胡适的做法使他自己遭到了一些人的敌视。梁实秋回忆,有一年共阅入学试卷的时候,一位年龄与梁实秋相若的先生故意当众高声说:“我这个教授是既不名誉亦不研究!”大有愤愤不平之意。    另外一件事是,在胡适的建议和推定下,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以此为终生事业,历经近40年的苦熬,终于完成了这一成就梁实秋其人的鸿篇巨制。可以想象,没有《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仅凭那些雅舍小品如何能领到“大师”的头衔?    倾慕人格    胡适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而梁实秋的妻子程季淑老家也在绩溪,因为这层关系,胡适在饭桌上经常如此介绍梁实秋:“这是梁某某,我们绩溪的女婿,半个徽州人。”此外,他还喜欢对梁实秋念叨自己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一度不在宁帮之下。有一天,胡适请罗隆基、潘光旦和梁实秋到一家徽州馆吃午饭。他们刚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适,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满口的徽州话,梁实秋等人一点也听不懂。等他们扶着栏杆上楼的时候,老板对着后面厨房大吼一声。他们落座之后,胡适问他们是否听懂了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他们当然不懂,胡适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别优待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少。有两个菜给梁实秋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    胡适对梁实秋的关照和提携并非特例。受过胡适帮助的年轻人简直数不胜数。“他住在米粮库的那段期间,每逢星期日‘家庭开放’,来者不拒,经常是高朋满座,包括许多慕名而来的后生。这表示他不仅好客,而且于旧雨今雨之外还隐隐然要接纳一般后起之秀。有人喜欢写长篇大论的信给他,向他请益,果有一长可取,他必认真作答,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藏有他的书札。    P3-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人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编辑推荐

一个作家的人生,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缩影。作者王国华利用数年时间研读梁实秋作品,梳理和打量梁实秋,对这位曾经毁誉不一的著名作家有独特的理解和视角。    《重品梁实秋》是一部普及性学术作品,分别从梁实秋的作品、交游、个人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来剖析和归纳这位曾经轰动一时的民国学者。    该书的部分章节已经在《良友》、《读者》、《羊城晚报》、《文史春秋》、《历史家茶座》等报刊发表过,读者反响良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品梁实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认真读,不仔细思考是不行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