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恒等式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徐诺金  页数:503  

前言

本书的出版不知是正当其时,还是为时已晚。如果说是正当其时,那是因为现在正是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以控制投资、防止经济过热、担心出口顺差增长过快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转向立足国内、扩大投资、促进就业、确保增长。本书所阐述的理论框架及政策主张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这些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正确性;如果说为时已晚,那是因为本书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及政策建议大部分已成为现实政策,其政策意义已大大减弱。但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继续组织这本书的出版。因为我认为,现在实行的很多政策要真正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并认真组织贯彻实施,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很多同志对这些政策调整的理论认识并不足,对为什么要实行扩大投资的战略,能否扩大投资,能扩大多少投资仍持疑虑。他们更多地是把当前的这些政策调整看成是应对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在他们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立足国内扩大投资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为了稳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是快速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担心扩大投资会回归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推动的老路,担心投资扩张引发经济过热,担心通货膨胀,担心钱从哪来?担心没地方投资。因此,从理论上把我国当前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及如何从根本上回归经济均衡的道理说清楚,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现在出版这本书既有它的理论价值,也有它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中国真的“钱多”吗?怎样看待“钱多”?怎样解决“钱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均衡,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均衡,更关系到中国国民福利的得失。本书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宏观经济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国“钱多”只是一种贫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国内投资与储蓄失衡的反映,中国不存在“钱多”问题,只存在如何用好钱的问题。是用来投资,还是用来消费;是借给别国使用,还是用来增加国内就业,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的大问题。

作者简介

  徐诺金,男,汉族,1964年出生,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博士毕业,师从丁鹊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获伊利诺伊大学进修文凭:后在西南财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康霖教授。1996年获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研究员。
  1987年起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工作;199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梧州市中心支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市中心支局局长;2003年起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货币供求》、《21世纪经济学》、《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货币的未来》,《21世纪金融大趋势》(10本)、《银行营销经典》(4本)、《美国银行业危机处置》。《制度变迁中的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金融生态论》等10R本;先后在《金融研究》、《经济研究》等国内著名刊物发表各种专业论文100余篇,完成专业研究课题10余个:撰写有关专题研究报告20余份,累计学术成果超过500万字。有关著作和论文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消费过低论  1.2.2 储蓄过多论  1.2.3 投资过多论  1.2.4 外部冲击论  1.2.5 投资不足论  1.2.6 对经济增长方式论及其他理论的总体评价 1.3 全书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全书结构  1.3.2 研究方法及原则  1.3.3 主要创新点第2章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 2.1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历史演变  2.1.1 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没有投资一储蓄恒等式的宏观经济均衡  2.1.2 威克塞尔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调节机制  2.1.3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投资一储蓄相等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  2.1.4 米德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2.1.5 亚历山大的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外部失衡调节与内部失衡调节相互依赖  2.1.6 蒙代尔一弗莱明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汇率变动的完全支出转换效应  2.1.7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均衡理论——深入研究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转换效应  2.1.8 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机制——投资一储蓄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均衡 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2.1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2.3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2.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2.5 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3.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3.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3.4 外贸与国际收支  2.3.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3.6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4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失衡的原因及测度  2.4.1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2.4.2 引发投资一储蓄失衡或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运作机制分析  2.4.3 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  2.4.4 宏观经济均衡的测度指标  2.4.5 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第3章 消费与宏观经济均衡 3.1 消费和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  3.1.1 消费的定义  3.1.2 消费在宏观经济均衡中的作用 3.2 消费理论及消费的决定因素  3.2.1 主要消费函数理论  3.2.2 消费的决定因素 3.3 消费率的测度和国际比较 ……第4章 储蓄与宏观经济均衡第5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第6章 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第7章 回归恒等式是产现我国和世界经济均衡的根本途径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当一个国家处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生产的绝大部分被用于消费、没有过多的剩余可用于储蓄的时期时,在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中,消费必然占有极高的比例。随着经济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收入出现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会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没有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快,收入中用于储蓄的能力在提高,因此,这个时期往往是消费率下降、储蓄率提高的时期,也是社会储蓄增多和国家积累能力增强的时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为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不断加大,导致投资规模不断快速增长,投资比例会不断增加。而当一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拥有了足够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生产能力时,投资的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政府和民众会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改善生活的消费,储蓄率出现下降,投资率也就会从停止上升到逐步下降,最后保持在低增长的水平,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也相对稳定在消费率较高的阶段。因此,一个国家在向工业化发展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普遍存在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现象。如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连续6年GDP平均年增长率10.2%的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一时期韩国的消费率在不断下降,最低消费率出现在1988年,为60.6%;日本在1961-1970年间GDP连续10年高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0.47%),消费率也在1970年下降至59.7%,是近50年来的最低点。

编辑推荐

《回归恒等式:我国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新范式》为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回归恒等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