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朝华  作者:(意大利)玛利亚·蒙台梭利|译者:张兵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1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有科学研究显示,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完成60%,3岁之后大脑基本停止发育;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形成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后的学习活动将事倍功半;身高:3岁之前就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就读于罗马大学,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还精通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1907年,她在罗马圣洛伦佐贫民区成功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之后她的科学幼教理念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蒙台梭利毕其一生献身儿童教育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曾三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书籍目录

引言 为什么“3岁决定孩子一生”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3岁存在语言爆发现象身高增长取决于3岁第一章 孩子是个完美的谜新生儿的困惑新生儿的神秘本能屡教不改的破坏行为这个世界没有孩子想要的东西家庭育儿小提示:婴儿的各种条件反射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生机勃勃的敏感性神奇的敏感期行为物归原处,是对秩序的敏感对环境固执,是对安全的敏感对小细节敏感,是孩子的独特视角利用敏感期,开启语言之门家庭育儿小提示:育儿的9个要点第三章 孩子成长的障碍成长的障碍竟然来自父母不该存在的禁令多余的睡眠——看星星成了奢望小心过度——使学步变得更加艰难动手——总也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家庭育儿小提示: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第四章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拉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大人的虚伪和小孩的绝望错误及改正方法“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新式教育——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家庭育儿小提示:4种亲子互动操第五章 孩子的自我需求废墟上的奇迹3岁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假累”现象(1)孩子的“假累”现象(2)孩子也需要工作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家庭育儿小提示:教你激发女孩潜质的6个招数第六章 影响孩子成长的心理障碍怀疑癖——樱桃是什么颜色神游——椅子变成宝座依附——永远离不开大人占有欲——我要!我要!我还要!自卑感——连一个杯子都不如恐惧——看到小鸡就吓得乱叫说谎——孩子的狡猾手段娇生惯养——富家子弟的缺陷家庭育儿小提示:9种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第七章 天才的秘密天才的秘密不可缺少的注意力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在自由中“创造”天才家庭育儿小提示:天才宝宝的5种迹象第八章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让孩子回归自然别让孩子养成轻信的习惯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孩子的自由和纪律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让孩子迸发积极性家庭育儿小提示:培养自信宝宝的10条秘诀第九章 性格的形成靠孩子自己5岁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孩子性格缺陷的两种类型治疗孩子性格缺陷的良药性格的形成靠孩子自己家庭育儿小提示:父母常犯的10个错误第十章 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不可缺少的意志力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冲动和自制之间的平衡对意志进行不懈的训练家庭育儿小提示:幼儿的5种重要品质第十一章 独立生活能力训练独立照料自己的训练穿衣和脱衣能力训练日常家务劳动训练生活实践练习家庭育儿小提示:训练婴儿语言的基本方式第十二章 简单数学知识训练教会孩子数数将数字与数量联系起来数字记忆练习1~20的加减乘除法十进制课程:大于10的算术运算家庭育儿小提示:家教的4种暗示方法第十三章 感觉灵敏度的训练听觉灵敏度测试触觉、热觉、重量感觉训练味觉和嗅觉的训练摸瞎游戏——训练孩子灵敏度家庭育儿小提示:栽培植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第十四章 特殊技能的基础训练阅读句子游戏泥塑手工训练平衡能力训练——踩线游戏认知能力训练——捉迷藏家庭育儿小提示:孩子爬梯子的训练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什么“3岁决定一生”  新生的婴儿是一个谜,他是那么完美,即使最能干的能工巧匠也不能造出与之媲关的东西来。  新生儿的困惑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遇到的一切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和儿童期的成长变化,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只知道母亲在生产分娩的时候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但很少有人想过,我们未来的希望——婴儿,这个世界的小天使,在生命诞生的那一刻也同样在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和磨炼。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经由生产,新生儿彻底离开了本已习惯的长达9个多月的黑暗和赖以为生的母体保护。通过分娩,突然间被迫与母体分开,新生儿马上面临生存的考验,他们马上要靠自己尚未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脆弱的生命。我们知道,在还没有出生以前,新生儿是靠母体内温暖的羊水生长,在那个安静温暖的环境里,他们不受外界的干扰,安然自乐地渐渐长大。而在出生的一刹那,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新生儿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被带到了新的成长环境,必须学会适应新的呼吸方式、新的环境、新的声音……对于母亲们来说,分娩的过程犹如完成一场生死的较量,而对于新生儿来说,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仔细想想,在这个时候,我们成人都为新生儿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迎接他的到来的呢?调查发现,分娩结束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妈妈身上,新生儿只是被检查了一下能否健康存活而已。  当分娩后的妈妈在安静的房间里放松休息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饱受折磨的婴儿在微暗的房间里安静的休息,让他能慢慢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呢?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认为新生儿受过了艰苦的磨难,他们都认为这是新生儿必受的过程和疼痛。  有谁能体会到,新生儿那从未被触摸过的小小身躯和脆弱的皮肤,是那么敏感,甚至一触摸就会有异样的感觉;也没有人去试图理解新生儿对每一个新触觉和对身体里的_些变化所产生的敏感和惊异的反应。这一切举动,不禁让人想到动物妈妈们对新生幼仔的自然而然的保护。它们会把刚出生的孩子藏起来,让它们先避开刺眼的光线,还会一直用它的虚弱的身体给小幼仔保暖,还要随时警惕其他动物的入侵,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甚至不准自己的孩子被看一眼!  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的孩子所受到的待遇都远不及动物的幼仔。按照常理来说,新生儿出生后应该继续维持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姿势,可现实情况却是,新生儿常常一落地,马上就被强行穿上衣服,甚至还被一些粗糙的布料包得紧紧的,使他们柔弱的四肢和敏感的皮肤遭受着痛苦的限制和摩擦。  可以说,人们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是人类对生命的一个盲点。  所以我们必须彻底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周到地去照顾他们,他们才能在瞬间的环境转变下不会有无意识的心理压力,也才能健康、安全地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  新生儿的神秘本能  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胚胎最早是一个小囊,后来发展成心脏,并且按照固定的节律搏动,一般胎儿的心搏速率是其母亲心搏速率的两倍。胚胎的发育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它可以独立并秘密地完成所有使命。细胞在经过多种转化后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它们有的变成软骨,有的变成神经,有的变成皮肤,而且这些器官也会各自发挥其独立的功能。看上去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又充满本能的色彩。  新生儿的诞生就是一个伟大的自然奇迹,这个刚刚降生的小生命决不仅仅是个物质机体。当一个新的生命降生时,它自身就包含着一种神秘的本能,这个本能将指导它如何活动,形成什么样的特性并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例如很多动物所置身的外界环境不仅仅给它提供生存的手段,还为它们的形成提供了相应的刺激。像小羊总是很安静,而小虎崽则很暴烈;蚂蚁们总是在辛勤、无声地工作,而蝉却总是没完没了地吟唱。外界环境就是这样以它自己的方式为整个世界的协调发展与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一个动物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从它一出生就能得到确定,每一种动物都有最适合它生长的外界环境,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机体特性,使它不断为世界整体系统的完善做出贡献。  与低等动物一样,新生儿也有其特有的心理规律。如果有人认为人类文明或心理世界远比其他生物高级,从而断定人类没有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与动物的本能不同,儿童的心理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儿童不受那种在非理性生物中发现的既定本能支配,因而它会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而发生变化,并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每个儿童都将有不同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学会为他们量身订做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外界环境。在儿童的心灵中有着不为仝知的神秘,随着心灵的成长会逐渐显现出来。像生殖细胞在发展中遵循的某种模式一样,这种深藏的秘密也只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屡教不改的破坏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经常有意无意地去破坏手中的玩具,特别是那些大人按照他们的方式专门为孩子的成长年龄而准备的玩具,总是被孩子们破坏得更严重。布娃娃被咬烂了鼻子,小帆船的帆与船身分了家,塑料小鹿的角剩了一只……真是不胜枚举。  幼儿的这种破坏性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无意破坏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如递给孩子一件新玩具,他刚接过去,就把手一松,“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坏了。这个时期的幼儿由于反应协调机能还很弱,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他们的“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对于幼儿的无意破坏,主要通过一些生理和心理训练来解决。如用不易摔坏的木制玩具教幼儿分别做单手、双手抓握动作,训练上肢肌肉的力量;用玩具琴让幼儿弹拨,用铅笔、蜡笔等让幼儿划、画、涂、写,训练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用塑料杯、碗盛水,让幼儿捧着慢慢行走,要求水不洒出来,以训练注意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实验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无意破坏行为会大大减少。  孩子想破坏玩具只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漂亮好玩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换句话说,他其实就是想了解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玩具本身对他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所以有时候他就像面对一个讨厌的人一样使劲砸碎玩具,然后再研究隐藏在里面的让他感到神秘的东西。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其智力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对于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父母应理解。关心,并支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孩子买一些能够拆装的玩具,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玩具原理的问题。对大一点的孩子,可给他准备一把小钳子、小螺刀等工具,让他们自己拆装。如果对孩子破坏玩具的行为批评、怒斥,会冷却孩子的好奇心,扑灭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能力。  这个世界没有孩子想要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威教授说,他在纽约的各个商店做了一次私人调查,想找一些小扫帚、小凳子、小盘子之类的东西。但他一样也没找到,人们根本就没有制作这些东西的想法,孩子们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环顾四周,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里,很难发现有适合孩子的生活用品,没有合适的沙发、没有合适的洗浴盆、.没有合适的椅子、没有合适的刷子……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给孩子准备的。我们的孩子只是痛苦地成长在充斥着比他们大很多的物质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生活在一个巨人族之中。看着周围的一切,发现他们的腿奇长,体型巨大无比,运动能力也不知比我们强多少倍,而且他们的头脑比我们敏捷、聪明,当我们想迈进他们的房间时,才发现每道门槛都要高于我们的膝关节。我们想爬上去,也得有主人的帮助才能成功;我们想坐下,可那椅子竞与我们的肩一般高;我们想把弄脏的衣服刷刷,但所有的刷子都是超大型的,我们连拿起来都非常困难;当我们想清理一下指甲时,却有人递给我们钳子一样大的指甲剪;我们本来想很舒服地洗个澡,但那澡盆却笨重之极,我们端都端不起来。如果这些巨人还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直盼望着你们到来呢。”那我们只能遗憾地说:“你们连迎接我们的准备工作都没做好,我们怎么能跟你们快乐地生活并和睦地融入到你们的生活里呢?”  很多大人或许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些孩子正处于“玩的年龄”,所以他们总是在玩具店一股脑地买来一大堆的玩具给孩子玩,他们希望通过各种玩具满足孩子的需要,然而这些机械、死板的玩具并不能完全吸引孩子,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不是玩具。  孩子真正的需要被忽视了,无论是贫穷家庭还是富有家庭的父母,无论是老师还是所谓的教育专家,都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注重孩子的身体需要,一厢情愿地填塞给孩子一些玩具,并美其名日开发他们的智力。  要知道,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不仅需要各种玩具,而且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环境。事实上,在孩子眼里,外界的生活是新鲜和多彩的,那些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将比玩具更好玩更有趣,比如小扫帚、小凳子、小盘子之类。  大人只为自己准备了房间、衣柜,而且这些看上去只是成人拥有的东西。孩子们并不能轻松自如地在其间穿梭。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成人对孩子心理需求的最大漠视,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人认为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并且有自己思维意识的人。  可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希望能参与到周围环境中去,能与大人做同样的事情。当他们的母亲洗衣服、做饭菜时,他们也会加入其中。在这些模仿中,孩子们学会了选择和参与,从而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调动自己的潜能。  事实上,孩子的心灵具有一种强烈的自己做事的欲望,他们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符合心理需求的东西,立刻就会焕发出令人震惊的激情和活力来。  我们曾做过一个试验,为一个孩子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结果这个孩子从混乱状态,很快就变得能力非凡。他看上去一直很愉快,而且做事有耐心、沉着且非常细致,就像是一名称职的管理者。  他的房间布置非常适合他本身的条件,当他轻轻打开门的时候,门的扶手大小恰好能为他的手所握住;挂衣物的衣钩就在他用手能够得着的地方;房间所放的椅子,其重量正好适合他的臂力。在他自己做事的时候,他的动作是那样的轻松而又优美,让人感到完全是一种享受,完全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孩子拿东西很费劲。所以,在这里建议家长们: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每样东西的大小都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环境,并让他轻松、快乐地生活其间。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能力,而且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周围的环境和生活。相信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生活”态度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  孩子需要的东西很简单,一个适合自己行动的环境。任何按比例缩小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比如小板凳、小床、或一只小小的勺子,都将比一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形怪状的玩具更符合他们的内心需要。他们将在这些小东西上乐此不疲,从而促使智能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之下,孩子学会了独立,变成了一个不需教导就能自我成长的人。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满足,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并且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性格。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无需干涉过多,只须充当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安静地远距离观察着他们即可。  孩子们总是习惯于借助外界的环境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比如他喜欢使用与自己身高、年龄相配的椅子、桌子、沙发、衣柜,喜欢用自己的小脸盆、小毛巾、小刷子……可以说,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其实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和能力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渴望跟成人一样,希望有自己的安排,希望能跟大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孩子表现为萎靡不振,并不是他们真的病了,而是他们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天地。这时,如果能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萎靡不振的面貌会很快消失,他们的能力也仿佛一下子增强了,不仅会令我们刮目相看,也让我们对孩子自身心理的成长发出感叹。  家庭育儿小提示:  婴儿的各种条件反射  1.刚出生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会,他们有一些天生的动作。当你用手轻轻触及新生婴儿的一侧面颊时,他的头即转向该侧,若轻轻触及其上嘴唇,可出现撅嘴动作,像在寻找食物,称为觅食反射,这种动作持续至3~4个月时消失。  2.当你把乳头或其他物体放入其口中时,他就立即出现吸吮动作,称为吸吮反射。这种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时消失,但睡眠中或自发的吸吮动作可持续很久。  3.如果你用手指或笔杆触及婴儿的手时,会立即被他的小手紧握不放,这种行为被称作握持反射,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消失。  4.把孩子放在床的一边,头悬空,用手托住,此时若突然将手放低,使头向后侧下降10°~15°角时,婴儿会立即伸出两手呈拥抱姿势;或者在婴儿头部附近用手用力拍打床垫,也会出现同样的姿势,称为拥抱反射,多半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  5.当你扶婴儿站起,足底着地,身体略向前倾时,他会出现踏步的动作,称为踏步反射。  6.用一只手按住婴儿一条腿的膝关节,使其伸直,然后刺激该侧  足底,则可见另一条腿先弯曲,然后伸直、内收,这个动作叫交叉伸腿反射。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二十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大师,著作了《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1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本书是风靡世界的一整套经典育儿教育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知道:在儿童发育的某个时期,他会对某一些事物或活动特别有兴趣,有种特殊的爱好,蒙台梭利称之为“敏感期”。儿童在六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分别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敏感,这段时间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这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会消失;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留心观察儿童的表现,抓住“敏感期”加以引导,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本书是20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教材。它提供了风靡世界的经典幼儿教育方案,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之一玛丽亚?蒙台梭利著作。书本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为什么“3岁决定一生”,生命的诞生,探寻婴儿的精神世界,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等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好是正品应该值得购买
  •   打折买的,很好用,也很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