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们怎么想: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陶涛,于一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书。在现今社会,他们几乎就是飙车、炫富、赌博、吸毒,乃至更深层的罪恶……与富一代们时而潮流英雄、时而郎当入狱的大起大落相比,富二代刚出场就面临集体沦陷,鄙夷、质问、攻讦占满舆论多半版面。富二代这群人现在是负面新闻的代名词,普通人都拿有色的眼光看他们,但这群人却有可能影响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走向,因为大部分财富聚集在他们的父辈手中,以后会传给他们。本书主要围绕着这些被广为诟病的富二代们的真实生活展开。把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呈现给大众,不偏不倚,没有推崇也不攻击,真实记录这群年轻富有的群体的生存态势。调查研究富二代就是因为根治传言的药方就只有真相,不把这个群体的真正的一面摆在大家面前,一切都没有说服力。

作者简介

  总顾问:周德文,世界经济贸易联合促进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研究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学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陶涛,媒体人,《中国青年报》记者,专注于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报道。
于一,自由撰稿人,曾出版《变局——中国企业怎么办》、《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谁在投机中国》、《马云创意笔记》等作品。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篇 行走在财富地带的年轻人
浮出水面
温润土壤:“有一个富爸爸”
情绪化标签
“富二代”全解
第二篇 当奢侈来敲门
奢侈的资本:有钱?没钱?
“奢”迷心窍
“我就是要炫富”
享受生活,还学不会
第三篇 那些迷失的孩子们
堕落“原罪”
沉沦,为了什么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四篇 接过父辈的财富权杖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另起炉灶:追逐还是流亡
接班:好日子还是坏日子
第五篇 镀金围城
青楼红楼两不厌
娶了谁,嫁了谁
豪门婚姻的路,高深莫测
后记:这段艰难岁月
参考文献
附:问卷调查(部分摘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真实的富二代,从来就不应该以“集体沦陷”的方式出场,我们有幸看到了他们的正面、侧影和背影。  ——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著名主持人 袁岳  他们有个富爸爸,他们能否顺利接过父辈的财富权杖,相当程度决定着中国民间财富的流转,他们是一股无法忽视的企业家二代力量。  —— 中共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局长 李连仲    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极为难得地以丰富的素材尤其大量一手资料,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有着多重棱角的特殊群体,颠覆了很多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填补了富二代相关调查研究的空白。  ——著名房地产商  潘石屹  这些在金子铺就的路上肆意奔跑的年轻人们,其身上亦折射出了跌宕起伏的大时代特色。  ——畅销书作家  乾龙创投创始人 查立  本书既没有极端性地将富二代丑化,也没有一味美化正名,竭力以客观的视角向我们描述真相,提供了一个富二代与社会沟通表达的公正平台。  ——著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编辑推荐

  这真是个拼爹的时代吗?含金钥匙出生到底有错没错  他们可能会决定中国未来三十年民间经济走向  他们可能是未来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名字  他们在资本中成长,为资本所累,也为资本疯狂  实地调查,近身采访,数据及表格分析,揭密隐私,真实详尽,权威解读中国富二代群体的生存现状  与中国最大的富二代组织,接力中国合作,第一线的贴身采访实录,最权威翔实的调查资料,首度向公众披露中国富二代的真实人生。  飙车、赌博、炫富、隐秘…… 这些难道就是富二代的全部?  向公众揭秘一个被忽视群体的冷暖人生,无论是穷二代,还是富二代,他们的声音都不应该被埋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富们怎么想: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7条)

 
 

  •   财富们怎么想: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国内首部关于富二代群体调查实录,袁岳、潘石屹、吴晓波、李连仲、查立联袂推荐,解开财富2.0...
  •   很实际的富二代的调查报告,现在这类的书非常稀缺,写书的人很少有实际研究点什么现象或者社会情况的,都是写假想的多,这本书里的数据很有说服力,真不错。推荐
  •   目前谁和谁的矛盾最终还是贫和富的矛盾嘛,一方不了解另一方,全是主观臆测,这肯定不是好的方式,多了解不知道的群体,神秘的背后藏的最真实的东西就出来了.这本书里面关于富二代这个群体的众生相还是很全面的,值得一看
  •   这本书的调查结果还是挺有说服力的,涉及的挺全面的,数据和分析图表很多,比较直观地反映富二代的状态。看来中国人的财富传承观念真的没有比从前改变多少。
  •   中国最该反思的是富一代,不是富二代,这本书富一代不看以后的富二代还会负面新闻一堆的。
  •   富二代的负面新闻太多,成了社会矛盾突显的一个点,大多数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什么会有这么臭名昭著的印象,恐怕这不仅仅是这一群人的问题,绝对算是个社会问题了。和经济发展相关,和我们目前的体制相关,不仔细看看,真不了解。
  •   富二代的噱头太吸引人,不过作者没有通过一些科学的行为学实验去客观的分析富二代的心理,书名中的调查报告几个字完成的不够透彻,仅仅是报告,分析不够。希望可以从富二代的消费理念、道德标准、经营原则等几个角度去好好分析下,剖析开来,做更详实的分析。
  •   穷人要翻身,换个活法,富人也得翻身换个活法了,有钱不是错,有钱不会用到正地方才是错,钱从不正的地方来也是错.富二代们没招谁没惹谁,但他们对钱的来和去的态度才是人们爱恨交织人最终原因.
  •   钱带给人的东西绝对不全是好的,现代人太痴迷于钱的好处,夸大了钱的好处,早晚会悔之不及的。这些富二代身上已经体现了。
  •   这帮有钱人的子女的生活态度主要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有些人有了钱暴发的心态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更明显,所以这部分人很难主导什么民营经济的方向,也就是二代而亡。明显有一些人更注重二代的培养,未来肯定会不一样了。看这本书,了解更全面一些。民营企业的未来确实要从现在开始考虑。
  •   从遗传学角度,性别的选择并没有财富偏好,很有可能出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随着时代开化,现在的女性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会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她们同样能够自如地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大有铁腕娘子的风范。而且,女儿终究不是外人,继承还是要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为准啊。看到这段感概,大多数中国企业家还是改不了传统思维啊,家族化运作再不好,也很难交给外人,所以常常富不过三代,这是观念的宿命。
  •   上一代辛苦打拼来的财富不容易,完成原始积累以后传下去,缺失的东西没有补齐.这本书更多的是应该富一代们闲下来安静一下午看看,对财富人传承有好处.我相信许多富一代不真正了解他们的孩子
  •   看到这本书就想到蚁族,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群体调查啊,但两本书里都充斥着这个社会确实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看了以后感触很深,没钱的年轻人们奋力打拼,有钱的年轻人们生活的也不轻松。这两个群体承载了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悲喜,一声长叹解决不了问题啊。消遣的书多,能想想问题的书少啊,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推荐,可读。
  •   看完羡慕嫉妒恨啊,我们一定要成为富一代
  •   关注这个群体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的不多,这本书里介绍和调查的还是挺详细的。很多数据触目惊心,值得社会思考。
  •   这本书还不错,没有偏离调查报告的初衷,既没歌功颂德,也没粉饰,也没踩在脚下,观点还是客观公正的。当一个群体会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的因素时,不能回避,面对并解决问题很重要。
  •   作者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去深入调查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仅就此一点,就很敬佩作者!勉强给个5星,鼓励一下
  •   对这群人确实应该多面多角了解一下,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经济实力不可小看。收了,学了。
  •   书收到,当当现在送货真挺快的,头天下单,第二天就到了。还没来得及全看完,但开篇还是很令人动容的,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得有一个探求真相的态度。赞一个。
  •   我只是觉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向往美好的。只是被现实生活很多诱惑掩盖了。
  •   看这本书发现,这堆人很想说话,但我们很少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他们除了在名跑车交通肇事后被大家所更多的关注以外,其他时候都是一笑而过。这个世界总是这样片面偏执其实不好。给他们说话的权利和机会,受益人肯定不仅仅是他们
  •   这书有点意思,高富帅现在很火的词啊,就是只知道高富帅,别的啥也不知道,这书给扫盲了呀,哇哈哈哈
  •   看了这本书,发现富人也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太有钱了,以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   看了报纸上报道的,买来看的,还行,观点和数据都算客观
  •   很不错的书,喜欢,有参考价值。
  •   一个民企接班人的烦恼告白,哈哈,有意思,哪个阶层都有哪个阶层的苦
  •   一直好奇,一直等待!
  •   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那些拥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家族企业,我国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富人刚开始传承到第二代。要逃过“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帮助这些民营企业完成财富的传承,打造成类似洛克菲勒家族这样代表国家形象的企业家族,政府显然也肩负着某种责任。首先,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让一个企业得以传承下去的最基本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只有在一个长久稳定和平的环境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才会用长远的眼光去规划企业未来,在财富传承过程中,才会更为谨慎地挑选接班人。当下,为了保证这些优质的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标志性的家族企业,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营造和维护一个和谐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其次,我国需要尽快形成一个完善的财产继承的税收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开征遗产税的时间较早,但在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因而在税制结构、税率设计、征收依据、税种划分、扣除减免等方面,又各有不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在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完善。完善合理的财产继承的税收体系长期缺位,不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已经造成不少有产者选择移民等转移资产的事实,导致本属于中国的财富出现流失海外的现象。再者,应该建立和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并不是每一个“富二代”都心甘情愿地接班,也不是每一个接班人都有能力管理好一个大型企业。委托代理制度,已成全球范围内大型私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形态,而这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诚信的社会。最后,应该给富人们参与社会慈善的机会并且有合理回馈的机制。欧美大型企业的所有人往往都是一些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或重要成员,他们不仅通过慈善来回馈社会,也通过税收优惠获得社会回馈。这些都可以借鉴到我国的社会财富管理中去,建立完善民间基金会的制度规则,让企业有机会通过这种形式获取对社会的参与感,从而自觉担当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看似和老百姓生活毫不相干的“富二代”接班,实际上体现的是社会财富传承的秩序和效率,体现的是整个社会对个人创造财富的尊重和对社会财富的保护。
  •   访问富二代是一个困难的工作,因为中国传统是不露富。作者用滚雪球的办法访到了一些富二代,试图寻找他们的共性。作为一个社会科学调查,结论终究显得浅显了些,但是从调查的难度考量还是比较难得,还是能给后来者一些有益的启发。
  •   蚁族和富二代都是社会要关注的群体,一穷一富两个极端。这本书挺好,比前些年的蚁族不差
  •   很多访谈,很多事实,多样的富二代群体
  •   本书既没有极端性地将富二代丑化,也没有一味美化正名,竭力以客观的视角向我们描述真相,提供了一个富二代与社会沟通表达的公正平台。 ——著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   有钱不是错,成天被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是富二代,总有种不劳而获的感觉,谁也不知道在老爸的钱财背后生活多辛苦,我自己的努力全被无视了。新闻报纸上说的全是我们如何如何地坏,如何如何地不可救要,谁也不知道我们也希望证明自己。如果全世界都对我们带着非议和指责的目光,我们也什么都不想说了,没有理解没法对话。
  •   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首次向大家曝露了富二代的生活。希望继续关注他们。
  •   调查报告不一定完全,但是至少反映片面。我们不能误会这一群人,但是,这一群注定被误会。
  •   数据很多,调查的态度很客观,不错
  •   有钱不是错,有钱以后欲望的超级膨胀才是错。有钱以后,更得规范好自己和下一代的行为,这点必须谨记并告诫家人。受教了,谢谢。
  •   分析透彻,犀利!不错的,推荐
  •   很不错,通俗易通让人豁然开朗
  •   了解相关的信息
  •   很实际的富二代的调查报告,现在这类的书非常稀缺,写书的人很少有实际研究点什么现象或者社会情况的,都是写假想的多,这本书里的数据很有说服力,真不错
  •   其实希望多一点事例会更好
  •   例子很充分
  •   不枯燥,很好读,访谈的内容也不流于形式,还是很有些思想见地的。
  •   作者能从富二代的角度去写调查报告,立意是好!但其中有些章节的内容流于表面,未能深入。比较失望。
  •   此书写得还是太浅显了,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笔者最后没有用理性的方式去进行深入的归纳思考,放进了太多个人的感情和评论,而且花了太多功夫在文笔上。另外,此文是写“调查”,为什么在别人对富二代的印象或评价上着墨如此之多呢?不是说要正名吗?那“正名”的理据也太弱了。此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将报纸文章摘抄串联起来再加上作者抒发的个人评论。其实,写书和写报纸文章还是不同的。
  •   感觉就是没进过处理的材料的简单堆积,选择调查的样本的厚度太窄,样本的影响力同样有待考证。并且我对其统计方法,调查表深感疑虑,建议看这类使用统计方法研究的书,先看一些通俗统计原理类书籍,避免被貌似详细,理性的结论误导。(例如:统计数字会撒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