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痴情

出版时间:1988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美)罗宾·诺伍德  译者:杨红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情与痴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爱得太多”是一种表象,它往往源自于功能失调的家庭对她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影响。“爱得太多”是一种疾病,治愈它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坚持不懈。从“爱得太多”这种疾病中康复,还需要正确有效的方式。关于这些,这本书已经讲得非常好了,值得一读。
      
      这本书没有讲的是,为何“爱得太多”这种疾病主要袭击的是女人?为何男人很少受它侵害?我绝不相信,女人天生就是情感的或者情绪化的动物,更不相信,女人必须“被爱”才有价值(这种论调让很多女人付出很多“爱”以便“被爱”)。我相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基因,当一个男孩正在成长发育阶段时,他在无意识之中已经接受了自己必须比女孩更强、更需要尊严(面子)、更有控制力的想法;当一个女孩仍在成长发育阶段里,她在无意识之中已经开始感到自己更弱、更需要保护。当他们长大,社会给他们规定的角色是“男强女弱”,男人强到可以掌控自己和世界,女人娇弱到必须用情感来填补自己的人生,即使他必会疲累,纵然她必会受伤,他和她却没想过改变。
      
      再回到这本书,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认真的审视了自己,当然,其实我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才开始这样的审视,但这本书帮助我更好地了解、理解了自己。就把这当作我的新年新气象之一吧,对自己说,保持自己的自尊心,更高的自尊心更好,那样我才会更爱自己,这是我和世界建立关系的一个前提。
  •     爱情,一个长久不变的,近似永恒的,令人向往的一个境界。而物质往往达不到或者比拟不了这种境界。因为她感性,所以要超越的永远只能是自己;因为她感性,所以物质的付出有时只是一种附属而不计较得失;也是因为她感性,所以满足不了的是自己对于她的欲望。
      
      如果爱情便得理性,那么也许我们不会看到《西厢记》、《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令人感动、欣喜、向往的爱情故事,也不会看到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各类言情小说、电视剧。爱情需要感性,她是填充这世界的温暖元素,她是柔化这棱角的润滑剂。
      
      但是可以感性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理性,不去计较得失,不去放弃底线。或许是我们所想的预期与所得的收入不成正比,或许是我们有些强人所难——《爱得太多的女人》是一本已经发型了25年的关于爱情、关于付出的心灵书籍。让迷失在所谓的“爱情”中的女人去重新认识这段情感,重新认识自己,并非是让你放弃爱情,而是在爱情之中找回自己。书由许多案例故事组成,而这些故事有着各自的典型特色,比如对于爱情痴迷,迷恋敏感于男性对自己的关怀,并时刻想把握住的人;比如觉得性交与性爱是可以等同的人;比如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重复了父母悲剧感情的人等等。在这些事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单单仅限于个人的行为,而会牵扯到从小到大的家庭氛围、父母感情的影响等等。然而在这些赤裸裸的真相事实面前,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可能会感觉到痛苦,会觉得不相信自己的爱是有问题的。
      
      书名其实能够很好的说明一起,有时候爱情有问题,往往不是爱的不够,而是女人爱得太多,没有空间,想要得到的也同样的,让人满足不了。正如原来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到的那样:“爱情就如同手中的沙,你抓得越紧她流逝的越快。”更何况,爱情不单单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双方的互相的舍取安慰,自己认为的爱情方式,不一定也是他人所认为的爱情方式,也许就像是没有接通的电话一般,我们都在说,却没有收到任何讯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时自己深陷其中而不得自知,如何的判别自己是否爱得太多,也是书中为我们提供的一个讯息,只是要面对问题比逃避否认问题更痛苦。但是要破土重生、浴火涅槃获得重新的自我精彩,定是要舍弃些什么。
      
      去减少一些感性的虚无浪漫,去多一些理性的逻辑距离,爱情需要浪漫的营造,亦需要冷静的空挡去歇息。这是一条在多余的感性之中去需找理性的道路,是一条将我们的爱情世界铺设的更美好、更温暖、更安心的一条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