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共和主义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阿兰·博耶  页数:482  译者:应奇,刘训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民共和主义复兴运动是西方近半个世界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学术现象只一,已经在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美国宪法学乃至与实证研究等领域产生了广泛深渊的影响。本文选按照编者对于公民共和主义理论谱系的了解,组织、编选了其中十五篇代表性文献,内容包括新共和主义主要人物的经典论文,麦迪逊共和主义的当代叙事,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方争论,以及世界主义共和主义的审视和展望。

书籍目录

总序编选说明论古代共和主义的现代意义(阿兰.博耶)德性、权利与风俗——政治思想史学家的一种模式(约翰.波考克)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昆廷·斯金纳)共和注意的政治理论(菲利普·佩迪特)重申共和主义(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的复兴及其局限(莫里奇奥·维罗里)法律共和国(弗兰克·米歇尔曼)宪法理解的分歧问题:“适用商谈”于事有补吗(弗兰克·米歇尔曼)超越共和国、主义复兴(凯斯·森斯坦)程序共和国和无牵无挂的自我(迈克尔·桑德尔)论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桑德尔访谈录答非所问: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查尔斯·泰勒)民主文化的条件: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世界主义的共和主义:公民身份,自由与全球政治权威(詹姆斯·波曼)自由平等注意与公民共和主义:朋友抑或敌人(威尔·金里卡)致谢

编辑推荐

  公民共和主义复兴运动是西方近半个世界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学术现象只一,已经在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美国宪法学乃至与实证研究等领域产生了广泛深渊的影响。本文选按照编者对于公民共和主义理论谱系的了解,组织、编选了其中十五篇代表性文献,内容包括新共和主义主要人物的经典论文,麦迪逊共和主义的当代叙事,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方争论,以及世界主义共和主义的审视和展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民共和主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Is the Civil Republicanism real? After reading the papers of Republicanism carefully, I am confused whether Republicanism equal to Liberalism to some extent. The Liberalism always insist liber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ile the Republicanism don't reject this suggestion. What's more, the Republicanism tell us the civil ethics is as important as liberality.
  •     共和主义冲击波
      徐友渔
      
        由应奇、刘训练编译的《公民共和主义》《第三种自由》,以及刘训练翻译的《共和主义》最近已经出版,这是中国学术界、出版界和读书界的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它一定会增进人们对于了解和研究共和主义的兴趣。
      
       
       应奇在为《共和主义》中译本而作的序言中写道:“毫不夸张地说,共和主义的复兴已经成了当代西方学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也是我们把握政治哲学发展方向和西方历史传统的自我理解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刘训练在“共和主义的复兴”一文中以下面的话作为结束:“新共和主义在西方学术界如今已是蔚为大观,并且其势头方兴未艾,相关的探讨已在历史、理论和实践诸层面全方位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很可能取代社群主义,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西方政治理论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显然,编译者是怀抱着很大的雄心工作的,他们想在中国研究西方政治哲学的学者中掀起一股共和主义的冲击波,使得学界的主流关注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转移到共和主义,这和当代西方共和主义者的抱负是一致的。虽然,共和主义在当代西方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要性到底如何是见仁见智的事,共和主义的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认真研究共和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翻译出版成绩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是我国学者把握国际思想潮流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表现。
      
        什么是共和主义?这实在是一个说来话长,各家解说不一的事情。许多共和主义者说,它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认为国家不能支配公民,相反,应该给公民提供保护;因此,国家的形式应该是与君主专制相对立的、宪政式的共和国;自由是与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密切相关的,因此,有必要强调整体利益和公共善,强调并培养公民的美德。它涉及的问题几乎涵盖政治理论的各个方面,主要有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善和美德、政治参与以及协商和对话、公民身份,等等。
      
        共和主义是西方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传统,有人将其发源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有人则强调它来源于罗马共和国,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表现为公民人文主义,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将其作了雄辩的阐发;十七世纪英国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共和主义者,比如哈林顿、西德尼;在美国革命和建国初期,共和主义的理念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但在十八和十九世纪,它被更强有力的自由主义和契约论的政治思想潮流所淹没。由于这个传统一度中断,曾经沉寂多时,所以人们对它的重视和重要性的评价就受到了影响,直到二十世纪重新冒头,被视为传统的复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汉娜·阿伦特是共和主义的重要代表,在八十年代大成气候。在今天,它的主要发言人有约翰·波考克、昆廷·斯金纳、菲利普·佩迪特等。
      
        有人认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治理论的主要争论是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展开的,而共和主义则力图超越它们的对立,开辟出第三条道路。
      
        共和主义是一种与自由主义既有联系,也有差别的思想。有人强调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承袭关系,比如维罗里认为,自由主义借用了许多共和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绝对权力的警惕和敌视,也继承了关于保护个人生命、自由与财产的思想。另一位共和主义代表人物森斯坦说,他所主张的共和主义并不与自由主义对立,他把自己的立场称为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它包含了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特征。也有共和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只承认个人自由和权利,但只看重程序正义是不够的,整体的共同意义和公共目的也十分重要。另外,还有人主张,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没有必要像自由主义主张的那样必须建基于人民的同意,只要有可以辩论的条件就足够了。
      
        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有不少相似之处,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对二者不加区分,但很多人更看重它们之间的不同。尤其是当代很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桑德尔,他常常被认为是社群主义者,但他本人则声明这个标签是不恰当的,并说他的立场应该叫作“公民共和主义”。他不赞成社群主义的如下观点:流行于社群中的、为多数社群成员支持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他还认为,社群主义的“多数人至上”和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是不对的。一些共和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对的,不赞成社群主义用整体的自主或自治来对抗权利理论;他们还认为,自由主义理论可以包含社会正义和公民身份的主张,并不是像社群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强调自由、权利就会排除这些价值。
      
        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共和主义内涵的核心之一。有人认为,当代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产生于共和主义者对自由主义者伯林关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著名区分的不满与批评。菲利普·佩迪特等共和主义者把他们的整个政治理论都建基于超越“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的二分法上,提出不应该像自由主义那样将自由理解为没有干预,而应该将其理解为不受支配。伯林认为,消极自由就是不受干预和没有外部障碍;积极自由就是自主,拥有自我实现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菲利普·佩迪特提出,在这样的对立之间,存在着第三种定义自由的方式,共和主义的自由观既是消极的,又是积极的,因为它要求人不受支配,但不一定要求实现自主;另一方面,它不只是要求免于干涉,还要求得比这多一些,即要求有防止干涉的保障,也就是说,它不但要求实际的干涉不发生,而且要求消除干涉的可能性。可以设想一个非常仁慈的主人从不干涉和强迫他的仆人,但我们决不能说仆人是自由的。他还说,把自由定义为没有干涉使得自由主义不赞成分配的正义,反对实施再分配;而把自由定义为没有支配的共和主义支持再分配,认为再分配可以在公平法治之下进行。
      
        共和主义者认为,他们的主张特别适应了当代社会趋于多元的现实,与环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相一致。还有人把共和主义的理念推广到世界范围,认为全球化使得民族国家在公民身份认同方面的作用减弱了,全球化不断地产生不利于自由和平等的支配,他们就此提出了一种世界主义的共和主义。
      
        加拿大著名政治哲学家金里卡认为,程序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是(或说应该是)盟友而不是敌人,夸大它们之间的分歧在哲学上站不住脚,在政治上则会起反作用。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有见地的,对于远离当代共和主义故土北美洲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西方有学者说,二者之间的争论其实是同一个政治思想传统内部的争论,对于对两种理论都感到遥远和隔膜的中国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只看到双方争论得热闹而忽视它们的共同点,以为只存在一方反对另一方,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实际上,相对于在思想和文化上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它们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对立,这些共同的价值正是我们缺乏的和应该追求的。十来年前,当中国学术界刚刚接触社群主义时,就发生过由于阅读有限和一相情愿而误读和误传的情况,有人把社群主义当成西方当前最新、最时髦因而最正确的思想学说,以为查尔斯·泰勒的“ 承认的政治”早已破解了权利的普遍性。我希望这一次对待共和主义的冲击波不会重蹈覆辙,我相信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尤其是现在我们的材料比较充分,可以参照各家之言求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不至于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   “什么是共和主义?这实在是一个说来话长,各家解说不一的事情。许多共和主义者说,它的首要价值是自由,认为国家不能支配公民,相反,应该给公民提供保护;因此,国家的形式应该是与君主专制相对立的、宪政式的共和国;自由是与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密切相关的,因此,有必要强调整体利益和公共善,强调并培养公民的美德。它涉及的问题几乎涵盖政治理论的各个方面,主要有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善和美德、政治参与以及协商和对话、公民身份,等等。 ”那么我想问下,何谓自由?何谓公民、何谓平等、何谓民主、何谓自治、何谓美德?倘若厘清了这些概念,那它们冲突了又当如何?社会变化了,概念是否也要相应变化呢?
    对于本书的最大疑问是,介绍的那些概念全是西方引进的,进入中国后还是原来所指的那个东西吗?中国的大众能找到对应物吗?抑或是入五四之后,我们没有西方式的市民社会基础,激进知识分子却要硬造出来,搞什么民主共和、分权制呢?因此,我认为,与时俱进的引用西方的政治理论,来要求改造中国政体,还不如好好研究下,为什么两千年来,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却不脱集权的形态呢?
  •   xx主义,反xx主义,反反xx主义……这种把戏玩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   我们不能只看到双方争论得热闹而忽视它们的共同点,以为只存在一方反对另一方,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实际上,相对于在思想和文化上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它们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对立,这些共同的价值正是我们缺乏的和应该追求的。
    agree!
  •   为何我看成了共产主义冲击波
  •   我也同ls 眼拙
  •   两位都是过敏了 呵呵
  •   至少在这篇文章中,对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区分并不准确。徐本人的自由主义立场也太强了吧。
  •   我们不能只看到双方争论得热闹而忽视它们的共同点,以为只存在一方反对另一方,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实际上,相对于在思想和文化上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它们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对立,这些共同的价值正是我们缺乏的和应该追求的。
      
      agree!
    是啊,以前听过一句话:大陆自由学派和英国自由主义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来说太过奢侈。
    共和也罢,自由也罢,社群也罢,我们连讨论这些的基石平台都还不曾建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