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完美世界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德鲁克  页数:336  字数:191000  译者:肖亚男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我所写的十九部著述中,此部是迈向文学领域的第一步。它的篇幅使它成为一部“小说”,但是从结构角度讲,它更像一部室内乐,而且像那种听起来简单明了的四重奏,比方说安东尼·德沃夏克——他与此书中的某些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属于同一民族——创于此小说所述事件前些年的作品:或者像一个世纪以前的交响协奏曲。在那种音乐形式里,每一位演奏者操持不同的乐器,各有各的运行轨迹和特征,同时又有一些小的合奏与共鸣。  这部小说里的绝大多数情节都发生在1906年6月的一些日子里(其中很大部分发生在伦敦)。经历过那个时间段的成年人,即使少数(应该说极少数)仍然存世的,到现在也已是九十多岁高龄了。对于除却他们以外的人们来讲,那个时间段和那个世界如此之遥远,堪与埃及的法老或者中古的骑士相提并论了——尽管那时候已经有了汽车、电话以及电灯。然而,这本书并非一部“历史小说”,书中之人不会口里说着“哎呀,天哪”,身上穿着褶裥花边的衣衫,手中紧握一把剑。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人物在书中是有所涉及的——俾斯麦、马克思、迪斯累利、古斯塔夫·马勒和约翰·皮尔蓬·摩根。但他们可能甚至来上台扮演行走活动的角色,而只不过被当作历史背景,存在于与之同时代的人们的谈话中。总的说来,此书中的主要角色都是虚构的。若说他们具有意义,那绝对不是作为大人物而言,而仅仅是作为一个“人”。  本书的名字——当然,这是对伏尔泰的《老实人》里的“最后的十全十美世界”这句话所作的一个双关语文字游戏。不过,它所指陈的是英王爱德华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微光闪烁的黄昏,还是人到暮年、垂垂老矣的黄昏,我留给读者来评判。

内容概要

《最后的完美世界》就如同德鲁克自己所描述的:就长度而言她是一部小说,但就结构角度来说,她更像一部室内乐。德鲁克以四重奏那般简单明了、节奏分明的曲目来比喻,更用一个世纪以前的交响协奏曲分别以不一样的乐器与不同的演奏者加上一些小小的合奏和共鸣交织成高潮迭起、美妙极致的一部部曲目。          这部小说里的绝大多数事件发生在1906年6月的一些日子中,到德鲁克撰写这部小说的1982年时,这些人恐怕都已辞世了,若能存活大都是九十多岁的迟暮之年,这也许便是德鲁克除了英文外,其他语言都不愿放行的真正原因了,甚至于连英文版都印量少得可以。

作者简介

彼得·F·德鲁克:
社会思想家,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受到丘吉尔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
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曰辞世,享年95岁。

书籍目录

导读最后的完美世界1 索别斯基 亨利耶塔 玛尔吉特  约瑟发 欧文勋爵 个来自哥尔多尼的故事2 亨顿 恐慌 弗雷德里克·班克罗  夫特  黎曼的真言 哥廷根 梅利莎  伊莱恩 决定3 默森斯尔 银行家 希拉 苏茜 回归4 致音乐 雷娜塔 珀尔卡茨家族 阿瑟 保罗 玛丽亚 致音乐译后记 旁观者的世界

章节摘录

  1 索别斯基  利耶塔  如此美妙的体验,索别斯基王子在他以往的生命中曾有过两回经历,仅有两回,并且,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昨日午后,当那位画商将克劳德·莫奈的一幅新作从柳条箱中立起来的时候,索别斯基强烈的兴奋和幸福感像汹涌而来的波涛。将自己的灵魂吞没。画面中,鲁昂主教堂的侧面耸立在明亮得几欲喷薄而出的蓝色之中,其间流动着黄褐色斑点和巨大的玫瑰窗洞辐射出的深红色光线。索别斯基每重新观赏一次,极乐体验就将他吞没一次——这千真万确,他甚至不必抬眼望那幅画,而只需在内心默默回味一下,就陶醉不已。  令人销魂的感受如此相似。 四十年前,当索别斯基二十多岁的时候,昨日那份体验亦曾降临于他。那是他初次遇到那位玉腿修长的十一岁小姑娘。几年之后,那个姑娘成了他的妻子,而那时的她,真真切切还是个小孩子呢!她满脸信赖地把自己的小手放在一位陌生人的手心里。那位陌生人是她从未谋面甚至可能闻所未闻的远房表亲。她牵着他的手走了一段长长的路,向他倾吐她的孤独、绝望,还有她那赌鬼父亲和背地里以酒解愁的母亲带给她的耻辱。奥地利驻军的镇子上,他们穿行的街道上飞扬着尘土。  光阴荏苒,春秋无声,已近而立之年的索别斯基,有幸第二度体验到那份滋味相同的迷醉——初为人父的甜蜜。 当他目光触及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刚刚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几分钟的孩子,那份体验便从心中油然而生了。小生命是个私生女,其母是他在巴黎时的情妇。那时的他只是一名外交见习人员,服役于拿破仑三世的宫廷。  如今,时值索别斯基正要跨入暮年的门槛,曾经的那一份迷醉的喜悦,那深情款款的温柔,那刻骨铭心的幸福与甜蜜,在他的心灵当中再次降临。“这会不会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索别斯基心里琢磨着。  因为乐于看到魏格纳博士的窘境,这份幸福感被拔高了或者说被锐化了——索别斯基想,“锐化”一词可能更合适一些。  莫奈的画作现在已经被支立于一柄画架上了,安置在楼下“图书馆”里。所谓的“图书馆”,从前在十八世纪曾是一间公馆的舞厅。 当年索别斯基第一次被委派到圣詹姆斯宫做大使的时候,购置下这幢公寓,作为在伦敦的安身之所。如今,这间屋子成了他的办公室和待客室。 眼下,索别斯基刚刚沐浴更衣,并做了个按摩推拿。走出浴室,那幅油画的存在令他灵机一动,决定就在楼下吃早饭,不去楼上的起居室用餐了。寓居。伦敦的二十七年生涯里,此悖常之举实属头一遭。这个举动同时意味着,索别斯基的私人秘书魏格纳念诵每日报告的时候不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楼上读经台的后面,而不得不立在偌大图书馆的中央,无倚无靠。秘书每日要报告的内容是王子当日白天和夜里的活动安排、维也纳的外交部遣送过来的快信、英王室的《宫廷公报》、主要的时事新闻,还有《时代》周刊、《早报》以及维也纳《新自由报》诸报纸的主笔们写就的文章。当然,他所读的《新自由报》总是比发报日期晚两天的。另外还要念诵的是索别斯基的庄园和企业的主管发来的每目业务电报。 今天,这份工作令秘书魏格纳(通常以高效率著称的、能干的典型)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以至于结结巴巴,窘迫不堪。原本那些维也纳政府高级外交宫的名号、索别斯基掌控的木材厂、炼糖厂员工的名字,他是烂熟于心的,可是今天溜出口的却往往是错误的发音。魏格纳甚至差点儿将英王室的《宫廷公报》忘到九霄云外,好在索别斯基及时地提醒了他。  这时,索别斯基脑中突然闪过很久以前的一则关于在校男学生的故事。里面讲到一位极其刻板、极其凶暴的校长在一名学生面前失去了平衡,因为那孩子的目光像钉子一般,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校长裤子上的拉锁。而索别斯基小的时候却从不曾有过机会尝试这种行为。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家庭教师的培养,唯有十六岁与十七岁短短两年时间除外。那两年他参加了为高级贵族所设立的耶稣会学院,学院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卡尔克斯伯格。那里的神.父们自然是穿着长及足踝的法衣。 无论如何你也捕捉不着他们行走或是站立的时候,永远只会看到他们一成不变地正襟危坐,若非在一个高高的演讲台上面,就是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后面。  一时兴起,索别斯基将目光死死盯在魏格纳的裤子拉锁上——于是,这位私人秘书的脸刷地红了,一直红到他稀疏干枯的发际。手中的文件也不由自主地滑落在地,他难堪得手足无措。他所遭受的折磨是如此真实,又表现得如此滑稽可笑。索别斯基只能忍住笑,假装关心地问道:“你感觉身体不舒服吗。魏格纳博士?”  几年前,在海牙举办的某次皇家豪华宴席上,侍者为索别斯基端上一道很甜的东印度巧克力点心。厨师在点心里头放了一点点非常辣、辣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红辣椒。但那一阵突如其来的灼烧感恰好反衬了巧克力的可口怡人。相形之下,自信、自傲、自负的魏格纳所遭受的煎熬,很巧妙地使得莫奈画作在索别斯基心灵中激起的柔情、美感以及充盈的宁静变得更加明锐了,令他兴奋地投身于画作的怀抱,享受极妙乐趣。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而且无与伦比。现在,索别斯基要出门骑马了——每天两小时的常规运动。雾太浓了。以至天色依旧暗沉沉的,虽然时令已是六月。这便是他所喜爱的伦敦:世间万般喧嚣渐渐沉默,乃至渐渐消亡,剩下的是阴的寂静,以及雾气带来的传奇般的神秘。雾气飘荡着、旋转着,在短暂的一瞬间,它将人们熟悉的街区装扮成异乎寻常的样子,或者展示出人们从未料想过的特征,呈现出陌生的风景。因为刚下过一场大雨,又出现紧随而来的大雾,大街上陡然空荡荡的,了无他人,整个世界似乎都属于索别斯基自己。但他总感觉到玻琳正在身旁并驾齐驱,这样的感觉如此频繁地出现,让他恍惚中回到了若千年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年轻时代。在无边无际的波兰森林的深处,在城堡里,他是潇洒迷人的王子,她则是传说中的睡美人。 每天清晨,她从他们两人那充满魔力的爱情中苏醒,然后和他一起在森林里骑马。此时他几乎可以嗅到来自她身体的气息。那是青春的气息,清新犹如鲜果,一扫马匹刺鼻的气味,甚至冲刷了弥漫在这座城市当中的所有浓烈的刺激性臭气——黄雾包裹着的煤尘气,行驶的汽车抛出的尾气,肮脏的租住房中数以百万计的不洁净的身体挤在一起所酝酿出的酸腐气息。  骑马归来的途中,太阳开始用它金闪闪银灿灿的长矛刺戳雾霭。当他转弯进入阿瑟顿街区的时候,已经有一小片碧空从袅袅上升的薄雾中探出头来,窥视大地。  然后,要感激一位新来的按摩师——银行家亨顿发现了一位很好的美国按摩师,几周前将他引荐给索别斯基。经这位按摩师一番巧手捏拿,索别斯基肩伤的老毛病竟然破天荒地消除了痛楚。那还是许多年前教玻琳如何上马时,不慎从马背上摔下来所扭伤的。  索别斯基在维也纳的主管发来了电报,上写,开办在克拉科夫的波洛尼亚酿酒厂发行的股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赚取了数百万的纯利润——并且是英镑,而非奥地利克朗,虽然几百万克朗已经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这桩好事令人感到格外痛快的原因在于,开办波洛尼亚酿酒厂和出售酒厂股票都出自索别斯基的主意。伦敦的亨顿和维也纳的默森斯尔这两位银行家对这两项计划都曾表示过怀疑并进行了劝阻。  他们两个的怀疑论如出一辙:“啤酒产量已经太多了,酿酒厂已经太多了,酒厂股票更是多得不能再多了。”但索别斯基拿定主意,执意为之。如今看来,事实证明他们两个都错了。  最后还有一件好事,那就是与住在霍尼艾比的玛尔吉特通了电话,这平息了良久以来如影随形、令他日夜不安的忧虑。从她说话的腔调,索别斯基了解到,王妃对于自己和欧文·莱斯。尼维斯的恋爱关系有十足的把握,她信赖自己的情人,相信自己是被他爱着的。当然,这并不可能恒久持续,毕竟她已经五十岁了。索别斯基害怕那一天的到来。

编辑推荐

  大师遗作首次出版,不要在遗憾中谢幕,管理大师70岁自省人性,洞悉本质发现细节中隐藏的阴谋,真正的完美是什么?领导必知的人性缺陷。  读了本书我更加明白:德鲁克对于商业世界的远见卓识,来自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白立新博士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后的完美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6条)

 
 

  •   作为德鲁克的超级粉丝,看到他的小说能在中国出版,真是高兴坏了。我真诚希望哪天德鲁克的《毛笔之道》也能发行,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我唯一没读过的了。

    世间的宣传,总把德鲁克成为管理大师,真是一叶障目。德鲁克首先是个伟大的观察者,然后是了不起的思想者,之后是顶尖的作家,至于管理,只是他顺手推广的一个工具,因为这个工具对于实现他心目中的社会有很大价值。管理大师的说法,好像德鲁克只是个中翘楚,实际上,德鲁克是管理的开创者,也是终结者。

    扯远了,还是回到小说吧,我一直觉得,理解德鲁克的钥匙,在《旁观者》里,通过这本书,读者能慢慢体悟这个伟大的观察者是如何成长的,然后能理解他的视角,他的价值观,他的知识构架,够幸运的话,最终能学会用他的眼睛看世界。但这把钥匙,是有缺陷的——还是太简略了。我想,德鲁克写这本书,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怀念他记忆中的一些人。这些人对他影响极大,但在《旁观者 》中不能完全展开。这里,籍由小说的方式,将那些回忆完全展现,将这些人复杂又善良的人格表现出来。《最后的完美世界》是小说,也是回忆录。

    这本小说写的很好看,一点现代小说的痕迹都没有,叙述繁复周密又细腻,我很喜欢这种风格。遗憾的是,我没办法用文字太多的阐述心的。或许和读佛经类似,所得实在不可说。第一次读完后有还魂的感觉,小说里的人物有了血肉,如同深交多年的朋友般熟悉,自此埋藏心底,永不忘记。

    写着写着忽然想起古代的修士,他们中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描述自己是如何受到神启的,我认真读下来,却一点共鸣都没有,感觉像疯话。读德鲁克的书却像将自己置于修士的位置:感觉自己脱胎换骨,从此眼中的世界已完全不同,急切的想与他人分享,却完全找不到可行的方法。
  •   贵族、银行家、工程师、艺术家,几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共同构建出了旧时代欧洲的社会全景。

    作者从各个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写起,追溯延伸到了各自的经历、生活、事业,直至整个社会的变革,
    相当于几个人的自传回忆录合集。这几个人相互有些联系,但联系并不紧密,仍可以从侧面印证、对比这些不同阶级人物的价值观、世界观。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差异有多大?只有对人性有着深刻把握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将这些不同之处一一描绘出来,并组成那个“最后的完美世界”。

    彼时地位不同的人们都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精神依靠和追求,“谁也没想撕破谁的喉咙”,单从这个意义上同当今社会相比,确乎称的上“完美”。

    但以往贵族时代的那种自尊、优雅、自我牺牲的精神风貌及其登峰造极的艺术辉煌都已一去不复返,
    腐朽糟粕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依然存在,新世界令人振作向往的种种新鲜气息还未涌现,
    这个时代又远远不能算是完美。或许大师也是想以这样一个题目来表达对其成长年代的回忆向往和反思。
    《旁观者》里有更多对这个时期人物的描写,包括德鲁克自己。

    书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黎曼的箴言”一节。哥廷根研究数学出身的银行家亨顿终身信奉的理性思维、巨大的事业成就和其感情生活的复杂混乱形成了奇特的对比,而这样他最终的精神归宿是对数学史的研究。作者用平淡的语气追随着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的思路,直到最后一刻他终于籍由黎曼教导的“系统分析”发现自己所有不理性行为的根源都来自于自己一直在无意识的暗恋着那个妇人。 整个过程读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澎湃、荡气回肠,大师对人物把握的炉火纯青可见一斑。

    詹文明写的导读相当**,包括他对《行善的诱惑》做的序也是。个人感觉看的时候不用非得和“管理”“效率”扯上联系。

    纸张略脆,封面太白,就是不用硬皮封面至少也得有层贴膜吧,结果我拿到的新书上赫然有几个黑的的指印...
  •   这是彼得德鲁克临走前送给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礼物之一,是关于人性的解读的。彼得德鲁克写的最多的是管理学的书籍,这是存世仅有的2本小说之一,犀利地道出了人性的驾驭在管理中的难题和尴尬。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真的!
  •   很好的管理小说,德鲁克是管理学大师,但写的这本小说,也让人感觉他是个很好的作家,把管理的本质和精髓融入到小说中
  •   德鲁克还是小说大家,在小说中也在传递管理思想
  •   读完了,真实还原的是德鲁克大师,形象更丰满了
  •   德鲁克的很好的小说之一
  •   这书是德鲁克先生描写的他活着的时候的那些权贵人物的人生,写的非常的紧凑和实在,作为青年读者,我读了非常受启发,所以赶快上来推荐,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谢谢!
  •   想了解人性,想知道什么是完美世界,就读一读吧!细品大师是从哪个角度观察人性。
  •   有些地方应该是值得深思的,小说里融合了太多思考,旁观者的世界,很贴切的形容。以后有时间值得再读一遍,把一点点感想写在下面。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深邃的书,填充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我在读到默森斯尔和希拉的章节,轻轻合上书本,让那份感觉在心里多停留几秒钟。无论你从书中读懂了什么,人性的贪婪,丑陋,争强好胜……你都不应该忘记爱情,尊重,甚至悲伤,那些最纯粹的情感,所有的一切都是一部分。
  •   原是纯粹的小说,被包装成商业管理类读物,有点可惜。小说中的许多描写都蛮细腻的,无论描摹风景还是表现人性。
  •   文笔很好,书也不错,可随身携带阅读的那种真没想到大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看了一大半了,但是还是没有明白大师的完美世界是怎样的,是一种对内心幸福感的探讨和求索么?
  •   杜大师的经典小说,更懂人性
  •   购买本书,收藏的意义更重于读它的意义,毕竟是大师生前仅有的两本小说之一,收藏也是一种怀念,一种敬仰,可能有一天,当对大师的思想体系能较正确地消化吸收之后,再读这本小说,期盼那蓦然贯通后的喜悦。
  •   很好的一部小说,把人性的弱点看得很透彻,支持一下!
  •   书是公司企业文化部推荐的,管理类文章比较专业,大师的遗作是值得收藏的,对人文理解也比较透彻。
  •   大师的最后遗作
  •   断断续续的在坐车途中看完第一遍,感觉一遍未能理解大师讲的深意,还需细细品味,不过对人性方面确实学到不少。
  •   大师的观察太细致入微了 尤其是对人性
  •   内心完美,世界也会完美。
  •   不愧是管理学大师,经典之作。拜读~~
  •   大师的心灵世界!
  •   人性描写的极品!值得藏阅,细细品读。
  •   了解人性多样化,又不是泛泛说教
  •   小说写的很细腻,尤其是心理描写。初看了一遍,没太看懂。
  •   很好看,果然是大师写的。
  •   书很好啊,内容很有价值~~果然是大师写的呢~~
  •   工作中需要学会管理自己,所以买来学习的,目前还没看,后面会再来评论
  •   这种见证历史的角度,会让人更加信服,在那个年代的那些事!
  •   非常值得一读,道理含在里面,翻译得很好。读一本好书真是一种享受和收获。
  •   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
  •   包装比较严实,送货体验改善不少
  •   内容很好,我喜欢!
  •   看到微博上推荐的,还没看
  •   书的内容没看,买给朋友的。
  •   还没有开始看,但是看完行善的诱惑觉得受益匪浅,这边书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   有时间再细读
  •   书质量好,翻阅一遍不得精髓,以后很有必要精读几遍
  •   终于看到偶像的书了
  •   商品正版很赞 包装不错 印刷很正 内容不错 性价比很高 纸质很好
  •   文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真的很难与完美这个词联系起来。封建等级观念的桎梏,底层民众的苦难,贵族子弟的顽劣等等现象不时的出现在文章当中。我总觉得书名的翻译有待商榷,正如德鲁克在前言里所说,它所指陈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微光闪烁的黄昏,还是人到暮年垂垂老矣的黄昏,要留给读者来评判。
  •   喜欢德鲁克,所以买他所有的书。从他的小说可以看到他另一个侧面。
  •   先看看德鲁克的管理,社科书,再看这本书应该会得到更多
  •   和《行善的诱惑》一样,是冲着作者而拜读的,同样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作者的,也是感受能够通过小说的协作方式,很好的结合了管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也展示了不同的人性……
  •   看过几位大师的小说,发现大师们又有大的空想
  •   还没有完全看完,我想只有看完后仔细思考梳理下,才能明白大师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   很喜欢心理学相关的休闲读物,可以另一个角度体会社会
  •   发货速度挺快的,书还没读完,感觉还不错。希望如推荐人所说的那样让人印象深刻。
  •   要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读 才能领会更深刻
  •   拿来写读后感的
  •   整体不错,纸质还好
  •   还不错,速度很快,书不错
  •   买了这两本德鲁克小说,单就印刷来说,真的像街头十块一本的那样,但愿内容不再------
  •   可能和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关,从本书中看出的东西不太多。
  •   还没有看,怎么评?怎么评?怎么评?怎么评?
  •   里面有很多东西还不是自己能理解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