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出版时间:1989-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捷] 米兰·昆德拉  译者:景凯旋,景黎明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在别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如果人,作为思维着因而自觉其存在的一种区别于其他生命形式的存在物有什么足以令世界惊奇和感叹的引以为豪的特别之处的话,那么,这样一种我们经常在无意之间可以察觉但由于其已经深刻于我们内心从而成为生命本能并时常遭受忽视的事实是绝对可以名列其中的,即使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其中最为部分的重要。即,人,这个自然的杰作,总是不安于现实世界的既成模样,趋向一种更为完美的生成,不管这种既成模样是来自宗教精神的客观外化,还是来自世俗强权的暴力安排,或者是来自成长环境的潜移默化。
       我们总是对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保持一种持续的挑剔甚至可以说是厌恶的态度,因为此种现实与我们的心理预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总是让我们感到不快,因为我们相信,现实不应当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可以用懦弱、黑暗、无耻、肮脏以及其他各种负面的词汇加以描述,它应该以一种更为美好、更为完美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或者说,现实应当力求体现我们的理想。
       雅罗米尔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抒情诗人,这位抒情诗人就生活在纯粹意义上的抒情国度,而这种国度,永远处于纯粹意义上的抒情时代,因为除了抒情,诗人一无所有。可是,雅罗米尔,他的这种抒情,除了具有所有抒情的一切弊病之外,更为致命的是它是女性式的抒情,羞涩脸红,胆怯懦弱,想象永远大于行动。这就是现实的雅罗米尔,一位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世界,生活于自己的抒情国度的所谓诗人。克萨维尔,一位想象力兼顾行动力,行动力贯彻想象力的虚拟人物,是雅罗米尔对现实自我的绝对否定,是此处之我的绝对反动,他是别处之我。他强健有力,敢爱敢恨,总是在理想的高度嘲笑、鄙视现实的雅罗米尔。
       此处之我之所以具有一切可以具有的邪恶意义,是因为他是现实之我,是作为现实之我可能具有的一切粗俗鄙陋、虚伪做作、嫉妒怨恨等等特征的存在。只要具有存在的可能,就一定要相信它是可能的存在。因此,小心谨慎的态度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从生命的一种美德的角度来理解这种态度。可是,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此处之我就可以甚至圆满了吗?本身之邪恶不会消失,因为邪恶之本身没有消失,消灭邪恶,就要消灭邪恶本身。消灭的手段是改造,消灭的情感是决绝。
       雅罗米尔,的确是一位出色的抒情诗人,虽然他经常无病呻吟,自作聪明,但是这种抒情,总还是在现实世界产生了一些回应,比如母亲的赞美,比如画家的喜爱。可是,如果情感之抒发只能是以抒发之情感作为回应,尽管这种回应是如此强烈,如此耀眼,如此刻骨铭心,那么,这种回应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毕竟它只是在情感的世界里游移。情感的世界的确伟大,它毕竟属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伟大如果仅仅属于情感的世界,那么,它不仅仅伤害自身,还伤害其他世界的感情。
       雅罗米尔的悲剧性不是作为个人的悲剧性而存在的,它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悲剧性。这种悲剧性,产生于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现实与理想,此处和别处的巨大矛盾,产生于它们的拒绝对话,拒绝和解。此岸世界、现实和此处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总是不完满的,它是各种负面因素的聚合体,每个因素的每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每个方面,都是作为人类良心的个人所无法忍受因而要绝对改造的。
       此岸世界的苦难黑暗,与彼岸世界的光明灿烂,在人的心中隔岸相望。此岸世界的悲惨必须暴露,而且一经暴露,那么,追求彼岸世界便是一种更为迫切的任务;这种任务的前提是将此岸世界的悲惨境遇加以批判从而更加暴露,使沉重压迫更为彻底从而感到绝望。正是使生活更加贴近现实,使幻想屡次遭受破灭,使痛苦成为必需,使未来变得无望,只有这样,此岸世界才会隐去面纱,剥去蛇皮,裸露着黑暗,散发着腐臭,成为变革的对象。
       虽然这种任务的主要工作是批判,主要手段是文字,但是正如理想的目的是改造现实,改造现实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存在理想一样,因此,生活在别处的前提首先是暴露此处的生活,其途径首先则是批判,其载体首先是文字。通过文字,然后达成批判,从而暴露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活在此处向生活在别处的过渡。
       生活在别处,但愿这不仅仅是幻想!
      
  •      《生活在别处》,很久以前就喜欢这样一句话,没想到真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于是就从图书馆的书架上借来看。看了前一小部分就喜欢上了,这种疯癫,这种思考,这种不一般的文字。
      
       再回过头来看,发现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于是,笑了。难怪如此美好,大家之手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我觉得他的描述,不是在一个诗人如何,更是写出了一个人的灵魂,我喜欢阅读带有灵性的东西,这本书就是如此,所以,很不错的一本书。
      
       有空我将再读一遍,值得不断阅读的好书。
  •      前两天出门爬山因为搭火车的时间特别久,于是挑了本米兰昆德拉的书《生活在别处》在路上看,原以为这本书很适合旅行的主题,因为人们总是向往着他方,或是憧憬或是远行去。然而,开始读才知道本书的主旨并不是我所想象中那样的,这是一本带有悲剧性质的书,诗人那悲剧般的命运才是本书的主题,我想我并没有办法完全明白这本书的意思。因此,让我一直困惑不解的是诗人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导致了他一开始就注定灭亡的结局,是她母亲那种近乎病态疯狂的爱和父亲的冷漠无能导致父爱的缺失吗?是他那种天生的敏感和对于理想般的情怀吗?还是他所处时代的狂热?
       纵观全书,都觉得诗人活得很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分裂的生活方式,他总是在说言不由衷的话,总是在做不符合心中所想的行为,总是想成为自己做不到的那种人,导致他总是需要用谎言来粉饰自己的行为,掩饰自己的情感,而这样的做法似乎从他的母亲就开始了, 羞于承认现实,不敢直视真实的世界,总是用应该来要求自己,来让自己活得有理由,有寄托,有尊严,但是现实原本就不是应该可以解释的啊!为什么要在5岁这么小的时候就要按众人期待的那样表现自己如何如何天才,5岁的时候不是正应该是天真无邪的时候吗?又为什么要在20岁不到的时候因为在性方面的无知而感到羞愧难当,青春期的年轻不是就应该很青涩吗?我还想要问的是为什么他要在一次次的外出活动要要求自己表现的那么成熟,那么无懈可击,有谁是可以无懈可击的?就好像完美从来不存在一样,无知和浅薄如影随形般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现实中我们总是喜欢抱着无限的期待去看某件事,某个人,但是其实自然才是最好的。
       怀着一个崇高的理想活着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活着的人居然用一个神圣般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更喜欢蜡笔小新那样的生活,更喜欢像麦兜那样的生活,更喜欢一个什么都不懂很孩子气孩子,更喜欢一个羞涩无知的青年,更喜欢一个敢于承认自己在哪里无知的人,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质。泽维尔虽然果敢成熟,放荡不羁,但是懦弱敏感的雅罗米尔才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不断向前,但是请不要羞于面对自己的天性和无知。
  •     生活在别处。看到这个名字,猜测它的情节可能是向往自由的生活,逃离禁锢。事实上,故事原名“抒情时代”,我认为这个更好。生活在别处,多像一个抒情诗人笔下的句子,溢满浪漫情怀。
      诗歌,提起诗歌总是经不住想到聂鲁达,艾米丽,木心,顾城等等等等。在读诗的时候就想喝醉了一般的沉迷,思想到了另一个世界,充斥着梦幻色彩。据说在写诗时也会沉醉与一个梦里,产生幻觉,所以有人认为海子卧轨自杀就是这个原因。每个人都应该有抒情的细胞,当我们读诗的时候,我们浮想联翩,我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随着字里行间的变换而波动,也许是那些细胞在起作用,我认为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可惜很多人没有这种体会,那些细胞大概也随着一代代的繁衍日渐消退,这是进化还是怎么的,没有定论。人有独立的思想,昆德拉用这本书表明他对抒情态度的分析,人内心所具有的力量,它们就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与渴求。
      我想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本质问题。自由。我忘记了是哪一页里说到,一个年迈的长者想到自己已经足够老,老到不在惧怕任何,然而年老却给予了他自由。“人生来自由,平等。”显然,这句话最崇高的追求。就像巴金先生写作《随想录》,足够年老才有勇气与自由。我希望死后的世界没有阶级与党派,也不会有一本叫做“规则”的书。
      自由与爱,他们都是人最原始的追求。在我看来,现在他俩相处的并不融洽,很多时候亲情,爱情成为了自由的禁锢。雅罗米尔拼命的逃离母爱的囚笼,大概很多事情一旦过了度,性质就变了。我仍有那个奇怪的思想,爱应该意味着更多的自由,因为她给了我钥匙,当我开启那把锁,就会出现属于我们的草原与星空。
      不能停止读诗,抒情,保有美好的情怀与愿望。就算生活是一片沼泽,不断地拉扯我们的身体,在泥土覆上我的脸,只要一抬头,还是那片天空,直到被淹没,还是黑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