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散文集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金庸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前言

内容概要

由金庸先生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散文精华的《金庸散文集》,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该书是中国内地惟一一本得到金庸先生授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金庸对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还有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亚话剧和经典外国电影、中国传统戏曲的点评文章,非常有功力。

作者简介

~金庸(1924年农历2月初6 ——)。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后全族人分入汉族八旗,正式成为包衣。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衢州一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金庸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曾获香港“大紫荆勋衔” 、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书籍目录

群星灿烂月华明(总序)看戏  谈《除三害》  谈《庆顶珠》  谈《姚期》  谈《空城计》  谈《盗御马》  “英名盖世三岔口 杰作惊天十字坡”  谈《狮子楼》听歌  黄虹八歌  谈几首歌曲品舞  中国舞蹈的特点  剑舞·扇舞·狮子舞  谈《荷花舞》与《采茶扑蝶》  漫谈《大歌舞会》  “任是无情也动人”  舞蹈杂谈赏画  永恒神秘的微笑  向中国画的大师们致敬观影  《大歌舞会》的编剧  谈《王子复仇记》  再谈《王子复仇记》  谈《恺撒大帝》  谈《奥赛罗》  看《梁山伯与祝英台》  谈《梁祝》的“十八相送”  关于《铸情》  谈《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含义  谈《理查三世》  谈《第十二夜》杂说翻书出版写作游记访谈读史后记附录从历史走廓穿行过来的《明报月刊》——《明月四十年精品文丛》编后记

章节摘录

谈《除三害》     急锣紧鼓声中,幕里大叫一场:“好酒!”一个神态豪迈、气宇轩昂的豪杰跌跌撞撞地大步出台,袍袖一挥,四句西皮散板,只听得:“醉里不知天地窄,任教两眼笑英雄;”台下彩声春雷轰动。啊哈,真乃绝妙好辞,绝妙好戏也!     《除三害》这出戏从头至尾充满了英雄气概。当裘盛戎去的周处念道“凭俺臂力任潇洒,哪管荆棘道路差”时,我们眼前立时显现了一个怀才不遇、落魄放荡的豪杰形象。周处不是《江州城》里的李逵,两个都是恃强横行、落拓不羁的好汉子,但周处身上没有李逵那副泼皮无赖的气息;周处也不是《醉打山门》的鲁智深:两个都是好酒就大喝,遇见不顺眼之事放手便打人,但周处不像鲁智深那样“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上场道白中说:“无奈半生落魄,一事无成。”这正表明了他是满腔热血,很想有所作为的。他没有李逵的娇媚可喜,没有鲁智深的潇洒自如,但自有他的慷慨跌宕,悲愤侠烈之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大陆唯一一本金庸授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金庸先生重新亲笔校订经典版。    汇聚全球华语大家的思想盛宴,香港华语名刊《明报月刊》,四十年精品文丛。

编辑推荐

《金庸散文集》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亚话剧和经典外国电影、中国传统戏曲的点评文章,非常有功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庸散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8条)

 
 

  •   “武侠小说比较能受人喜欢,不因为打斗、情节曲折离奇,而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形式。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人情风俗、道德与是非观念。”(引自书中第259页)要系统完整地了解金庸小说所蕴涵的思想和文学价值,仅仅读小说是不够的,虽然在20多年前通过阅读查先生的著作,便已经完全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本散文集涉及了金庸作为报人、文人的肝胆和坚守,以及他是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总结和擢升的。书中收录了查先生关于戏曲歌舞文学等方面的一些言说,娓娓道来中可以感受先生的博学和宽厚;附录的一些名家所言也并非仅仅溢美之辞,而是以自己的了解介绍先生的人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先生的作品。
  •   金庸先生的作品一直都让人感动。这部散文集看了以后觉得金庸先生真的是大师,字里行间里面很动容。
  •   此书是金庸先生不多的散文随笔的集结,应该重视。读来受益,能够感受到一个渊博的老人的知识积淀和文化情怀。
  •   很欣赏金庸的文章,他的散文不同于他的武侠小说,你可以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纯粹的金庸。散文写得也很好
  •   对一般武侠爱好者来看,或许这些文字很无谓沉闷。但对于金迷还有文学爱好者来看,这是本不错的书,通过此书可以对金庸了解更多,可以看出金庸的小说不仅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还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养分。看他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理解是颇有心得的。他是个广泛涉猎中西文化,喜欢把两者融合的人。虽然和钱钟书这些大家无法比,但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   平常只关注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如今拜读其散文,确实获益良多,不愧大师二字!
  •   看完金庸的武侠小说,很适合再读读他的散文的。
  •   金庸散文集和金庸小说一样精彩
  •   喜欢金庸的武侠,所以买来他的散文拜读,里面的内容很杂很有沉淀和智慧,这不愧是大师!
  •   金庸大侠武侠写得好,散文也写得不错~
  •   如同他的小说,包罗万象,但均牵文化。看年轻时的金庸点评电影书画,看老年的金大侠大度而又精细地参与论战。不紧不慢,绵里藏针,文化味浓,历史感强,学人之作。或许是时评的生命力不强,故本书收录不多。但想当年香江健笔,纵横捭阖,笔力万钧,主要是说金庸的社评,如果将当年的论战背景与文章整理成书,相信亦颇为可读。
  •   下单后就关照门卫,一到就立即通知史。拿到手时是下午15点,接到门卫的电话时迫不及待赶去拿来。仔细地拆开包装,看到和介绍里一模一样的书时,满心的期待都实实在在的回落到肚子里。不过一夜辰光,一字不落的看完,就仿佛和金庸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次,淋漓而畅快。对待不同的事和物,金庸先生的看法总是高人一筹,文字利落,情感充沛。和读金庸小说的感觉有一样却又不一样的感觉。
  •   “感时伤逝,叹老嗟贫”这是中国文人的旧习。金庸先生却非同一般,他有政治家的胸怀,有企业家的敏锐,再加上文人的独特视角,出众的文才,写出的文章自然也脱去迂腐书生的见识。值的一读的好书。
  •   金庸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非常好看.喜欢.
  •   金庸大师的散文与其小说一样脍炙人口。
  •   看完全书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啊,只感觉还想看到更多的查老先生的作品。书中的各类文章绝对值得一读再读,丰富的绝对不止你的文学知识而已。尽情去体会查老先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宗师气度吧!不过附录的某些文章是他人对金庸的评价,个人觉得与金庸先生的作品相比颇有云泥之感。
  •   还不错,金庸的散文值得收藏。
  •   哈哈!买不起金庸全集,只好看他的散文喽!永远支持!
  •   金庸大师的散文,值得收藏!
  •   看到了金庸武侠以外的作品
  •   喜欢装帧设计,包括文字字体,对更深地了解金庸很有帮助……
  •   我是金庸迷,这本书和金庸小说一样精彩
  •   内容与小说很不同,喜欢金庸的看看
  •   书不错,金庸的国学知识确实丰富,非常受益
  •   另一个角度看金庸.
  •   金庸的文集也很耐看
  •   金庸的作品是要多读几遍的。
  •   因为喜欢金庸,才买了这本书,看了觉得一般
  •   本来是为了免运费的地99大元的姘头,没想到读后发现金庸老逼写的启示有点意思,再认识~
  •   金庸的作品永远是值得关注的。愿意看到老先生更多的作品。
  •   习惯了金先生的武侠,现在来看他的散文
  •   金大侠的武侠小说陪伴我多少青春岁月呢?真算不清楚,即使现在再拿起《天龙八部》,拿起《射雕英雄传》,《鹿鼎记》这些,恐怕照样还会欲罢不能。但大侠的散文,却很少能见得到,特别我们这样的小城,这书出来七年了,若不是网络,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相逢?所以,在这里,感谢当当。
  •   非常好的散文集,从字里行间了解金大侠的另一面
  •   这部书固然让人惊喜,不过还是值得提一句,老先生的随笔中有许多精华并没有收录在此,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一找.书里最有趣的是一篇关于岳飞的笔墨官司,还有许多有关于历史的典故和评述,都要比他评价自己的小说来得有趣
  •   看完了金大侠的小说再静下心来读一下他的散文,收获不菲!
  •   金大师的小说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想有了解金大师,他的散文就是直接的读物,个人觉得不错
  •   金大侠的散文第一次读到,领略大侠温柔的一面
  •   所有人认识金大侠,基本上是在那15部武侠小说中的零星了解。这本书,收集了金大侠半个世纪的感悟,送给读者的,不仅是其中精美的文字,其中还有众多的道理。凝结了金大侠的不少智慧!
  •   金大侠的书在思想及艺术方面都完爆其他武侠小说
  •   说实话,没有金大侠的武侠看起来这么过瘾,不过,那个年代的雅兴,也了解了不少。
  •   喜欢金大侠的武侠小说,所以买了这本书,在可看性上当然不如武侠,但是可以见识到偶像对事物的看法,还是很值得的。
  •   金大侠的书,都是值得买和占为己有的。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好,很满意。
  •   老公很喜歡~
  •   我才买完,货还没有收到就打特价了,跟原价相差二十多,郁闷死了。
  •   建议大家一起分享
  •   视野宽广,不愧为一代宗师
  •   大师。。。
  •   大家好书,值得看。
  •   性价比高,大师手笔非同凡响。好评
  •   和想象的几乎一样好。
  •   刚到货!看了一下觉得很好!发货也快!喜欢
  •   还没拜读,但我想应该不错吧
  •   给朋友买的,朋友看过后爱不释手啊。
  •   当当总算是争了一回气,昨天半夜下单今天中午就送到了,质量也很好,很满意,希望再接再厉!
  •   书还未看,品相很好,书有点大,拿手上不太方便,是16开的
  •   文化的传播者!
  •   是严谨的文化学者,有大家风范!
  •   智者的语言,不用看,翻一翻就知道
  •   看到的是一本中庸文字,没有反应性情的。一点声色不露。看不看都行似的。
  •   还没有时间细看那,只是大概看一下!
  •   不错虽然真的有点散
  •   这本书是金庸早期的散文集,不但语言简洁,文笔十分不错,就是书有点旧
  •   有几篇文章还不错。但是更喜欢金庸先生的小说
  •   让人从另一个侧面了解金庸先生,不仅是小说里所体会到的武侠大师。
  •   如果想了解金庸,读散文绝对比小说更有效。
  •   买的时候冲的是金庸的名字,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因为很多写小说好的作家不一定能写好散文.不过金庸的散文不同与国内的,不太沉重,但质感还保持的很不错.无愧为金庸
  •   书包装满意,金庸散文为老作品熟悉,很好的内容。拉克汗插图还没有阅读
  •   这些文字虽然不如武侠小说看起来过瘾,但是也是了解金庸的一些途径,虽然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赞成,还有就是,这本书版权页上标明的”插页4“我不明白什么意思,书中明明没有插页啊?
  •   进一步的了解金庸先生
  •   金庸的这本书主要是写金庸早期的一些作品,
    自爱创办明报的时候的 一些作品
  •   收集了金庸近半个世纪的随笔,比较少见,值得拥有。
  •   挺有意思。对于喜欢金庸老先生的人来说,买本来收藏也不错哦。看完后对金庸喜欢围棋印象较深。好像自己也开始对围棋有点兴趣了。哈哈。。。
  •   文如其人。单看文风,古龙和金庸就是两类人。但两人的书都是好看的书,有时间,尽快将两人的文集再读完为好。
  •   书封有点折角,其他还不错,书不太大,摸起来手感好哦。看过古龙的笑红尘,再看看金庸的小文
  •   对于金庸迷来说 喜欢
  •   还不错,比较有收藏价值,如果是真的喜欢金庸的人的话,可以考虑买一本
  •   以从戏曲、歌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入手,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悟。收录了当年了《三剑楼随笔》的几乎全部内容以及访谈,很好的散文集,值得入手。
  •   快速地翻阅了一遍,他的文字无可厚非,即使是散文,也非常漂亮.虽然没有武侠小说过瘾,那又怎么样?收藏啊.适合:文学青年/中年/老年评分:80
  •   叫成是杂文,可能更适合点!很普通的语言,感觉是个作者交流,没有体会到散文的美,很平平淡淡的谈作者对文艺的看法,开阔下视眼,作者对京剧武大描写的很好,难过他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武侠小说,京剧做了很大的贡献!总体来说,想了解金大侠的可以读读!
  •   第一次看到金大侠的散文,感觉金大侠果然见识广。
  •   金大师的散文确实不错,就是看着累。
  •   查先生功底还是深厚的。不过时事评论的篇幅太少了,达不到我买书的初衷。
  •   还是武侠更好看
  •   不过和他的武侠相比,更偏爱武侠: 
  •   一样不错的书
    就是没有他的小说精彩
  •   已经动物叫声这本,不知道怎么教宝宝
  •   多读大师手笔
  •   单看书的质量,给70分。
  •   金庸先生毕竟不是专门写散文的啊还是武侠小说好看
  •   金庸,在洞察世情上他是太师,在写武侠小说上他是大师,在做媒体生意上他是中师,在写散文上他可能只算得上小师了。
    本人是一个能够读得下枯燥理论书的人,但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前些天搬家又见到它,看了一页就没有兴趣了。
    在写散文上,金庸不如梁羽生也。
  •   说是第一本散文集,散文是最掩不住作者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采刻度的文体。才看到金庸曾经公共知识分子的一面。为了高品质的“明月”,向他致意。
  •   从不否认金庸老先生的高明,但这本书,只能说——不那么有趣。------------------------------------------------------------同感,我喜欢看金先生的武打系列,对这本书,印象一般
  •   从不否认金庸老先生的高明,但这本书,只能说——不那么有趣。
  •   和想象中的武侠小说水平比,太一般。
  •   全是戏剧观后感, 基本是小学生习作水平。
  •   这本书还不错,虽有点过时,但是内容很好看,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   寄过来的时候很新!不错!
  •   爱屋及乌而已。
  •   除非你是特别铁杆的金迷....又贵,而且也不太好看,翻一遍很少想翻第2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