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余华  页数:149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饱尝了人生绵延不绝的祸福、恩怨和悲喜之后,风烛残年的陆游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见牡丹花。”生活在公元前的贺拉斯说:“我们的财产,一件件被流逝的岁月抢走。”    人们通常的见解是,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越是长久,得到的财富也将越多。陆游和贺拉斯却暗示了我们反向的存在,那就是岁月抢走了我们一件件的财产,最后是两手空空,已忘天下事。只能是“犹见”牡丹花,还不是“已见”,而且是在虚无的梦中。    古希腊人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种维持生机的气质,这种气质名叫“和谐”。当陆游沦陷在悲凉和无可奈何的晚年之中,时隐时现的牡丹花让我们读到了脱颖而出的喜悦,这似乎就是维持生机的“和谐”。    我想这应该就是记忆。当漫漫的人生长途走向尾声的时候,财富荣耀也成身外之物,记忆却显得极为珍贵。一个偶然被唤醒的记忆,就像是小小的牡丹花一样,可以覆盖浩浩荡荡的天下事。    于是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众多表达记忆或者用记忆来表达的书籍。我虽然才力上捉襟见肘,也写下过一本被记忆贯穿起来的书——《在细雨中呼喊)。我要说明的是,这虽然不是一部自传,里面却是云集了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当然这样的感受和理解是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他那部像人生一样漫长的《追忆似水年华》里,有一段精美的描述。当他深夜在床上躺下来的时候,他的脸放到了枕头上,枕套的绸缎可能是穿越了丝绸之路,从中国运抵法国的。光滑的绸缎让普鲁斯特产生了清新和娇嫩的感受,然后唤醒了他对自己童年脸庞的记忆。他说他睡在枕头上时,仿佛是睡在自己童年的脸庞上。这样的记忆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和谐”,当普鲁斯特的呼吸因为肺病困扰变得断断续续时,对过去生活的记忆成为了维持他体内生机的气质,让他的生活在叙述里变得流畅和奇妙无比。    我现在努力回想,十二年前写作这部《在细雨中呼喊》的时候,我是不是时常枕在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脸庞上?遗憾的是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倒是在记忆深处唤醒了很多幸福的感受,也唤醒了很多辛酸的感受。    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内容概要

这本《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是由余华先生创作的随便集。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收录了《博尔赫斯的现实》、《契诃夫的 等待》、《山鲁佐德的故事》、《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内心之
死》、《卡夫卡和K》、《文学和文学史》、《威廉·福克纳》、《胡安· 鲁尔福》等作品。

作者简介

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已经完成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书籍目录

我能否相信自己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博尔赫斯的现实
契诃夫的等待
山鲁佐德的故事
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
内心之死
卡夫卡和K
文学和文学史
威廉·福克纳
胡安·鲁尔福
前言和后记
是一个形容词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后来,我又读到了蒙田的书,这位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家告诉我们:“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他说,“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看法常常充满矛盾?多少昨天还是信条的东西,今天却成了谎言?”蒙田暗示我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四个世纪以后,很多知名人士站出来为蒙田的话作证。1943年,IBM公司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胸有成竹地告诉人们:“我想,5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位无声电影时代造就的富翁哈里·华纳,在1927年坚信:“哪一个家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而蒙田的同胞福煦元帅,这位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总司令,对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十分喜爱,他说:“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 我知道能让蒙田深感愉快的证词远远不止这些。这些证人的错误并不是信口开河,并不是不负责任地说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他们所说的恰恰是他们最熟悉的,无论是托马斯。沃森,还是哈里·华纳,或者是福煦元帅,都毫无疑问地拥有着上述看法的权威。问题就出在这里,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样,他们开始对未来发表看法了。而对他们来说,未来仅仅只是时间向前延伸而已,除此之外他们对未来就一无所知了。就像1899年那位美国专利局的委员下令拆除他的办公室一样。理由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有趣的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未来却牢牢地记住了他们,使他们在各种不同语言的报刊的夹缝里,以笑料的方式获得永生。 很多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不知道的事就不要说。这似乎是谨慎和谦虚的品质,而且还时常被认为是一些成功的标志。在发表看法时小心翼翼固然很好,问题是人们如何判断知道与不知道?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大加议论,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知道的事物上发表不知道的看法,并且乐此不疲。这是不是知识带来的自信? 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在大学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告诉了我,他说:“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书就像是一块石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会激起石子。”最后他这样说,“因此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 他的原话是用来抵挡当时老师的批评,在大学时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现在重温他的看法时,除了有趣之外,也会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经受太多的反驳。 这位朋友的话倒是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未来的。然后,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笑话。 有一些聪明的看法,当它们被发表时,常常是绕过了看法。就像那位希腊人,他让命运的看法来代替生活的看法;还有艾萨克‘辛格的哥哥,尽管这位失败的作家没有能够证明“只有事实不会陈旧过时”,但是他的弟弟,那位对哥哥很可能是随口说出的话坚信不已的艾萨克·辛格,却向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辛格的作品确实如此。 对他们而言,真正的“看法”又是什么呢?当别人选择道路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似乎是路口,那些交叉的或者是十字的路口。他们在否定“看法”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看法”。这一点谁都知道,因为要做到真正的没有看法是不可能的。既然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同样可以行走,一个具备了理解能力的人如何能够放弃判断? 是不是说,真正的“看法”是无法确定的,或者说“看法”应该是内心深处迟疑不决的活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看法就是沉默。可是所有的人都在发出声音,包括希腊人、辛格的哥哥,当然也有蒙田。 与别人不同的是,蒙田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怀疑主义的立场。他们似乎相信“任何一个命题的对面,都存在着另外一个命题”。 另外一些人也相信这个立场。在去年,也就是1996年,有一位琼斯小姐荣获了美国俄亥俄州一个私人基金会设立的“贞洁奖”,获奖理由十分简单,就是这位琼斯小姐的年龄和她处女膜的年龄一样,都是38岁。琼斯小姐走上领奖台时这样说:“我领取的绝不是什么‘处女奖’,我天生厌恶男人,敌视男人,所以我今年38岁了,还没有被破坏处女膜。应该说,这5万美元是我获得的敌视男人奖。” 这个由那些精力过剩的男人设立的奖,本来应该奖给这个性乱时代的贞洁处女,结果却落到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手中,琼斯小姐要消灭性的存在。这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对那些好事的男人来说,没有性肯定比性乱更糟糕。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天衣无缝地结合到了一起。 由此可见,我们生活中的看法已经是无奇不有。既然两个完全对立的看法都可以荣辱与共,其它的看法自然也应该得到它们的身份证。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笑忘书》里,让一位哲学教授说出这样一句话:“自詹姆斯·乔伊斯以来,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生活的最伟大的冒险在于冒险的不存在……” 这句话很受欢迎,并且成为了一部法文小说的卷首题词。这句话所表达的看法和它的句式一样圆滑,它的优点是能够让反对它的人不知所措,同样也让赞成它的人不知所措。如果模仿那位哲学教授的话,就可以这么说:这句话所表达的最重要的看法在于看法的不存在。 几年以后,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旧话重提,他说:“……这不过是一些精巧的混账话。当年,70年代,我在周围到处听到这些补缀着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残渣的大学圈里的扯淡。

后记

在一部作品写作之初,作家的理想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作家并不知道这部作品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我的意思是,一如既往的写作是在叙述上不断地压制自己?还是终于解放了自己?当一位作家反复强调如何喜欢自己的某一部作品时,一定有着某些隐秘的理由。因为一部作品的历史总是和作家个人的历史紧密相连,在作家众多的作品中,总会有那么几部是作为解放者出现的,它们让作家恍然大悟,让作家感到自己已经进入了理想中的写作。    叙述上的训练有素,可以让作家永到渠成般的写作,然而同时也常常掩盖了一个致命的困境。当作家拥有了能够信赖的叙述方式,知道如何去应付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信赖会使作家越来越熟练,熟练则会慢慢地把作家造就成一个职业的写作者,而不再是艺术的创造者了。这样的写作会使作家丧失理想,他每天面临的不再是追求什么,而是表达什么。所以说当作家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时候,他也开始遭受到来自叙述的欺压了。    我个人的写作历史告诉我:没有一部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可以事先设计的,写作就像生活那样让我感到未知,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叙述的方式,或者说是风格,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风格不会属于任何人,它不是大街上的出租车招手即来,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名拳击手,它总是想方设法先把你打倒在地,让你心灰意冷,让你远离那些优美感人的叙述景色,所以你必须将它击倒。写作的过程有时候就是这样,很像是斗殴的过程。因此,当某些美妙的叙述方式得到确立的时候,所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才华和洞察力,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勇气。    北京,一九九六年二月八日

编辑推荐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1条)

 
 

  •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   这部是余华自己写的读书心得,我要的是余华编的那十部感动他的温暖旅程的作品,没有买成,只能等以后有空时再看。
  •   即使在百感交集里温暖也是能让人一下就感受到的心情!
  •   本书如其名,温暖而百感交集!
  •   一个作家的对书的观后感其实就是对一本有一本的书的推荐。在这里,余华是成功的。余华通过自己对一个作家不同作品的拜读随后分析,整理出该作家的写作风格、叙述手法、心理描写和小说结构特点,不仅如此,余华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量和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个人看法,可以将不同作家作品的不同特点和相同之处进行表述,还能对不同作家不同作品在某个方面孰优孰劣进行比较,而这也更能刺激读者渴求去看这些伟大的作品。 于我而言,余华是成功的。通过他的介绍,我渴求着拜读着这些伟大的作品。这些仅仅依靠我自己所不能发掘的作品。而余华用自己的双手,挖掘出这些宝藏,让这些宝藏的光芒刺激着我的眼睛,于是我注意到了这些宝藏独特的光芒,我也终于开始挖掘宝藏,开始了属于我自己的挖宝之旅,然后,将这些宝藏与大家分享,于是,一种传递便开始了。 阅读,确实是一件神圣的事。不因为别的原因而读,仅仅是因为一种喜好,一种渴求,那么多么令人幸福的事。阅读,不停的阅读,终生阅读。
  •   余华的作品一向很经典,这本也很好看,与小说有不一样的感觉
  •   余华的散文不如小说,短篇不如长篇
  •   一直喜欢余华的小说
  •   余华的作品一直我的最爱,他用平实的故事讲述一个个社会问题,我觉得他应该在不久的将来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   还不错,很喜欢余华,里面对别人作品的体悟写的挺好的。
  •   余华的大师作品!!!!!
  •   余华的散文同样不可错过
  •   一直很喜欢余华的书,有境界,有思想,也很喜欢到当当网上买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
  •   之前看过活着...对余华的书很有好感...所以买了整套...感觉不错...
  •   这个商品不错,余华的书必须推荐!
  •   书挺好的,纸质好...余华的书我都特别喜欢
  •   余华的书很好!书要赶快买啊,一年比一年贵,这个比前几年印的多了好几块钱
  •   很好看,是关于文学的很有价值的评论
  •   这本书写的都是作者的一些感悟,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很强,它其中评鉴的许多书我都没有看过,所以要加强阅读量了
  •   书本很薄,但是读后收益匪浅,从一本书延伸到许多人、许多故事,值得一读
  •   写得蛮有趣味和深刻,可以按图索骥,找寻经典作家
  •   随笔风格,很经典的一本,小书~
  •   因为还没看,所以不能枉加评论。
  •   很好的书!建议大家先读读书中提到的原著再看老余的感想,那样体会更好。
  •   很有内涵的一本书,值得大家一读
  •   书质量很好,对如何读书,选择读什么书有很大帮助
  •   读史是我们了解这个社会的最好的方法。
  •   运费超高!!
  •   送货很快,就是服务态度一般。书正版很好。
  •   非常不错的书,赞一个,喜欢~~
  •   拿到书后好高兴很喜欢希望能买更多这样的书
  •   给堂弟买的书,他说物流很不错,给个好评
  •   帮同学买的,内容还好吧。
  •   不是很厚,看起来很舒服!
  •   看了一半,有所收获
  •   妹妹老师要求购买,于是我也翻阅了一下,里面的内容还是不错的。推荐大家看看,而且价格也不贵
  •   给力!!看着不错哈
  •   很满意,书是正品
  •   值得收藏的一本。
  •   不太喜欢这种的,
  •   各篇散文汇合而成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   书写的不错,收录了余华中期的作品,是一些关于其他书籍的读后感。说实话我不是很有知识的人,书中写的好些书籍都没看过,所以就更谈不上和余华的读后感产生共鸣了,所以......我没看懂!
  •   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写得亦是好。
  •   冲着作者余华才买的,内容也还可以。
  •   还没有拜读完,不过精彩已经呈现在眼前,很期待,快点读完,分享感受
  •   书还是不错的,讲了作者对文学的看法,受益匪浅,只怪自己愚笨,没有完全明白。。
  •   给朋友买的,看了之后说有点压抑的
  •   我想说这本散文集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我看不懂,或者说我更适合看直白一点的小说吧。
  •   还没看呢,余华的作品还是比较喜欢的。几乎他的作品我都买
  •   比想象的要薄,包装不错
  •   是余华的读后感,如果看的书不够多(卡夫卡啊还有其他外国作家的)建议不要买,并且它的文字并没有让我去读那些书的冲动。
  •   想买以前的版本买不到了,这版封面太普通
  •   不是我的菜,看着一点感觉都没有~~
  •   六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了它,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内心之死》。我看了、喜欢了……一次温暖的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奇异的语汇和熨贴心底的文字无论是山峰的兀出地面还是河流的沉入地表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线性阅读纬度的延展它昭示了一个人关于文字的个体化见解充满个性和真诚仿佛可以看到那落在每一个文字上的温暖的目光……这不是“喝”出来的文字是“品”出来的
  •   “我对那些伟大的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他们讲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他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每次看完某本名著后我的感受。本书多为阅读随笔,写的是余华对于大师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思索。看罢此书,我也开始找了书内提到的作品来阅读,有读过的没读过的,我意外的发现了之前自己从未发现的东西。
  •   余华的书从来不叫人失望
  •   很不错,余华的读书体会,概括的很经典,值得收藏,研究。
  •   余华的文章都很不错
  •   余华在书中细数著名作家对其写作的影响,甚至是对内心的影响。很不错的书!
  •   书吧,还行。就是到手都是脏的书皮。不过还可以,希望以后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点
  •   随笔,很不错哦。余华的小说看了很多,感觉结局和剧情十分让人难忘。很锐利的笔触。
  •   装订很好,书不是很厚,写了余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很真,很温暖,有一些句子都很喜欢。赞一个。
  •   余华的书都很喜欢 感觉都挺好看的
  •   原来是读后感 不怪卖家 是自己没看清
  •   还是喜欢他的小说 这个感觉一般 没细看
  •   还没有看完 还不错 很好
  •   比较枯燥,类似与书评
  •   被这本书的作者和书名迷惑了,以为写的是一段故事,结果看了看,发现这本书纯粹是类似于书评或读后感的东西,因为这里所谓的百感交集其实除了指作者的内心感受之外,更是指作者对于一些大家们的作品的评述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里面谈到了很多大作家,村上春树啦,卡夫卡啦的作品,多的去了,所以当我这个连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没看的时候根本看不懂这本书的内容。所以个人觉得它更多的是对... 阅读更多
  •   里面提到的好多书还没有看,加油
  •   小小的一本= =没事出去的话可以带身边看
  •   这部随笔集让我们看到余华作为一个优秀小说家是如何从世界文学大师身上汲取营养的,他真诚的话语也让我看到一个优秀作家应该具备的水准。另外,真是难以想象,《第七天》这样的作品怎么能是出于余华之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