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设计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毛雄飞,韩勇 编著  页数:129  

内容概要

平面构成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基础课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期间究竟有多少平面构成教材出版,实在是无从统计。  那么,平面构成教材还需要吗?  毫无疑问,需要!因为,时代在发展,设计新观念层出不穷。与之紧密联系的平面构成教材也应与时俱进,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再添砖加瓦,以完善平面构成设计的内容,促进平面构成教学的发展。为此,我院设计系毛雄飞老师积极编写了此书。  反思和创新是本书的编写宗旨。  反思,从学生的角度审视长期以来“构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效果;从基础教学的角度反思教学的目标、要求。  创新,首先要对平面构成教学体系进行整体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平面构成的作用非常明显。平面构成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引导性地让我们获得感晤,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什么是有效,引导我们走向秩序,梳理我们的视觉流程,强化我们的视觉表达效果,通过形式整合我们的设计思维。  然后,在此基础上,应思考怎样进行平面构成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书尝试在阐明平面构成设计思维的特征,探索点、线,面作为构成元素进行平面设计的艺术规律的同时,从多角度分析平面构成的形式构成,指导初学者摆脱无从下手的局面。对此,本书精挑细选的形象性图片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学生学习平面构成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一种美感提升和图形表达能力的训练。  另外,本书针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绘画基础为先的教学实际状况,从理论上加强了从具象构成到抽象构成的有效剖析,以便对读者从方法论上进行方向性的指引。同时,本书信息量大,图片资料经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是平面构成设计的最佳参考资料,相信读者会从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毛雄飞,197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200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创作、研究工作。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作品《自然表白》入选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展.《衣韵》入选第二届全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平面构成设计思维的特征 一、设计思维的抽象性 二、设计思维的独创性  (一)首创性  (二)创造性想象  (三)独立性第三章 实现平面构成形态转换 一、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二、抽象的概念 三、观察和变化第四章 基本要素的平面构成 一、点的构成  (一)点缀作用  (二)平衡作用  (三)动感效应  (四)视觉延续作用  (五)对视觉的定位作用 二、线的构成 三、面的构成 四、体的虚幻构成 五、综合要素的构成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构成 一、对称与镜像 二、重复 三、渐变 四、节奏、韵律 五、发射  (一)扩散式发射  (二)向心式发射  (三)同心式发射  (四)螺旋式发射 六、骨骼  (一)骨架变化  (二)单位元素的形式变化 七、近似 八、虚与实 九、疏与密  (一)密集  (二)散点  (三)游离  (四)聚散对比 十、动与静 十一、面积、大小、位置、比例 十二、均衡 十三、穿插、分割、错位、交叠 十四、单纯与复杂 十五、拼贴 十六、肌理 十七、图与地、正与负 十八、打散分割、解析重构 十九、三维的二维转换 二十、异化空间第六章 优秀作品欣赏 一、创意构成 二、具象辨识含义的抽象形态构成 三、非具象辨识含义的抽象形态构成……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设计思维的抽象性平面构成的设计思维和一般的艺术创作设计思维一样,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众所周知,思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实践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思维活动的依据。平面构成设计思维和任何思维一样,具有着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只不过认识的方式和过程有别于其他。美学之父鲍姆加登认为“艺术思维是全然感性的”,黑格尔也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是,黑格尔另一方面却肯定了“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无疑,平面构成设计思维与任何艺术创作思维一样,可以认为是形象性的思维。它通过排列、组织等形式构成的种种现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事实上,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挖掘鹅卵石的美:(1)表面斑斑驳驳的纹理,也许有意境美。(2)投入水中时在光的折射下(即改变环境)呈现润泽的质感美。(3)鹅卵石形状的好看。(4)鹅卵石表面色彩搭配很美。这就是事物展示出的多面性质,构成设计当然可以单独从一个方面入手,然而显示事物多面性的综合表现也往往更乐于被人接受。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牵动意识的不仅仅局限于美,况且美也是多样的。平面构成由于本身需要思考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美术创作,因而,平面构成的设计思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表现形式是以图形和视觉方式来表现数理的某些基本概念,追求数理逻辑的形式美、秩序美和序列感。它的应用是建立在理性审美规律支配状态下的情趣性设计,是偏重于抽象的设计思维方式。与其说平面构成是抽象的设计思维,不如说平面构成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或传达一点什么东西,具体要传达的这一点东西应该在作者大脑中尚未十分明确。有时候想到的东西未必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原先想要表述的概念。作品的多含义取决于作品形式,因为美术作品以形象、形式诉诸画面,允许观者纵情联想,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识中萌生的想法,要求有感而发,有可贵的真实体验,这些体验的现实基础就是所谓的现象。人的思维有了这些现象就开始活动起来,就有了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象的能力,以及普遍化与集中化的概括作用(图2-1、图2-2)。从理论上讲,平面构成的设计思维就如同18世纪哲学家维柯所认为的“以形象来表示类概念或普遍概念”。然而实际上,一直以来平面构成设计创作的种种纷繁复杂的面貌显示出进行设计创作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它不仅仅存在受理性制约的感性作用来完成的方式,也存在以感性基础的理性作用来完成的方式。因此,那种一概而论的思维模式,比如简单地认为设计思维活动过程是由表象(事物的直接印象)-+概念(思想)-+表象(新创造的形象)的过程,确实是以偏概全了。平面构成设计以其内容无所不在的宽广性和创作主体——人的活动和主观能力的多样性,决定了创作思维的生动性、活跃性。以往的认为平面构成仅仅是以数、量比例审美构成,或者单一形式因素为绝对研究对象的观点,今天看来不啻是狭隘的。它抛弃了进行平面构成的内在需求,即构成设计的内因推动力。平面构成设计思维的活跃性正是体现在它不排除现实生活的因素,生活的生动是其根源,重要的是如何实现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化,这是我们在第三章中所要着重论述的。

后记

在结束本书编写之际,笔者要衷心感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多届学生的辛苦努力,他们在平面构成作业中表现出来的才华,令人倍感欣慰。书中所收集的每幅图片都尽可能地找到原设计者,并在书中署名,然而有些设计者已毕业离校多年,难以查找。对此,笔者希望书中选用的平面构成作品没有署名或署名出现错误的,同学们能给予谅解。同时,也希望这些作品的设计者,看到此书后能及时与笔者联系,以便在本书重印时,能对漏写和不当的姓名进行增改,的确,理论的目的是指引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终极、唯一标准,反过来实践也会促使理论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基础教材,本书的编写力求科学性,艺术性。理论性,学识性,实用性的统一。然而,由于笔者精力及时问有限,书中难免会有失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平面构成设计》是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平面构成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图文并茂,且图片非常典型,增进学习热情。编者团队用心了。
  •   书是我在书店看中的,专门来当当网购买,正版还便宜。
  •   这本书挺好的,我挺满意的
  •   内容比较丰富,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工具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