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鉴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曾参、 东篱子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曾参  页数:324  译者:东篱子  

前言

《大学》为“四书”之一。“大学”一词的意思,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无关,在古代,它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所谓“小学”,就是一门研究字义、音韵、训诂的学科,是做学问的基础。而“大学”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也可以说是“大人之学”。起初,《大学》的影响并不像今天这么大,它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一篇而已。《礼记》大家都知道,自从它问世以来,在儒家的经典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学》一篇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到了宋朝,朱熹和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认为,《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其地位和影响一直被埋没了,急需“正名”。

内容概要

  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从实用仨义角度来讲,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等均有深刻启迪意义。《大学全鉴》将《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曾参 译者:东篱子

书籍目录

一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大学》全文分经、传两部分,经,原本只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大儒程颢认为是“孔子遗书,初学入德之门”。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初入社会立身处世的必修入门课。其中,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阐明了大学思想的根本所在: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三纲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包含了儒家学派的方法论,极具实用价值。1.大学核心之道——明德、亲民、至善/22.“知止”才能有所得/103.懂得“本末”“终始”“先后”是学习大学之道的关键/184.明德天下,先治其国/285.欲治国,先齐家/326.欲齐家,先修身/357.欲修身,先正心/408.欲正心,先诚意/439.欲诚意.先致知/46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50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5212.忠实诚信源于对事物的认识/5813.意念诚实才能心思端正/6014.心思端正,而后才有身心的修养/6215.有了品德的修养才能治理好家族/6416.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6717.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6918.从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7219.基础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7520.以尊重换取尊重/79二 康诰盘铭、邦畿章将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康诰盘铭、邦畿章是《大学》之“传”的开篇两章,主要就“经”中的“三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德”的角度做了边一步阐述。不管历史如伺演变,不管社会背景如何变迁,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比如道德的标杆。“德”是立世的根本,守住自己道德的底线,“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1.显明美德,源于自我/842.修养身心,君子当“无所不用其极”/873.美德盖天下而“惟民所止”/904.身为国君就要做到仁政/945.身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966.身为儿女就要尽孝道/997.身为父母就要做到慈爱/1028.与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1079.道德至善,民而能服/11010.贤贤亲亲,民之不忘/114三 听讼、格物致知章。凡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听讼、格物致知章中,《大学》从审理诉讼说起,把“格物致知”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知道导致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地把问题解决。而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彻底的认识。这就是“格物致知”。1.审理诉讼一定要公平公正/1182.让不法之徒不得“尽其辞”/1203.认识的彻底才是“知”的最高境界/123四 诚意章:君子当“,嗅其独”而“不自欺”“诚”,自古以来就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宋朝大儒朱熹针对这一章的内容,说“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大学》认为,”诚意”做人的关键是“慎独”、“不自欺”。“慎独”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最容易对自己放松戒备,从而把自己最真实的本性表现出来,如果在这时仍然能够做到像往常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这样一来就算真正达到“诚意”的境界了。1.诚意的关键在于不自欺/1262.诚于中,形于外/1323.时刻记得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1364.以德涧身,心广体胖/138五 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内心的中正为要正心章,在原作中,朱熹称为“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正心与修身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关系。心不正,则修身就无从谈起。因此修身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中正。关于这一问题,正心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指导答案,并且每一条都能切中要害,一语中的。1.有所愤怒.心不能正/1422.有所恐惧.心不能正/1463.贪好安逸享乐,心不能正/1504.有所忧患,心不能正/1565.心不在焉.一切就无从谈起/159六 齐家章:完善自我,才有整个家庭的和睦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一“家”之和睦,就没有一国之安宁。齐家,任重而道远。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事实却是如此,家,并不好治理。《大学》说“齐家必先修身”,所以,齐家之前,首先要做到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达到一定水平了,才可肩负起一家之重担,才能使整个家庭走向和睦幸福。1.对自己的亲人不能过于偏爱/1662.对厌恶的人不能存有偏见/1693.面对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行为/1744.哀矜过度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177……七 治国章:家事,国事,事事相通八 平天下章:以人为本,仁德厚民

章节摘录

插图:正如《菜根谭》里所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一种境界,古诗也有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酒饮微醺,正得其醺醺然然的快感,若是狂饮烂醉,超过了微醺的度,那接下来不仅感受不到酒的好处,反而会头痛、呕吐,在生理上遭受痛苦。还有的人喝醉了之后会做出一些平日清醒时绝对不会做的事,说错话,这就不仅仅是个人生理上的痛苦了,还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而花看半开,自然,花未开时领略不到它的美,而花若全开也就离凋谢之期将近,最美便是半开时,就像是妙龄少女,尚未尽褪孩童稚气,却又未曾沾染成人的风尘,正是半开之花最美之时。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地。宋朝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安身立命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但是君子好名,小人好利,人们往往为各色欲望所驱使,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得意处张扬跋扈,全然不会未雨绸缪。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宠臣,他早年追随秦王李世民打仗,多有战功,屡有升迁。而且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贤良淑德,世人敬仰。有这两层关系在,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是非常信任和重用的。在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受封齐国公,但他从不倚仗自己的身份而骄横行事,每言大事必反复思量,然后方徐徐陈进。有人说他太过谨慎,长孙无忌就说:“身为重臣,当自知厉害,慎对宠恩。我若倚仗皇上垂爱,不知检点,乱进谏言,一来对皇上不敬,二来也会由此失去皇上的信任。怎敢大意呢?”有一次,在朝会上商议讨伐突厥的事,有人借突厥发生内乱之机,主张发兵讨伐,以成大功。长孙无忌听后却久久不发一言,唐太宗就问他的意见:“你足智多谋,相信此事自有明断。你不做声,可是另有打算吗?”

编辑推荐

《大学全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对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再进一步,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以此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对外,《大学全鉴》指导性地提出了很多做事、处世的原则、方法。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全鉴》为“四书”之一。“大学”一词的意思,跟现代意义卜的“大学”无关,在古代,它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所谓“小学”,就是一门研究字义、音韵、训诂的学科,是做学问的基础。而“大学”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也可以说是“大人之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全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虽然还看了不多,简单评价下吧。对于大学的解释不太深刻,个人感觉比较泛泛,都是讲的历史故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