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配伍及禁忌示例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  作者:马子密  页数:287  

前言

  陈嘉谟·《本草蒙筌》言:“治病在药,用药由人。切勿索骥按图,务须活泼泼地。先正尝日:医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陈氏所言,道出中医辨证施治的根本原则,那就是要深刻体悟药性,临证活学活用。  然而,自《神农本草经》以下,关于中药药性的历代论著,可谓浩如烟海。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之中药学教材,又失于过度概括和抽象。尤其对于接受中医药基础教育的大专院校的初学者而言,孤立地学习某味药具有某种概括性的功效,又极易造成机械理解和应用,“索骥按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大多数中药都具有多方面的药性功效。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其药性,从而在临床中恰如其分地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这是每一位中医临床者所必须面对的临床现实,也是每一位中医临床者所期望达到的临床状态。笔者认为,从历代先贤的遣药配伍示例入手,潜心观察、细心体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另外,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意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不仅对于西药的合理使用,而且对于中药的处方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用药、安全医疗,逐渐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医学社会学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现代中医临床者而言,就意味着不仅要熟知每一味中药“怎么用”,而且要明晰“不能怎么用”,也就是一个中药的使用禁忌问题。  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大致有两种极端且对立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中药大多为草根树皮,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随意服用;也有人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被长期忽视,甚至自古以来就没有被中医药使用者研究、重视,其实已经误服误治,而医患双方均不自觉,几千年来杀人于无形,进而得出中医药是“伪科学”、中医药应该被“废除”之类的荒谬结论。笔者相信,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稍有正常逻辑思维者自然会得出一个客观的评判,尤其对于后者之观点。  其实,中药学自《神农本草经》始,即有每一味中药的四,气五味对应阴阳寒热温凉之论,药物的使用都要遵循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纲)原则,禁止热证投以甘热药,寒证投以苦寒药,实证投以补益药,虚证投以攻伐药,所谓“虚虚实实”之戒。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学家和临床学家结合大量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和教训),对于大多数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和配伍禁忌都有多角度、多层次的总结和论述,其中不乏著书立说者,以流传后世而警雹后学。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无论单味药物的毒性及炮制解毒,还是配伍后的相生相克、相畏相反,都有明确的、反复的论述。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共收录了17类307味临床常用中药,援引了近106部历代本草学、中医学名著,并参阅了若干现代中医学刊物,力求广征博引。每味药物除了简单说明其性味归经和功效外,主要包括两部分:【配伍示例】及【遣药禁忌】。本书的编写立足于中药药性的探索,希望从配伍与药性、遣药与禁忌两个视角,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整理和归纳,试图提供比较全面而集中的相关信息,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集中研习,开卷有益。适合所有中医药使用者和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解表类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细辛    紫苏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香薷    生姜    葱白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薄荷    桑叶    菊花    蝉蜕    牛蒡子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升麻    浮萍    木贼    淡豆豉第二章  清热类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淡竹叶    栀子    黄连    黄芩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夏枯草    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第三章  泻下类第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第五章  祛风湿类第六章  祛湿类第七章  理气类第八章  温里祛寒类第九章  理血类第十章  驱虫类第十一章  消食类第十二章  安神类第十三章  平肝熄风类第十四章  开窍类第十五章  补益类第十六章  收涩类第十七章  涌吐类及其他

章节摘录

  王孟英·《温热经纬》:幼科一见发热,即以柴葛解肌,初不究其因何而发热也。表热不清,柴葛不撤,虽肝风已动,犹以风药助虐,亦不慎乎。此叶氏所以有劫肝阴、竭胃汁之切戒也。  汪昂·《本草备要》:若病在太阳,服之太早,则引贼入门;若病入阴经,复服柴胡,则重虚其表,最谊详慎。阴虚,火炎气升者禁用。外感生用,内伤升气,酒炒用根;中及下降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  张璐·《本经逢原》:若劳在肝胆、心包络有热,或少阳经寒热,则柴胡为必用药。劳在脾胃者不可用。东垣补中益气用之者,乃引肝胆清阳之气上行,兼升达参、芪之力耳。柴胡为少阳经药,病在太阳,服之太早,则引寇人门。病在阴经用之,则重伤其表,误人不可胜数。其性升发,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火炎上者勿服。若阴虚骨蒸服之,助其虚阳上逆,势必耗尽真阴而后已。奈何操司命之权者,多所未悟也。  张志聪·《本草崇原》:柴胡乃从太阴地土、阳明中土而外达于太阳之药也。故仲祖《卒病论》言:伤寒中风,不从表解,太阳之气逆于中土,不能枢转外出,则用小柴胡汤达太阳之气于肌表,是柴胡并非少阳主药,后人有病在太阳,而用柴胡,则引邪入于少阳之说,此庸愚无稽之言,后人宗之,鄙陋甚矣。  严西亭,等·《得配本草》:太阳病,用此引盗入门。病入阴经,用此重伤其表。病在肝肾,用此经络不合。阴虚火动痰喘,宜清不宜升。虚寒呕吐,愈升删愈吐。五者皆禁用。《本经》柴胡并未言及治劳,而劳热证误用之,害人不浅。然有一种虚劳,复受邪热,因邪热而愈成劳损者,柴胡在所必需。今人知劳热禁用之论,概不敢使,此又不知权变者也。  邹澍·《本经疏证》:即是思之,则柴胡为用,必阴气不舒,致阳气不达者,乃为恰对,若阴气已虚者,阳方无依而欲越,更用升阳,是速其毙耳,可乎?故凡元气下脱,虚火上炎,及阴虚发热,不因血凝气阻为寒热者,近此,正如砒鸩矣。  周岩·《本草思辨录》:柴胡升少阳而使适于中,则少阳自遂其生生之性而脾肺悉受其荫,此即十一经取决于胆之谓也。东垣以柴胡为升阳明之清气,而后人遂沿其误,治本草者盍深究之?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寒热,山茱萸亦主寒热。柴胡所主之寒热,为少阳外感之邪,若伤寒疟疾是也,故宜用柴胡和解之;山萸肉所主之寒热,为厥阴内伤之寒热,若肝脏虚极忽寒忽热,汗出欲脱是也,故宜用山萸肉补敛之。二证之寒热虽同,而其病因判若天渊,临证者当细审之,用药慎勿误投也。柴胡为疟疾之主药,而小心过甚者,谓其人若或阴虚燥热,可以青蒿代之。不知疟邪伏于胁下两板油中,乃足少阳经之大都会,柴胡能人其中,升提疟邪透膈上出,而青蒿无斯力也;若遇燥热者,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其气分虚者,又有重用参、芪治愈者,然方中无不用柴胡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常用中药配伍及禁忌示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了解药性,自己运用时才会更放心!
  •   书不错,快递速度也可以。
  •   网购首选
  •   好书!可以补充中药学的不足。
  •   还算不错,作为一般工具书可以
  •   zhengzaiyanjiuzhong
  •   当当网的员工你们好。我邮购的图书到现在还有好几本没到我手中,我11月19号邮的书,慢件也应该到了吧。另外我同时邮两本书。为何只到一本,另一本哪里去了,十多天过去了,杳无音信。希望你们帮我查一查。订单号7061969069,书名是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