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读书记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尤怡  页数:58  译者:艾青华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医学读书记》为清代医家尤怡研读医书和临证之余的心得笔记。全书凡上、中、下三卷,续记一卷,共计86篇,每篇一论,篇幅无多,但论述精辟,末附静香楼医案三十一条。卷上论及《内经》理论和部分医籍校勘正误析疑;卷中是对仲景伤寒理论的发微探妙;卷下是对一些医家的述评;续记为杂录,理、法、方、药,均有所涉及;附录的医案都比较简略,以分析病机见长。
  本书主要以病证名和方名为论题,侧重于经典与临床证治的结合,是继《金匮要略心典》之后,尤氏的又一本吸英吐华之作,即启发后学,又精简实用,适合于广大中医工作者和爱好者参阅。

书籍目录

卷上
 阳气阴气
 四气
 气相得则和 不相得则病
 天符岁会
 六元正纪
 《灵》、《素》不同
 《素问》传写之误
 《甲乙》之误
 《王注》之误
 心欲软肾欲坚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脾气外绝
 劳风
 结阳 结阴
 胃脘痈
 肠覃石瘕
 肺消
 四维相代
 四肢不举
 折髀
 水液浑浊
 厥
 煎厥
 气泄
 疟脉实虚
 气痹精少皆能生寒
 刺久疾
 
 卷中
 风寒营卫之辨
 寒邪六经俱受 不必定自太阳
 阳结阴结
 纵横
 战栗
 热入血室
 圊血
 吐利烦躁 四逆
 ……
卷下
续记

章节摘录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按《本论》云:脉阳盛则促,则手足厥逆。而脉促者,非阳之虚,乃阳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阳外通。若厥而脉微者,则必更以四逆温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胸中,阳也,阳实气于四肢。邪结胸中,其阳不布,则手足无气而厥冷。胸邪最高,高者因而越之,故日当吐之,宜瓜蒂散。脉促者,阳结不通,故宜引其阳;脉紧者阳为邪遏,故须吐其邪。二者皆与阳虚厥逆不同。  脉微而厥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脉细而厥者,血虚不营于四末也,宜酸甘辛药温之、润之、行之,当归四逆是也。厥热伤寒先厥者,寒邪乍中,阳气暴折也;后热者,阳气渐复,阴邪将却也。五日厥,热亦五日者,阴胜阳复之常也。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谓有胜则有复,胜之甚者,其复亦甚。非以外厥之微甚,卜里热之浅深也。  伤寒前厥而后热者,其病多吉,阳复而阴剥也;前热而后厥者,其病多凶,阴进而阳退也。  厥四日,热反三日,即显阳微之机,不待复厥,至五日而知其病之进也;热四日,厥反三日,即显阴负之兆,不待复热,至五日而知其病之必愈也。  太阴,有桂枝加大黄汤下之一症;少阴,有大承气急下三症;厥阴,有小承气下之一症。夫邪入三阴,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从阳而出耳!张季明所谓太阴脾经,温燥不行,亦当温利自阳明出,如桂枝加大黄是也;少阴肾经,虽用附子,复使麻黄,厥阴肝经用桂枝,则知少阴亦自太阳出,厥阴亦自少阳出;及其太阳、少阳郁闭不行,则当自阳明出。故三阴皆有下症也。  风之为气,能动阳气而泄津液,所以发热、汗自出,与伤寒之发热、无汗不同。此用桂枝外发邪气,即以芍药内安津液;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药之酸,足以安内;生姜、大枣甘辛相合,亦助正气去邪之用。盖以肌解而邪不去,故不用麻黄发表,而以桂枝助阳以为表;以其汗出而营自和,故不用石膏之清里,而用芍药敛阴以为里。此桂枝汤之所以大异于麻黄、大青龙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医学读书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