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纪事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新芝,谭晓萍 主编  

内容概要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传记。这里有大量真实的档案资料,为您披露尘封的真相。这是一部记录伟人生命历程的纪实性著作。这里没有虚构的幻象。这里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您还原真实的历史瞬间。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情怀,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有思深虑远、纵横捭阖、处乱不惊的政治智慧。精心挑选、完美设计、权威编纂。

书籍目录

朱德纪事 上
 第一编 年少有志 奋发图强
  家世
  母亲
  老织匠的故事
  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
  入私塾读书
  不屈的孩子
  三岔河口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年关催租逼债
  “先生,永远是我的老师”
  水
  科举之路
  读书救国
  当体育教习
  与保守势力的斗争
  投笔从戎
  千里跋涉赴云南
 第二编 投笔从戒 参加革命
  考入讲武堂
  “模范二朱”
  深厚的友谊.
  担任司务长
  打秋操
  重九起义,有勇有谋
  小庙受命
  纳溪大战,出奇制胜
  护国之役的先锋队
  ……
 第三编 南昌暴动 创建红军
 第四编 运筹帷幄 领导抗日
朱德纪事 下

章节摘录

母亲    母亲,是朱德一生中最崇敬的人。他在悼念母亲时满怀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朱德一生中最崇敬的人,是他的生身母亲钟氏。    母亲,是朱德的第一位老师,教给他爱,教给他恨,还教给他如何去做人。母亲,给予了他博大的母爱,并用自己的言行引导他成长。母亲,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奠基人。    朱德的母亲钟氏的的确确是伟大的母亲。    钟氏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祖上是何许人已无法考据,只知是四方漂泊,到处流浪的卖艺人家。钟家一直靠卖艺为生,跑码头,走江湖,摆地摊,围场子卖艺,全家男女老少齐出场,说古道今,吹拉弹唱。在封建社会,三教九流中的卖艺者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几乎等同于乞丐,终年难得温饱,时常遭人白眼,要是碰上了独霸一方的地头蛇,还会倾家荡产,甚至遭到杀身之祸。后来,钟家的先辈们在仪陇落户,但仍然保持着卖艺人家的传统,在耕作之余仍然靠卖艺来补贴生活。每逢乡间有人家丧葬、嫁娶,或店铺开张志喜,钟家常被请去吹吹打打、热闹一番,以此挣几个小钱,吃一顿饱饭。逢年过节或赶场时,钟家便搭台唱几个折子戏或小曲,为乡亲们增添点欢乐,也挣点微薄的收入。有钱的大户人家都瞧不起他们,穷苦百姓却与他们很亲近。后来,钟家在仪陇这块土地上站住了脚跟,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钟氏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精力过人,特别能吃苦耐劳。自从嫁到朱家以后,长年累月都在干活,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似的。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干活了,煮饭、喂猪、养蚕、挑水、挑粪、种菜、劈柴、纺织……放下这样,拿起那样,终年忙个不停。就在朱德出生前的一刻,她还在灶台上煮饭,饭还没有煮熟,朱德就降生了。她为朱家再苦再累,也从没有半句怨言。    钟氏一生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家境贫穷,没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后来再生下来的,都被迫溺死了。这对她来说是非常惨痛悲哀而没有办法的事。天下的母亲哪个不疼爱自己的儿女?那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呀!她含辛茹苦,一手把八个儿女养大成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耕作和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多照顾自己的孩子,只好让孩子们自己在地上爬。她的孩子虽多,但她从不嫌弃他们。她尽其所能地给予孩子以母爱,不管事情再多再忙再劳累,每天她总要挤出时间把最小的孩子搂在怀里几次,让他们感到母亲的亲切和温暖。晚上,她总要和孩子们睡在一起。朱德一直记得,他小时候,每当明月当空的夜里,他们兄妹总是围坐在母亲的身边,在淡淡的月光下,一面看母亲摇纺车纺线,一面听母亲讲太平军和白莲教的老故事。每听到伤心处,朱德都两眼泪汪汪地说:“我长大了要练一身武艺,要把那些坏蛋斩尽杀绝。”有时,母亲抱起睡眼蒙咙的小朱德,小声地哼着那首古老的摇篮曲:“月如眉,月如弓,月如镰,月如……宝宝快睡觉……”直到朱德安然地人睡了,才又去摇那架老纺车。通常到了深更半夜,全家人都人睡了,她才拖着疲倦的身子走进小仓屋。    钟氏非常温柔而贤惠,从不发脾气,更不打人、不骂人。在人口众多的朱家,她对上孝敬长辈,对下爱护子侄,与同辈的叔伯、妯娌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大家都很敬重她。    钟氏自幼生长在一个江湖艺人家庭,从小就跟着父母跑码头,饱尝了人间辛酸,懂得世态炎凉。她从不嫌贫爱富,对穷苦百姓特别同情,遇到比自己更穷的人有困难时,总是尽力相助。遇到叫华子上门,她总设法给点吃的,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朱德认为,“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钟氏这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勤劳俭朴的习惯,对朱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德虽然自幼过继给了大伯,但母亲仍对他十分关爱。朱德说:“我是在两个母亲的疼爱下长大的。”当他长到六岁可以读书的时候,朱家的老人下决心节衣缩食,甚至借贷,也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钟氏虽然是没有文化的妇道人家,但眼光远大,坚决支持孩子去读书,并主张把朱家三兄弟一同送去。她说:“靠娃儿们干的那点活计,我来干。”后来,朱德去顺庆府和成都上学,父亲都持反对态度,但她始终是支持的。在母亲的支持下,朱德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母亲是了解儿子的,她说:“我相信儿子走的路是正道!”    钟氏一生没有脱离过劳动。朱德说,父母是“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不劳动就觉得难受”的人。钟氏到了晚年,仍然热爱生产,坚持劳动,尤其喜欢纺纱。她那种吃苦耐劳,不畏强暴,敢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对朱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朱德在悼念母亲时满怀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了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朱德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和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1937年8月底9月初,八路军三个师先后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十年内战中,他与家人关山阻隔,杳无音信,对家中的情况一无所知。    在陕西富平庄里镇召开誓师大会那天,朱德一夜都未睡着,他辗转反侧,难以成寐。这一夜,他想得很多也很远。十年了!十年的阻隔,十年的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亲人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地闪现,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而最让他思念和牵挂的,还是母亲。明天就要踏上征程了,他怎能不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呢?    P8-10

后记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和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在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群星璀璨,朱德同志是其中一颗巨星。”    2006年,在朱德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说:“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的确,作为经历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阶段的一位历史伟人,朱德同志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建立了不朽功勋。从少年刻苦求学、投笔从戎,参加同盟会,到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去德国留学、加入共产党;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发动湘南起义、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到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的几次“围剿”,以及在长征路上同张国焘进行坚决的斗争;从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辟华北敌后战场,到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彻底打垮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在那些烽火硝烟的岁月里,朱德同志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为中国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不顾年事已高,深入各地调查研究,为国家的发展、军队的建设及人民的幸福费尽了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名扬世界的伟人,朱德同志所体现出的崇高的道德风范和优秀品质,如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等,更是令人由衷的敬佩。他的这些品格和作风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铭记朱德同志的崇高品质和光辉典范,我们从大量公开出版的图书及报刊上,精选出一部分反映朱德生平业绩、思想及道德风范的专著及文章,按时间顺序予以编排。收入本书的文章有的是亲属、或与朱德有过交往的当事人的回忆,如康克清、廖盖隆等,有的是多年研究朱德的专家学者撰写的专著和文章,其中有金冲及、刘学民、姚建平、庹平等。收入本书的这些著作及文章,比较客观、生动地反映了朱德的伟大功绩及人格魅力。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编辑得到了许多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但有些作者目前尚未取得联系,希望这些作者及时与我们沟通。部分照片选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通讯社编辑的《朱德》画册。    在编辑中,我们基本上保持了文章的原貌,只是对个别文章重新拟定了标题,或做了些删节;有些文章也因编排体例及文章风格所限,没有选入,敬请谅解。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希望读者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推荐

李新芝、谭晓萍主编的《朱德纪事(上下1886-1976)》不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传记。这里有大量真实的档案资料,为您披露尘封的真相。这是一部记录伟人生命历程的纪实性著作。    这里没有虚构的幻象。这里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您还原真实的历史瞬间。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情怀,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有思深虑远、纵横捭阖、处乱不惊的政治智慧。精心挑选、完美设计、权威编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朱德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朱老总是我的老乡,都是仪陇县的。一直都想了解朱老总的人生历程,勉励自己。
    很佩服朱老总高尚的人格, 始终不忘自己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同时,对现在的拜金主义思潮很感到不安。我们的国家怎么了,好像现在的这代人除了钱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青年一代对辛亥革命、民国、共和国历史及人物知之甚少。
    抗日战争8年,胜利离今天也不过60多年,可是我们对于抗日战争这些英雄人物、故事真的知道的不多。如果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崇拜了,是非常可悲的。国家没有凝聚力。真正碰上有事的时候,也许我们又是一盘散沙,又要失去半壁江山之后才能醒悟。
    这是一点感想。
    另,有一幅老总故居的照片,令我感到很不安。如果这幅照片就是朱老总100多年前作为一个贫苦佃农居住的,那么,我的老家100多年后就是这个样子(我是90年离开仪陇县的),而20008年我回过一次,老家虽然变样了不少,但是,朱老总故居那样的房子依然大量存在。是的,我们的国家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共和国不应该忘记他们。
    所以我认为,中国山区100多年来发展不大,这是事实。
  •   写的很真实,很受教育,老一辈人真是真正干革命的.
  •   不是传,是一些纪实故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