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故事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陈桂棣,春桃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和当年不怕杀头坐牢也要“分田到户”的带头人严宏昌,早已是名扬天下了。新华通讯社《半月谈》杂志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出的一期特刊曾这样评述:当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趁着夜色,走进那座破败的农家茅屋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实正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黎明”,是他们“催生了中国农村的一轮大变革,孕育了后来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因此,“他们的名字,也将自此载入史册”。当然,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历史有它偶然的一面,当年有不少地方的中国农民,同样在冒着风险“分田到组”,甚至“包产到户”,不仅时间上比小岗早,而且人数之众、影响之大,也不是小岗可以比拟的。但是,后来小岗村被上上下下公认为“中国改革第一村”,自然有它必然的原因。可以说,中国没有一座村庄,会像小岗这样牵动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牵动着执政党几代领袖关注的目光;牵动着一场又一场思想观念的大碰撞,导致乌托邦式的人民公社的彻底解体,并从根本上孕育和催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而引发出历时更久、波及更广的以城市为重点的中国经济体制更加深刻的变革,影响和动员起十三亿中国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对小岗村进行了一次为时半年的采访,在深受鼓舞与由衷感佩的同时,却也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人感到意外,甚至,不可思议。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了,其中的许多故事几乎没有被媒体正视过,或披露过。听小岗人讲述三十年来发生的这些故事,有些,由于太意外,我们的思绪禁不住常常从故事中跳出来,突发奇想:假如小岗村没有这些故事,中国的农村改革,或者说中国的改革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假如这里不是亿万人瞩目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这许多故事还会发生吗?为什么,曾经不怕杀头大无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小岗人,却无力再现当年的雄风、续写昔日令人炫目的奇迹呢?虽然三十年只是转瞬之间,但要准确地,把被时光湮没了的、被人们有意无意改写了的历史予以还原,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不得不追寻当事人的足迹,北上,南下,竭尽全力遍访当年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以保证我们的作品更接近真实。现在,坐下来讲述关于小岗村的故事,还发现,我们无法绕开那些在历史的进程中对小岗人曾有着重要影响者或称“英雄”的表现。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忽略或回避了这些个人和看似与其无关的事件,历史的陈述将怎样展开。所以就需要从头道来,多说几句。

内容概要

小岗村曾被上上下下公认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可以说,中国没有一座村庄,会像小岗这样牵动着中国农村改革的神经。然而,本书作者深入小岗村明察暗访,却发现了许多闻所未闻而又匪夷所思的怪现象:  为什么曾经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二十年贫穷依旧?  为什么当年敢冒坐牢风险“包干到户”的小岗人,却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为什么“影响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大包干带头人,至今还没跨入党的大门?  为什么深受农民爱戴的好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举步维艰,甚至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在金光闪闪的荣誉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故事?  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深入小岗村实地采访,继《中国农民调查》后再推力作,  为无声者发出声音,为不平事鸣冤不平,让真相大白天下!

作者简介

陈桂棣(1942年11月-)安徽省怀远县人,生于安徽蚌埠,中国国家一级作家;曾当教师、记者及编辑,1986年起从事文学创作,1990年任合肥作家协会主席,至今已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电影剧本等创作多部。 1996年凭《淮河的警告》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和首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人民文学”奖、《主人》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与张锲合作)、并凭《中国农民调查》获2004年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大奖,作品并译介到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亦凭《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带来的封禁、官司或者得奖等等,他在中国以至全球的知名度亦大幅提高。两度获选《时代》杂志亚洲版年度亚洲英雄人物。
  吴春桃(1963年-),女,湖南醴陵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创作涉足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等领域,其作品曾获“当代”文学奖。现供职于合肥市文联。

书籍目录

引言  万里受命于危难之时第一章 歃血为盟 1.一辈子不再当农民 2.秘密会议 3.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章 突破禁区第三章 风雨兼程第四章 好事多磨第五章 证明自己第六章 祸起萧墙第七章 壮士暮年

章节摘录

插图:万里受命于危难之时1977年6月21日,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严宏昌来说,不过是极平常极平常的一天。因为这天,和以往的无数个日子一样,他正领着来自苏、鲁、冀、浙、皖五省二三百个农民弟兄,忙碌在凤阳县轧花厂打包车间的建筑工地上。那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一栋七十九间房的三层楼。他不可能会知道,卸去铁道部部长的万里,这天,抵达省城合肥,出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和省军区第一政委;更不可能知道政局的这种变化,将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已经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将中国折腾得不成样子。尽管,著名艺术家常香玉用她那河南梆子特有的高亢豪迈的唱腔,把亿万人民的喜悦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但是,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这时万里刚被解放出来,原是派往湖北省工作,临行前他去看望邓小平,向老首长辞行。邓小平虽处于半解放状态,尚未公开露面,却已可以自由行动。他听万里说要去湖北,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着急走,再等一两天。”邓小平随即向华国锋、叶剑英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万里转而来了安徽。当时的安徽死水一潭。全国各地都在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有牵连的人和事,而唯独安徽不但不放手发动群众揭批“四人帮”,还在捂盖子,一捂,就是8个月。作为十年浩劫的重灾区,“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基本没有被触动。万里到达合肥的第二天,顾不得旅途的劳累,就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解决安徽领导班子问题》的指示,果断地改组了安徽省的领导班子。紧接着,他就快刀斩乱麻,对那些派性严重而又不肯悔改的领导干部和造反派头头,该调的调,该撤的撤,该抓的抓,不姑息,不迁就;同时为在“文革”期间受到打击迫害的干部群众平反昭雪,并及时将那些根本没有问题却被“靠边”和仍关在“牛棚”的干部解放出来,迅速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这果断而有力的一套“组合拳”,很快将死气沉沉的安徽打出一片新天地。可是,万里没有想到,就在他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的时候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直面小岗村,剖析小岗村。  为什么改革的源头,没有成为致富的龙头?  一部透视“中国改革第一村” 的病相报告。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一个真实的小岗村。”  ——作家 陈桂棣 春桃  “小岗这么多年了,只有这本书才真实地把小岗的故事展示给了读者们。”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宏昌  “(陈桂棣、春桃)两位老师肩上是有道义感、有勇气的。鲁迅曾经说过,无论中国怎么落后,仍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两位就是这样的人。”  ——独立评论人 苏小和

编辑推荐

直面小岗村,剖析小岗村。为什么改革的源头,没有成为致富的龙头?一部透视“中国改革第一村” 的病相报告。“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一个真实的小岗村。”——作家 陈桂棣 春桃“小岗这么多年了,只有这本书才真实地把小岗的故事展示给了读者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宏昌“(陈桂棣、春桃)两位老师肩上是有道义感、有勇气的。鲁迅曾经说过,无论中国怎么落后,仍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两位就是这样的人。”——独立评论人 苏小和

名人推荐

无论你是否读过《中国农民调查》,你都有必要品味一下《小岗村的故事》。——读者如果你静下心,就会发现,这本《小岗村的故事》,其实比《中国农民调查》来得更深刻。——读者中国农民版的“投名状”。比余华的《活着》还要精采,比《中国不高兴》还要愤怒。——诚品网络书店如果不是“陈桂棣”和“春桃”这两个名字,我不会看这本书……1、我觉得小岗村在大包干时候没有悬念,在这之后小岗村发展起来是奇怪的,发展不起来是正常的。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毫无悬念的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如果不是这两位老师写的,我就不会看。2、读了书,我还是感到了意外,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办企业,当个企业家创业是要有成本的,第一成本是他得有这个眼光,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企业家才干……但是往下看,我才发现,创业成本需增加一个环境成本……这变成什么成本?变成纯粹政府成本……这个成本在经济学上我估计没有这种东西……接下去,我想不仅是乡级政府抢劫,县级政府抢劫,各个部门只要有抢劫权利的都来抢劫……这一系列的故事看下来,我不断在创业成本后面加加号,需要很多成本,最后我发现一个农民创业,即使他有创业家才干、企业家才干,他需要多少成本才能够完全这件事?3、编词、编概念我编不出来,编公式可以,《小岗村的故事》告诉我,就是成本不断的增加,最后仍然小于自由,于是自由不存在,财富创造不存在,小岗村发展不起来就仍然可以理解,核心原因是缺乏公民经济自由,或者说名义上有,实际上没有,被政府剥夺了。这是我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吴思 文学歌功颂德是容易的,但是能够真实的反映现实当中存在的一些非常尖锐同时又是非常迫切的问题,这样的作品从采访到写作到出版都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他们为此也是付出了,我觉得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我们的文学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这个社会付出的代价。以至于他们在他们生活的地方,生存都有很多困难,睡着睡着就觉的砖头飞过来,玻璃砸的是一塌糊涂。——何西来作家是要引起我们读者思考的。这些问题,有些在书中有答案,或者有些我自己给出答案,有些没有答案,因为我看出来,作者笔头是非常节制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克制的,再加上无奈,所以有些他也没有交待。就是说事实他也没有交待。有些我找不到答案,但是大部分我也有我的思考,有我的答案。——刘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岗村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2009年一版一刷,居然还有货,居然还是签名版,居然还真有签名……其他就不评价了
  •   相较于《中国农民调查》稍显平淡
    因为侧重点的关系,观点显得较为主观
    不过依然可以一看
    满腹怨气抱不平的一席文字
    在中国办成点事殊为不易啊

    有签名,纸张可
  •   不是签名版
  •   书有点脏、有点旧,作者签名。
  •   木有签名,“名不副实”啊。。。
  •   当年的带头人竟似一个殉道者,而小岗村也只是一个政治标本,可赞可叹。农村改革今后仍按小岗村当年的路走下去,中国的农业就会破产,本书揭示的真相就已露出端倪。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十年的路已经走完,小岗村当年走的路早已不是中国农村今后改革的方向,它只是一个历史的脚印。盲目宣传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只能禁锢思想,小岗村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发展而是对政治资本的坐吃山空。小岗村的现状根本就不再是今后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对农村改革也不再有实际指导意义。现在再从小岗村当年的路走下去,只会造成土地碎化,中国农业无法在国际竞争,无粮不稳,再多的外汇储备也无济于事。集约化农业的路,才是今后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
  •   希望以后把书的尺寸标出来。因为这本书比大32开还大,已近16开了,我的书柜都放不下了。而且真的不喜欢大本的书,内容不多,纸占的空间更大。
  •   值得珍藏的好书我还是这个周六去广州天河购书中心围观两公婆的签售,要个绝对真实的签名版
  •   作者的文笔一如以往,内容大胆,但出版商为利益考虑,加大行间距和空白,故意增加页数,实在让人难受,如果不是打折,我肯定不会买,即使现在买了我也有点不舒服。
  •   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严金昌的立场上叙事的,虽然有失偏颇,但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岗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小岗当初是基于什么原因按手印走上大包干的,有利于我们反思,大包干能够让农村农民真正富起来吗?小农经济、小农意识迟早要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   好事难磨!好书难成!
  •   这是一本中国人、外国人都要看的书。看看中国改革第一村30年的变迁,了解中国亿万民众是怎样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正视中国改革中的种种弊端和不为人知的一面。它会成为一面镜子,折射着历史也照耀着未来!
  •   看的很快,不过是反映了几个点,不见得有什么代表性。
  •   书的内容不错,很震撼;书的质量也着实震撼,281-288页不翼而飞,这不应该
  •   读过已久,不太记得内容。想来是不错,但远没有《中国农民调查》来得那么刻骨铭心。
  •   中国人失去了一些传统文化后,人性变得尤为脆弱。我们敬重那些敢于带领大家闯天下的英雄,可悲悯最终大厦倒下总因为众人各自的小家子气。有人说这是劣根性,我觉得反而是优根被断。但愿现代教育能让华夏民族重拾文化。
  •   少了标签,不过还行,应该是正版的、、、、
  •   没在农村生活过,也没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看了这书,算是一些了解和弥补吧。
  •   报告文学能反映中国的现实问题吗?毕竟是作家,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
  •   我同时买了两本书《小岗村的故事》和《中国农村调查2第一书记》,结果拿到手发现上了一个大当!这两本书根本就是一本书!内容完全一样!真是大呼冤枉!!我也懒得退了,一本送给朋友算了……出版社骗人不浅,卓越也不仔细把关,网页宣传内容上两本书的目录都是不同的,所以卓越也有责任!
  •   好久没看到何春夫妇的作品了。这本书一如既往的真实,讲述的事情真的是超乎局外人的看法。原来在小岗村诸多的光环后面,有着这样的复杂的背景和故事。不过静下来想想,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更何况小岗。不过这本书的社会意义似乎没有中国农民调查有力度。但是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人,来展现一些事情,也很让人扼腕
  •   我买了2本,可是两本书签名的笔体根本就完全不一样!
  •   书不是很贵,而且速度也可以!读完觉得很值!
  •   好久没有写评论了。我想说的是这绝对是一本好书。文笔生动,作者经过深入走访讲述了小岗村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今日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变化,让我这种没有接触过那种环境的城里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人对当时发生的时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对我有一定的启发。当然此书中揭露了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作者还是那么大胆,可以看出作者只想把事情的本身还原给大家看。基于... 阅读更多
  •   真实胜过一切论证
  •   对符合规定符合其概况
  •   了解了一些
  •   好书嗷嗷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