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二七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朱华祥  页数:419  字数:46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人说:时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    也有人说:让人忘掉的其实是细节。    为了不忘掉,人们只得去读那些以文本方式“解释历史”的各种著作,不少人以为这些解释就是历史的唯一答案。事实上,20世纪的中国历史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变得模糊了,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焦距不准的画面,无法看到构成历史的一个个动人细节。    无论用什么角度思考最近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都不能否认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能够成为象征的第一个重要细节是:1949年9月30日那个收获的傍晚,新中国领袖们在紧张的建国间隙来到离天安门正南460米的中轴线上,为尚不知碑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傍晚时分的北京,晚霞惊人的漂亮。西沉的太阳逐渐将万丈光芒缓缓收回,天安门上空出现了蓝天,万里无云的天空,清澈而厚重。刹那间,整个广场变得如大雄宝殿般神圣而庄严。    借着天光,百感交集的毛泽东,用浓浓的湘潭国语,念出了他自己亲自撰写的碑文。他的声音尖细而有力,每当念到“永垂不朽”四个字时,他的鼻腔会发出一种声音,那是上颚紧缩而发出的声音: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八四零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碑文共107个字,分成了三个历史阶段。这绝非是共和国缔造者的急就章。    在21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史的发端是1919年。我们无法知道当毛泽东念到:“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这两段时他在想什么?但作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即将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情感极为丰富、思想极为敏感的政治家,他的脑海里不仅仅只会想到那场五四运动吧,虽然那场运动为随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干部。他一定还会想起老熟人蒋介石,实际上,这是个不能不想起的名字……    美国著名历史学者史莱辛格在对20世纪进行宏观描述时指出:“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纪,充满了愤怒、血腥、残酷;也充满了勇气、希望与梦想。”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自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去世后,有多少人在为主宰中国——这个庞然大国而博弈。一大批过渡性的悲剧人物、喜剧人物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沉浮。他们为了心中的真理而奋斗,充满了愤怒、血腥、残酷;也充满了勇气、希望与梦想。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与历代参与推翻王朝的人一样,不知道怎样才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取得最后成功。    显然,闹革命是一回事。具备闹革命的实力和能力是另一回事。浙江宁波人——蒋介石和湖南湘潭人——毛泽东两位政术娴熟的中年男人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在混乱时势中开拓出新天地。他们几乎同时找到了成功的途径——“背靠一种理想(或称主义),进行武装割据性革命”。    毛泽东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    蒋介石则在各种不同场合反复宣讲“完成民国革命”、“生命的意义在创造”。    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做出充满感性、且答案惊人相似的回答。    ……    ——截选自《引子: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内容概要

  本书从海量的资料和文献中相互印证找出毛泽东蒋介石在这一年的蛛丝马迹,详细地叙述解释了毛蒋二人在扑朔迷离的大革命时期的思想转变和重大历史活动,细腻地描写了他们个人的生存状态、爱情、家庭,以及品格性情,从而证明1927年毛蒋的思想行为及个人品性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正是他们率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们,为中国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秦以来的社会制度。
全书从细节入手,对发生在那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从新的角度对许多此前文献中没有涉及到的历史细节进行诠释,目的是努力接近历史真相。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出炉、中共党内几派斗争、《登黄鹤楼》诗的错误、八七会议的情境、秋收起义全景、毛泽东与杨开慧贺子珍的婚姻恋爱、苏俄对国共两党的控制、国民党迁都乱象、北伐故事、四一二政变揭秘、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的真相、蒋介石与陈洁如宋美龄的婚姻恋爱……

作者简介

五零后,江西临川人,哲学硕士。曾任:首席记者、周报主编、日报常务副总编、艺术学院副院长、大学兼职教授等;

书籍目录

引 子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第一章 跃马谈兵 鏖战南昌
第二章 云翻雨覆 独步湘江
第三章 乱中智慧 政坛驰骋
第四章 棋高一筹 点燃赤贫
第五章 黄埔博弈 政变前奏
第六章 湘潭三雄 心潮逐浪
第七章 宁汉内讧 喋血建都
第八章 风云漫天 两路出击
第九章 情定美龄 联盟焕章
第十章 军事暴动 神龙见首
第十一章 蒋宋合璧 纵横华夏
第十二章 遁入井冈 壮志凌云
尾 声 光照人间

章节摘录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孙中山亲自组建了北伐军,并于九月十八日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北伐目的是什么?不太清楚。仅仅是打到北京?也不太清楚。    显然,那是一次军事冒险。当时在国民党阵营内部出现了许多反对意见,连孙中山的儿子孙科都为此辞去了广州市长职务。    有文献显示,为了支持老爸打仗,从民国十二年(1923年)四月到十三年(1924年)六月,孙科领导的市政府至少拿出了一千万元。如果不给,孙中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追着孙科打。逼得这位无奈又“无能”的儿子,在广州商人身上拼命附加捐税,结果间接导致了在粤商团发起了反对孙中山的战斗。    一贯忠诚于孙中山的廖仲恺因意见相悖,也辞职了。    蒋介石亦觉得孙中山是一意孤行,递交了辞去黄埔军校校长职务的报告。    而与国民党合作尚在蜜月期的中共,亦是反对那次北伐的。    可孙中山依旧倔犟地让胡汉民当了代理大元帅,自己于九月十二日出发去韶关,他把那里当作北伐总司令部。    不甘心自己的建国理想付之东流,孙中山把参加这次北伐的部队改名为建国军。他没有起用党内的军事专家蒋介石为军队首领,而是指定湖南籍的政治家谭延闽担任总司令,并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战,滇、粤军抽调一部分随行。实际上孙中山心里最清楚,建国军中除了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学生和许崇智的建国粤军外,其他部队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小军阀。    果然,这次北伐还没开始就知道了结果。    先是后院起火,官逼民反,广州粤商团于十月十五日凌晨发动叛乱。蒋介石指挥他的学生兵成功弹压了叛乱。虽是小试牛刀,却使他和他的学生军尝到了最初的胜利果实。    再是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激战正酣时调转枪口,指向了他的顶头上司玉帅吴佩孚。九月八日才刚刚登上美国最具影响力杂志《时代》封面的吴总司令,直坠万丈深渊,逃往天津;最后吴被蒋介石打败,去了四川,在长江之上刘备托孤的白帝城一住五年。    正是冯玉祥的政变,他的部将鹿钟麟带领二十名士兵,将末代皇帝溥仪逐出故宫,无路可走的溥仪迈出了倒向日本的第一步。    冯玉祥的这次政变,也间接导致孙中山去逝。孙总理如果同意蒋介石坚守黄埔(他以为蒋介石会被商团打败,还威胁蒋说他是不会回援广州的),拒绝冯玉祥的北上邀请,他的生命会在几个月之内消亡吗?如果历史允许假设,已善于跃马谈兵的蒋介石会继续忠于孙中山吗?在文献中已有蒋介石公然反抗孙中山的记录,如他拒绝率学生军去韶关。    但所有的历史都告诉人们,孙中山之所以会被尊为“中华民国国父”跟蒋介石不遗余力的宣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命令陈果夫花一百万买回了一张一八九五年左右的照片。这张照片中,中间坐着的是革命党领袖杨衢云。当时孙中山是杨的秘书,直立在杨身后。蒋介石不能忍受国父屈身于随从的地位,这对他高举孙中山的旗帜杀向北方的宣传不利,北伐不仅需要武力,还需要精神。    一面继承中山遗志一面操纵枪指挥党的蒋介石,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似乎都比孙中山更有运气。他只花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地盘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北伐军初时为八个军不足十万人,军饷也只筹足两个月五百万元,如今已是两百个团二十六万多人的大集团军了。在这个集团军中,他的嫡系部队显然最有战斗力。    但蒋介石是清醒的,他闭着眼睛也能把八个军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黄埔战术部总教官,也是蒋中正在日本振武学校留学时的师弟,是坚强后盾,但也不能肯定他在膨胀的时候没有野心。好在五个师中绝大多数是听自己指挥的。这个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军在两年前成立时约有一万人,当时月饷达四十五万元,是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也是自己的嫡系。    第二军军长谭延闽。此人是个八面玲珑的水晶球,号称是官员中的“甘草”,跟谁都可以搭配。曾被孙中山看重,但他应该明白自己目前的实力,他的建国湘军不会是自己的敌人(蒋介石此刻还不知道八个月后,谭会成为自己与宋美龄结婚的功臣),况且,他也不在军中,治军非他所长。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孙总理当过他的主婚人,曾参与平息建国滇军总司令杨希闵的叛乱,所以他成为了由建国滇军改编而来的北伐第三军军长。全军多为云南人,无甚作战能力,但打江西立了功,应该行赏。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他的部队由建国粤军改编,是自己的副校长,他只想做南粤王。但他的党代表廖乾吾要提防,不能让这个共产党把自己好容易才从许崇智那里弄来的粤军给带跑了。这个军里有张发奎、陈济棠等名将,其中最能打仗的独立团要提防,团长叶挺曾留学苏俄,是个共产党。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这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广东人,老早就是同盟会员。是个墙头草,他与去年第四军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的师长张发奎的关系诡异,要防。但他的部队基本是地方军和绿林汉改编而成,无甚战斗力。    第六军军长程潜。与谭延闽同为湖南人,此人差点顶替了我的黄埔军校校长,要不然,今天安坐南昌的真不知是谁?只是他的部队攻占南昌后又被孙传芳反攻,损失惨重。这个军虽无战斗意志,但听说程潜对政治工作很有兴趣,要继续利用他,也要防他。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这个广西人有点捉摸不透,他主动投靠孙中山,足以说明他的智慧。他的部队虽然只有两万多人,但能打大仗。现在桂系已有九个旅二十个团的兵力,不能小觑。说不定他的心思与自己一样:打中山牌,枪指挥党。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也是个湖南人,是被吴佩孚打败了才投靠革命军的。他的第八军是由赵恒惕的湘军分化而来,虽然成立不久,但半年北伐,他趁乱扩军发展很快,已经号称有五个师,武器也不错,两湖已在他囊中。自以为靠他的湘军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骄傲自大。最要防!    当然,更需要防备的人还有这八个军的党代表以及副党代表。他们有的还处于地下秘密状态,但起码有一半是共产党。    虽然,此次北伐得益于苏俄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和军火,以及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苏俄参加北伐的全部军事顾问约五十余人。军事总顾问加伦,总参谋长罗加觉夫,副参谋长切列多夫。第一军葛尔培伯特,第二军杰卜罗斯基,第三军马尔赤利克,第四军帕罗,第五军雷林,第六军波列盛科,第七军兹金,第八军奥尼依奇。还有航空、海军、炮兵、工程兵、兵工厂的顾问),但与共产党的合作总是让人担惊受怕。    北伐出征前,蒋介石在“留别全体官长学生书”中写得明明白白:“本校长向以革命为前提,前次提出整理党务案,及要求我同学各保持纯粹之党籍,皆仅考虑本党与共产党合作之方法,并非怀疑本党与共产党合作之原则。无论其退出C.P,而为纯粹之国民党,或退出国民党而为纯粹之C.P分子,本校长皆一视同仁……”    P29-31

后记

关于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研究卷轶浩繁,充满了恭维与攻讦。一生戎马倥偬的他们,先是武斗(发动战争),然后是文斗(政治斗争)……    无数人都在追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人们虽然无法认识绝对的“毛蒋”,但无论是大胆假设,还是小心求证,都可以这么表述:他们面对艰难(尤其是内讧),总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处惊不变当机立断,有时还城府深厚地豁然大度。今天海峡两岸所享受到的政治文明、军事文明,一直延伸到经济文明,可以说都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遗产。是他们率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们,创造出了一个不同于自秦以来的社会制度。    但以上种种在“历史从我开始”的浮躁历史观控制下,依旧无法给出结论。学者朱学勤说“这个民族之所以思维弱化,与我们不断简化历史、曲折历史有关”让人感慨。我想,-如果另辟蹊径呢?把对他们的怀疑放到同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平行考察求证,或许可以进入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亦或许能够更加接近真相。    我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拥趸,我爱他们。在零星看到他们做丈夫、做父亲的文字时,常会泪流满面,于是有意收集有关他们的材料。当阅读了百万字的东西后,一个切人点显现出来:公元1927年——民国十六年。    那一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平行地进入到各自想进入的人生转折点,也是两人的权力转折元年。毛泽东成功地将一支失败的队伍,变成了忠于他的军队,从一名书生,变成了他自己创造的理论的践行者;蒋介石则成功地摆脱苏俄,战胜其他军阀及党内对手,实现了孙中山的部分遗愿——建都南京……    那一年,是决定毛泽东、蒋介石命运成败的关键性一年,也是他们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一年。那一年里,中国出现了人才爆发,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都做了翻天覆地的事,却最终只有毛蒋二人脱颖而出……    那一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家庭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以为不存在的东西,其实可能是存在的。例如:根据广泛宣传的毛蒋性格思想,不可想象蒋介石居然会在大战间隙用深夜坐汽车兜风的形式,追求他心仪的女性;而毛泽东会在连自己都前途叵测的状态下,浪漫地与一位井冈山的女战士谈起了恋爱……    选择1927年作为对毛蒋二人的考察,尝试将史实与释史同时变成另一种文字,也许能够达到了解所谓真相的目的,我开始进行专题性材料收集。经过两年多收集整理,掌握的材料文献已达近千万字了。    2008奥运结束后不久(有湖南人高喊,没有当年的毛泽东,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奥运会),开始动手写作这部著作。    当写完“引子”后,却发现自己是在拼命踮起脚看1927年了。众多材料文献的相互印证,让我没有看得更清晰,反而感觉造成了更大的漏洞,甚至一些被公认的史实都露出了破绽。在我的眼前,尽管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但要把他们变成严谨、客观、详细、好读的文字,却往往无从下笔。哀叹:“秋风下落叶,衰草抖斜阳。”    这时,有位出版界的朋友告诉我,如今写史的方法,要用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顺着历史的主线,删繁就简,浩浩荡荡,摧枯拉朽,直捣黄龙。这番跟“释史”有关的话醍醐灌顶。    20多年的记者生涯,练就了能做出符合读者需求的记录本领。在对1927年前后毛蒋这两个中年人的生存状态,甚至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性格有一定了解后,对一些无法下笔的(可能是不存在)事件,根据自己的判断,终于可以往下解释了。    历史总是在惊人地重复。不敢说本书中的文字是完全严谨、客观、详细的文字,但可以说,这些文字没有被“工具论”束缚,其中事件亦可能是最新研究成果。只是遗憾,还无法亲手触摸到最前沿的一手文献,以及各类未解密的档案。但我想,档案难道就是真实的吗?本书里涉及的大多数人物都是一本史书,要真正立体地探寻记录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而这又正是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相的魅力,吸引着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如愚公移山般的不断挖掘。我所做的,仅仅是一毛而已。    在历时22个月的写作中,有时会忽然很羡慕那些太史令,不管是春秋笔法,还是秉笔直书,至少他们记录的大多是真相。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要掌握真相反而太难!    在正文中,引用了许多已公开的材料,向这些材料、文献的作者致敬致谢。对他们在考证历史时出现的焦躁我有切身体会,因为想把此书写弄成一部介于历史与纪实之间的书稿,所以没有做注释。要真挚地向“参考文献”的作者们道一声:各位老少爷们,谢了!真谢了!    另外,民国年间的姓名都由姓、名、字、号,甚至笔名组成。为了方便读者对上号我挑选了最为人们熟知的,或名,或字,或笔名。可能不够严谨,但易懂。如汪精卫可叫汪兆铭、汪季新;毛泽东可叫毛润之、毛咏芝;蒋介石可叫蒋中正、蒋瑞元、蒋志清等。    当然还要谢谢我的家人。这部书稿与我以前的写作习惯一样,先手写,再录入修改。妻还是担任录入工作,34多万字的书稿有8公分厚。她虽然对我的字熟悉,但对这段历史不熟悉,众多的人物和事件让她晕菜,不时要查文献核实,难为她了。儿子朱一村对这部著作也有贡献,对书稿进行校对,凡是觉得有疑问的地方都一一标出,使我得以反复斟酌。    好朋友陈文定先生看了书稿后,出于对图书市场的敏感,指出此书很可能会引起读者重视,热心向出版社推荐,并担纲出版策划。还要向曾经编辑过此书的王菊芳女士表示谢意。也向本书的责任编辑钟卫芳、宋军占致敬,谢谢他们看好这本书。    期待各位老少爷们的阅读与指正。    2011年3月5日于南昌塘山    2011年11月30日于北京海淀城华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元一九二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是个特殊的年份,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走向都在这一年被清晰标注着。在这部书里你可以读到很多一起不曾知道的历史的细节。
  •   很好,书很厚,正在看
  •   故事情节精彩动人,回味无穷
  •   很好,可以购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