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出版时间:2001-6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英] 莎士比亚  页数:307  译者:朱生豪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莎士比亚,于世界文学史中,足以笼罩一世,凌越千古,卓然为词坛之宗匠,诗人之冠冕者,其唯希腊之荷马,意大利之但丁,英之莎士比亚,德之歌德乎,此四子者,各于其不同之时代及环境中,发为不朽之歌声。然荷马史诗中之英雄,既与吾人之现实生活相去太远;但丁之天堂地狱,又与近代思想诸多低语;歌德距吾人较近,实为近代精神之卓越的代表。但以超脱对空限制一点而论,则莎士比亚之成就,实远在三子之上。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其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不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中国读者耳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曾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然无存,甚至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阅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余笃嗜莎剧,曾首尾研涌全集至少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开四年春,得前辈同事詹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越年战事发生,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译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全数毁于炮火,仓卒中只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而后辗转流徙,为生活而奔波,更无暇晷,以续未竟之志。及卅一年春,目观世变日亟,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惠心一志,致力译事。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字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尽符理想;乡居僻陋,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谬误之处,自知不免。所望海内学人,惠予纠正,幸甚幸甚!原文全集在编次方面,不甚惬当,兹特依据各剧性质,分为“喜剧”、“悲剧”、“传奇剧”、“史剧”四辑,每辑各自成一系统。读者循是以求,不难获见莎翁作品之全貌。昔卡莱尔尝云:“吾人宁失百印度,不愿失一莎士比亚”。夫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可独占;倘若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知我罪我,惟在读者。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三或四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书籍目录

CONTENTS CHARACTERS IN THE PLAY ACT 1 ACT 2 ACT 3 ACT 4目录 剧中人物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媒体关注与评论

  莎士比亚是西方文学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作家,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仍无远弗届,弥久而深远。他的喜剧热闹喧哗,悲剧真挚无奈,而对白中所流露的生命观察,确乎掌握了人性的清明与软弱。莎士比亚是成功的剧作家,征服了当时的观众,作品更凝成珍珠,成为不朽的文学瑰宝。“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编辑推荐

  中英对照全译本,值得一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哈姆莱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部悲剧是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遭叔父克劳迪斯杀父篡位,夺母为后,心中悲愤难当。又被密友霍拉旭等三人告知亲见先王鬼魂,并眼见为实,立誓为先王报仇,为避人耳目就此装疯,陷入疯狂的复仇。最终,哈姆雷特爱慕的奥菲莉亚因父亲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一剑刺死而精神错乱投水而亡,王后格特鲁德喝下克劳迪思本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惨叫而亡,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受克劳迪思蛊惑与哈姆雷特比剑与哈姆雷特双双中毒剑而死,奸王克劳迪思也被哈姆雷特在临终前一剑刺死。
      看到最后比剑时,我本以为哈姆雷特会侥幸活下来。——很多影视不都是这样子么?主角大难不死,全剧皆大欢喜而终。但我忘了这是一部悲剧。最终,主角里只有霍拉旭活了下来(虽然他也说过自己要自杀),并遵照哈姆雷特的吩咐把真相告诉世人。由此可见,再悲剧的悲剧也要有个传承者,不然悲剧让人死的死散的散,也无甚意义。
      悲剧始终是悲剧。如果说生命的诞生带来了无尽的喜悦,那么生命的逝去就带来了无尽的美感。死亡是一种形式完满的艺术。它具有生的力量所不具备的精细的、近乎幻觉的美感。日本近现代的许多小说很好地表达了死亡的美感和力量所在。并不是说生命走向尽头就是力量的终结,其实生命逝去的那一个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生命最真实、最彻底的呐喊,而剩下的无尽寂静,更是衬托了这一点。
      看完《哈姆雷特》这种作品,多少会有一点荡气回肠之感。但是说到头来,悲剧发生在人家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戏台子上、电子屏幕里的悲剧可以由衷地欣赏、拼命地鼓掌,但真正发生在生活里,怕只有焦头烂额的份儿了。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谁不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在艺术上可以大唱悲剧的赞歌,在生活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把持着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生怕越界,生怕生活出什么乱子。我曾经羡慕那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可惜历经变乱之后我也成了如履薄冰的人,也许是当下大环境不允许我爆发吧,但如果被《哈姆雷特》这种悲剧的美感刺激多那么几次,引发我自然的天性——无拘无束渴望艺术和自由的天性——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句话似乎比这本书出名,每个人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许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是因为它可作为炫耀的工具,炫耀你有些知识,肚子里有些墨水,仅此而已。曾几何时的我,也是这样,一味的背诵名句,不求甚解,为的只是在有人说上句时,我能接到下句,然后享受赞美之词。
      早知道这本书时悲剧,是莎士比亚的成名著作,亦知道那句对于哈姆莱特的经典评价——有一千个人,对于哈姆莱特就有一千种解释。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人会赞同,或是有人与我的理解一样,但是我只能说,我看哈姆莱特,只是看到了他一味的复仇,一味的报复,一味的冲动而酿成惨剧。也许是我没能理解莎士比亚的良苦用心,我没看到一个为了帮父亲报仇而提出周密计划的人,他到最后都只是指导演出了一部以他父亲的死为蓝图的戏剧,从而刺激了现任君王,也就是他的叔叔,他那个不仅篡夺王位,还夺走他母亲的叔叔,我想不通的便是这里。为什么他要导出这一幕,只是为了要观察叔叔的表情来判断他是否是凶手吗?这是多么幼稚呀,他明明知道,这一出一经演出,自己知道凶手的事实就会暴露,这不是在玩火自焚吗?他不是白白的将自己鲜活的生命往地狱之门推吗?然而,莎士比亚也让这个构想成为了现实,君王早已准备好毒酒迎接他,又挑拨大臣之子与他决斗,剑上已涂上了毒药,这一切都是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最后他的结局,只是悲剧。
      他那时对着天空喊着,对着他的挚友,大声疾呼时,他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他说: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泪,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我不得不说,当时那一段文字很长,很累赘,让人一下子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记住了当时的那句话,并不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它,吸收它。我将那一段话抄到本子上,看了4到5遍,一遍又一遍连续的看,看着看着,怎么就感觉这段话有点鼓励人们去自杀的嫌疑。文段中说,我们是应该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要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这两种状态相对来说,都比较凄惨,一个是命运暴虐的毒箭,一个是人世无涯的苦难,从这些文字描述就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于人世的态度,是比较黑暗和消极的。包括到后来,他在那段话中写道,我们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亡,所以才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苟且偷生在这世上,不敢去正面死亡。所以在这里我说,莎士比亚有劝人自杀的嫌疑。
      在看完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我不知道人们是获得快乐多还是悲伤多。是看到一本好书满足的快乐还是对于书中人物悲惨结局的悲伤,究竟哪个占主导地位?也许你可能也会说,我两者都有,我在看的过程中,可怜那些剧中人物,在看完之后,我领悟到了一些东西,我因此感受到了满足的喜悦。但是,我看完莎士比亚后,心里满是悲伤,没有一丝的快乐,因为,剧中人物往往是冲动,易怒,不去找到更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些人物都有自己致命的缺点,让我觉得可惜,可笑,可悲。
      
  •      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在威登堡大学学习期间,他曾是个怀抱乐观理想的“快乐王子”我们从剧本中看到,哈姆莱特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他具有当时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思想:对人类未来有着美好理想,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无视封建规范和习俗,重视友谊、爱情,主张人们应该平等互爱。 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在复仇行动中迟疑犹豫,是谓“延宕的王子”。最后他与敌人玉石俱焚,虽然报了父仇,但并没有最终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他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但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最终在肉体上被毁灭,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冲突,他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他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是否实现了理想,关键在于提出了社会不合理的问题,从而鼓舞人们去完成他未尽的理想,这使他的悲剧又超出时代局限,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所以说,他主要的特征是:深入思考人生的探索精神,思想上忧郁、行动上延宕而又勇于行动的矛盾的统一,而主人公本身也由于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性格,成了莎士比亚人物塑造上的不朽典型。
  •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e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uve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delay,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Soft you now!The fair Ophelia!Nymph, in thy orisons Be all my sins remember'd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简析《哈姆雷特》
      
      作者介绍: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一个富商的家庭之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一生创作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歌
      ,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于 1616年4月23日去世,终年52岁,葬于圣三一教堂。
      
      译者介绍:朱生豪
      
      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10岁时父母相继病逝。
      
      朱生豪于之江大学就读之时其师对其评价甚高,“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此不易之才也。”
      
      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他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
      于1944年12月26日离世。终年32岁。
      
      
      版本介绍
      
      书名:莎士比亚悲剧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字数:400千字
      
      
      
      
      
      内容梗概: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因父亲突然去世,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丹麦。在父亲辞世两个月之后,殡葬的挽歌和结婚的笙乐同奏,他的母后改嫁给了他的叔叔克劳狄斯,这更增添了他悲伤地形态,抑郁的样子。克劳狄斯对丹麦的人们昭告老国王是在花园里小憩之时不幸被一毒蛇所伤。哈姆雷特疑虑之间,老国王的鬼魂对哈姆雷特说了事实的真相,那条毒蛇就是克劳狄斯,他的怒火在地狱的烈焰之下也不能平息,他需要哈姆雷特为他复仇。
      哈姆雷特被这段话震惊了,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生活在一个监狱之中,在丹麦这个最坏的监狱,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他担心鬼魂所述为假,遂借一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自己改编了一出谋杀亲兄的旧戏《贡扎古之死》,用以试探克劳狄斯,在这幕戏未演出完之前,克劳狄斯仓皇退席。是以,他确认了克劳狄斯的犯罪事实。
      在克劳狄斯苦闷之际,大臣波洛涅斯为其献计,让哈姆雷特到王后的房间,自己躲在帷幕之间以探虚实。然正当哈姆雷特与母亲谈话之时,发现了帷幕后有人,误以为是克劳狄斯,遂将其一剑刺死。经此变故,哈姆雷特深爱的女子波洛涅斯之女奥菲利娅变成了疯子,最后溺水而死。
      克劳狄斯的阴谋败露,遂送哈姆雷特去英国,让英国国王在上岸之时杀死哈姆雷特。谁知哈姆雷特半路遇上海盗,截获克劳狄斯给英国国王的信件,与霍拉旭一起返回了丹麦。
      克劳狄斯见此计业已失败,便唆使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且在波洛涅斯的剑上沾了毒药,给哈姆雷特喝的酒中亦下了毒,决斗之中,哈姆雷特不幸被刺中,雷欧提斯从楼上坠落死亡,王后误喝毒酒而死,克劳狄斯也被迫喝下了自己调制的毒酒而死。
      哈姆雷特临死之时留下遗嘱让好友霍拉旭完成他的心愿,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继承王位!
      
      人物简介:
      
      哈姆雷特:
      
      他是一个思想上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从他的这一句内心独白来看,便可一窥他的性格。经常性的对于人生的思索使他耽于对克劳狄斯的复仇,多虑使他总是踌躇不前。哈姆雷特的行动力远远逊于李尔王,但正是他的这份对于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使其远远的超过了李尔王的行动价值。极富正义感的他在这座最坏的“监狱”中,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彷徨、苦闷,致使他的性格内向,但亦坚定着复仇的宏愿。形成了他性格的“延宕”
      
      克劳狄斯:
      
      作为哈姆雷特的对手,在哈姆雷特的眼中他是“脸上堆着笑的万恶的奸贼”,他阴险狡诈,笑里藏刀,弑其兄,娶兄之妻。表面上对人和气,在婚礼上宣布哈姆雷特为继任者,暗中却三番五次的暗杀哈姆雷特。他善于笼络人心,实际无比凶狠。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完全为了成全自己的私心。
      
      波洛涅斯:
      
      作为王宫大臣,波洛涅斯将那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态在克劳狄斯钱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劲浑身解数讨好新国王克劳狄斯,与克劳狄斯狼狈为奸谋害哈姆雷特,他昏庸老朽,自以为是的教导自己的女儿奥菲利亚不要妄想与哈姆雷特的爱情。
      
      
      奥菲利娅:
      
      她的天真与柔弱吸引着哈姆雷特王子,真心的爱着哈姆雷特,父亲对其恋爱的阻拦让其痛苦不已,然而还是屈从的做了波洛涅斯的工具,哈姆雷特的发疯使她心碎不已,父亲被自己最爱的人误杀,在重重的重压之下,发疯不幸失足落水而亡。
      
      霍拉旭:
      
      作为哈姆雷特最忠实的朋友,他富于正义感,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之后矢志不渝的跟随着哈姆雷特,他理智冷静,帮助哈姆雷特完成他的复仇计划。
      
      雷欧提斯:
      
      同样是为父复仇,在雷欧提斯身上,我们看见的是那毫无理智的行动,冲动而鲁莽。利用民众对于王室的不满,登高一呼,群众怒气腾腾的涌向王宫。被人利用,头脑简单,与哈姆雷特决斗。
      
      王后: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这是哈姆雷特对于其母的评价,她的丈夫才死了2个月,灵魂尚未安息便已经改嫁,她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却也是一个无奈而又悲哀的女人。她深爱着她的儿子哈姆雷特,却也无能为力帮助他。
      
      
      
      
      
      阅读感想:
      
      看《哈姆雷特》,那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上的洗涤。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使这部作品的魅力足以傲视世界,更添加其思想的深刻性,在不经意间,你会获得一种新的价值观。丰富的人物形象、典型的人物性格在字里行间中跳动着,记忆都会自动保存下他们的音容笑貌。
      
      文学要给自然造一面镜子,艺术要真实的揭示生活的本质,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但是同时也深刻的揭露了英国本身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伊丽莎白女王无子嗣而导致的皇宫内外氛围的紧张。在小说中的体现则是敌军压境,宫廷内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波洛涅斯被误杀后,他的儿子雷欧提斯振臂一呼,群众便向宫中杀去。这座宫殿就像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所以哈姆雷特对其朋友说到:“整个世界都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的牢房、囚室、地牢,而丹麦是最坏的一间”。由伟大英明的老国王统领的丹麦富强、美好,但是在克劳狄斯的统治之下,则矛盾日趋尖锐。这其中也影射了伊丽莎白的王朝由鼎盛转向衰落。
      
      作家之笔可生花,犹如从那小嘴中可以吐露最美妙的语言,或者是最恶毒的诅咒。莎士比亚的语言从来都是他作品中最靓丽的一笔,有时候我们甚至惊叹于他那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力,语言中的思辨性、多重性和哲学性让我望尘莫及。“我也知道你们会怎么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这言语犹如一支利剑指向克劳狄斯,像刀子一样戳进我的耳朵,冲击着我的大脑。人性的罪恶、虚伪在在那妙笔之下熠熠生辉。
      
      哈姆雷特的最终使命是为父报仇,然而因他思虑过多,在多次能够成功的刺杀克劳狄斯的情况下,却未行动。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克劳狄斯为自己的罪恶祈祷之时,哈姆雷特的利剑已经逼近了他的脑袋,但是此时哈姆雷特将这样一个充满了罪恶的人送往天堂,那岂不是帮助了他吗?于是放下了那柄利剑。由于有着复仇的这个重任,他总是不得不思考着相关于复仇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价值就体现在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所以才有了:“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亚力山大死了;亚历山大埋葬了;亚历山大化为尘土;人们把尘土做成烂泥;那么为什么亚历山大所变成的烂泥,不会被人家拿来塞在酒桶的口上呢?凯撒死了,你尊严的尸体。也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啊!他从前是何等的英雄,现在只好替人挡风遮雨。”我们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死后的世界又是怎么样?最后的最后,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一部伟大的悲剧就像是一场暴风雨,在面对那压倒一切的力量面前,我们感到恐惧,但是却又是这种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经典句段摘抄:
      
      1、 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
      
      2、 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3、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塑成的生命又算的了什么呢?
      
      4、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
      
      5、 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协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6、 要是我有太冒昧放肆的地方,那都是因为对于您敬爱太深的缘故。
      
      7、 君主的薨逝不仅是个人的死亡,他像一个漩涡一样,只是在它近旁的东西,都要被卷进去同归于尽;又像一个矗立在最高山峰上的巨轮,他的轮辐上连附着无数的小物件,当巨轮轰然崩裂的时候,那些小物件也跟着它一齐粉碎。国王的一声叹息,总是随着全国的呻吟。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句话似乎比这本书出名,每个人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许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是因为它可作为炫耀的工具,炫耀你有些知识,肚子里有些墨水,仅此而已。曾几何时的我,也是这样,一味的背诵名句,不求甚解,为的只是在有人说上句时,我能接到下句,然后享受赞美之词。
       早知道这本书时悲剧,是莎士比亚的成名著作,亦知道那句对于哈姆莱特的经典评价——有一千个人,对于哈姆莱特就有一千种解释。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人会赞同,或是有人与我的理解一样,但是我只能说,我看哈姆莱特,只是看到了他一味的复仇,一味的报复,一味的冲动而酿成惨剧。也许是我没能理解莎士比亚的良苦用心,我没看到一个为了帮父亲报仇而提出周密计划的人,他到最后都只是指导演出了一部以他父亲的死为蓝图的戏剧,从而刺激了现任君王,也就是他的叔叔,他那个不仅篡夺王位,还夺走他母亲的叔叔,我想不通的便是这里。为什么他要导出这一幕,只是为了要观察叔叔的表情来判断他是否是凶手吗?这是多么幼稚呀,他明明知道,这一出一经演出,自己知道凶手的事实就会暴露,这不是在玩火自焚吗?他不是白白的将自己鲜活的生命往地狱之门推吗?然而,莎士比亚也让这个构想成为了现实,君王早已准备好毒酒迎接他,又挑拨大臣之子与他决斗,剑上已涂上了毒药,这一切都是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最后他的结局,只是悲剧。
       他那时对着天空喊着,对着他的挚友,大声疾呼时,他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他说: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泪,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我不得不说,当时那一段文字很长,很累赘,让人一下子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记住了当时的那句话,并不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它,吸收它。我将那一段话抄到本子上,看了4到5遍,一遍又一遍连续的看,看着看着,怎么就感觉这段话有点鼓励人们去自杀的嫌疑。文段中说,我们是应该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要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这两种状态相对来说,都比较凄惨,一个是命运暴虐的毒箭,一个是人世无涯的苦难,从这些文字描述就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于人世的态度,是比较黑暗和消极的。包括到后来,他在那段话中写道,我们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亡,所以才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苟且偷生在这世上,不敢去正面死亡。所以在这里我说,莎士比亚有劝人自杀的嫌疑。
       在看完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我不知道人们是获得快乐多还是悲伤多。是看到一本好书满足的快乐还是对于书中人物悲惨结局的悲伤,究竟哪个占主导地位?也许你可能也会说,我两者都有,我在看的过程中,可怜那些剧中人物,在看完之后,我领悟到了一些东西,我因此感受到了满足的喜悦。但是,我看完莎士比亚后,心里满是悲伤,没有一丝的快乐,因为,剧中人物往往是冲动,易怒,不去找到更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些人物都有自己致命的缺点,让我觉得可惜,可笑,可悲。
      
  •     文/Minnie
      这个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就是,丹麦国王被自己的亲兄弟谋杀,他的兄弟又娶自己的妻子为王后,王子得知真相后决心为父报仇。
      而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一个表面装疯卖傻实际却又头脑清晰、坚定信念要为父报仇但关键时刻却又犹豫不决的哈姆雷特跃然纸上,并将贯穿戏剧的矛盾、命运、伦理、死亡一一呈现。
      
      了解哈姆雷特是因为那句著名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直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人,原因来自很多个方面。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因此,在不同的人眼中,哈姆雷特是懦弱无能还是坚强勇敢,是优柔寡断还是纯朴善良,是装疯卖傻还是愤世嫉俗,都有着不同的评判。
      小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长大后才发现我们不过是众多普通人之一。在茫茫人海中回首,也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面孔朦胧的背影而已。磨平了那些棱角分明的个性,学会固执、学会伪装、学会隐忍。不再固守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也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同命运周旋,怎样才可以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此,当再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所拥有的,也不过是一个或一些和哈姆雷特性格相似的碎片,拼凑出我们的不同人生。
      
      而了解奥菲利娅这个名字却是因为米切尔•恩德的童话——《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一个有着和哈姆雷特王子美丽的未婚妻一样的名字的老小姐,卑微的躲在小房子里做提词员,失业后的她收留了各种各样的影子,并让影子们学会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悲剧和喜剧。
      面对人生中的那么多光明与黑暗,有孤独,也有空虚。老小姐奥菲利娅,和影子为伴,到了天堂以后她们的表演有上帝来观看。因为童话,不仅安抚了疲惫的灵魂,也安慰了孩子的心灵。而年轻的奥菲利娅呢?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美丽的爱情沦为权利的工具,美好的恋人失手变成了杀父仇人。可是,她没有办法报仇,甚至没有办法反抗。Ophelia,在词典中有着“援助者”的含义,可是在这里,她却只是楚楚可怜的等待着别人帮助和关怀的女孩子而已。
      奥菲利娅,她的犹豫不决,是小女孩般的骄傲,默默喜欢着被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喜欢的感觉,接受着那么多名媛小姐们的羡慕。在爱情的水边矜持的提起裙摆伸出脚轻轻试探着。
      她的左右为难,哥哥离开前的劝告,父亲反复的提醒,国王和王后的要求。纵然手中紧紧握着哈姆雷特所写的那一纸书信,当听着那么残忍的言语,一颗脆弱的心忘记了跳动,像被浸入了冰冷的水中一样,沉重,窒息。
      她的悲伤逝去,蓬松的衣裙漂浮在水面,像极绚烂的莲花。散落着记忆的迷迭香和思想的三色堇,哼着哀婉无名的曲调,直至沉没直至消失。如果她可以是那美丽的小人鱼,就让她在水中化作点点泡沫吧。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哈姆雷特,忍辱负重还是毅然反抗?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忍辱负重保持现状,凭借前王之子今王之侄的身份,是王位的直接继承人,同时深受国民爱戴,并且在威登堡求学接受着高等教育……他需要做的只是等待,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王位、权利,最终也是唾手可得的。
      毅然反抗,肩负使命、杀死仇人、夺回王位,选择这条路,却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条路,所要面对的,是仇恨、是杀戮、是无法逆转的深渊。不能将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也不能把自己的选择告诉自己的恋人。只能自己承担一切,只能像受伤的幼兽一般,把自己蜷缩起来,在黑暗中舔舐伤口。
      此刻,命运,用一只手将他牵引至抉择的十字路口;而性格,用另一只手在迷途中为他指引出一个方向。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父亲被人惨杀,母亲被人侮辱;父亲的葬礼,母亲的婚礼。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急切的拥入他人的怀抱。哈姆雷特在短暂的几个月中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出了曾经那么多年所能承受的底线,没有预兆措手不及。他曾经以为,身边有忠实的朋友,漂亮乖顺的恋人,有英勇的父亲,高雅的母亲,生活将是风平浪静,他把自己父亲作为榜样,向往着有一天自己和奥菲利娅可以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幸福。
      可是,愤愤不安和种种怀疑都在他心中冉冉升起,随后鬼魂事情的真相揭露出来。于是报仇不再是一句口说无凭的空话,而将要付诸实践的严密计划。
      可是,年轻的哈姆雷特未曾经历过勾心斗角的争夺、腥风血雨的杀戮,他只想通过演绎出情节相仿的戏剧,得到一些更切实的证据,让自己在举剑的时候,双手不会颤抖,内心不会犹疑。
      可是,当天时地利只差动手结束国王性命的时候,他犹豫了,看似虔诚的祈祷阻挡了他利刃刺下去的决心,刹那的慈悲只会让复仇之路沦陷的更深。
      可是,在墓地决定与自己满心只剩下仇恨的朋友决斗,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构建在倾斜不安的天平上。剑上涂有毒药,杯中也盛有毒酒,看似万无一失的弑杀却变成一柄无情的双刃剑,伤人于无形。误换剑,诡计毒害了莱蒂斯自己;替喝酒,误会毒害了不知情的王后。
      
      如果说,曾经的哈姆雷特是温室中未经历过风雨的花朵,胆小,怯懦。那么当他杀死国王为父报仇之后,他已然是一株可以巍然屹立在天地间的苍茫大树,无畏,无惧。只是,这一路的代价太过沉重,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输赢来评价了。
      先王死了,波洛涅斯死了,奥菲利娅死了,王后死了,莱蒂斯死了,国王死了,罗森克兰茨死了,吉尔德斯特恩死了。最终哈姆雷特也死了。
      先王的死,是死于权利争夺死于暗杀,牵扯出了这场悲剧的帷幕;波洛涅斯的死,无心之失错杀了一只替罪羊却最终埋葬了一份萌芽中相互试探的爱情;莱蒂斯的死,朋友反目、毒剑相逼,在权利和阴谋的面前一切都显得不堪一击。
      哈姆雷特的死,是他自己选择的毒酒,宁愿面对死神,再也不愿意去承担和背负更多,那惊心动魄的屠杀,那沾满亲人鲜血的皇冠和王位。他是丹麦的王子,他的世界里却没有童话般美好的王国;他是复仇者,仇恨的使命掩盖了他曾经清澈的双眼;他是英雄,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为自己的国家找到新的出路;他也是罪人,因为鲜血浸染了皇宫的圣洁使得无辜的人也因受牵连而至死。
      如果哈姆雷特没有死,故事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一个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王子,他会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呢?可是,没有这么多如果不是么?从踏上复仇之路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不断向前推动,就没有办法回头了。虽然他犹豫过、痛苦过。最终,放下了他的爱和恨,告别了他的爱情和亲情,毅然赴死,让血腥和暴力、残忍与无情沉淀入坟墓的黑色泥土。
      从王子到复仇者的蜕变,死亡,让一切定格在他生命最绚烂的瞬间。
      再见,王子。
      
  •      前记:在我看来,莎士比亚惯写才子佳人,花前月下,最值得一看的其实是他的语言和人物塑造,《哈姆莱特》亦然。 自古对哈姆莱特的研究数不胜数,也许这倒超出作者本人的意料。因为这个以写戏为职业的人,当初很可能并没有想这么多。所以我从不想把这个人物复杂化。我认为,其实他只是一个少年,不同的只是他的皇族身份。而但凡是人类,彼此就有无数的共性。我更愿意相信,从本质上,《哈姆莱特》,更像个成长的故事。
      
      
      在我第一次读《哈姆莱特》的时候,我心中就诞生了属于我自己的哈姆莱特。我心中的他,为人轻率,但重情义;有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但仍知道认真去爱一个人;聪明而自负,但这种自负是来加重他的魅力的,使他看起来更加聪明;外表光鲜华丽,但内心深处,有其本质的一面,如同每一个处于最好年纪的年轻人。在我眼中,哈姆莱特固然优秀,却绝不特殊。他无法忍受母亲嫁给叔叔,这是任何一个少年都无法忍受的;他报仇时第一个利用的是无比信任依恋他的恋人奥菲利亚,直到恋人间接为他死去才有所悔悟,如每一个不懂爱情的年轻人,而他这种欠考虑的行为也为日后埋下祸根:由于妹妹的死,奥菲利亚的哥哥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起了杀心,被国王利用,最终结束了哈姆莱特的一生;他无法忍受父亲为叔叔所杀,欲报仇而后快,这是儿子们都会有的情感,但这也显示出,他没有一个未来国王的胸襟:他叔叔已经宣布他为王位继承人,其实当时处于弱势的哈姆莱特需要的只是忍耐。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想,它更说明了哈姆莱特的平凡,平凡到不是一个特定而鲜明的人,平凡到和我们相似。
      所以,哈姆莱特属于我们。那400年前的写满古英文的书册中,跃动的其实是一个一直生活在我们当中的身影。
      他喜欢畅快的生活方式,曾经的他也很幸运,身边有忠实的朋友,漂亮依从的恋人,上面有大树般的父亲,贤德的母亲。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他的错觉,成人的呵护使他看到的只是假象,最终,那层脉脉的薄纱被父亲的死撕去,真实的世界也为他所看到。面对这个世界,他显得无比渺小,尽管在他曾经的世界里,他光彩照人得像是太阳的儿子。其实,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因为人最终要长大,只要我们还活着,这就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也许我们会憎恶,会拒绝,会反抗,但无论如何,自从那把我们从梦幻岛载到这片成人海岸的小舟扬帆远去之后,我们,就已没有回头的路。那种无所适从的滋味,哈姆莱特经历了,而我们,又何尝没有?终有一天,我们会遇到和他相同的事,我们会发现发现,母亲只是一个脆弱的女人,父亲只是一个老去的神话,曾经的朋友也许已不再是朋友,曾经信誓旦旦的恋爱只是年少无知时少男少女间的游戏。一切都变了,仿佛在一瞬间。于是,彷徨中,我们时不时流露出对人性的憎恶;彷徨中,我们用戏谑来掩饰自己的慌乱,装得无知可笑;我们用看起来无比不像当真的语气对自己说:生存还是毁灭,还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场地,王子在暗涌着血雨腥风的宫廷里踱步,而我们,则在相对安全的市井街坊里跌跌撞撞。成长是美丽的,但它带来的更多是痛苦与错愕,它让我们,在受过一次次伤后,或失去童年的灵动和一半的生命力,或变得坚硬,从此脱胎换骨。这个成人的世界用残忍与无情,作为教学的方式。
      
      有人说,哈姆莱特就像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摧残。在我心中,哈姆莱特并非如此柔弱,不然,他就不会大胆行动,以一己之力,想出并实施一个虽然不成熟却相对周全的复仇方案。他是坚强的,面对突变,他没有选择不知所措,徒然哀伤,他的心稳定得很快。但他仍然只是一个少年,他理想化了现实,于是他努力抗争,他自信正义战胜邪恶,他急着用行动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静观其变。所以戏中戏验证了他的猜想,也让他叔父看出了他的复仇之心。我们,也是一样,面对风暴,没有一个人会选择逆来顺受。于是,我们大声向世界叫嚣,我们勇往直前,挑战命运,但是,对方给与的只是冰冷的回应,甚至是加倍的打击。于是,我们茫然。就在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岁月便如藤蔓般缓缓攀附上我们的面颊。如果哈姆莱特能活下来,等待他的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老去。于是莎士比亚安排他死亡,让一切定格在他生命最绚烂的瞬间。从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的一颦一笑;从一颦一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相比这些,死亡不过是一个结果罢了,如果哈姆莱特不死,又如何?慢慢老去吗?按照莎士比亚的写作手法,一个人物的最终命运,无非两种,一种是幸福的极致,一种是悲哀的极致,显然让哈姆莱特幸福极致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只能死亡。但死亡又如何?在我心中,同样也是在所有读者心中,他从未死亡,他一直活到现在,400多年,他依然是那个有着灿烂生命的少年。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让美好的瞬间永存记忆,便是生存的意义。
      
  •     我发现我是一个文字控,只有好的文字才能打动我,如果有什么语言的隔阂,看上去很吃力,很无趣很恶心。
      还好我看的是一个绘本,插画画的非常好,那个画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这部作品的影响。还是去看一下原作吧!也可能是我看的剧本太少了!那些哭天抢地的独白一开始看着特别别扭,但是后来呢,就慢慢习惯了。。插画中有一句英文原文是:the rest is silence,出现在哈姆雷特自杀之前的遗嘱。
      有人说是犹豫害死了这位王子,但我真的升华不出任何思考。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就疯了,为什么他竟然敢那么指摘他的母亲,这个经典的译本不能说服我,不能让我产生一丝一毫的感动。或者戏剧和小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不喜欢这种做作的语言。不符合我的审美经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