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写作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门彻  页数:800  译者:展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文版《新闻报道与写作》能为在中国学习新闻学的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新闻学的最基本的内容与教益,这些内容是一个记者成长的起点。《新闻报道与合作》一书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分析事件,以及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综合这些分析。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懂得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思考,来发现其原因和结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记者不仅要不断发展采访报道的技巧,还要扩展对人的理解,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作者简介

  梅尔文·门彻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他早年求学于新墨西哥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从1947年起,他任职于合众社及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的数家报纸,并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中美特派记者,曾作为尼曼奖学金学者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他从1958年起任教于堪萨斯大学和州立洪堡大学,1962——199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译者前言序言基本原则新闻事业的道德公众服务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传统鸣谢个人寄语起步获奖者机会新手薪金第一部分 工作中的记者第一章	在岗位上工作中的新闻记者契约边疆报道飓风袭击斯宾塞校园枪击案早期报道一个告示和一场火灾电视报道火灾一个小孩之死一家都市日报长一些的报道圣诞基金会在《夜线》追求自由电视纪录片调查性报道数字计算在线新闻记者素质一篇需要背景材料的新闻发布稿小结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二部分 基础第二章	报道要素准确溯源验证完整平衡客观简洁选择性清晰人情味责任感小结写作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三部分 撰写报道第三章	何为新闻第四章	职业工具第五章	导语第六章	报道结构第七章	写作者的艺术第八章	特稿、长篇报道和系列报道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第四部分 报道原则第十章	挖掘信息第十一章 充分观察第十二章 建构与使用背景第十三章 发现、培养与使用消息来源第十四章 采访原则第十五章 采访实践第十六章 演说、会议和新闻发布会第十七章 预感、情感和刻板成见第五部分 从事故到教育第十八章 事故与灾难第十九章 讣闻第二十章 警事新闻第二十一章 法院新闻第二十二章 体育新闻第二十三章 商业报道第二十四章 地方政府与教育第六部分 法律、品味与禁忌、规约与伦理第二十五章 记者与法律第二十六章 品位——为适合作界定第二十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附录1 民意调查述略附录2 如何使用《信息自由法》附录3 伦理规约附录4 在线消息来源中英文对照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美国新闻学经典教材,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 新闻报道与写作 [美]梅尔文·门彻 著展江 主译 我希望 , 中文版《新闻报道与写作》能为在中国学习 新闻学的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新闻学的最基本的内容与教益 , 这些内容是一个记者成长的起点。《新闻报道与写作》 一书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分析事件 , 以及如何在新闻报道中 综合这些分析。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懂得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 中来思考、来发现其原因和结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 , 记者不仅要不断发展采访报道的技巧 , 还要扩展对人的理解 , 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梅尔文·门彻 译者前言展江 时下有一种观点 , 认为传播学重理论和学术 , 新闻学重采写编评等业务技巧。因此提 到新闻学著作 , 尤其是新闻业务书籍 , 有些人可能就会想到 , 那是操作层面的东西 , 能叫学 问吗 ?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而负责地回答的问题。《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虽然不以理论建构见长 , 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 : 新闻学的成长离不开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 学、伦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支持 , 但是它本身是二门独立的学科。 ( 一 ) 如果说今天的传播学有其突出的学术旨趣的话 , 那么新闻学也不仅仅是业务经验的 总结。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另一位名誉教授詹姆斯·凯里 (James W.Carey) 和 澳大利亚政治学学者约翰·基恩 (John keene, 著有《媒介与民主》 ) 所言 , 大众传媒和新闻 事业的本质作用在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和法制 , 新闻学所重点探究的是新闻与民主的关系 , 因此对政治权力与权利、民主与法治的关注 , 就成了新闻学的核心。具体来说 , 早期的新闻学著作的确大都是关于报刊实际新闻运作业务即采访、写作、 编辑、评论等内容的 ,早期的新闻教育者基本上来自报刊从业者。后来研究领域拓宽到总 结和评述新闻事业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 , 新闻学是报刊新闻事业的产物 , 以传统的 " 报 学 " 研究为基础 , 似乎偏重于业务研究或 " 术 " 的研究 , 难以跳出单一狭窄和 " 形而下 " 的案臼。 然而在与新闻实践密不可分的表象后面 , 新闻学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问题域。据施拉姆考察 , 在 1937 到 1957年的 20 年中, 美国的新闻学研究呈现三种主要趋势 : 其中之一便是基本属于政治学范围的有关报业和社会的研究 , 包括报业与政府的关系、自 由与责任、公众意见和国家政策等。施拉姆把报业与社会的关系、伦理道德、新闻自由等 , 称为是新闻学的古老话题。到今天 , 如何处理报刊和政府的关系 , 如何保障报刊的新闻自 由等 " 新闻学的古老话题 ", 仍是美国新闻学术研究, 甚至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焦点又是与新闻实践活动难舍难分的。在中国 , 传播学方兴未艾, 它因对人类及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而逐渐成为一门 " 显学 " 。但是以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也同样不妥当。我们发现 , 两者的侧 重点和基本话语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关的经典话语和重大 问题 , 像 " 客观 " 、 " 公正 " 、 " 新闻自由 " 、 " 新闻改革 " 、 " 知情权 " 、 " 公众舆论 " 、 " 舆论监督 " 、 " 舆论导向 " 、 " 新闻侵权 " 、 " 新闻职业道德 " 等等 , 过去、现在和将来主要被纳入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凯里教授发人深省地指出 , 传播学的发展是 20 世纪的非凡成就之一 , 它使得一群知识分子从事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是新闻学仍然重要 , 因为它与政治相联系 , 能够帮 助人们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他据此提出了新闻教育的三项原则 :(1) 新闻学和新闻 教育并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传媒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电视。 (2) 新闻学作为独立 的社会实践不能与传播或者传媒相混淆。 (3) 新闻学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 , 或者说 , 没有民 主就没有新闻学。当然 , 如何摆脱来自非专业方面的干扰和对业务操作技术的简单归纳 , 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 仍然是中国新闻学界应当努力的目标。 ( 二 ) 梅尔文·门彻 (Melvin Mender, 旧译曼切尔 ),1927年1月25日生于纽约 , 现为美国哥俭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1947 年他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 位。门彻先后任合众社 (1947-1951) 、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新闻报》 (1952-1954) 、加 利福尼亚州《弗里斯诺蜜蜂报》 (1968-1962) 记者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1962) 驻中美特 派记者。 1952-1953 年他作为尼曼奖学金学者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 ,1958-1962 年任堪, 萨斯大学和州立洪堡大学新闻学助理教授 ,1962 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 先后 任助理教授 (1962-1965) 、副教授 (1965-1975) 、教授 (1975-1990) 和名誉教授 (1990 一 ) 。基于门彻教授对新闻教育的贡献 , 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授予他 " 杰出教育家" 奖。波因特传媒学院的两位资深教师罗伊·彼得·克拉克和科尔·坎贝尔对门彻教授有 这样的评价 :" 没有哪个新闻学教师对待新闻记者的工作像梅尔文·门彻这样认真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培养了一代新闻记者。门彻教授本人在 1978 年说的一段话表明了他的一个终身理念:" 作为一名记者 , 我的主要兴趣在于政治报道和调查性报道 ;而作为一名堪萨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教师 , 我得以延续了这种兴趣。我早年就明白:负责任的新闻记者不能在价值无涉的真空中从业 , 我在作品和教学中一直致力于表现的是:最好的新闻学、新闻记者的最高成就是 由那些其热情在于向人民揭示他们生活其间的世界的基本真相的人达成的。 " 本书为美国新闻学经典教材 , 初版于 1977 年 , 到 2000 年第八版出版前 , 本教材被美国 300 多所大学使用 , 累计印刷 295635 册。第九版于 2003 年推出 , 增加了9 · 11 事件等许多新内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也许选择开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生涯的路径。也许你有一种特殊兴趣,它将你引向数千种专门出版物,也就是报纸和杂志。或者你可能选择为在线媒介报道和写作。在线新闻事业成长壮大的一个迹象是它得到了普利策奖委员会的承认,该委员会决定从1999年起把在报纸列入公从利益服务奖的入选对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闻报道与写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与05年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调查记者手册》相比,新近面世的第11版《新闻报道与写作》更能帮助在行业中的实践者。对于一向缺乏专业性的大多数中国媒体而言,这本书里提及的许多准则与常识能够很大程度地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前几天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媒体的糟糕表现,其实已经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重塑自己的专业性。相对于西方媒体的成熟表现,其实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本书开始应该是个不错的起点。
      
      在前两章工作中的记者和报道要素中,关键词有一下三个,责任感,准确性和消息源。责任感将支撑你作为一个记者,或者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研究者坚持下去,付出所应该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准确性是做新闻的生命线;而准确性的获得又取决于消息源。
      
      有关作一篇报道前期的准备、调查和采访,想必大家从书中以及日常的实践中都有所了解,我想提的是有关“报道结构”这一章。
      
      写作者应该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我想说什么?” 乔治·奥威尔 《政治与英语》(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预见或决定文章接下去是什么形态,并且贯彻这种形态。 《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s)
      
      组织报道的步骤:
      1. 从笔记中找出报道焦点或中心思想。
      2. 找到支撑、解释、扩展中心思想的材料。
      3. 根据重要性的顺序组织次要材料。
      4. 开始写作,注意报道各部分之间的自然过渡。
      5. 阅读成稿,以确保你已经高度地支撑、证明、解释了报道中的导语。
      6. 阅读成稿,考察准确性、简洁性、清晰性。
      7. 阅读成稿,考察语法、体例、用词。
      8. 如果步骤5-7显示了问题——而且他们时常发生——那就重写。
      
      这些步骤让我想起自己初做杂志记者时,一无所知与屡受鞭笞的状态。对于一个年轻的入门者而言,有时前期资料收集,背景调查,聊天采访,录音整理,等等都可以靠努力完成个大概。但是接下来的写作却是一个非常依赖经验,手感与准则的部分。没有常常写字和写稿的经验,你往往会陷入无数个陷阱。
      
      我当时的编辑是一个实力出众,且非常认真的人。她不仅自己写非虚构的稿子,审校内容,提出编辑修改的意见,她还自己业余时间写作虚构故事,拿过一个文学领域的严肃奖项。她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有两种记者,一种有很准确很有味道的语言,一种有严密的逻辑和全面准确的叙述。这两个素质中有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合格的记者,两者兼而有之,再加上努力将会成为非常优秀的记者。但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既没有语言,逻辑上又处处硬伤,这篇稿子我不能让你上。
      
      当时是写那期封面组稿中的一篇,赶印厂前时间非常紧迫,我连夜改了3版都没有通过。最后是让另外一位主笔用我收集的素材,重新写了一稿才勉强通过。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境,无非栽倒与编辑曾提到的两点:1. 没有写作的累积,也就没有任何文字上的出彩之处;2. 没有逻辑的叙述,让本就不具可读性的文章更加支离破碎。这样的文本,没有任何一个编辑会让它上版。
      
      写作的累积是一个量变转质变的过程,它需要时间。而在这个期间,我们能显著提高的就是行文的逻辑。于是《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报道结构这一章就十分重要。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说的是什么,然后想清楚怎么说再下笔。这里列出的步骤非常实用,让逻辑从金字塔顶端延伸出去,让表述更全面充分,做适当的补充,然后成稿后从3个方面重新审视,直到定稿。
      
      新闻写作需要专业性,在现在中国的媒体状况中,更是如此。接触一些西方成熟的模式,予以实践,才是能让自己在新闻行业中更快成长、生存、并很好的生存下去的正确方式。
      
      
      
      
  •     翻开这本书前,关于国外新闻教材,我也泛泛拜读过几本。这本书到手时,恰好赶上了马航370事件,结合这一重大国际事件中西方媒体的表现与我国媒体之对比,再细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媒体的权威,来源于专业。
      这本书堪称是西方新闻学教材的经典之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西方新闻教育的缩影。全书从基础开始,介绍了记者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介绍了报道的几大要素,然后开始进入细分化的教育,甚至细致到采访时的动作神情,写稿时的句子长度,一篇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版和平面媒体新闻版之异同,都娓娓道来,辅之以大量的新闻实例和记者随笔,使本书成为了一个新闻报道大学堂。
      此前在考研究生时,我也读过大量国内教授写的新闻学教材,采写编评面面俱到。但是若论细致程度,显然是粗枝大叶者多,而像这本书这样,细分到“演说,会议,发布会,灾难,突发事件,讣闻,警事,法院,商业,科技”各个具体方面的,却少之又少。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使用。全书通篇没有一句宣传用语,作者的笔调跟记者的笔调一样客观平实。虽然说新闻永远与政治沾边,但作者从没有提到过“党性”“喉舌”,相反却在每一个可能具有争议的地方,加入了“伦理”板块。
      所以,不要问为什么,在马航班机失联之后,CNN找到了国际刑警核实假护照、WSJ挖掘出RR引擎线索发现飞机折返、NYT拿到雷达数据认定飞机西拐,BBC找到了卫星数据,他们一起倒逼了马来西亚政府,而与此同时,事件最大的相关国家,主流媒体只是在祈福和煽情。
      是的,专业水平高下立判。
      早在新闻成为学院派之前,这是地中海沿岸一门师传徒的技术活儿,即便新闻院校遍及世界各地之后,新闻工作的实质依旧是师徒相传,从新闻媒体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要求可见一斑。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深耕新闻多年的老师傅,手把手教会徒弟怎么做报道。
      也希望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能够从这本书获取有益借鉴。
      
  •     正如医生这个悠久的传统行业有传承了2400多年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记者这个新兴行业也有1954年提出的国际记者联盟宣言。而之所以这两个行业需要职业誓言自我约束,因为医生手上掌控的,是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而记者笔下所掌控的,是信息的力量。
      
      然而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并不能杜绝医疗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际记者宣言也不能消除记者在现实中遇到的种种困境,甚至可以说,记者面对的职业挑战和干扰,在很多方面超出医生,为何?
      
      因为信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在我们接下来的时代里,它将会成为权力游戏中最具主导性的力量,它如同指导火炮方位的信号弹一般,将决定权力游戏中的所有其他力量投入何处使用。
      
      无论是否自觉和自愿,当你运用一种权力筹码的时候,你自然地成为了权力游戏的一员,受其规则的束缚,即使你说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但其他的玩家是不会忽视你的存在的。
      
      这一基本博弈前提,是记者面临困境的一半来源,即使记者本人只关心技术问题,新闻业本身却是需要盈利才能运转的,而既然进入盈利体系,就意味着其他利益团体对新闻业具有影响力,有机可趁。所以独立的盈利和组织结构,可以说是一家新闻机构独立的基本前提。
      
      但是,组织和盈利的独立,仍然只解决了一半问题,记者拥有了独立的立场,不再是某个大型利益群体的附庸,但这仍然没有解决记者立于何处的问题。
      
      每个人只要存在,就具有至少一个立场,只要观察,就在使用至少一种视角,只要发言,就在使用至少一种语言,而立场决定观点,视角决定景象,语言决定阐述方式,而观测与阐述又会反过来对事实产生干涉。
      
      故而从逻辑上来讲,人类永远无法成为完全超然的观察和阐述者,当你playing power,你是不可能脱离power play的。
      
      问题是,记者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进行这场power play?答案理所当然,以一个称职记者的身份。
      
      而这本书提供的正是如何成为一名称职记者的经典教程,教人们如何获得记者的职业立场与专业素养。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客观中立,远离错觉与偏见,尽力反映现实的原本面貌。
      
      这本书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些工作中记者的经典案例,
      第二部分是报道中的核心要素,
      第三部分关于撰写报道的方法和准则,
      第四部分关于取材和采访的种种技巧和标准,
      第五部分是关于各种不同新闻类型的特点分析,
      第六部分则是关于记者工作中的法律、品味、伦理方面的守则
      
      这六大部分的类别划分是很明确的,但每一部分中都包含了数不清的细碎条目与小节,细碎到了几乎让人觉得杂乱之处——但这并非教材之过,而是新闻学的真实面貌就是如此。新闻不是一门限定研究范围的理论学问,而是对无限的现实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新闻工作者必须理解和阐述大千世界发生的无数新老现象,而真实世界的消息来源从来不会给你限定考试范围,也很少给你备考时间,这就对记者的专业素质有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知识、判断力、理解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几乎一切信息传递工作中的核心技巧。
      
      记者在做什么,应该秉承何种原则,撰写报道和进行取材的职业技巧有哪些,各种不同的新闻类别应该注意些社么,以及记者自身的法律、社会、伦理定位,这本教材对于所有这些方面都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细节条目、经验教训、注意事项、现实案例,它成为经典绝对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想要进行新闻从业,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教材,如果你想要了解新闻行业,这是一本再好不过的目录,而即使你对这个行业本身没兴趣,而仅仅是对于信息传递的power play感兴趣,这本书同样能够提供数不清的教益。
      
  •     《新闻报道与写作》两个版本的翻译比较
       翻译极差!买来之后,很失望,新书很厚,但却感觉很薄。老书很薄,但却感觉很厚重!展江这本28年后的第九版译本(序言提到译者大多为青年政治学院的博士、博士后生),译文质量不高。很显然,这些70后、80后的年轻后生翻译的水准实在不敢恭维。许多内容相同的部分,语气平淡,读来有气无力,远不及广播出版社的版本,不知道他们翻译之前到底有没有看前辈们的翻译呢!?
      
       首先得感谢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我得以从书库借阅到老版本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看了觉得好,于是又从卓越花60多元购买了新版本的。
       手头有两本《新闻报道与写作》,通过阅读,发现两个版本的翻译水准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新闻报道与写作》 (美) M. 曼切尔著 艾丰、张争、明安香、邹大毅编译 787×1092毫米32开 页码:288
      出版社: 广播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1-51,000册 定价:0.87元 根据英文原著第一版(1977)、第三版(1978)和第五版(1979)翻译。
      
       《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 (美)门彻 著 译者:展江(主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初版:2003年8月北京第1版 页码:800 页
      
       我是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才决定买第九版的中译本的。可是买来之后,结果却很失望,新书很厚,但却感觉很薄。老书很薄,但却感觉很厚重!
       时隔28年后尽管最新的版本是第九版,对之前的版本进行了许多的扩充,包括一些章节也做了调整。但许多基本内容还在,通过两本书的认真比较研究,我发现:
       这本28年后的第九版译本(序言提到译者大多为青年政治学院的博士、博士后生),译文质量不高。很显然,这些70后、80后的年轻后生翻译的水准实在不敢恭维。许多内容相同的部分,语气平淡,读来有气无力,远不及广播出版社的版本,不知道他们翻译之前到底有没有看前辈们的翻译呢!?
      举例一:
      艾译:消息写作十条规则(p143)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以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动词上再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展译:新闻写作十项原则(p178)
      1、先理解事件,然后再写。
      2、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3、要展现,不要讲述。
      4、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5、把相关的说明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6、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7、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副词修饰动词。
      8、避免在报道中做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9、不要在文章中提出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10、质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
      举例二:
      艾译:第四章 报道原则 第十一节 培养健全的观察力 “作为闯入者的记者”p203
       采访行动本身很可能成为准确观察的障碍。瓦尔特·李普曼把记者说成是“墙上的苍蝇”,即一个超然的观察者,他的出现不应该影响被观察的事件,但是,如果报道需要做逼近的观察,一丝不苟地记录、照相、拍片、或者录音,记者怎么做才能不那么引人注目呢?“苍蝇”如果飞降下来,围着事件嗡嗡叫,当事者就再也不能无视它的出现了。
      我们都知道,当电视台人员来到现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呆板的人变得活泼起来,拘谨的人也突然开始做手势。现实变了样子。
      
      展译:第十一章 充分观察 作为不速之客的记者 p311
       报道活动本身就有可能妨碍记者进行正确的观察。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将新闻记者的特征归纳为“墙上的一只苍蝇”、一个被派遣的观察者——他的出现不影响正在被观察的事件。但是,如果报道要求近距离地观察、细心地记笔记、拍照和录音,那么记者会造成多大的干扰呢?这只苍蝇降落下来,在事件周围嗡嗡作响。
       我们知道,当一个电视拍摄组到达某事件发生地时会发生什么事。懒汉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沉默寡言者也开始滔滔不绝。真实被改变了。
      
      翻译的原则——编译理念的几项差异:
       1、非得把所有实例的详情写出来吗?(他们或许会让读者迷失在事例(论据)的森林而忘记了该章节的主要论点)
      2、非得把无关紧要的人名(包含英文字符)开列出来吗?哪怕这个人名在书中只出现一次。
      3、哪些地方语言该精练,而其他的部分则应该着重阐述清楚。
      
      卓越网的书评 看了《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 主译 之后才知道,翻译得不怎么样!http://www.amazon.cn/mn/reviewDetailApp?reviewid=2367766&uid=479-4361037-4420000
  •     宝典式的教材,案例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目前国内的采写教材恐怕没有几本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实践性非常强。但是,正如很多同行说的,看了这本书,倍感振奋的同时,马上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世界上有那样一片新闻的天地,羡慕嫉妒恨啊!只能说,看这本书了解一下,尽可能学习些业务上的东西。
  •       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有糖吃。
        这是所有主编给年经记者的忠告。每一个踏入记者行业的人,大概都和我一样,总是被杂乱无章的事实与细节搞得晕头转向。
        “你知道你想说什么。”正如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与英语》中写到地那样,一篇成功的文章早在落笔之前,就已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对于张爱玲这样的小说家而言,可能灵光一瞬更为宝贵,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这点绝对受用。
        你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能手,一个绝对忠于事实的奴仆,一个不折不扣的结构主义者。
        好吧,以上都是我的胡说。我不是什么记者,虽然有可能即将是,但至少现在还不是。这些不过是我阅读《新闻报道与写作》后的感想。作者是梅尔文.门彻,曾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在美国多家大型媒体任职,现任哥大的新闻学教授。闲来无事时,把他深厚的新闻从业经验整理下来,于是有了这本厚达800页的新闻学教程,被美国近500所高校点名采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在这个时候,走入我的视野,他就是爱伦.坡。这个游走于上世纪的鬼才小说家,如此地遥远,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他不是个凡人,是的,他的确不是。
        前些天,我兴奋地拿到一本坡的短篇小说集,像磕了药一样地沉醉其中。坡的作品不计其数,他写诗、写评论,嗜酒如命,大概就是酒精的作用在激发他永不枯竭的灵感。可最引人注目地还是他的小说,《毛格街血案》与《黑猫》,在人心深处制造迷宫,让阴暗与惊悚萦绕四周。这个堪称侦探悬疑小说鼻祖的出现就像当年的普鲁斯特,在这之前,可还没有人这样写过小说。
        不仅仅是希区柯克、柯南道尔,声称从爱伦那受益匪浅的还有梅尔文.门彻。他干脆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引用《毛格街血案》中的名言,对记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问“出了什么事?”,而是问“出了什么没出过的事?”。在梅尔文眼中,记者简直就是隐形的侦探,热爱蛛丝马迹胜过一切,因为细节才是报道的生命。要像侦探一样观察和推理,发现越多奇怪的细节,就证明越接近事件的核心。这不是什么讨巧的技术小窍门,这简直就是哲学。
        一篇出色报道的写作难度不亚于一篇小说,因为你只能写进事实,不能虚构。一切都必须是核实过后的事实,记者得对他的读者负责。
        可能否引人入胜始终是一个前提。否则一篇意义再重大的报道,如果没人愿意打开报纸,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因此,不仅要像侦探一样观察,还要像侦探小说家那样写作。梅尔文花了大量篇幅在谈导语写作的重要性及要领。随后,又在建构文章处大费周章。一篇报道就像一场精心布置的凶杀现场。人们先嗅到血腥味,再因好奇驱车前往。像侦探小说家一样,把读者当成兔子,再聪明的兔子也难以抵挡胡萝卜的诱惑。
        唯一不同的是,一部侦探小说必定在最后才显露真相,而一篇报道却处处都是真相。
  •     当年柳永应试,本来文章锦绣。奈何皇帝看了他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心里正不爽,于是将他的文章批了个“何需浮名,且去浅斟低唱”。这就好像是认定了他是伪造民族加分一样,剥夺其录取资格。
      换了别人,估计一辈子消沉去了,或者想办法走门路。柳永更狠,拿着这道批复,号称“奉旨填词”,堪称古往今来炒作高手第一人了。
      
      胡喷这许多,只是为了舒缓心中的无奈。
      惭愧地说,我已经干新闻这行数年了。历任跑口、热线等岗位,熬年头混到编辑。
      偶尔有小记者问我,某某稿子该如何写?我每每摆出一幅高深莫测的嘴脸:你的采访,你问我怎么写我能知道么?
      其实老实说,咱上学的时候是学法律专业的,你让我论述个无独立请求权之诉讼第三人还成,让我说新闻的事情,流汗……
      
      按理说,我该弄上基本专业书籍,好好读几天。可是老实说,从混入记者队伍之后,我就觉得不管哪本书,都让我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具体来说,当我觉得哪篇稿子不会写的时候,想到书里找答案,屡屡无功而返。渐渐这些专业书籍也就置之高阁落灰去了。
      
      而今回想,这几年新闻实务干下来,觉得干新闻这行,最没用的就是文笔。一篇稿子拿回来,才不管你文采如何,而是只看新闻价值大小。只要新闻价值大,漫说你写的中规中矩,就是一塌糊涂满篇病句,也自然发表。
      倒是几篇自以为有点想法的稿子,反被批评“形式大于内容”,或者让编辑改得面目全非。
      那时节,颇有柳永当年试而不第的愤懑之感,不免暗骂编辑“不识货”
      可是新闻这口饭总是要吃的,索性把心思下在想选题上。
      
      或许你觉得咱功利,或者觉得市侩,问题是你稿子写的再好,不给你发也是枉然,只不过留在电脑里自我欣赏;或者贴到博客上,凭着几个要求回访的夸奖沾沾自喜一下而已。
      
      也许有人要说了,那要是碰到新闻价值大的,好文笔不也用上了么?这是自然,但是问题在于,您一辈子能碰上几个大新闻啊?您还真打算书写传世之作么?
      
      总之,屡屡遭遇文笔被蔑视,我却没有柳永的勇气,索性一律白描带白话,反而省事。
      
      既然如此,我却想知道,再去看这样的书籍,磨练自己的文笔,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不敢批评展老师的著作,只是说说自己的实际感受罢了。
  •     建议作为新闻采编的入门教材啊
      国内的类似的教材基本上不用看
      展江翻译的不错
      英文版我看了一部分
      没有能坚持看完
  •     上周日买了这本书
      以我的英文阅读能力和懒惰程度,每天读20-30页
      得一个月看完
      再加上身边一直带着的红宝书(具体看不看另说的)
      心理上就觉得没什么时间玩了(具体玩不玩另说的)
      
      不过就我看的这书的很少一部分来说
      这书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那么理论
      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让我对记者这个行当陡生钦佩~
  •     Great Book!
       在百千万种新闻写作书籍当中,有这样一本书或手册吗?它会告诉一个新手在到达新闻现场后,怎样做报道,采访哪些人,问什么话,怎么不遗忘线索和重要价值新闻呢?在报社工作时候,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说,国外大报社都有报道手册,告诉记者该做什么。对于新记者,他能很快地入门,而哪怕资深记者,这也很受用,当然他可以超越报道手册上的束缚。
       这本书就是一个范例。如何报道灾难事故呢?Melvin在书中《从事故到灾难》章节中列出Checklist,讲做车祸事故、飞机坠落事故等等悲剧中,应该怎么做,报道哪些东西,采访哪些人,问什么话。
       这只是个很小的例子。本书的精华在于告诉我们,美国新闻业是如何操作的,标题拟写--导语写作--内容写作--结尾……
       对于中文读者,可以参阅展江老师翻译的本书中文版本。
       更重要的是,对于想写好新闻报道的朋友,在阅读本书同时,刘其中先生的《诤语良言》一书,不可错过。
      
  •   唔 我也想要这本书
  •   通过楼主的举例发现新版翻译确实没有老版的翻译好。
  •   美女,你现在 成为记者了没啊?
  •   为了能给你回应,我注册了,这篇文章透着的酸不是酸,涩不是涩的感觉,很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生惶恐,我也是新闻专业的,其实很喜欢你的那幅“没有任何含义”的照片,很有大师风范啊
  •   呵呵,谢谢夸奖
  •   文章写的很好,我不是做新闻的,但是想报道一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每每写的文章不得发表,于是前来找答案。你的意思大概我懂了,选题时重要的。
  •   从你的文章里,我起初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尔后,另一种感受便是有些危言耸听的——体制的戕害。于新闻战线如此,论及他行他业何尝不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寻常的我们恐怕除了私下用以自我消解的抱怨,剩下的就只有默默接受,默默接受……直到习惯。不要把它看做是一种消极,幽默的大家或许可以把它看作是种叛逆的积极,因为至少我们没有将抱怨进行到底!如此一来,浮想生活中的你我即使无法创造奇迹,成为那主宰自己命运的“不寻常”,至少不抛弃、不放弃的我们还有机会将“寻常”变得更美丽!以上所说纯属胡思乱想,占用你宝贵的评论空间请见谅啊!总之一句话,谢谢你的文章,很喜欢。
  •   你这篇文章发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
  •   不好意思,发牢骚而已,见笑,您就权当广告贴好了
  •   呵呵,我没笑,路过而已
  •   前辈之言,今日借鉴。
  •   跑口,热线之类的新闻,确实是新闻价值大于文笔
    不过深度报道等通讯类的文章,文笔还是挺重要的
    我觉得楼主说文笔就是指辞藻华丽之类,其实文笔还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这篇文章如何架构,如何引出观点,如何不着痕迹地用事实表达你的看法。
    请教楼主在哪家报纸工作?
    因为不同的媒体对文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人民日报肯定跟都市报的要求不一样,你在三联工作的话,那朱伟的要求,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   呵呵,偶的单位,不值一哂,我也知道有所为靠文笔的媒体。不过老实说,我以为阅读那样的新闻,欣赏成分居多,至于传达的东西,反而一般化了。您所说的文笔挺重要,我并不否认,只是两害相权,只怕难说。至于三联,假如着急发稿,一条是文笔优秀的街道干部学三个代表,一条是钓鱼执法责任人被批捕,您以为朱伟会用哪条?我倒不信他在这个时候还会较文笔的劲。
  •   為什麼文筆優秀的只能拿去寫街道幹部學三個代表。
    我也不認為那樣的文章需要什麼優秀文筆,頂多套話浮誇罷了。
  •   呵呵
    三联不会发街道干部学三个代表这些内容的,杂志定位决定的,而不是着急发稿决定的,就是它不着急,它也不会发文笔优秀的三个代表的。
    朱伟在人民文学干过主编,他对文笔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看三联出了本书好像叫三联十年什么的,里面有记者写自己被朱伟逼的差点跳楼,就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好,反复修改多次还不行。在三联,即使再热的新闻,你记者写不好的话,它也不会发的。
    也许是职位决定视野吧,楼主换家媒体,换个岗位,可能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   楼上您说的未免太轻巧了,如今工作也没您想的那么好找吧,就算找也是人家挑你,想您说这个,为了找重视文笔的就扔饭碗,我还没那么牛逼
  •   我并不是说让您扔饭碗
    我只是说换个岗位会有不同的看法
    是个“如果”“假如”之类的意思
  •   看来您是自己大胆假设,让别人小心求证。呵呵,做人要厚道
  •   唉。大学的时候, 我从图书馆借此书。大二读了一遍大三读了一遍,不知为何却没有舍得买此书。
    而现在,与新闻无关,如果让我再看此书,我总是觉得会感叹万分,还是不要碰。
  •   如门彻所说,“新闻是易碎品”,这恐怕就是您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新闻讲究时效性,今天的新闻明天就过时没人看了,这就是为什么您说宁可选好题好过文笔好的原因吧。
    但后半句他说,“但要把新闻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我想真正的好新闻,文笔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本着人出发,有人文关怀的底里。
    当做到这个的时候,新闻就能超越时效性而获得长久生命了。
    现实永远是不完满、充满局限的,但放眼望去,仍在坚持新闻理想并坚持成功了的大有人在。
  •   据我所知,获奖的好新闻,不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题材”大,而是记者的角度、内涵,能够在事件背后还发掘造势。如上所述,好新闻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比如人文关怀、思考能力。
  •   所谓深度专业,我觉得也是体现在这里头。人们不一定都喜欢看世界大战这类的新闻。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的关注度高的事件。而且,忠诚的读者希望看到那些观点真诚直率、一针见血、说出他想问或想说的话的文章。
  •   好无奈的感脚.
  •   从学校到实践,从实践到课本,心里那股巨大的空虚无论什么都填不满。准备找英文原版的来看。
  •   2008-03-02 18:01:32 fara  
    从学校到实践,从实践到课本,心里那股巨大的空虚无论什么都填不满。准备找英文原版的来看。
    深有同感……
  •   操。。。就一个字
  •   英文版的好还是中文版的好呢?
  •   英文底子好的同学看英文呗
  •   请问哪里买得到英文版呢?
  •   同问,如何获得英文版?
  •   呵呵,展江是我大学的系主任
    给我们上课时说这本书中文版比英文版还贵
    我们以为他赚大钱了呢
    结果他很凄惨的说,我翻译千字才80元。
    不过,我也不知道英文版在哪儿买
  •   图书馆应该都有
    没有的话 光合作用 之类的 传媒书多一点的书店应该都有
  •   是的,没时间玩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