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 该隐:拜伦诗剧两部

出版时间:2007.1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拜伦  页数:275  字数:214000  译者:曹元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曼弗雷德》是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一部悲剧诗。曼弗雷德伯爵是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他被生命的空虚和无意义所困扰,渴求忘却世间的一切,但无论是宇宙的精灵,还是阿尔卑斯山的魔女,都无法满足他的愿望。他曾经尝试跳崖自尽,他与已死的、曾经跟他有乱伦之爱的恋人相见,但仍然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最后,他决意走自我毁灭的道路,既不屈从魔鬼,也不祈求上帝。   《该隐》是拜伦根据《圣经·创世记》中该隐杀死弟弟亚伯的故事创作的。该隐对上帝产生了怀疑,上帝的对头卢西弗引导该隐,参观了宇宙和前生今世的秘密,但是没有让他看到“死”。在一次向上帝献祭的过程中,该隐发现上帝只喜欢亚伯献的血腥的羔羊,而不喜欢他献的果子,便与亚伯发生争执,结果失手打死了弟弟亚伯,把死亡带到了人世间。

作者简介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aon Dyron,1788—1824),英国著名浪漫派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没落的贵族家庭,十岁继承男爵爵位。1816年4月25日,离经叛道的拜伦彻底告别英国,开始在欧洲漫游。1824年4月19日病逝于希腊。代表作品有: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诗剧《曼弗雷德》、《该隐》及大量抒情诗。

书籍目录

西绪福斯式的英雄曼弗雷德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该隐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旧约》中的该隐故事片断后记名家评论拜伦生平和创作年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曼弗雷德 该隐:拜伦诗剧两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不愧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我推荐,我喜欢。
  •      另一个是走向蓝色的左脉,左脉的蓝色就好像月光的蓝色。于是这些人喜欢罗曼蒂克的情调,喜欢坐在月光之下。这些都是从诗人拜伦那里来的。这些观念走进你的注意力以后,便成为很强烈的情绪。你便会去想:「噢,我要找寻我的爱人。」你于是到处去找寻男女间的爱情。然而这种爱往往不是带来喜乐的,此所以诗歌中常说爱情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比死亡更可怕。许多诗歌都这样说,你们为甚么还要陷入其中呢?我是说,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已说过同样的话,你们为甚么还要涉足其中呢?那些书籍经已警告过你们说:「不要追逐爱情,爱情只是种欺骗,是非常短暂的.....。」如果某人能和另一个很好的人结婚,而且双方都知道恋爱和婚姻要合乎中庸之道,就像厨房里的火、庙堂中的火,小心照顾,不走向极端,那么这是对他们有利的。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
  •     写出了《琥珀》这样让人舒服文字的廖一梅说她最喜欢的作家是王尔德和拜伦 很巧 最近我轮番在看这两个人的书 可惜 爱与耽溺的却不是他二人的离经叛道
      
      王尔德是说了 “没有什么罪是庸俗的 但所有的庸俗都是罪” 他一生都如他自己期许的一般活得很有些不可思议 留下的那些动人残忍的成人童话至今还令他被万人拥戴 但相信我 如果想要迷恋他 只想要看到他对于危险疯狂生活的激越奋起之心 就不要看这本由给情人波西的长信集成的散文集《自深深处》 因为这不是一封关于禁忌之爱的垂悼哀情 而仅仅是对于他这段最终将他送进监狱的关系的深切悔意和尖锐自省而已 这里面的怨怼 对己对人 都实在太多 不会有半点超然物外的情怀 看得人伤感也惋惜
      
      另一个天真过早逝去 岁月也过早终结的天才 我很是沉痛于他轻描淡写的生平 不自觉地带入少年的视角 很有些多余地推测他性格的成因
      他有一个败尽妻子钱财 浪迹欧洲大陆的父亲 有一个精神异常的母亲 他自小跛足 他的性格特点被人们说成 敏感 自尊 好强 孤傲 暴烈 反抗 悲观 阴郁……连他最后的死 都与狂热得近乎理想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
      我肯定是喜爱这样的人的 当看到少年轻盈澄澈的灵魂世界离他远去 热切的心停止了与这个钢铁世界的徒劳对话 他没有对于人世或情缘的怨怼神色 只看到内心深处黑暗的门已经打开 他走了进去……
      
      《曼弗雷德》和《该隐》这两部神秘诗剧 有其特定的成因和写作时期
      1816年的1月 拜伦为降生一月的女儿取名“奥古斯塔” 而妻子却在此时跑回娘家同他过起了分居生活 他一时之间陷入了贵族圈 教会 文人的重重围攻 诋毁和传闻四处流传
      4月 拜伦自多佛乘船离开英国 有生之年再未回到故土
      两部作品分别写于阿尔卑斯山间和意大利 除了少量影射拿破仑败逃和百日王朝的语段 大部分的篇章 都源于对生死本身的质朴思考 对信仰和罪恶的终极剖析 伴随着作品的成熟 所有关于前路的质疑都已消退 他已经清晰地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死去时跟活在世上一样孤独的曼弗雷德 决意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既不屈从魔鬼 也不祈求上帝 他是他自己的起诉人和审判官 该隐选择流离漂泊的命途 彻底地质疑上帝和我们这些大地上卑微的造物
      他们两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置入绝境 用致死的手扼住自身的命运 如此向死而生的生存方式主动地逾越了存在的无意义和生命的悲哀 形成了对上帝 对造物者 对冥冥中的命运真正的反叛
      即使贯穿世界的巨大悲哀是不会也不可能消散的 并不取决于任何一种选择
      
      如果刻意简化 属于诗人拜伦的悲剧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于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的爱情 这强烈无望的爱情有没有走到乱伦的地步不得而知 但它带给拜伦的心灵上的绝望和道德上的困境却是显而易见的
      拜伦为曼弗雷德创造了一个失却的恋人 他的同胞妹妹 他在世界唯一爱着而又永远失之交臂的秘密情人 他让曼弗雷德低吟:
      “是在我的祖先们的血脉里奔流着的纯洁的暖流,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怀着同一颗心
      像我们不该那样爱着,却彼此相爱的时候
      它也奔流在我们的脉管里”
      这场爱情是这样美和深邃的造物 让年轻智慧的曼弗雷德走到了生的极端 也让恃才傲物的拜伦在那场窘迫的流亡前没有任何的辩护和反驳 这是需要用沉默的年岁和金子般的回忆保护的爱情……即使这样的爱情最终毁灭了我们在人世的位置 危及到了心 牵连到了命
      
      突然想起[老男孩]中 活着只是为了复仇的李宇真在自杀前的质问 “我和姐姐明知不能相爱而相爱 你们做得到吗?!”
      于是相对之时岁月静好只是沉溺 失却之后无所眷恋去意决绝
      
      不愿制造毁灭 只是寻求毁灭的拜伦在曼弗雷德的灵魂凌空飞去之前让他说道:
      “我无法驯服我的天性,
      因为那意欲统治人的人,必须为人服务,
      那意欲在卑微的人群里成为握有权柄的人,
      必须谄媚、乞求、时时留心和钻营,
      他必定是一个活生生的撒谎者。”
      他的一生只想这样 “无所寻求 也无人去寻求它”
      
      他最终也没有向任何存在妥协 何况世俗 没有早疯 终究还是早死了
      死前仍旧兴致高昂地在社会革命的火焰中投了一把强薪 仿佛一个跋涉人间暗河的深夜旅人 最后一眼回望人世间因他燃起的熊熊火光 而终于心无挂碍地转身离去 跨过边界 投奔了对面永恒的宁静和虚空
      
      他本人的故事据说有一个相当温情的收梢 在赫克诺尔他墓碑的铭文中 他的姐姐奥古斯塔为他写道:“他在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西部的麦索隆基翁,当时他正在英勇奋斗,试图为希腊夺回她那往日的自由和荣光。”
      
      
  •     曼弗雷德的精神,我想,早已深深地融入到我的血液中——
         孤灯常伴,辗转难眠,这个怀着一颗充满困惑的焦灼跳动的心灵的思想者啊,他苦苦求索,仔细聆听着回归内心的思索与解答的回荡。
         他怀着探索真正的哲学的精神——对解答人生之迷的探索,要在生命的空虚与无意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真正的哲学,绝非在“世界观”中安排哲学,绝非用“智慧”来打发哲学。
         长久地承担苦闷与绝望,在希望与斗争中、最终以灭亡来完成生命的使命。真正崇高与独立的人格——他不曾因惧怕地狱而向魔鬼屈膝,也不曾为追逐天堂而向上帝顶礼,而他的浩气却充塞于天地!他是自己的诱惑者,越是自己的起诉者和审判者,他把死的权力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是自己就是自己灵魂的彻底的主宰者!在曼弗雷德身上激荡着轰轰烈烈的充满悲剧之美的人生抉择,他以向死而生的方式主动逾越了存在的无意义与生命的虚无,完成了对命运的真正的反叛。
        
        “我可以为人类的恐惧而战斗。夜幕降临了。”——曼弗雷德
        
      
  •   呵呵,我在搜评的时候意外看到这篇,顿时觉得惊艳.
  •   那是那是:)
    可惜这书好像看的人不多 感兴趣的更少
  •   这评论资料好全
  •   我有点喜欢他 还把BBC拍的[拜伦]找来看了。。。
  •   BBC拍的[拜伦]不怎么啊
  •   就没拍的好的 都离想像万儿八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