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卷-语言.万象-30年语言知识典藏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华夏  作者:语文报社  页数:234  

前言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时间,真像是一条不舍昼夜的河流。而真正可怕的是,这河流是无形的,它寄形于一切变化之中,却又悄无声息。它就是生命之本质。我们活在时间中,既享受着它的温情,又承受着它的无情。说它温情,是因为属于我们的时间,也会开花,也会结果。无情的是,它淘汰了很多东西,让它们变成河岸上的泥沙。说这些话,是因为想到了语文报社的历史。从1978年创办《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开始,语文报社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语文报》创办于1981年月10月,它的历史也近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报社的报刊一期接~期地出版,读者一批接一批地涌现,论其总数,当以千万计!语文报社的报刊一直深受读者的欢迎。语文报创刊十周年的时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为语文报题词,他说:“我看见过许多刊物,起头办得很好,时间长了就难以为继,最后就停刊了。《语文报》从创刊到现在,已满十年,还是办得那么生机勃勃,还是那么受读者欢迎,这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庆贺的。”虽然时间又过了近二十年,应该说,吕叔湘先生的话仍没有过时。这一直是语文报人引以为自豪的事。三十年来,语文报社的报刊所以一直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自有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有许多优秀的作者。他们有作家,教育家,语文专家,科学家和其他社会工作者;更有特级教师,一线老师,以及各学段各年级的学生。他们奉献出来的,是知识、思想、情感、艺术,是生命的精华,是永不消竭的爱的情愫。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报刊的主体内容,滋养、教育和感动了数不清的人。而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精心的选择、加工和修改,力求做到精美、扎实、生动、丰富、实用,也是《语文报》深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三十年来,语文报社的编辑可以说一直是这个行业中最敬业的人。这种精神的产生,始于语文报社的创始人陶本一先生。正是他,最先把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牌意识,传导给了这个不断发展的队伍。

内容概要

  《语文报》三十年语言知识典藏系列图书是一部集教方法、供素材、谈文化为一体的语言知识大全。包括了大量常用词汇的用法比较,尤其重视某些同义词、近义词以及某些易混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使同学们不但学到了词汇,还学到了语法,从而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之一,文字生动,语义丰富,耐人寻味。我们有优秀的教师和专家,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和切身体会,倾囊教授语言文化知识。这些深入浅出的论述,能够帮助同学们开拓思路、积累素材、掌握词汇语法的使用方法、快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

  《语文报》创刊30多年来,高峰发行量达500多万份,是全国发行量最大、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学习辅导报之一,被中央电视台称之为“学语文的好伙伴”。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  中华语文第一报  中国驰名商标

书籍目录

01 语言文化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玉说鼎从汉字看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从“吃食堂”谈起从“火”说起从“兴”字看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从“人”字与“仁”字看中华民族的人格力量和礼仪规范“册”及其家族吉祥语中国的“须发”文化透视从“母”字与“乳”字中看母亲形象和母亲精神古代“左”“右”与尊卑鸟儿与古典诗词古人的穿戴漫谈诗词“雪”“花”“趋”与礼“反语”式尊称观略服饰与尊卑古人步行有讲究古诗文中酒的代称02 语言小品“棋”中的语言现象逗号趣事同字不同音的姓氏“死”之种种从两朝二女看互文见义敬辞十族聊念一部“头发”经为有源头活水来“买”“卖”同一词“无厘头”讣告中的称谓。国外常见人名的起源书的比喻拾零羊年话“羊语”汉字新说“别解”趣说梦的典故集锦这些人咋称呼零标点:像雾像雨又像风“空”字不空,词“空”意丰拟人妙趣《诗经》六义浅说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头饰03 数的文化易说易写的“一”何谓“五行生克”说“三分”人名为何多用九(上)人名为何多用九(下)九与重阳九与皇权虚数九和连九之数表示特定数目的字面面俱到闲话九话说“三六九”04 文学史话名人取名溯源例说郭沫若对对联轶事新诗常见流派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巨星的碑文我国有几部《西游记》著名文学家的室名残缺的美王勃智赋滕王阁《一千零一夜》故事外的故事书剑情侠另类词家书人书事记趣一个名字,一个故事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小二黑”原型是个悲剧人物徐志摩名字的由来顿河血泪100年《诗经》爱情诗对后世的影响温总理引用的古语、诗文和典籍《人间喜剧》的译名是倒置05 诗词例话“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井栏“歌台暖响”“舞殿冷袖”别解托物寄情感愤时事独辟蹊径话送别一首特别的思乡诗犀利的揭露辛辣的嘲讽燕本无意人有意相见时难别亦难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瞬间景无尽情回环往复的悲剧美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次第”在古诗歌中的意义淡中藏美丽虚处着功夫意深笔长虚实掩映安民岂能“问鬼神”06 品对赏联梅联佳话棋联含蓄隽永隐字联回文联赏析戏联一字联妙趣鸡联名人自题联显其不俗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风雨百龄 楷模一代析字析出无穷趣味中秋趣联赏析生动概括 寓意深远外国人也会写对联语义双关的理发联联中佳品双解成趣词牌入对成妙联一楼何奇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07 诗苑趣谈花艳惊上春摹声绘色 描状写景寻常草 别样情趣味数字诗文学中的“石”水清情更浓此花开尽更无花竹枝词撷拾诗人缘何发“痴语”08 名句选讲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少年心事当拿云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一人独钓一江秋文章极处无奇巧 人品极处只本然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09 汉语知识信件的别名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隐士、居士与名士年号浅释“信”名种种试说“无赖”说“北”解“速”去困惑古乐器摭拾人的特殊称谓例说古人的见面礼仪谈几个与“下”字相连的人称代词的含义“零”类流行语拾零床椅凳一人体与度古人的“啸”古代官职变动用词例谈说说古人的用“号”敢问“路”有多宽三族·九族·五服“轩”和“阁”长亭·谢亭年号、谥号和庙号漫话“碑”“马迁”何人10 知识谈片何谓“乌纱帽”何为“弄臣”外国人的姓名识别缘何称某些女性为“先生”何谓“三味书屋”的“三味”何谓“七月流火”说“折柳赠别”形形色色的“脸色”林黛玉为何走“角门”简说古代的寿礼谈古人的“姓”和“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地理常识古代科举考试《长亭送别》中的用典“三国”习语选释“一瞬间”有多久中外名人求知“三诀”殃与环

章节摘录

  汉语词类为什么没有形式上的标志,汉语一个词为什么兼有几个属性,据说这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的思维偏向直觉、形象,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常常凭感性运用词语,并不注重从理性上,语法形式上区分词类,因此词语上也没有形式上的分类标志。  例如,中国人对“火”这一词语,就是从直觉和感性上加以运用的。火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具有光和热的事物,这是它的原始意义。古代传说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所说的“火”用的就是上面这个意思。但为什么“火”又表示兴旺的意思呢?这是因为中国人觉得生活和事业呈现一种兴旺状态时,就像火一样有光有热,因此就产生了像“乡镇企业越来越火”这样的说法。至于“火”表示发怒的意思,是因为中国人觉得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心里就像火燃烧起来一样,因此就有了“一听这话就火了”的说法。其实,中国人在运用“火”这一词语时并未从理性方面将其做语法上的划分,没有考虑它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对于具有相同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用并不影响语言交际。说“钻木取火”的“火”是名词,“越来越火”中的“火”是形容词,“一听这话就火了”的“火”是动词,“火”分别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是汉语词语的“兼类”现象,只是今人研究汉语时提出的一种说法,中国人在运用汉语时,是并不考虑某词兼有几个词性,自己所用的是哪个词性的。  汉语词语不明确区分词性,义项多而用法灵活,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美”这个词,考查语源,字形从“羊”从“大”,古人把大羊叫“美”,用现在的语法理论分析,最初也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现代汉语也常作名词用,如说:“真、善、美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但“美”又可以当做动词用,大概是人们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可以引起愉快的心理活动,因此把这种愉快的心理活动也叫“美”,如说“听到表扬的话,她心里美极了”,这个句子里的“美”可以说是动词了。“美”又常当做形容词用,“美”是好的事物,因此也可以用它表示美好的性质,如说:“美人”“美景”,这就是形容词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既是《语文报》的社外编辑,又是它的读者。作为社外编辑,我极少为它写稿,而作为读者,30年来却从未漏过一期地阅读,初中版、高中版都读……因为它办得好,值得每期都读。总的感觉可概括为三个字:新、实、活。  ——朱绍禹(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  当我第一次看到《语文报》时,内心的惊异和喜悦难以用语言表述。那时,我已教了二十年的语文,也接触过不少语文书刊,但从没有读到过一张以广大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语文专业报纸。  ——于漪(著名语文教育家、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  《语文报》一开始,就以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品位,为师生学习语文传道授业解惑,像初升的朝阳,照到了学生的心坎,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前程。我的许多学生,就是读着《语文报》圆了祖祖辈辈的大学梦,走进了北大、清华、武大、浙大……  ——韦志成(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家)  “世界的面目突然改变了/自从在心灵上听到了你的脚步……”是《语文报?高考版》让身为高三老师的我从困惑中解脱出来,从而也得以让我的学生们轻松起来。从此,高三的语文备考成为一件充实而快乐的事。教材还是那么厚重,考点依然繁多,但是,高考版让我和学生举重若轻!  ——王爱武(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教师)  《语文报》不是一幅色彩缤纷、线条优美的画卷,也不是一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仙乐……她只是一行行前人的足迹,引领你登上书山的顶峰;她只是一句句殷切的叮咛,提醒你拾起遗漏的点滴……她能开启你通往理想王国的大门,她是你在短暂的时间内走向成功的阶梯!  ——李冬梅(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教师)  我一次又一次沉浸在《语文报》那绚丽、睿智、新鲜、沧桑的文字中,幸福和快乐如同复活的趵突泉涌了上来,在《语文报》那文字的诱惑下,我开始渴望成长、渴望经历、渴望拼搏。  ——筱敏(山东省五莲一中学生)  我是一名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今天我收到了第36期《语文报?高考版》仔细想来,与《语文报》结缘五年了,从初中到高中,再到现在的高考版,《语文报》陪我走过了少年时期,即将和我共渡高三这个难关,是我的好伙伴、好朋友。  ——白志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学生)  《语文报?高考版》于我来讲,大有裨益。她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获得了厚厚的文化知识;她是我的导师,传授给我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她也是我的朋友,同我朝夕相伴,与我交流,给予了我最真诚的帮助。  ——巩文涛(山东省枣庄市腾州市第三中学学生)

编辑推荐

  最值得学习的字词豫剧最值得收藏的文化知识  汇集《语文报》历年语言知识,言简意赅的语法技巧!  《语文报》三十年语言知识典藏系列图书是一部集教方法、供素材、谈文化为一体的语言知识大全。包括了大量常用词汇的用法比较,尤其重视某些同义词、近义词以及某些易混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使同学们不但学到了词汇,还学到了语法,从而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之一,文字生动,语义丰富,耐人寻味。我们有优秀的教师和专家,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和切身体会,倾囊教授语言文化知识。这些深入浅出的论述,能够帮助同学们开拓思路、积累素材,掌握词汇语法的使用方法,快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语文报》创刊30多年来,高峰发行量达500多万份,是全国发行量最大、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学习辅导报之一,被中央电视台称之为“学语文的好伙伴”。  《语文报》创刊3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的语文学习资源,是一个语文学习的知识宝库。为了让广大师生能够获得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我们荟萃了《语文报》30年来的精华,分类整理编排,出版了《30年精品大系》丛书。  本丛书保持了《语文报》的原汁原味,文章、导语等所有材料均来自《语文报》。体例上按专题编排,版式上在丛书设计的基础上尽量体现报刊特色,灵活多变,同时又根据当前的阅读风格与时俱进地进行了调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  此外,本丛书还弥补了《语文报》报纸本身易散落丢失的缺陷,同时分类明晰,便于查阅和收藏,能使学生长期受益,是广大师生学习语文的最佳伙伴。  1.原汁原昧,精品荟萃  本系列丛书荟萃《语文报》30年之精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迅速提高语文能力。  2专项分类,方便使用  科学分类,专题学习:经典阅读、优秀习作、写作指导、语言知识,满足学生分类集中阅读,能力专项提高的要求。  3可读、可品、可用、可藏  可读。内容精彩纷呈,形式活泼多样,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  可品。中外经典智慧哲思,名家讲习亲身示范,值得细心研读、吟咏玩味。  可用。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素材与技法……启迪智慧,成长精神,耐读实用。  可藏。古今中外,精品荟萃;名家讲堂,优秀案例;新人成长,小荷清韵……堪为语言、文化、文学高度融合的集大成者。  走进“文化长廊”,听“典故常谈”,看“谐趣小品”,学“词语巧用”,聊“诗苑趣谈”,“杨老师”跟你“谈逻辑”“咬文嚼字”“品对赏联”,揭开“文学史话”的面纱,去了解深邃的“语言文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卷-语言.万象-30年语言知识典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