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著速览(第2卷)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李军、史礼心、周卫滨、 高文柱 华夏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周卫滨,高文柱 著  页数:345  

前言

本书(古、近代文学史部分)收录了自先秦至近代近300部(篇)“名著”,予以评析、介绍,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朋友阅读。全书分三卷,每卷近百篇;分卷主要是照顾各卷篇幅的匀称,并不考虑时间朝代的分期、分段等各种情况。全书按一般文学史所划分的朝代,如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先后编排;同一朝代则按作家或作品时间先后排列。为给读者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史发展轮廓,每朝代前有一文学史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多,名集多,名著多,名篇多,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就本书篇目的收录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在众多的名集中挑选出历代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选集、总集,尤其是普及类的集子,如《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六朝文絮》、《乐府诗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等;其次是名家的集子。“名家”,就是在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有突出的成就,有较大影响的作家。“名家”的确定,是在通行本《中国文学史》(如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评介过、涉及过的名单基础上筛选出表的;再次,是“名篇”。“名篇”基本上是“孤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就作者而言,这些名篇的作者在文学史上并不见得有多高地位,有些人在通行本文学史中连名字都未被提起。考虑到这些名篇的流传、影响,也考虑到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兴趣,这一部分也酌量选入。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满足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需求,如何让青少年朋友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轻松地、清晰地学到一点古代文学知识,这是本书编撰者在编撰本书时所重点考虑的问题。总体的理念与要求是:本书的撰写,一要区别于一般文学史的撰写,二要区别于一般欣赏文章的撰写,三要区别于一般现代选本“作品+题解+注释”模式的撰写;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每章篇幅不宜过长(控制在3000字左右),采用共识论点,不做过多的学术发挥,行文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不做过多的引述。基于以上的理念与要求,本书在栏目的设置上做了这样的安排:作者扫描编撰者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集子或作品的编辑、版本流行等情况的介绍;生平经历,选择与作品分析有关之事迹,余者略之。内容概述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包括集子或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分析,作品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个别作品的简单注释;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作冗长的阐释,这是对本栏目的总体要求。精彩片段集子中的精彩作品或片段、作家的代表作片段的选录;要求精选,宁缺毋滥。名句摘抄长期脍炙人口、后代引用频率较高的诗文名句的荟萃;摘录控制在3-5句,精益求精。鉴赏导读简要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指出阅读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名家汇评选录后世学者对本章作者或作品的评论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均有,目的在于给读者的阅读拓宽视野,给其阅读时的思考提供参考的资料。本书在编撰期间,自始至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郭预衡先生的指导和帮助,编撰同仁深为感动,在此,谨向敬爱的郭先生表示挚诚的谢意!本书的编撰者基本为高校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尽管如此,由于编撰者能力、水平以及时间等原因,本书肯定会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恳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指正,”编撰同仁定不胜感激,努力改正。

内容概要

  《中国文学名著速览(第2卷)》(古、近代文学史部分)收录了自先秦至近代近300部(篇)“名著”,予以评析、介绍,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朋友阅读。全书分三卷,每卷近百篇;分卷主要是照顾各卷篇幅的匀称,并不考虑时间朝代的分期、分段等各种情况。全书按一般文学史所划分的朝代,如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先后编排;同一朝代则按作家或作品时间先后排列。为给读者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史发展轮廓,每朝代前有一文学史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多,名集多,名著多,名篇多,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就本书篇目的收录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在众多的名集中挑选出历代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选集、总集,尤其是普及类的集子,如《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六朝文絮》、《乐府诗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等;其次是名家的集子。“名家”,就是在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有突出的成就,有较大影响的作家。“名家”的确定,是在通行本《中国文学史》(如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评介过、涉及过的名单基础上筛选出表的;再次,是“名篇”。“名篇”基本上是“孤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就作者而言,这些名篇的作者在文学史上并不见得有多高地位,有些人在通行本文学史中连名字都未被提起。考虑到这些名篇的流传、影响,也考虑到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兴趣,这一部分也酌量选入。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满足青少年读者的知识需求,如何让青少年朋友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轻松地、清晰地学到一点古代文学知识,这是本书编撰者在编撰本书时所重点考虑的问题。总体的理念与要求是:本书的撰写,一要区别于一般文学史的撰写,二要区别于一般欣赏文章的撰写,三要区别于一般现代选本“作品+题解+注释”模式的撰写;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每章篇幅不宜过长(控制在3000字左右),采用共识论点,不做过多的学术发挥,行文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不做过多的引述。基于以上的理念与要求,本书在栏目的设置上做了这样的安排:  作者扫描编撰者或作者的生平经历、集子或作品的编辑、版本流行等情况的介绍;生平经历,选择与作品分析有关之事迹,余者略之。  内容概述 这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包括集子或作品思想内容的介绍分析,作品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个别作品的简单注释;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作冗长的阐释,这是对本栏目的总体要求。  精彩片段 集子中的精彩作品或片段、作家的代表作片段的选录;要求精选,宁缺毋滥。  名句摘抄 长期脍炙人口、后代引用频率较高的诗文名句的荟萃;摘录控制在3—5句,精益求精。  鉴赏导读 简要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指出阅读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名家汇评选录后世学者对本章作者或作品的评论意见;正反两方面意见均有,目的在于给读者的阅读拓宽视野,给其阅读时的思考提供参考的资料。  本书在编撰期间,自始至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郭预衡先生的指导和帮助,编撰同仁深为感动,在此,谨向敬爱的郭先生表示挚诚的谢意!  本书的编撰者基本为高校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尽管如此,由于编撰者能力、水平以及时间等原因,本书肯定会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恳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指正,”编撰同仁定不胜感激,努力改正。

书籍目录

李益诗韩愈诗文刘禹锡诗文元结诗顾况诗自居易诗贾岛诗张王乐府柳宗元诗文李贺诗杜牧诗文李商隐诗杜苟鹤诗晚唐小品文《唐诗三百首》《敦煌曲子词集》唐五代文人词《花间集》《南唐二主词》唐传奇《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枕中记》《任氏传》《离魂记》《柳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李娃传》《长鸿歌传》《莺莺传》《红线》宋代文学简介王禹僻文范仲淹诗文柳永词晏殊词梅尧臣诗苏舜钦诗欧阳修诗文王安石诗文苏洵文苏轼诗文苏辙文曾巩文周敦颐文司马光文黄庭坚诗词晏几道词贺铸词秦观词周邦彦词陈与义诗李清照词陆游诗词范成大诗杨万里诗张元干词张孝祥词辛弃疾词辛派词作姜夔词吴文英词文天祥诗文谢翱诗文《宋词三百首》《千家诗》《流红记》《谭意哥传》《梅妃传》《李师师外传》《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错斩崔宁》《清平山堂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宣和遗事》辽金元文学简介萧观音诗词完颜亮诗词元好问诗词《西厢记诸宫调》刘因诗文赵孟頫诗元诗四大家萨都刺诗词杨维桢诗王冕诗《窦娥冤》《西厢记》

章节摘录

李益诗作者扫描李益(748-829年?),字君虞,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六年又中讽谏主文科。历任郑县尉、郑县主簿、侍御史、都官司郎中、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又为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官至右散骑常侍,以礼部尚书致仕卒。两《唐书》有传。今存《李益集》(又称《李君虞诗集》)2卷。内容概述李益集中长短歌行较多,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他的边塞诗。他自言“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30)其作多为七绝,慷慨悲壮,在中唐边塞诗中成就是最高的。明胡应麟评日:“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诗薮内编卷6》)李益边塞诗有表现其杀敌报国志向内容的,如《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壮怀激烈,大有盛唐之风。有反映军中矛盾、边将无能、戍边无策等内容的,有描写边塞风光以及当地人民生活内容的,如《征人歌》:“胡风冻合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而写得最出色的,是表现将士久戍望归,思念故乡、亲人的作品,如《夜上受降城闻笛》。除了边寒诗,李益其他题材的诗歌也多有佳作。下面分别介绍其代表作品。《喜见外弟又言别》外弟,姑母的儿子,即表弟。本诗表现了作者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言别的情景。首联介绍相逢的背景。颔联正面描写相逢,似平平道来,但把他乡遇故人的意外惊喜,绘声绘色细腻地传达了出来。颈联化甩沧海桑田的典故。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名著速览(第2卷)》:陪伴我们一生的中外文学经典,最适合大众阅读的专家点评,最启发读者思考的课外话题,浓缩原著精华轻松高效阅读,用最少的时间全面把握中外文学名著。快速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的理想读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学名著速览(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