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何成华,张银生 主编  页数:152  
Tag标签:无  

前言

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音乐院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基地和摇篮,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成败。而教师、教材、学生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其中音乐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也一直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音乐教师们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各类教材相继问世,这对我国20多年来的高等音乐教育的办学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近年来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教材已不适合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甚至对教学改革有阻碍作用。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公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不但确定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同时也为编写和出版更适合普通院校音乐专业使用的教材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音乐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可供咨询的依据,从而可以更有力地加强和推动音乐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工作。基于上述想法,2008年春,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河北、山东、河南三省16所院校的37名音乐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探讨编写出版一套带有自身特色的、完全适合地方院校使用的音乐专业教材。现在就已定稿的书稿来看,整套书基本上达到了当初拟定的编写思路与编写要求:教材内容主要面向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本专科学生,在教材中力求体现教学范式的多样化,突出了实用性和时代特色,根据需要在部分教材中适当加入了提示性的文字,音乐史类教材中尽量加大了图片的比例,音乐欣赏教材适当考虑兼顾了公共选修课的使用等。这套教材的内容针对性强且循序渐进,几乎涵盖了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所开设的主要课程,适用面较广,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满足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需要。适值此套教材出版发行之际,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广大音乐专业教师、学生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使其今后能得到不断的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属于“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本套教材面向高等院校音乐类本、专科普修学生编写,充分结合师范院校教学实际情况,内容充实,简明适度,练习多样,层层递进。本课程通过对西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以后等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风格特征,熟知各历史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重要作品,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理解西方音乐和从事其他音乐专业的艺术实践打下基础。书中附复习题供学生考试、考研复习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音乐学习者、爱好者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音乐第三章 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第五章 巴洛克音乐第六章 古典时期的音乐第七章 初期浪漫乐派的音乐第八章 德国浪漫乐派第九章  巴黎乐坛的浪漫派音乐第十章 19世纪法国歌剧的发展第十一章 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第十二章 19世纪下叶的西欧音乐第十三章 19世纪俄罗斯音乐第十章  中欧、北欧与南欧民族乐派第十五章 印象乐派与法国近代作曲家第十六章 新浪漫主义第十七章 表现主义音乐第十八章 新古典主义第十九章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第二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音乐复习提纲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6.亚里士多赛诺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音乐理论家,古典世界第一位音乐理论权威。生于塔伦图姆(今名塔兰托),卒于雅典。最初在阿卡迪亚师从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者学习,后去雅典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传其著作有几百种,包括政治、哲学、教育等方面,现存有他的音乐理论著作《和声原理》和《节奏原理》(不全)。此外,在后人著作中如克莱奥尼泽斯的《和声入门》中也有介绍。亚里士多赛诺斯突破了他的前辈,将古希腊的音乐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反对把数理解为音乐的本质这种思辨的态度,强调音乐的感性的、听觉的性质的重要性;他甚至把感觉和记忆看作是音乐理解的两个组成部分。这样,亚里士多赛诺斯便为当时音乐美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成为后来从心理角度研究音乐的先驱。艾托斯学说在奴隶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受到了一些人的否定。这种倾向在恩皮里库斯(公元前2世纪)和菲洛得穆斯(公元前1世纪)的著作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他们认为音乐既不能表现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品质,也根本不具有道德伦理作用,断言艾托斯学说是一种明显的错误。在恩皮里库斯看来,音乐至多不过对人的感情生活起某种临时的缓冲作用。以基督教思想为精神支柱的欧洲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从古希腊吸取了一些观念加以歪曲和改造以适应其宗教世界观的要求,这样便使古希腊音乐思想中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被抛弃或阉割。在早期基督教神父希波的圣奥古斯丁(354-_430)的著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倾向。他一方面承袭古希腊的理论,把数看作是音乐的基础,承认音乐的感情作用和娱乐性,但同时又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们摆脱世俗的邪念,净化人的灵魂,加深人的宗教感情。这种倾向在对音乐有更为深入研究的罗马思想家A.M.s.波爱修的著作中也能看到。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家们认为,音乐的内容既同现实的客观世界无关,也同思维的理念世界无关,而是同彼岸世界的上帝相联系的。在他们看来,音乐的根源是上帝;音乐的美不过是上帝在这个对象身上打下的烙印,是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而音乐中所表露的情感只能是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对彼岸世界的憧憬和对尘世苦难的忍耐。这种看法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音乐观的中心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音乐史》: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音乐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籍很好,当当服务也不错,正在努力学习,比较经典的教材,系列教材全部买了。写的比较简单。
  •   自学欣赏用.
  •   不错的书~~ 评价晚了~ 书很赞
  •   不錯,無論自己用還是送朋友都適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