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与管理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钟汉华,薛建荣 主编  页数:331  

前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根据高职水利水电类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组织编写的。本书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概述、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概述、施工合同管理、施工成本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资源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等内容。本书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特点,并结合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特点精选内容,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整体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学习。同时,还适当兼顾了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力求反映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钟汉华、甘齐顺(第10章、第11章)、郑玲(第3章)、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王启亮(绪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薛建荣(第1章、第2章)、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朱明政(第4章、第5章)、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章春宁(第6章)、林辉(第7章)、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汤能见(第8章)、胡育(第9章)。全书由钟汉华、薛建荣主编,甘齐顺、林辉、汤能见、王启亮、章春宁、胡育任副主编,武汉大学余诚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监理公司王仲何主审。本书大量引用了有关专业文献和资料,未在书中一一注明出处,在此对有关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水利水电工程类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专业教材。全书共分11章,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概述、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概述、施工合同管理、施工成本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资源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等。本书也可供土木工程类施工、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土木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绪论 0.1 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0.2 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0.3 施工程序 0.4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第1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概述 1.1 项目划分 1.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1.3 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式 复习思考题第2章 网络计划技术 2.1 双代号网络计划 2.2 单代号网络计划 2.3 网络计划的优化 复习思考题第3章 施工组织设计 3.1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3.2 施工方案 3.3 施工进度计划 3.4 施工总布置 3.5 资源需要计划 复习思考题第4章 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4.1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 4.2 项目经理部 4.3 项目经理 4.4 建造师 复习思考题第5章 施工合同管理 5.1 建设工程合同 5.2 FIDIC合同条件 5.3 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简介 5.4 合同管理 5.5 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 复习思考题第6章 施工成本管理 6.1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6.2 施工成本计划 6.3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6.4 工程费用的结算 6.5 施工成本控制与分析 复习思考题第7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7.2 安全生产管理 7.3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7.4 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7.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复习思考题第8章 施工进度管理 8.1 施工进度管理概述 8.2 进度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8.3 进度计划实施及其监测 8.4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 8.5 进度计划实施中的调整方法 复习思考题第9章 施工质量管理 9.1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9.2 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9.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9.4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9.5 工程项目质量验收 9.6 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9.7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9.8 工程质量统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第10章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 10.1 项目资源管理内容 10.2 项目资源管理计划 10.3 项目资源管理控制 10.4 项目资源管理考核 复习思考题第11章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1.1 信息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1.2 信息的分类、编码和处理 11.3 工程管理信息化 11.4 施工文件档案管理 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在工期优化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此外,当工期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相同数值;否则,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2)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3)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选择压缩对象时宜在关键工作中考虑下列因素: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4)将所选定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至最短,并重新确定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若被压缩的工作变成非关键工作,则应延长其持续时间,使之仍为关键工作。注意:在一般情况下,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中箭线下方括号外数字为工作的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数字为最短持续时间;箭线上方括号内数字为优选系数,该系数综合考虑质量、安全和费用增加情况而确定。选择关键工作压缩其持续时间时,应选择优选系数最小的关键工作。若需要同时压缩多个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则它们的优选系数之和(组合优选系数)最小者应优先作为压缩对象。(5)当计算工期仍超过要求工期时,则重复上述(2)~(4),直至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或计算工期已不能再缩短为止。(6)当所有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都已达到其能缩短的极限而寻求不到继续缩短工期的方案,但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仍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应对网络计划的原技术方案、组织方案进行调整,或对要求工期做重新审定。

编辑推荐

《施工组织与管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施工组织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专业知识强,实用性强。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