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五洲传播  作者:华梅  页数:153  

前言

几乎从服饰出现的那天起,人们的社会身份、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观念就已融入其中了。服饰的面貌是社会历史风貌最直观最写实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服饰的历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文明发展史。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不仅有丰富的考古资料记录其服饰发展的历史,在古代神话、史书、诗词、小说以及戏曲中,与服饰有关的记载也随处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大约两万年前,在今天的北京周口店一带生活过的原始先民已经佩戴饰品,在那里出土了白色的小石珠、黄绿色的砾石、兽牙、海蚶壳、鱼骨、刻出沟槽的骨管,都穿有精致的孔眼,孔眼里还残留瞢赤铁矿粉的痕迹,专家推测这是悬挂在身上的饰品。当时的人们佩戴饰品,当然不只是为了美,更有趋吉辟邪的目的。

内容概要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不仅有丰富的考古资料记录其服饰发展的历史,在古代神话、史书、诗词、小说以及戏曲中,与服饰有关的记载也随处可见。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服饰的样式和穿着习俗不断演变,历史服饰不仅朝代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显著的变化。回顾20世纪的中国服饰,旗袍、长衫、中山装、学生装、西服、礼帽、遮阳帽、丝袜、高跟鞋、工农服、列宁服、布拉吉、军便装、夹克衫、喇叭裤、迷你裙、比基尼、职业装、朋克装、T恤衫……种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作者简介

华梅,1951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院长、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有《人类服饰文化学》、《服饰与中国文化》等多部专著,主编四套从书。从1993年起,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撰写“衣饰文化”专栏,至今连载30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简明古代服饰史广袖长袍胡服汉化魏晋风度唐装万象文雅的背子男人穿裙的最后朝代满汉融合的旗服衣冠之治龙袍威仪官服的演化古代戎装丝的传奇原生态服饰之美饰物与神话传说有意味的帽子披肩与裹褙藏区服饰剪影配饰何其多近现代服饰风潮文明新装与改良旗袍工农装与军便服多元职业装时装与世界同步附录: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章节摘录

插图:唐代李复言在《续玄怪录·定婚店》中记下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人名韦固,一日路过宋城,在一家客栈下榻,当晚看见月下老人倚着装满红绳的袋子闲坐。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月下老人用红绳将男女二人的腿系在一起,这二人就是夫妻了。韦固遂上前询问自己的妻子是谁,老人翻开婚姻簿查了一下,说城北头卖菜婆的女儿就是,时年刚刚三岁。韦固听了很生气,就命仆人去射杀那女孩。仆人不忍,匆忙间只刺伤了女孩的眉心。十几年后,刺史王泰看韦固勇猛可信,就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新娘额头装饰着花钿,夜晚卸妆惟独留花钿不取下。韦固奇怪,一问才知道,正是当年被自己派人刺伤的那个女孩。这是一段传奇故事,但由此也不难看出,女陛白天在脸上施以装饰,在当时已蔚然成风。关于“斜红”的传说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187-226)曾有个宫女,名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文帝正在灯下读书,夜来上前侍候,不小心撞在水晶屏风上,顿时鲜血顺着太阳穴流下来。痊愈后,脸侧依然留着红色的瘢痕,可是文帝依然喜爱她。于是,宫女们竟以此为时髦,纷纷用胭脂在脸上画对称的红瘢。刚开始时叫“晓霞妆”,状如清晨的红霞,后来大多称之为“斜红”。

编辑推荐

《中国服饰》是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服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