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间隔年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孙东纯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
Year)。
  在中国,“间隔年”还是很新鲜的概念,但很快将会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潮流。只要走出第一步,下一步就变得不太难。
  2006年12月,东东离开广州,开始了他一个人的间隔年之旅。旅途从犹豫不定开始,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无法预料……
  旅途结束,他找到了全新的未来、内心的宁静和他的日本爱人。这个结尾,让入想起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吹小号的天鹅》:“自由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了不起!爱情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好!”

作者简介

孙东纯:2006年12月1日,我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走出了中国。
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

书籍目录

开篇
1. 散步东南亚
2. 爱的征途
3. 苦旅
4. 风之谷
5. 终点、起点
后记

章节摘录

开篇在欧美,年轻人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作一次为期一年的旅行,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不同背景的生活。在旅行的同时,也会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一年,被称为“间隔年”。第一次接触到间隔年这个概念,是伊朗一个朋友来中国时带给我一本关于间隔年的书——Lonely Planet的《间隔年》。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一直都跃跃欲试,虽然按照“间隔年”的概念我已经毕业工作,也不再“年轻”。不能说当初要远足的理由完全是因为间隔年这个概念,当初的出走是因为需要,而并非什么东西触发了我的脑神经。但如果实在要给我的远足套上一个主题,那也非间隔年莫属,因为当初出来之前我已经联系好了印度中南部的一个艾滋病组织,他们同意我到那里做两个月的志愿者工作。我的上司是个好人,他竟然同意给我3个月的假期让我去远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于是当一切都确定了下来之后,2006年12月1日,我离开居住了将近7年的城市,开始了我迟到的间隔年——3个月的迷你型间隔年。我原本计划是花2个月的时间在印度做义工,再花1个月到西藏旅行。不料到了泰国之后,很多事情始料未及,耽搁了时间,而我的迷你型间隔年也变成了一次辗转亚洲的远足,从东南亚的泰国走到老挝,从老挝到中国云南,进入缅甸,经过印度、巴基斯坦、新疆、西藏、尼泊尔,走访了6个国家,一走便是13个月,“间隔年”反而变得名副其实。但我名副其实的“间隔年”却名副其实地迟到了……发自加尔各答的邮件2007年3月22日,春节刚过不久,我坐在加尔各答旅行者集中地Sudder Street的一家网吧里,下定决心给我的上司李主任写邮件,想象着他读到我邮件时的表情。邮件的主题是我的名字,内容大概可以概括为:3个月了,我才刚刚到达印度。从3月份开始,我心里就一直有个疙瘩,自己很清楚,我的3个月假期——原计划的迷你型间隔年已经结束了,可是我还在路上。3个月后,我不在广州,才刚刚到了印度,我的旅途似乎才开始……大学毕业,我有过一份工作,并且一直工作到间隔年旅程的开始。我的工作十分例排,每天对着电脑上班,时而出去开开小会办办事,工作强度不是很大,有一个很好的上司,领着自己可以接受的薪金,周末开车兜风、爬山、和朋友吃饭唱K,一年一次的单位旅游,时而和职场朋友聚会,回家弹吉他、看碟、听New Age、写东西……生活并不富足但也无可埋怨。这一点总是让我感到安慰,因为我觉得当初出来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为了寻找什么,而且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原来的生活。当初为何出来?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只能说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挑逗着我的神经,是上帝,还是我自己骨子里头的不安分?此刻坐在网吧的电脑前面,知道还不想回去,可是如果现在不回去,我的工作也就没了。我犹豫未定,烦躁不安,脑子里却突然蹦出了Salina修女跟我说的话:We don't need your help,but you need to be here.我当义工工作的地方叫“仁爱之家”,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里莎修女开的一家国际性慈善机构,总部就在加尔各答。每年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这里当义工。义工在工作之前需要一个形式上的面试,而那天给我面试的修女就是Salina。那天办公室里挤满了等候面试的义工,由于座位不够,大部分义工都站着,场面热烈非凡。人太多,等候面试的时间很长,有些人有点焦急甚至先行告退。我也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可是我没有什么迫切感,反而希望可以再待久一点,因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英文面试,大学四级英语考了四次才混过去。想到用我的蹩脚英文去面试就紧张起来。我觉得我很没用,当初本来就是想要做义工的,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又是如此胆怯。终于轮到我了。我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坐在椅子上,Salina修女面带笑容,看上去十分坦诚。我放松了一些,但也就这么坐着,像被逮到的犯人等候审讯。“Where are you from?”Salina开口讲话了,我十分庆幸这句开场自我还昕得懂。“China。”“Oh,really? You ale the second Chinese here!”Salina很惊讶地看着我。接下来Salina说了一些话,我没怎么听懂,大概是在说她碰到的第一个中国人的一些情况吧,我不停地点头,心里想着面试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最后她坐直了身子,清了一下喉咙,说:“OK,Last question.”她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这让我再一次紧张起来,担心自己听不明白或是回答不好。“Why do you come here?”我松了一口气,问题听明白了,答案对我来说也很清晰。“I wan na help people.”我回答。Salina笑了笑,一手填我的资料,_手准备我的义工工作卡,我知道面试结束了,我也顺利通过了。Salina把工作卡放到我手上,突然靠过来,对我说了一句话:“We don't need your help,but you need to be here.” 回去的路上,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直到现在,我工作好些天了,而此时我坐在电脑前,还是弄不清为什么我要来这里。但是我相信Salina说这个话自有她的原因。我不能现在离开,我还得留在这里,为了那些病人,为了体验义工的生活,为了间隔年的完整,为了知道为什么要来这里。我这么想着,手指开始在键盘上敲起字来:“李主任……我是2月16日到达印度的,到了印度,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家。在加尔各答市,我找到了一家十分知名的义工机构博济会。我工作的地方名字叫Kali Ghat,意思是‘为了即将死去的人’。这里的病人都是即将离开人世的穷人。我在这里没有报酬,也不包食宿,我现在住在一个印度朋友的家,KaliGhat这里有早餐提供,所以我的日常支出很少。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即便我的英文一般,但足够和他们交流沟通。我想,我的工作在这里才刚刚开始,可能不会这么快回去……如果单位需要人手,就请你招人吧……”1 散走东南亚出发2006年10月的某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印度的邮件,是印度班加罗尔(Bangalore)附近一家艾滋病慈善机构发给我的邮件。他们告诉我,他们同意我到那里做志愿者,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前到达,具体的工作也要到了再安排。 2006年11月的某一天,我发现我的银行账户里头有21000元,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是:是离开的时候了!于是我向李主任提出我要到印度做义工的意愿,本想非辞职不可的,但他却破天荒地给了我3个月的假期。我选择了印度和西藏作为此行的两个目的地。选择印度是因为要去做义工,选择西藏是因为它是我大学没有完成的梦,是毕业旅行夭折后一直存留的遗憾。印度的义工计划2个月,西藏旅行1个月,假期完毕,有义工,有旅行,我的“间隔年”在时间上不算圆满,但意义上算是完整了。我将间隔年计划告知身边的人。父亲并没有怎么坚决反对,但是很明确地说,我的间隔年目的性不强,这次旅途注定会无功而返。妈妈是洒脱性的中立,说只要我开心便去吧。她合不得我,只是从小到大,她一直都让我做我喜欢的事情,父亲也经常说她“慈母多败儿”。只有我姐姐站在我的一边,可以说是反对和支持的各占一半。身边的朋友目瞪口呆,有的赞成,有的似懂非懂地保留意见一笑置之,有的大骂我神经病……即使当时身边的人都反对,似乎也不可能阻止我。聆听别人意见的时候,我老早就沉浸于“在路上”的亢奋中了。广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11月的广州,正是冬季来临之际,广州的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而我却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11月30日的那天晚上,我上了最后一天班回到公寓,一个人狠狠地痛快地哭了一场,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还是担心我的间隔年会像父亲所说的那样落得两手空空的下场?离开势在必行,只是依然不能够做到毅然抛开一切,潇洒地离开。2006年12月1日,我把公寓的钥匙交给了一个朋友,和完全不会讲英文的一个多年死党“美术”背上背包,带着仅有的21000元和一个不知道能带给我什么的间隔年主题,开始了我迟到了3年却仅有3个月的迷你“间隔年”之旅。 、来到澳门我们的首发站是澳门。到澳门是因为澳门有廉价机票飞往泰国曼谷,而之所以要去泰国,是因为美术想去,而泰国曼谷有廉价机票飞往印度。到印度做义工之前我的确还有时间可以闲逛一下,而澳门一曼谷一加尔各答的机票价格加起来,比从广州直飞加尔各答的价格还要低。于是到达印度之前的澳门一泰国短期自助游顺理成章地成行了。澳门和香港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离广州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可我一直都没有去过。据说有了泰国的签证和澳门飞往曼谷的机票,中国内地公民可以无须办理港澳通行证人境澳门,算是过境。从广州坐直达澳门葡京酒店的班车,到了珠海拱北关口下车步行过关。一切顺利。海关人员连我们的机票都不看便在护照上用力盖了入境章,似乎在催促我们赶紧离开好让后面的人可以稍微往前移动一点。而对于我,这个章犹如我间隔年开始的象征——终于在路上了。澳门不大,我和美术走进市区找旅馆。晚上大约八九点钟,我们顺利地人住新华大旅馆,这是一家朋友介绍的廉价旅馆,双人房只要90澳门元(人民币和澳门元当时基本等价),这个价格对我这种穷人来说不能算便宜,但这里是澳门,这个价位已经足够让我向那些告诉我澳门的房间一个晚上要四五百元的朋友炫耀一番了。和美术到面馆吃了一碟12元的拌面,肚子仍处在饥饿状态。坐在椅子上面犹豫许久终究还是没有再叫上一碟,心想旅途还长,在澳门这种高物价的地方,能省则省吧。寻找伊莎贝拉《伊莎贝拉》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得知《伊莎贝拉》拍摄地是澳门的时候,便很自然地对澳门产生过憧憬。至少我想象中的澳门,或多或少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影响。

后记

在路上学习爱2007年12月26日,圣诞节后的第二天,在路上的第391天,我还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今天去了老人院清洗地板床铺,帮老人们洗衣服。加德满都终于开始冷了,每天早上雾气浓厚,老人院变得湿气沉沉,最近除了我和几个中国朋友之外,也没有其他国家的义工。我们明天一早便要离开,真的有点担心这些可爱的老人们接下来的日子。当初在印度离开瓦拉纳西前往印度西部时,我告诉自己间隔年还要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我的国际银行卡再也不能够从任何ATM取出现金为止,我想这一刻也终于到来了,回家吧。从原本计划的3个月到现在的13个月,从原来计划的两个国家走了6个国家,我到此刻还活着,还继续用心感悟这个世界,以“试一试、玩一玩”的义工概念开始,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结束。晚上我坐在旅馆天台的围栏上,一个人静静地抽烟,俯瞰加德满都,想起了这一年多来路上的点点滴滴。澳门大三巴的露天音乐会,曼谷No.1旅馆里失眠的美术,廊开的Nut和Pat一家人,在万象食物中毒狂吐不止的晚上,在Xieng kok失踪的美国青年,茵莱湖上的日落,加尔各答的义工生活,送别沙弥香的瓦拉纳西火车站,Pushkar的沙尘暴,Dharamsala的“上访”之路,巴基斯坦的风之谷,新藏线上的高原反应,拉萨的库玉玛,到现在的加德满都夜景……一路上的寂寞、欢愉、苦痛和感悟,无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即使看似主动的义工生活中,我能够帮助到的人何其有限,而我通过义工生活得到的精神收获却又是何其丰硕。我想起加尔各答仁爱之家Salina修女的话:We don’t need your help,but you need to be here.(我们不需要你的帮忙,但是你需要来这里。)我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想更多的是在慰藉自己的灵魂。《圣经》说神就是爱。上帝,可能就是一个人类良善品质的代名词。我的间隔年,无论是旅行还是义工,都是一段在路上学习“爱”的征途,而回去了才是实践的开始。文化冲击回到了家,我才发现自己的变化,发现这一年多的“间隔年”对我的影响。无论是生活习惯、思维逻辑、价值观念、为人处事,还是肢体语言、与人交流,时时刻刻令我感到与他人的差异。回到家的新鲜亢奋过后,我迎来了又一次的文化冲击,这一次是适应自己原来的文化环境。

编辑推荐

《迟到的间隔年》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中国第一本推动“间隔年”旅行概念的标志性图书,天涯、磨坊等著名论坛超经典人气帖;千万旅友狂热推荐。“用一年的时间去远足,世界没变,我变了”,一个中国男孩和一个日本女孩的爱情,和他的一年半旅行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迟到的间隔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1条)

 
 

  •   这阵子突然很想读书,于是一口气在当当网上买了几本,下班回家吃过饭后没事就坐在床上捧着看。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迟到的间隔年》,心灵再一次被洗礼。东东完成了他的间隔年,我的认知情感前后仿佛也被间隔开了一样。读旅游散文和随笔,真的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我非常佩服那些旅者,包括东东以及那些各国的自由旅者。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一群人可以抛开一切,背起行囊,毫无拘束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走着,探索着,他们边旅行边做义工,有的很有规划,有的漫无目的;有的在寻找自我,有的在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他们独自一人出发,又在某个角落碰上,聚在一起,成为了朋友——有的甚至早已经是老朋友了;之后,他们又朝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进发,有些一路同行,有些各散东西,但是相信不散的是他们的友谊!从中国广州、澳门到泰国、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再回到中国新疆、西藏,然后又到了尼泊尔,再回到了中国西藏拉萨,之后飞回广州,这个就是东东的间隔年,东东用了十三个月,走过七个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让我感到“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世界就真的可以无限大”~~
    (很喜欢书中提到的某位仁兄讲的话,大意是这样的:旅行不能为你找到答案,旅行只会使你越来越迷惘,但是它却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选择。还有就是修女讲的话:我们不需要你的帮助,但是你需要在这儿。——这两句话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哦~~~)
  •   “间隔年”旅行概念的图书,天涯、磨坊等著名论坛超经典人气帖;千万旅友狂热推荐。
  •   最近看了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据说这是一本首先在天涯等网络上火起来的旅行之书,拿到书后,很快就陷进去了,虽然书很薄,照片也不多,甚至感觉作者像一个苦行僧,但是他类似长围脖体的叙述方式,让人身临其境,感觉就像自己也经历了一般。

    也许陷进去,是因为我对尼泊尔、印度、缅甸这些国家比较好奇吧,虽然从小生在中缅边境,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还是会很有兴趣的去了解,最最重要的是,会有一种似乎熟悉的感觉。如果真有轮回的话,也许上世就是在这些国家生活呢。

    人在旅途,总会遇到很多事情,各式各样的乐趣和痛苦,但是这些遇到,是与旅行者自身相关的,所谓什么样的人就能遇到什么样的事儿。简单来说,作者就是为了一个间隔年的概念出发,也同样结实了很多过间隔年的人,只是拥有相似表象的旅者,也会有很多类型,所以还会遇到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

    行者,是一个有诗意的词,旅者,或者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路上,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人生苦短,走遍天涯海角,等老的时候,向绕膝的子孙讲述年轻的旅程,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吧。
  •   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 Year)。
  •   带着寻找和逃避的旅行,其实都有负累,离开熟悉的环境,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我们的内心深处已经明白,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渴求即将展开的旅程带给我什么样的震撼与惊奇,让我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甚至是人生,我们需要的是在丈量人生脚步的过程中,睿智的决定方向,而不是因为偏执,让我们只注意脚下的路,却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我不是很喜欢孙东纯这个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却有着极度的自我,偏执的性格将旅途的意义本质倒末。在他清苦的苦行僧式的旅行中更多感悟的是个人对间隔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他对人生片面的看法,一个还没有懂得入世的人,却用形式上的出世,来竭力偏执的为人生 做出诠释,这无法给我更多的共鸣,但不可否认他的历练却对我有着更多的借鉴意义.在路上的我因为想走而走,我知道自己渴望去经历什么,我愿意和身边每一个人,哪怕是匆匆过客一起去分享所有的经历与成长,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温度,没有温度的人生是可怕的。。。。。。。因为尊重,所以懂得,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   看《迟到的间隔年》是从磨坊论坛开始的。很多旅行的游记,要么博主是大款,不愁开支;要么是能人,能力非常人所及;要么才华出众,到哪都不愁生计;要么是英语高手,最少在国外交流无障碍……。但《迟到的间隔年》的作者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害怕、犹豫、彷徨、只会英语单词、无过人能力和超人的谋生手段;最重要的是钱也不多。就这样与我辈一样的普通的人,因为坚定了一个信念,走过一年多的时光,不光取得了人生经验,经受了生活历练,还意外地收获了爱情。十分真实、普通、而又不平凡。所以才让人向往。已将此书推荐给了好几个朋友,更推荐给孩子,希望他长大后也能这样,勇敢地去过间隔年,寻找生活的真谛,找到适应自已的生活。
  •   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
  •   书拿到手里好久了,也读完了。知道孙东纯,知道间隔年,源于另外一个人。是从她的 像嬉皮那样晃荡行走,进而关注她,进而知道孙东纯,以及那群正在做或者曾经做我一直在渴望却没有成行的事。人生就是这样奇妙,这山看着那山。书里面的内容,讲的是作者从广东出发,计算三个月旅行,却没结束旅行,在行走路上遇到的朋友,风景,故事和爱人。文字本身可能不华丽,不奢华,但简单平淡却让人印象深刻。谢谢你,带给我了如此美好的故事。间隔年(Gap Year)----慢慢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但又有几个人可以用勇气有担当有魄力开始在路上呢,当然不是让你立刻马上辞掉工作去旅游,不是让你不顾一切去做背包客。。。而是让你在这个喧哗自负的环境里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却一直没开始做的事情,比如读一本书,坚持读英语,做志愿者,上瑜伽课。。。这条路上,没有别人,没有风景,但有你有我,一切都好。
  •   这和我以往看到的旅行书都不一样。

    到现在还没看完,才看到作者准备去巴基斯坦。

    之前看到的旅行书,一般都写着观光指南,为什么要去那里,介绍一下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到了那里该玩些什么,看些什么,吃些什么,旅行的途中遇见了什么,然后立马启程去往第二个地方。马不停蹄,充满干劲,人生充满了未知。

    而这本书,没有什么旅行指南。基本上,作者都是随遇而安,到了澳门连大三巴都没有去,等机票也是无所事事。他似乎不急于去往下一处,但他总写:“我要离开这里,马上,明天。”这样。他到底在找些什么,希望旅途中收获什么,我看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楚。然而,就是这样的行走,用很少的钱,在印度做义工,遇到各样的人,碰上难解决的事……这些经历让我一直一直不停地看下去,比那些以往的旅游指南更加的引人入胜。

    所以想从这里看到指南的就不要买它了。想看到感动的就买吧。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在“仁爱之家”的日子,他写的那篇关于上天堂的老人。直说吧,看得我哭了。当然,每个人的泪点都不一样。就像笑点一样。或许是因为,我刚刚失去了爷爷一年多吧,看到这些写老人的片段特别有感触。但是,作者并没有煽情啊。只是非常平实、朴素的句子。也让我终于理解了“义工”的含义。“义工”,对他人是帮助,对自己何尝不是。尤其是年轻的自己,对世界、对社会懵懂的自己。这才是“间隔年”的含义,让人看清楚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有伤痛,有死亡,有欢乐,有朋友,有欺骗,也有善良。会愤青,也要学会妥协。用一种朴实的心情看待自己和周边,踏实地工作和生活。甚至包括爱情。一切皆有可能,然而一切充满未知,能达到怎样谁也看不见,只能尽力去做而已。是这个过程让我们收获良多。
  •   《迟到的间隔年》最早在磨坊论坛发布时,引来众多跟贴和好评。当时一帖帖跟着看,图片精美,文笔也很吸引人。尤其是其间隔年理念,引发了中国间隔年的热潮。曾从磨坊论坛下载了全文,打印出来看。看到实体书出版,还是想拥有一本。当时正在北京,前一天订购,第二天上午居然就送到了!!!真是快得令人惊叹!很喜欢,还推荐给孩子看,希望他能心有多远就看看世界有多大
  •   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走四方的梦想,但大多人正如其平凡的名字一般不敢为此迈出一步。他的理由可能是没钱,没时间,担心,英语不好...我欣赏作者在旅途中所经受的困苦,我想这是他的人生财富。我也期望有这样的“间隔年旅行” 并会为此奋斗。别让自己为当初的胆小而悔恨终身,你的生命唯此一次。 旅行不会给出答案,它只是让你有更多的选择,但这样的旅行是值得的。
  •   间隔年、义工旅行,这些概念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本就比较陌生,东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这些概念带给我们。我本来就崇尚自由,向往远方,看了这本《迟到的间隔年》,心中有很多共鸣。我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想想自己,其实真的挺迷茫,年轻的心充满着幻想和躁动,面对很多十字路口,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到底该做何选择才是更好的。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样,跟东东一样,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感觉很迷茫,于是,很多人思想上想逃避,逃避压力,逃避曾经牛气冲天的梦想,逃避亲人朋友关注的眼光,我们多么向往去那远方,到处都是陌生但友善的脸庞,到处充满了新奇、惊险和刺激。我们是迷茫的。

    人生价值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但其宗旨也许只有一个:服务社会。义工旅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很向往。
  •   曾经也一个人出去旅行过一个月,这是在此期间无意看到了这本书,也第一次接触到了间隔年这个名词,特别佩服那些一个人能出去这么长的人。写的很感动,也很有深意,这么一次旅途带来的感受是无可言喻的。
  •   才知道世界上有个“间隔年”,而且远足已践行!我知道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不仅是什么闲情逸志。世界之大,更新奇,应该走出家门,走到你还没见过没到过的世界,亲眼去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迈动双脚走一走,更是其乐无穷!鲁迅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走到见到厮混在一起,也许心得更多。俄罗斯作家契河夫写到:萨哈林岛之行,从西向东,然后经日本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回到乌克兰的敖德萨。下决心去!“就算这次旅行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好处,但难道不会在整个旅行中出现能使我日后带着狂喜或是巨痛回忆上一辈子的三两天?”我曾是一名老师。关于远足,我一直在想:中小学以至大学,应该开设远足课:从课时到内容都作一些规定。如:从小学四五年级起(这几天网上正传:徒步从深圳到700公里外的家乡湖南邵阳———8岁半的小学三年级女生曾子琦或许是这个暑期全国最受关注的小学生了。7月13日从宝安西乡出发,历时20余天徒步旅行,昨日曾子琦父女俩已抵达湖南邵阳市邵阳县谷洲镇。),每学年甚或每学期拿出1-2周时间远足,小学走遍全县或市,中学走遍全省。大学除“间隔年”外,也可在一年之中用一个月去远足。意义么,不必多言。这一走,全国及世界,一年四季,到处是行走的中小学生及成人们。谁又能说不是挽救当今教育的一个良方呢。祝福远足及远足的人们,走吧!走着是美丽的!
  •   间隔年这个概念就是从这里知道的。看到微博上有人转载了这本书的序言,一兴奋就在当当下单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一些迷惑,因为一般的旅行者手记好像总把旅途写得特别美好,美的让人恨不得马上去。但作者写的内容总让我感觉好像旅行非常累非常辛苦也看不到意义。然而到后来,我看到他的慢慢对于旅行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的追逐让我觉得非常有共鸣。还原了一种真实感,更让人感动。推荐,很不错!!
  •   这是一本充满旅行趣味的书,我现在仍能回想起当时痴迷状,冬日的午后,暇时无聊的车上,深夜的灯前,我无时无刻不被她的魔力召唤。

    “2006年11月的某一天,我发现我的银行帐户里头有21000元,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是:是离开的时候了!”作者东东,一个生在城市,脑子里装着不安分的年轻人,怀揣21000元,历时13个月,浪迹6个国家,旅行,义工,爱情与信念,云游还是探索?一段旅行,重塑着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自我的认识,生命追寻的意义。

    在车水马龙物欲横流的街头,在成功的含义被钉上统一标签时,依仗天涯云游四方的梦想显得何其奢侈弥足珍贵。旅行、义工,对爱的探索,对生活意义的追寻,这就是或许是旅行的意义。东东去面试印度义工,修女嬷嬷笑之附着的一句“We don’t need your help,but you need to be here”。与之共鸣,嫣然一笑,这让我想起08年支教后的感悟。

    东东离开印度义工的场景令人感动,所有的义工围成一圈唱歌为他祝福:“thank you,thank you !and bless you ,bless you,!”虽是简单的告别,却是离开义工的最高荣誉。看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有爱的人会获得爱”,能常常活在感动中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旅行、义工,爱与信念”,这种出走需要勇气,而非炫耀式的旅行。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段gap year,用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是在京津城际动车的读物上,同时推荐的还有达摩流浪者、在路上等等。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出走的目的,寻找一些意义。年龄相仿,状态相当,而且也都热爱旅行,不为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某种心境。
    买到这本书后,很快就读完了,跟随作者的脚步和心声,我们看到了热爱行走的旅者,无私奉献的义工,总之我们感受到了各种群体的生活状态。虽然作者的文笔不是很好,但是平实的叙述也能让人体会到心灵的平静。
    在大都市生活累了,我们需要休憩,需要调整,需要用眼睛看到一些事实,去改变我们那颗几近于沉没于物质社会的心灵。还好,有间隔年的概念,哪天是要出去走走了。
  •   13个月,6个国家,旅行,义工,爱情与信念,一年多的间隔年之旅,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标题有迟到这个修饰语,多少有点遗憾的意味在里面吧,遗憾这场旅行来的有点晚,还有点还念这场旅行。毕竟这场旅行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处。让我有种向往他这样的生活。
  •   中国第一本推动“间隔年”旅行概念的标志性图书
  •   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旅行给予人自由,自由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了不起!爱情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好!
    世界很大,只要我们足够勇敢,世界就真的很大。
  •     这本《迟到的间隔年》将要读完之际,忽然想写些东西。不是书评,随笔而已。
      
      
      渐渐短短的读了两个月,发现的是一种勇气。2万块钱,6个国家,13个月。数字背后的经历却是一生的回忆。东东辞去了工作,拿着仅有的两万存款上路。我相信这个年代有东东这个实力不在少数,有这勇气的又有几人。而站在花花世界门槛上不知所措的年轻人们又是为了什么不敢前行?梦想?还是现实?如果生活的目前是返璞归真,现在我们又在挣扎什么?
      
      
      从小我就很喜欢那些“说走就走的人”。欣赏它们的能力,羡慕它们的不羁。以至于我一直把它们当作传说。我也曾青涩的立志做个传说……渐渐的长大冷暖自知,我发现梦想除了努力之外,还要看你与现实妥协了多少。一觉醒来,换了人间的生活方式不是你奋斗就能体会到的。它还要靠命运的指领。塞捏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原来“说走就走”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宿命。
      
      
      那些游走在异国他乡,山水之间,古城小镇的人看似慵懒但是敏感着。它们是在扩大生活的含义。试想每个阳光充裕的早晨我们在干什么,每个柔和的午后我们又在干什么。我无意去是嫌弃大众生崇尚另类,只是有了单纯的梦想就立刻远方。不然当你有一天放下一切,从新思量。你会发现梦想是那个时远时近,有时黑暗有时光明的前方。是不是要走下去需要理想和现实掰腕子……
      
      
      长路已奉献给远方,我们就把青春奉献给路上。
  •   在女友杂志上看到有推荐这本书 标题很特别 速够回家后 放了一年才开始看 也许对于国内的大部分青年而言 真的只能走迟到的间隔年 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 也没有动人的故事 亲切平和的言语诉说着精彩的间隔年 一直找各种借口去旅行 其实是在寻找自己 书中Norriko有提到“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 爱好 梦想 希望通过此书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旅行书 忘了是哪里推荐的 当初间隔年的定义吸引了我 因为自己也准备在真正工作之前 来次这样的旅行 没想到这就叫做间隔年 不过并不一定是非要长达一年 至少是自己这么去做了 在我看来就算的上是间隔年了 给东东写序的作家说的话 我非常喜欢 也很鼓舞人 世界很大,只要我们足够勇敢 世界就真的很大 带着一颗纯真勇敢的心去旅行 你会去到同样美好的地方 遇上同样美好的人 东东就做到了 恩 以后我也会做到的
  •   非常不错!!强烈推荐这本书!!间隔年,一个在中国还没有走上台面的概念,他用实际行动讲述了属于中国青年的“迟到的”间隔年!很有意义。想出走的心因为书,又一次开始蠢蠢欲动。
  •   在论坛上通过介绍知道的这本书,昨天拿到手,今天晒着太阳,热热乎乎地读了一半了。作者写的很真实,那种旅行过程中的孤独、奇妙、快乐、疑惑,通过文字都让读者深入感受的到。《迟到的间隔年》绝对可以给读它的人很多的启发,继而反思自己。
  •   一次冲动,离开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旅行。
    买了两本书《迟到的间隔年》《背包十年》
    怕路上太寂寞,太无趣。。
    这本书给我的旅行增色不少,
    坐在火车上看书,像是跟着主人公一起奔赴圣地,一起逃离。。
  •   物流超赞,头天买的第二天就送到了,而且还是从外省发的货,忒有效率了!
    至于书,喜欢作者那种描述方式,虽只是纸言片语,却魔力般的将异国的一切清晰的呈现在你眼前,就像自己亲历一般。刚读到作者从廊开去老挝,期待下班回家后感受作者的印度之旅,据说在哪里就要遇见爱情啦~~间隔旅行惊喜.
  •   具有标志性的间隔年概念的提出,会给后来的年轻人启发,当生活迷失了方向,倒不如放下所以的一切来个彻底的间隔年旅行,从行走中寻找安静的自我。
  •   遗憾的是已经工作了还没有真正的进行一次一个人的旅行,而现在的工作也让我感到迷茫。幸运的是能看到《迟到的间隔年》这本书,作者的旅行经历给了我足够的勇气放下那些琐碎,去进行自己的间隔年,去寻找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   为了打发在车上的时间,这本书几乎都是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的,第一次读游记类的书,也是第一次了解间隔年和义工的含义,一直想独自旅行,十一的时候尝试了一把,一个人去了广东,短暂的五天却让我对独自旅行有些上瘾,看过“间隔年”后就更加怂恿我这个念头,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这样的经历,青春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   上完大学,念研究生,自己的间隔年之旅一直没有时间去,看了这本书,感觉什么理由都无法阻住你前行。旅行就是有颗说走就走的心
  •   和《我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一起买的。相比一口气看完那本书,这本我是每天临睡前看几页。文字不华丽,很朴实,更贴近旅途的生活,贴近穷游。可能是因为徒步走过青藏线,所以比起欧洲游,去西藏及东南亚国家更能让我产生共鸣,通过作者细腻的书写,对东南亚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觉更加真实。真心祝福作者和他日本籍的妻子白头偕老,永远恩爱。我也要为自己准备一个间隔年,在路上沉淀自己。
  •   网上很火的一本书,怎么好看,自己去看吧。反正我看了之后是很有感触的。我也想有自己的间隔年,可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一个并不赋予的传统的中国家庭下长大的孩子来说,间隔年也许有些奢侈。奢侈的不仅是财力和物力上,奢侈的还有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人讲究“父母在,不远游”,旅行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更何况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一走就是一年半载的,父母肯定不同意的。可是人生就那么一次,即使奢侈,我也想去尝试。我们都需要打破常规~~
  •   同时买了几本书,回来第一个先翻看的这本,果然没让我失望,对间隔年的禅示,以及无意收获的最珍贵的东西会让你对旅途充满好奇,跟着作者一起旅行了一年多。
  •   无意中上了磨房,看到帖子,接着就去了博客,实在是不喜欢电脑看书,于是就买了本.一口气看完了.我心中的那个间隔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异常向往的旅行,此书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直白朴素的让人心动,我那50岁的老妈看完以后也不由的向往起来.希望东东在日本一起安好,和你心爱的人永远幸福.
  •   每个人都想要这样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的间隔年。因为每个人都向往自由的生活。但是往往是身不由己。我很羡慕作者能够有这样一种自由的生活。不需要考虑很多现实的因素。

    其实,如果说起来,我曾经也有两年这样的生活。结局也刚好和作者大抵相同,我在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然后我便像是找到了家一样,不愿继续前行。而是停留他所在的城市。如今过着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

    年轻的时候,放肆张扬,都是可以原谅的小任性。而年长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精力这样的心情到处奔走,无虑着。

    还好,在过去的日子我做过这件事。以至于如今就算没有这样的精力也不会遗憾。

    很感谢作者,让我看到过去的自己,想起年少时灿烂的笑容。
  •   从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叫间隔年!
    没有过多的小资语言,有的只是东东真实的旅途!
    如果你希望开始你的旅途,我想这是第一本也是最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希望我们都会有自己的间隔年!
  •   机缘巧合的时候,找到了《迟到的间隔年》,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的在意这本书,到后来在背包客吧看到一位楼主对自己的间隔年进行践行,自己才去了解“间隔年”,再后来没时间看,再后来在一个午后的午茶时间却把它看完,觉得这本书和我真的有一种“缘”,也可说是“乡缘”,有很多相似。再后来自己就去尝试短途的搭车旅行,去慢慢感受自己的小小间隔年,关于旅行总有很多很多说不完的话。
  •   如大家所说,这是一本好书。很多人都希望做的事情,东东去实现了。旅行做义工,给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赋上另一种意义。看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正在路上,陪着东东一起领悟。虽然与亲身体验差太远,但依然感谢作者东东给了我一次特别的旅行。在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也会背上行囊,携着勇气,去拥有自己的间隔年。PS:书上的路线那一页上有东东的签名呢,觉得真实又亲切,喜欢。
  •   出走过几次,每次都为期不算短..
    每一次在路上的感觉都不一样,
    酸甜苦辣.但却像瘾君子似的戒不掉也不想戒掉
    可是每次回来之后落差都挺大的..都需要好长一段时间去调适
    一直都再整理为什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可是刚想到个头,想深入进去却又捉不住尾巴
    每次都如此..很纠结.
    最后就把它放一边..
    但又无法与现实妥协..又辗转纠结.

    看完迟到的间隔年,似乎找到点感觉了..
    回来时为了实践,
    实践自己的路上看到的并一直相信着的念
  •   封面很喜欢,背包客坐在简陋的行囊上,背对镜头,面对蓝天白云,视线所及除了蓝天就是沙地,干的冒烟。打开看到很多图片,视角很好,很美很真实的异域风情,很美的成长。每个人都该感受属于一段自己的旅程。你有你的蓝天白云,我有我的淡若浮云。予我一匹马,我与你仗剑天涯,相忘江湖。做一个过客,用一种淡然的视角去看待与我们平行的世界。美丽真实!“间隔年”,在一本很老的外国的小说里看过类似的概念,也许这种概念在西方已经推行很久了吧,在某些地方甚至可能是传统。这些想法要在中国也能被接受并推广,相信花朵们的明天会更好!相信这一定是一本很好的书!
  •   作者不管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初衷开始的这段间隔年之旅,不同的经历,带来的是他自己对精神的超越,对客观世界的重新定位。禁锢在城市里太长的时间,打破这样的生活方式需要勇气,而完成这样一种开阔自我的旅程更是无形中的一种信念。想、说、做这三者是同现实世界的靠近。心灵一点点跟着作者来了一趟冒险。从中国到中国,别样的心境,别样的收获。和值得一读!
  •   应该说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吧,毕竟大家的经历和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即使都一样,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我看完书就把书借给同学看,很高兴可以与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在他们看完后我马上后悔了,不该啊。德基在看完后问我,是不是打算去泰国?然后跟别的同学介绍前面那几张。重点落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我恨自己竟然把书借给他!
    间隔年。第一次在中国人的世界里见到这个词,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不评论写作技巧什么的,又不是高考作文。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梦想,间隔年,是我现在还不能碰的梦想,希望高中毕业了我能有勇气背起行囊独自上路。东东具有令我折服的勇气和毅力。照片好美。阿里扎达县的天很蓝。我还看到了许多个真实的不曾涉足的国度,那些国度的人民的善良、真实,狡黠的人也有,可哪没有这样的人呢?特蕾莎修女听说过,可真想不到她的救济院条件是这样的,可怜人好多。作为一本游记,是很好的书,有现在市面上的书难得的真实,不造作,对于记叙类的书籍还要求它像描写风景的散文一样处处排比句、华丽辞藻就太搞笑了。
    愿善良的人都平安。
  •   《迟到的间隔年》这本书真的很好,文字很朴实,记录了作者东东13个月的所见所闻,也许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没有休憩闲暇的浪漫,但却是充满了勇气与坚强的一段成长,还没有看完书,就已经有想要马上走出去看世界的向往之情。真的是很好的一段真实。
  •   当当搞活动,一口气买了6本旅行方面的书。第一本看《迟到的间隔年》,单纯只是因为这本书寄过来的时候没有塑料包装——有包装的不怕脏,多放两天又何妨?【抽飞。。但是看过之后却觉得着实圆满了,里面说的讲的描绘的,完全是自己想在旅行读物中寻找的东西:人生、抉择、勇气、挫折、悲伤、快乐、困惑、探寻、思考。。。困在原地久了,会有漂泊的念头,然而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逃避?是寻找?是心灵的放飞?亦或只是一段精神的苦旅?不知道,除非有一天,我也在路上。
  •   这是一本好书。在当下这个社会,一本书能称得上“好”,已经很难了,但是《迟到的间隔年》做到了。作者用心走了十三个月,书中记录的不是游山玩水,不是异域趣闻,而是灵魂的洗涤,精神的砥砺。我看完这本书后,神情恍惚了好几天。总想着离家出走,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招呼着我。我知道我的“间隔年”也是迟到的,但是我也相信她终究会来到!
  •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能迈出“间隔年”这一步的人少之又少。身边有一两位朋友辞职后旅行,却也只是放松心情,如作者般探究人生目的的很少。
  •   第一次看到间隔年这个概念,作者的13个月的远足,从中找到自我,找到未来。
  •   从前,我只认为旅行什么的,就是玩呗,去个没去过的地方玩,吃吃喝喝就好,可是今年才惊觉,旅行,是件无比正经的事。
    我主要是逃避惯了,旅行是件能让人从容逃避现实的事,运气好的话,还能改变现实,因为所以,我喜欢旅行。
    家乡没有所谓成人礼,我只是在十八岁的时候,自己拿定主意去献血,谁也没拦住,可是到了今天,我也觉得自己迫切的需要一个间隔年,迫切的,迫切的。
    现在的生活就像是个穆桂英一样,哪有像软柿子一样的穆桂英呢,真是。
    这是本让人能光明正大逃避的书,至少对我而言,有效。
  •   读过,文字简单朴实,把一个都市旅行人的心理描写得很真实,真实的让人汗颜,不错的一本旅行书。作者的这种旅行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我也从中了解到了间隔年的概念以及间隔年旅行的意义,想走没勇气。
  •   一本让我牵肠挂肚的书。从开始盼望双手可以捧到这本书,到不情愿地合上最后一页的封皮,我像是手里捧着的是6国的机票和签证,历时13个月,从东南亚的泰国(Thailand)到老挝(Laos),云南、缅甸(Myanmar)、印度(India)、巴基斯坦(Pakistan)、新疆、西藏(Tibet)、直至尼泊尔(Nepal),这一路的辛酸和快乐都是最纯粹的,其中的成长变成了行走的重要意义。

    直至读完这本书,掐指一算我好像才渡过两个白天,但心早已追随到异国他乡,因需要收拾心情而感到恋恋不舍,并且从现在就开始想念。想必我是要再拜读一遍了。我才发现我从一开始的以一个第N者的身份去欣赏东东的美好旅途的状态,到不知不觉以一个拜读者,或是一个局内人的身份去感同深受,我知道坐在家里看世界是完全不能感同“身”受的,但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从东东行走的每一个城市隔空传电一样,让我在时时刻刻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倍感亢奋,它是不是在暗示我,我也与行走有缘呢,至少我是这么坚信的。而在此时,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心中无悄无声地萌发,慢慢地将会变成我的小宇宙,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天。行走,义工,海角的日落,天边的雪山...“世界很大,只要我们足够勇敢,世界就真的很大。”
  •   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写的很平凡,但平凡中可以体会出更多的意味。花了3天时间看完后,一时间无法表达。于是给作者东东留言,东东回复: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间隔年,100个人,就有100个感受。的确如此,阅读后的感受,只有读者自己读过之后才能体会,建议喜欢旅行的朋友不妨去阅读一下。
  •    如果你去问一个小学生有什么梦想,他会告诉你五彩斑斓的答案,医生,教师,科学家.....;如果你去问一个中学生,他有什么梦想,大学或许会是你听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如果你去问一个大学生,他的梦想是什么,公务员?外企?垄断企业?如果你已经迈入社会,成功的成为一个上班族,不妨问下身边的人,他们还有没有梦想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梦想越来越成为一个奢侈的字眼,梦想也越来越等同于奋斗目标。梦想总是带有华丽丽的梦幻色彩,而目标总是带有严谨的现实主义色彩,梦想或许是我们奋斗一生也难以实现的一个幻想,而目标或许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    当你漫步在这个被誉为钢铁森林的大盒子中,房贷,车贷,裁员不断的冲击你疲惫不堪的心灵时,你是否产生过一丝逃离的冲动,想去漫步世界,仗剑走天涯,而这只不过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驱使而已,与梦想无关。    旅行,义工,雪山,6个国家,爱情,究竟哪一个字眼能促使你踏上漫漫的旅途呢?    什么才是行走的真正内涵?什么才是旅行的意义?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身边多了一群周六日不愿宅在家中,而是背起大包,行走在山野之中,探寻那些常人难以见到的美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去登山,去徒步,去穿越?时尚,潮流,跟风,混帐门?我想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我很愿意听到有人会给我和我同样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行走?我们想要在不断的行走中去寻找人生旅途的真谛,我们想要在一步一步的足迹中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我们想要在极度的疲惫中去体验极度的快感,我们想要去分享那些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的美景    而我们最想要的只是在行走中去实现我们行走的梦想    我们都是追梦的孩子,我们拥有共同的梦想    选择最少人走的路,需要最大的勇气,而我希望我们都是勇敢的人
  •   很多年前,看见这本书的介绍,知道了间隔年这个词。工作后一直希望自己也有一个间隔年,间隔月也可以,但是我只有间隔周(间隔周也应该很知足了,是的,我很知足)。这次双11,看见旅游类书籍中的推荐,就买了这本书。除了敬佩还是敬佩,祝东子与他漂亮的日本妻子永远快乐,一路顺风。
  •   东东的语言很质朴,但是看了书,就会非常非常非常的羡慕他,非常的想去过一个自己的间隔年,感染人的是他旅行的内容。这本书我觉得买的值得,不是因为文笔,而是因为他的经历。
  •   迟到的间隔年。重回中国古老时期孔孟等各家游学的感觉。其实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勇气,拥有这样的想法和力量走出去。世界真的很大,只要你足够勇敢。加油。很好的书。
  •   我曾写下过毕生的梦想,其中有两条便是游历列国与至少做一次义工,因为作者,我才知道,原来义工和旅行是可以一起实现的!最近膝盖受伤手术了,或许半年后一年后,我也将开启属于我的间隔年?或许过去我那些短暂的苦行僧似的出行也已成就了短暂的迷你间隔年,但是,我确信的是,我还没有彻底的改变
  •   “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看完整本书,最后一张照片,最后一句话。不由的说出了“真幸福”三个字,发自内心的感叹。真的很羡慕阿东这种勇气, 内心宠宠欲动的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间隔年,可是仍然有太多顾虑。旅行,好美的两个字。
  •   迟到的间隔,确实让我第一次接触到“Gap year”的含义。
  •   第二次在当当上购书了,这本迟到的间隔年是在我买的第一本背包十年的最后内封面上看到的介绍,就购买了,还没仔细阅读,翻了翻,感觉内容很喜欢。
  •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间隔年”。刚开始想买这本书,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打算,辞职去流浪一段日子。也想跟作者一样,边做义工,边旅游,顺便想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我的旅程还没开始,所以想从书中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态跟历程。书买回来我先放一段日子,然后再看。开始并不吸引我,但从做义工到被骗及申诉,就慢慢的吸引我。书还没看完,但有一句话很有印象:旅行是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   一直想要买一本别人写的游记,但是太多很难选择
    偶然在校内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就买了。还是冲着间隔年来着
    书的最前面是作者姐姐写的序,很感动。
    看了里面的图片,书的内容还没有看
    在旅行的路上遇到爱人,很浪漫很美满。
  •   语言其实很朴实,但是看完后,感觉就像和作者一起经历着他间隔年旅游中的茫然愁措,孤独无奈,有时旅途给予的意外,惊喜,对未知的兴奋感,以及一路的感恩和一系列的心里变化,很不错的一本书,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的地理知识,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值得。
  •   第一次知道了间隔年的意义...里面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勾起了我想要旅行的向往。不是,一定会又一次远行。就算是一次shortstay~
  •   在看到作者到“垂死之家”做义工的那段日子,真的让人感到,其实这个世界很多人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其实,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还有温情的...我也打算,成年后,一定要去做义工,帮助更多的人....《迟到的间隔年》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籍,它能告诉你,这个世界,存在着一样东西,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那样东西,像阳光一样,每天照耀着我们——爱...
  •   花了3个半小时读完这书,我是第一次知道间隔年这个新名词,我没有间隔年,应该说国内只有少许人才拥有过,他们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而软弱的我被现实中的种种包裹,拥有的太多,得到的太多,就更难去脱离,一切都是牵绊,无法放逐自己的灵魂,更何况是肉体,所谓的责任无形的告诉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几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我们只能看着那些自由的人们不断的嘘唏,感慨自己什么时候也能逃离现在的生活,做着一个梦
  •   “间隔年”是我最近看一驴友的贴子才知道的,旅行于我,不仅仅是亲近自然、感受美景,更是找寻内心真正的自我的旅程。作者2006年开始了他的间隔年,我是在六年后的今天才看到和知道这种旅行方式,作者的心路感受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读别人的故事,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折射。只要你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   我是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用一天的零散时间看完了。看了这么多类似的书,从《单车骑行》、《西藏大穿越》、《三十岁的成人礼》、《北方空地》、《穿越美利坚》...到《迟到的间隔年》,每一本都看不厌,真的值得收藏。虽然有褒有贬,但是个人觉得东东在加尔各答做义工那段时光是最体现人性美,最让人感动的~
  •   我是从《国家地理手机报》上知晓这本书的,光凭推荐者,我就觉得这本书不错了。书本还没开始看,但是“间隔年”这个概念非常吸引我,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我想我还要晚很久才会知道世界上有种以“间隔年”为定义的旅行方式吧。
  •   这是一本08年的书了,当时我还是高中,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介绍,但是一直没能有机会去读他。
    这次机缘巧合买了这本书,今天刚拿到的,刚才看了前面的几章,现在已经很心动了。
    间隔年,会推崇它是很有原因的;旅行,异国体验这是很令人成长的,经历各种各样的在普通的生活里不会经历的事情,体验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悲欢离合。在这些体验中,一个人一定会对一些事务有新的想法。这就是改变,这种改变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即使不会,也会给我们自己的一身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有一场间隔年之旅。不管时间的长短,不论何人的陪伴,也许除了路上的风景之外,最想要的是一份收获,一份有关青春路上的成长。虽然如今大学已经毕业,很多地方还未来的及去,但是我的内心依然记着那些美好的城市,以及最动人的地方。荷兰,是我最想去的国家,在不久的一天,我想我会实现。
  •   个人觉得很好,如果不纠结文笔的话,毕竟作者不是作家,旅途的一路发生了什么写的很清楚,也有足够多的感悟分享,这就可以了。我的间隔年恐怕也是不能实现了,想走就走,是真的勇敢。
  •   一个间隔年的旅行,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体会了不一样的生活,是我们期盼的,放下一切就去旅行,很喜欢他
  •   旅行的时候飞机上面打发时间的时候看的,很羡慕作者有这样的勇气走出去。可惜我已错过了间隔年,如果我还在读大学,可能会因为这本书,随着作者的脚步前往印度做义工。尽管如此,这本书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让人思考爱与被爱,施与受。
  •   书很好 看得我特别想来一次间隔年旅行
  •   这本书估计能影响我的人生。今年已将明年间隔年的计划排出,旅行加支教!但愿能实现。不要把他当成旅行的书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书。很喜欢,买了好几本送给朋友一起分享。
  •   这大概是中国最早间隔年旅行了吧。作者的语言很实在,描写也很详细,书纸质不错,图片很美。
  •   这本书就不说太多了。大家看了之后就明白为什么这会是本畅销书了。哎。。我迟到的间隔年估计永远都不会实现。。
  •   喜欢看旅游卫视,偶尔听到了间隔年这个概念,很好奇,所以买来看,刚读了开始,挺有意思,让人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看生活,看世界
  •   这本书不错,让我对间隔年有了新的理解,这期间不仅仅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也会有比较糟糕的事情,不过,年轻的时候能有一次间隔年经历是很棒的,但愿我的间隔年不迟到
  •   迟到的间隔年 是我第一本在当当网买的书,让我这以后经常性在这里淘书。。间隔年看完后我就一直想像作者一样游走。。魔力还是挺重的。。
  •   在豆瓣上看到此书的推荐,昨天第一时间拿到当当送的书后用一个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也是个喜欢旅游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人會有一種惰性,一種不想再去追求生活以外的東西的惰性。滿足於日常,滿足于物質。有人說,這樣的生活有什麽不好,平平淡淡才是真。自己经常一个人上路,一个人也走过印度北部,越南、柬埔寨和泰国,一赚够钱就上路,有时候是为了寻找,有时候是为了逃避。觉得自已按步就班的生活很窒息,行走只是在尋求一種慰藉,一種出去見識世界,一種嘗試不一樣的生活和文化,一種新鮮感,一種反叛的心態。而作者是代表另一種群體,去尋找一個答案。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远离家去,从泰国到印度,去了6个国家,花了13个月,做过义工,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作者的经历我也有过类似的,只不过一个女孩子不能象男人那样活得那么苦,应该看的应该吃的,应该享受的,我都试过了。(泰姬陵还是应该看的,把自己弄成象个乞丐一样,活得太没有尊严。这点上我的意见还是女孩还是要尽量保持一个洁雅的状态去施行。)这是作者真实的用心地通过旅行思索生命和人生的写照。有几名话很值得思考。作者说:“旅行以及义工等等都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Nirriko说:“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Salina修女说:“Wedon'tneedyouhelp,butyouneedtobehere.”
  •   一直都不知道还有间隔年这个词,直到看了这本书,很羡慕那些能放下一切去旅行的人,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做到
  •   很喜欢的书,感觉间隔年在中国始终流行不起来的,现在行万里路仍旧被批判的境遇,除非你真的崩溃了,否则没人赞同你花一年时间出去找丢掉的自己。
  •   间隔年是个大胆的决定、放下一切束缚、走出去、踏上未知的旅途、前方一切都是未知数、需要勇气、很想尝试
  •   强烈推荐 迟到的间隔年 绝对值得拥有
  •   我也期待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个间隔年,这个间隔年不像他一样是迟到了的,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去对的地方,我想去的是——不丹。
  •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东东的这本间隔年,迫不及待的买了下来,想要从中寻找到一些什么。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很值得的看的游记,即便他不同于其他一些专门介绍景点、路线、小吃、饭店.....的书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勇敢。书一气呵成的看完的,合上书的那一刻,会觉得更加的茫然,“世界很大,只要我们足够勇敢”,究竟要多大的勇气,才可以真正自由的生活,才可以寻找到存在的意义。
  •   看过太多旅行书了,免疫了,真讨厌这样的自己。买这本书完全是想看看什么是间隔年
  •   很想像孙东纯一样说走就走,不用顾虑任何东西,我是将要毕业的学生,真希望有这么一次间隔年。。。
  •   间隔年的概念容易理解、不易做到,东东在间隔年中的收获是每一个都市人渴求的,但很少有人会真正的走进间隔年。
  •   书很不错 体验不同的旅程 给自己一个迟到的间隔年
  •   非常感动的一本书,虽然我已经过了大学刚毕业的时期,但是看完书还是让我很有冲动给自己一个迟到了N年的间隔年
  •   文字挺朴实的,没有很华丽花哨的东西,真情实感的记录。看完后很想计划一下属于我自己的迟到的间隔年
  •   希望看完后能让我鼓起勇气也来一次迟到的间隔年
  •   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年暑假都会出去“间隔”。回来心情会非常平静。安心读书,学习,工作,恋爱。那时候就像小孙一样,苦行僧般的旅行。看了很多外面的世界。心里踏实了。经历丰富了。但是现在的旅行,我基本觉得是在度假。宾馆最次也要锦江之星,如家,行程超过一千公里,一定要飞……吃要吃好,睡要睡好,住要住好……少了历练。那个真我本我呢?
  •   一场历经四季的生命旅行。生活有时候需要这样的间隔年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积累,渐渐忘记了自己其实还很年轻!丢失已久的梦想,激情,勇气~~~因为《迟到的间隔年》而找回!
  •   对于我来说间隔年是个全新的概念。书里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很多小小细节,常人眼里的微不足道,都十分的震撼内心。
  •   利用国庆假期三天,看完了这本关于间隔年的故事,一段不错的亚洲游记故事,祝贺作者3收获了爱情、亲历义工生活,感受亚洲6六国的风土人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