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制造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菲利普·德尔夫斯·布劳顿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前言

  到哈佛商学院攻读学位时,我并没有计划就此经历撰写一本书。实际上,担任记者10年之后,我选择到哈佛的目的只是想从撰写新闻报道这一工作中脱身,停止把周围的世界看做潜在的故事来源。为了控制我的金融命运,而且更重要的是控制我的时间,我想要学习商学。我已厌倦了整天听命于手机,充任老板各种要求的牺牲品。我希望MBA学位能够让我更多地了解世界的运转规律,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更多选择。  我这样说只是为了表明本书绝非曝光内幕之作。在许多方面,哈佛的两年时光都令人愉悦。同学们都聪明友善;教师多数都尽职尽责,善于启发鼓动

内容概要

建校百年以来,哈佛商学院已经成了全球商界独一无二最具影响力的机构。该校毕业生中有《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私募基金巨头、风险资本家,甚至总统。由此,哈佛的MBA学位就俨然成了通往全球商界巅峰的一把金钥匙。    放弃《每日电讯报》令人羡慕的职位,布劳顿进入了哈佛商学院。在随后的两年中,他和同学们淹没在哈佛商学院所体现的美国商业文化的精华之中。    在本书中,布劳顿勾勒了一幅哈佛商学院MBA的全景图,描述了MBA们的疯狂课堂生活,讲述了那些著名教授的商业启迪、最具启发意义的案例,披露了商学院文化中那些不那么讨人喜欢的陷阱,比如冰橇灌酒,困扰许多背负沉重学业学子的抑郁幽灵,以及评估了校方在传授其所推崇的商界最重要的品质,如领导力、果断性、道德行为、平衡工作与生活等方面的成功情况。    本书从一位目光敏锐的哈佛学生的视角,揭去了哈佛商学院表面覆盖的神秘面纱,第一手呈现了它培养全球商界精英的种种方式,是一本哈佛商学院MBA的生存必读手册。

作者简介

菲利普·德尔夫斯·布劳顿,生于孟加拉国,长于英国。199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新学院,2006年获哈佛商学院MBA学位。1998年到2004年间,先后担任伦敦《每日电讯报》纽约和巴黎办事处主任,报道内容涉及南北美洲、欧洲和非洲。作品亦曾在《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旁观者》、《财富》、《单片眼镜》等刊物发表。目前携妻子及两个儿子居于纽约。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让我们放慢速度第二章 重新开始第三章 在水一方第四章 冰槽灌酒第五章 我是谁?第六章 形成、强化、规范、运转第七章 系数及其他第八章 风险大师第九章 不安全的优等生第十章 道德维护者第十一章 极端杠杆第十二章 追逐曲线第十三章 充满风险的宏伟目标第十四章 “看着自己的孩子长高”第十五章 毕业第十六章 制造不快乐人士的工厂致谢后记

章节摘录

  于是第二天我就开着2000美元买来的二手丰田车巡航般地驶进了校园,展开一张5美元的票子递给门卫,感觉怎么也像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俄罗斯政治寡头。路上覆盖着雪和泥浆,我希望可以用比平常更短的时间避开波士顿的寒冬,从停车场快速冲向斯潘格勒大楼,或许还能买到一个夹了火腿和鸡蛋的羊角面包,就像锡德里克每天课间狼吞虎咽地吃下去的那些一样。  进入停车场后,我在第三层找到了位置——但此前我首先见识了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奢华的学生交通工具集合。顺着停车场的斜坡,大致是:宝马、凌志、宝马、宝马、迷你库珀、凌志休旅车、宝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内容丰富、富有幽默感且文笔出色,任何读者如果希望追溯美国商界现状的来源,开卷一读都会感觉心情舒畅、获益颇丰。  ——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网络欺诈》作者  在美国人的心日中,哈佛的特别地位原本就很难解释,这本好书更让此迷思根深蒂固。  ——《华尔街日报》  这是一本所有想进商学院的人的必读之作。  ——《旧金山纪事报》  哈佛商学院的日常运作,以及从学生、老师到前来指点的巴菲特、施瓦茨曼,本书无一遗漏。  ——《华盛顿邮报》

编辑推荐

  因羡慕成功商业人士的物质生活,31岁那年,我辞掉了工作,走进哈佛商学院的课堂。这场持续两年并花费昂贵的MBA盛宴,却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光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哈佛制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比较喜欢有内容有情节的书~~
    作者从记者纪实身处其中的角度而非商业角度描述了哈佛的MBA教育,文字诙谐,视角独特,如果你想去美国的常青藤联盟学校读书,可以从这本书了解到美国的精英教育;如果你想在国内读MBA,这里面的很多案例可以引导你思考;如果你只是想漫步一下HFU,这本书也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门~~~
    哈佛商学院告诫:不要愤世嫉俗;我说,要做俗世的博弈者,利人利己~~
  •   准备申请MBA时同学推荐这本书,对MBA有了跟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同于教科书那种,而是通过作者在哈佛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自己的看法,很有启发性。
  •   因为自己也处在打算做3-5年管理,然后再去享受一场mba的盛宴!作者无疑让我们先睹为快!接触最好的精英教育!建议购买!感谢当当给我们提供的平台!
  •   与其他的介绍MBA优点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从另一个方面描写MBA。看看就知道了。
  •   对于想读MBA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   挺值得读的,尤其对于一直向往一流学府学习和生活的童鞋
  •   对于学商科的同学,尤其是想出国的同学,这本书绝对能够给你很多启示。
  •   感受hbs的魅力,即从本书开始!很有吸引力,很真实!
  •   内容很不错的啊,推荐大家有时间去读读啊,获益匪浅啊
  •   送货员跟我都熟悉了,一打电话就是你的书又到了,哈哈!
  •   还没读,书可看起来不错。
  •   书还没看,今年的奖励
  •   是一家之言,多一个角度审视.
  •   喜欢里面独到的见解,犀利的观点
  •   哈哈 挺好的
  •   看了一半多了,不错,当然不能当成MBA教材看,而是了解哈佛的校园生活和MBA的教育方式以及相关的常识等。
  •   对于一个即将上MBA的学生来说,感触颇多……从MBA教育中能有什么收获,能通过深造转化职业,甚至改变命运吗,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得到平衡?值得思考,值得体会。
  •   很写实,能够让人们真的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还有学习生活的细节,还能让人领悟作者的思维方式!
  •   对我这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来说,这本书很具有指导意义。
  •   很生动很真实,尤其是找工作那段。。
  •   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   个人感觉内容实在,一些东东值得去思考,值得一看!
  •   作者是一位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却未能在金融界找到工作的哈佛毕业生。
    这不是一本经济读物,而是一篇暗藏讽刺和迷茫人生选择的感悟。作者为改变而选择哈佛商学院,但最终似乎面临了更多的困惑。与其说哈佛选择了精英,不如说是精英反哺了哈佛;与其说选择哈佛为了改变,不如说哈佛也在寻求更深刻的改变。了解真实的哈佛商学院,的确需要这种犀利的目光,洗去华尔街的浮躁,褪去光鲜的头衔,其实哈佛学子也是求生存的普通人。他们同样面临家庭和事业的平衡问题,面临着理想和生计之间的选择问题,面临着人生终将面对的无数问题。即使眼前是静静的查尔斯河,这些问题依旧没有答案。
    哈佛商学院不提供答案,它只提供思考的场所,讨论的天地,最多只是见识的机会,而你依旧是你,改不改变、怎样改变、改变什么还是要扣问自己。。。Finally, there is no on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except yourself.This is the truth forever.所以这学业才是浮华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似乎印证了作者的很多想法,但这能改变哈佛商学院吗?答案不言而喻。相信未来那里依旧是世界商界精英趋之若鹜的校园,作者的感慨也不会阻挡哈佛前进的脚步,只是偶尔静下心来,会和作者有着某种默契,即使再遇到沮丧和失望,也不再孤单,因为心底里早已有了这本书里描绘的哈佛,充满争议却依旧光彩浮华。
  •   内容本身还是不错的,基本上真实地反映了商学院的生活和作者本身的成长感悟。 值得深思的是,在毕业两年后,最快乐的人不是当初去了金融和咨询行业的高新人士,而是去了传统公司,能平衡生活和工作的人。

    可惜的是,这本书的翻译太生硬,减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这样的翻译只像英语专业学生的作业。翻译应该做到信达雅,应该从汉语的角度来描述,而不是找代替词。最受不了时,连语序,定语从句都不加修饰地直译。
  •   看了一些之后,觉得挺乏味的,内容上大体还是没有多少的惊喜,觉得,兴许哈佛之行最后无非也就是鍍镀金而已
  •   一般般的书,就是有哈佛,要不不要
  •   回报也最大!我了解的是,正如作者学习与生活在hf一样,各国各省各地的最好学校的学生均如此!他们知道:20来年的学习的苦是获得70来年的预期的甜和自由!
  •   感觉是在写日记,没意思的内容。也可能本来就是这样。
  •   看完就不那么崇拜名校了
  •   这书看了几章,觉得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没继续往下看…有点浪费时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