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艺术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凯利,(美)利特曼  页数:299  译者:李煜萍,谢荣华  
Tag标签:无  

前言

那是在1990年,我已经做了15年的咨询和管理学讲师,大概出入过三四百家公司。但是,这一家却与众不同。它离我在帕洛阿尔托的办公室只有6个街区远,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过。经过半天的观光之后,我清晰地记起,我在办公室门口跳了起来,冲着接待员,也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人说:“机会终于来了,我找到了一个我希望去工作的公司!”(现在想来,我觉得那样跟她说话一定太让她吃惊了。)这家公司就是IDEO(其实,当时它还叫戴维·凯利设计公司),我被渗透于该公司杰出创新性工作的每一个方面的创造性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可不想成为一个吹牛大王,但在这件事上我还是有先见之明的。我认为,我是第一个坚信IDEO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的人。正是在那个时候以及随后的十几年中,“创新”冲上了各种各样的公司都认同的“必备核心素质”的清单顶端。然而在这方面,没有哪家公司做得比IDEO更好。但是,如何创新呢?不难想见,IDEO完善的方法论显然是最重要的秘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进入……《创新的艺术》。

内容概要

  作家加里·哈梅尔的预测尖锐地指出了所有公司面临的挑战——商场逐鹿中,只有疾速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总经理汤姆·凯利,在《创新的艺术》一书中把读者带到了这家拥有超凡激情与想像力的公司幕后,揭示了IDEO长久保持高水准创新能力的奥秘:  * 善于观察一般人习以为常之事,从细微处入手,才会拥有打破常规的能力;  * 以使命激发团队激情,营造内部竞争气氛,促使团队更快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 敢于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雇用一些偏离主流的员工,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 创新的最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汤姆·凯利(Tom Kelley) (美国)乔纳森·科特曼(Jonathan Littman) 译者:李煜萍 谢荣华汤姆·凯利,世界著名的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总经理。汤姆与他的兄弟戴维·凯利一道,创办了IDEO,并把这个20人的公司发展成为有300多名设计师的一流公司。其间汤姆主持过公司运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的工作。IDEO以其出色的产品开发与创新而著称。乔纳森·利特曼,《逃亡者游戏》、《巡夜人》的作者,同时也是美国著名IT及风险投资杂志《红鲱鱼》的撰稿人。

书籍目录

序言新版序言第一章 创新的顶尖高手 第二章 天马行空的即兴发挥第三章 创新始于观察第四章 完美的集体讨论 第五章 优秀的公司离不开优秀的团队第六章 通过模型去创新第七章 建造你的温室第八章 掌控意外第九章 跨越障碍 第十章 追求创新体验第十一章 从零到六十第十二章 界线之外的风景第十三章 寻找“简单明了”的界面第十四章 去体验未来第十五章 投入创新之中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购物车的设计更新是一个理想,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购物车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就像Zippo打火机一样为人所熟知,同时也是一种很僵化的东西。在设计更新方面,它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但我们同时也知道,它也意味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创新困境。“行动吧!”上午10点,在斯基尔曼的鼓动下,我们开始外出忙碌起来。我们被分为不同的小分队,深入地考察杂货店、购物车以及一切可能相关的技术环节。把我们的“理解”和“观察”阶段融入一天的工作,可以说我们在作一种即时的人类学实践。我们走出办公室,咨询业内人士,观察社区民众。几个同事还到帕洛阿尔托商业区的一家名叫全食(Whole F00ds)的生意兴隆的超市里,在通道间走来走去,观察人们如何购物。他们看到一些安全问题,看到成人和孩子们挤在一起。他们注意到有经验的采购者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购物服务,把购物车当做一个相对固定的基地,不用推购物车就能更加灵活地穿梭于购物通道之间,他们还注意到在通道堵塞处,购物者不得不收起购物车的后盖,和那些动作缓慢的人或对面来的人擦肩而过。我采访过一位有经验的购物者——他在一家大型的连锁店中购买了整车的货物,我发现了钢和塑料的混合运用,同时也发现了遗失或被损坏部件所造成的令人惊讶的昂贵代价;另一分队的同事去逛了当地的一家自行车商店,以掌握最新的设计和材料方面的信息;一个家庭式的团队琢磨起了儿童汽车座位和婴儿车,期望能“组装”出我们的购物车,我们仔细观察了当地的一家电子器械商店,以获得一些小机械配件;还有一队同事访问了一位叫巴茨的购物车修理工,这名工人通常驾着一辆由修补好的破篮子和新轮子组装成的小货车在西夫韦(Safeway)各个超市之间往返送货。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全球知名的创意公司,IDEO对业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独特的创新理念。本书的再版,让这种理念得以再度为世人所知。  ——徐智明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北京快书包图书发行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今天我们都生活在被创意推动的时代里,于是个体变得无比伟大,推动它还是被它推动取决于你的脑袋里是不是装着创意,《创新的艺术》告诉我了我们创意诞生的秘密。  ——魏来早晨设计顾问公司董事长

编辑推荐

《创新的艺术》为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亲自作序,强力推荐的创新理念读本。在过去10年间,除Google以外,没有哪家公司集聚的创新能量能像IDEO一样引发人们宗教般的崇尚和追随。IDEO永远和于“实验状态”的创新设计公司,告诉你如何获得研发灵感,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新战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很好的一本书,可称得上是设计师和设计团队的良师益友。不但说出了怎样创新设计,而且说出了怎样管理设计团队。值得推荐。
  •   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讲的东西很琐碎,不知道讲的 是什么东东。大家要慎重。
  •   内容很不错~老师都很赞赏ideo的创意等等的~但是这个书=-=我还是没有看完
  •   不过也蛮喜欢的 想也后在设计道路上从事设计管理的可以看看
  •   书角多处折损,书封像是用过的
  •   产品设计必读经典,好书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   创新的艺术好看。创新的艺术好看。
  •   排版可以更好的,图片彩色会更好
  •   创新方面时挺有看点的
  •   正在学习中,很专业的一本书
  •   又很多实际的案例分析以及讲解
  •   内容感觉有那么一点点老了。但是创新的思维还是可以学习的~字好多,看的头疼。
  •   创新都被人说烂了...开发人员还是必须多了解一些的呃,拓宽知识面才能有所进步。书里说的很多例子,要是没有很广泛的见识,估计也挺难想到的。
  •   书的质量很好,也很有特点
  •   购书感受
  •   IDEO,世界最好的设计公司
  •   还行吧,个人感觉一般
  •     就书论书,仅此而已。
      I.观察
      仅仅去询问客户与其他人有关产品的需求与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其一,使用者自己都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仅仅对菜品提出“味道要好“没有任何意义;其二,客户自己无法就需求给出明确的描述,即便他们知道答案,但限于业务方面的知识匮乏,指不出问题关键。我们不可能这样要求客户。
      而观察之中的第一步,就是洞察对象里面存在的“人本灵感”,挖掘其中贴合人性的因素。创意来自于实践与体验,“善于把握商机”是一种很愚蠢的判断。等等等等……这一连串的建议中,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为左撇子考虑”和“根据动词而非名词去考虑产品”(比如不要用“手机”一词为对象考虑产品,而是用“使用手机”。)
      尤其是“习惯于用动词思考产品”一条,创新是一个保持动态的过程,这意味着有许多设计理念并非是自明的,书中所举例子是IT行业开发掌上电脑的过程,有太多公司致力于“将PC功能完整移植到掌上电脑中”,导致了产品的失败,实际上用户并不关心掌上电脑功能是否完整,而是掌机是否可以很好地完成PC不在时的替代功能。
      II.如何进行集体讨论
      这一章可以说是本书的独特价值所在,集体讨论更适合于创意的诞生,所谓“孤独的天才”这一神话早已不适合当今时代,而那些所谓的“孤独天才”不过都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团队(爱迪生中枪……)。不必使用议事规则,有7个建议:
      1)深化主题,充分衡量议题范围的宽窄与外向性。
      2)有趣的规则,不举。
      3)计算你的创意,不举。
      4)建设和跳跃,一定要精确地把握议题讨论中的“能量”曲线,让议题能越过通往“创意”的陡峭部分,从而稳定在高峰期,保持活力,集体讨论的目的就达到了。
      5)空间记忆,包括写字板,巨型贴板,厚纸,墙面,记事贴,运用它们以便抓住创意,时刻看到会议的进展,形成具象化的空间记忆。
      6)精神热身活动,不举。
      7)具体化,不举。
      还有破坏集体讨论的6种情况:老板率先发言,大家轮流发言,只让专家发言,远离现场举行,不容忍愚蠢素材,无所不记。
      III.优秀的团队
      本书花了很多篇幅说明团队为何能够击败个人,作者提出的团队建议中同样有两条令人印象深刻:优秀团队需要个性,优秀团队也应该关注局部问题(不过我确实没看懂作者所举的例子和‘关注局部'问题有什么关系)。作者所列举的优秀团队人才清单如下:有远见者,和事老,rule breaker,问题诊断人,工匠(苦力?),技术专家,企业家,万金油。
      IV.突破障碍
      书中列举了团队与个人之中使创新受阻的因素与取代的方案。
      障碍 桥梁
      以上下级为基础 以价值为基础
      官僚主义 自主精神
      平庸 熟悉(对公司的感觉)
      整洁 杂乱(公司的组织化结构方式)
      专家 修理工(团队成员的自我认识)
      除了团队层面,对于创新的阻碍中,客户的习惯与习俗是非常致命的影响。惯习的力量导致了创新的结果在本质上很难被预测。因为创新是一个打破规则的行为,我们可以从理智上看到创新行为的合理成分与必要性,但因为惯习力量所导致的行动优先(或者理智思考的’延迟效应“),创新可能不会被用户接受,甚至形成阻碍。例子之一是用户不能接受新设计的更加清洁的可扳动牙膏盖设计,而固执地使用旋转的方法打开盖子,导致佳洁士牙膏销售下降。例子之二是取代英文手写输入的格拉菲迪输入法,这种打破惯习需要专门学习的创新设计居然又获得了广大用户的支持。最终的结论是,充分预估创新的拒斥与接受之间的那条消费者适应曲线,创新产品的接受始终需要一个过程,或短或长罢了。
      从营销角度讲,对于创新来说潜在的交易杀手始终是FUD:fear,uncertainty,doubt。
      V.总结
      IDEO创新经验的三条核心原则:
      1)换位思考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2)建模和实验的文化
      3)注重体验设计
      
      祝大家在本书中阅读愉快!!!
  •     看后总的印象是失望,也许是因为与阅读初衷有较大差距。书名前应该加上“企业”二字,这基本上无法作为指导个人创新或塑造创新思维、行为模式来用。它的定位应该是如何在企业或团队内部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这类企业应该是将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创新之上的典型。虽然国内近几年都在鼓吹中国创造,事实上真正在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大至国家科研项目,小至互联网企业,都采取跟随战略,成功的体验往往是别人会的我们也会,而已。
      
      既然如此,真正适合看这本书的应该是有主导公司发展模式权限、义务的Boss或高管,普通人首先缺乏这样做的主观意愿。退一步,即使我们忽略现实环境的局限性,在模拟场景下欣赏这本书,依然会发现文化上的巨大鸿沟。IDEO公司的成功模式,在中国缺乏孕育、生长的土壤。依现状来看,我们的确不具备创新基因。将来可行的出路,也决不是照搬美国那一套,不得不另辟蹊径。
      
      再看文字,不知是原著还是翻译的原因,整本书的基调过于激昂,歌颂的色彩完全抑制了理性的光芒,让我们很难清晰整理出一个指向终点、可供遵循的方法论。掩卷之后,最多只能记住一些点滴的闪光点。缺乏框架性,难道不是指导类图书的大忌?
      
      总之,盛名之下,这不像是一本好书。
      
      
  •     作者用一个非常短时间内要求的任务向我们简单描述了他们的创意过程。而我发现这个过程中,重点虽是创新,但是在这个之上游有许多其他的重要因素的支持,积累!前期的调查工作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往往我们会关注于这一单一项目的需求,而无视其相关的因素。我们也应该同时并联调查。这是我们所无视的问题之一,所以通常做出的东西只能在一种基础上改进,同一平台的不断叠加,而缺少创新!并且,brain storm需要的是快速解决!时间长了便不免会让情况变得过于复杂,变得离目标越来越远!这一点我更是深有体会,有时我们想得过于远了以至于回过头发现刚开始那个原来是最接近目标的。关于后期,要保证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因为一定会遇到不可预计的瓶颈,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才能,这时更重要的是积极的心态和耐心及毅力!并且后期也是上升创意高度的最好平台,只有在真正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才能够充分了解到需要更多的是哪个环节、部分!
  •     辗转反侧,今天去中信出版社拿到了。
      经理告诉我可能是是最后一本了。
      
      书籍设计和纸张比较次,还好内容让我有足够的兴趣读下去。
      tom kelly, Haas的83MBA,ideo总经理
      01年写的书了,不过相信会有很多启发。
  •   看完你写的东西还要写个评论什么的最讨厌了!
  •   首先,不建议看中文翻译, 会不知所然。 其次,没有说叫the art of design的书就必须是本个人创新指南, IDEO是结合自身经验来谈创新,当然是以企业的角度,何况此书不是专门卖给中国的,只是翻译成中文,没有必要说它没有深入中国土壤来谈。但是“不具备创新基因”这样的话未免太过果断, 学习和发展是过程, 日本也曾经照搬中国的文化不是么?(你看到的只是没有在做的企业,没有看到的是正在努力做的企业)最后,此书给的是创新思想不是行动指南, Tom kelly可没有说,跟我做,照搬IDEO的方法!只有你理解创新才知道怎么在自己国家的土壤里创新, 理解创新和创新方法是一个过程,不要想看完一本书就豁然开朗,不要想一本书告诉你该怎么做就可以成为大师,一本指南书能做到条条框框 从头到尾讲一遍,但必然不能同时做到深入讨论, 所以,想要找到一些深刻的闪光点, 请查看一类书, 想要得到方法论,请查看另一类书,想要有一个参考指南, 又是另一类书。 这不是BIBLE。
  •   似乎所有的否定意见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回应。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你有可能没看懂”,这样才理性……
  •   那楼上那位的不知所然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