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Ⅱ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戴维·艾伦  页数:232  译者:王勇  
Tag标签:无  

前言

轻松实现轻松做事效率最高的工作方法可以让我们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去做事,不管是制造家具、修建高速公路,还是享受生活。不过,我们需要付出“代价”这个现实情况还是说明:如果想要做什么事情,我们仍难免遇到阻力和障碍。要提升效率,我们必须高效地处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干扰因素—任何阻碍我们前进或削弱我们前进力量的因素。在完全无阻力的世界里,我们几乎能够心想事成,没有多少必要去训练更大的灵活性、更集中的精力,或者“安装”更好的系统、采用更好的方法。然而,在你我所在的世界里,要想真正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必须作好一切准备。而有些事情则是我们大家随时都能去做的,这样就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各种工作。我已经花了20多年的时间探索以更轻松、积极、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的最佳策略。作为一名管理顾问和效率培训专家,我曾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掌握我发明的最佳方法,帮助他们更有效率地工作,并从工作中得到更多乐趣。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能够学会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平衡的方法,人们就可以更轻松、更频繁地利用自己的直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他们会变得更善于处理信息、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关注结果,而且更加相信自己在下一步行动方面所作的判断。他们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应对自我和工作中的问题,跟单纯依靠心血来潮式的反应来摆脱自己世界中的压力和危机相比,这套方法要有用得多。如果人们知道自己有一套流程可以应对任何情况,他们就会感觉更放松。放松之后,一切都会改善。更多的事情会得到处理,付出的努力却更少,而且还会产生许许多多奇妙的边际效应,从而增加他们努力所带来的成果,提升生活质量。我传授的方法源自我研究出的行为和系统,这些方法在维持我们的最佳状态方面效果最佳。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我们就在测试这些方法,结果发现相当有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来说。在第一本书《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中,我曾经描述过这次发现的具体步骤和过程。该书在世界各地获得的成功表明:各种文化背景、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似乎都很喜欢书中的信息,渴望改变。他们厌倦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希望重新获得已失去的创造性思维和游戏机会。他们在寻找一种新方法,希望有一套可以依赖的系统,无论自己是在从事什么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希望有一个结构,一个与他们复杂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创造更多自由而不是更多约束的自然结构。在探索并贯彻组成我的方案核心内容的要素、来源以及方法细节的过程中,我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我开始撰写关于这些步骤背后原因的文章。为什么它们的效果这么好?为什么它们始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作用,让人有更好的感觉?这里是否有某种深层原因在发挥作用?这次成功的基础是什么?似乎有一些根本原则支撑着整个方法,无论方法用于何时何地,或者跟谁一起使用,这些因素似乎都能成立。一个人即使对重力一无所知,也可能成为出色的赛车手,尽管重力是影响赛车手一切所作所为的潜在力量。要想在比赛中获胜,赛车手只需要熟悉驾驶要领,控制好直道的速度,掌握好弯道的行驶技巧,同时记住始终控制好赛车即可。你做好自己的工作,重力也会做好它的工作。管理好你自己,汽车就不会有问题。但如果一段时间之后仅仅速度快还不够呢?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驾车技巧何以如此有效,想知道这些技巧是如何避免撞车和起火的呢?如果你想更加清楚地了解成功背后的秘密呢?如果了解这些秘密可以让你掌握更多提升效率的工具,做出更大的成绩呢?1997年的时候,我编辑了一套似乎是高效行为基础的原则,开始探讨这些问题,并开始撰写随笔,阐述这些原则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开始进一步阐述我的理论前提,那就是一个人提升效率的能力与他休息的能力成正比。我研究了高效行为的4个主要方面:1. 把握我们所有内部和外部的“未竟之事”,恢复到目标明确、精力充沛的状态。2. 在承诺要完成的多个层面的结果和承担的责任中,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关注重心。3. 创建值得信赖的结构并持续使用,从而引发适当的关注和必要的行为提示。4. 把一切建立在灵活机动的行动基础之上。我发现人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约束,而是需要一种训练有素的方法。他们不需要更努力地工作,而是需要更加详细地明确自己在各个层面承担的工作,同时集中注意力做好这些工作。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心如止水”的理念,这一理念是我多年前练习空手道时想出来的。如果你向池塘中扔一块石头,水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它会极其自然地根据石块的力量和重量作出反应,既不多也不少。既不会过度反应,也不会反应不够。而从另一角度说,它其实自己根本不会作出反应,只是与石块发生相互作用,然后恢复到自然状态。水的这种做法只能是由于上天的刻意安排。人类要想作出这种反应,就必须具备一种有意识的系统,而且这种系统必须基于能够抵御混乱和压力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跟我们本性中更深刻的某些东西相一致。开始写作随笔两年之后,我决定编写一份电子简讯,发送给开始熟悉我的方法的读者。我的想法是联系一批实践者,建立一个交流社区,让专心做好工作的人可以分享他们的最佳做法与生活体验。每期电子简讯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扩展轻松控制和优秀业绩背后的理念。当时我拿不准人们是否会有回应。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在两年内,我们的读者人数增长了10倍,订户从2 000人增长到了2万人。第三年之后,人数增长到3万人,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人们通过自己的网络通信工具把电子简讯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简讯被发送到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有些人把我们的方法打印、装订起来分送给朋友和同事,还有些人把它们张贴在工作场所的电梯里,可谓随处可见。有些文章更加倾向于务实的建议,还有一些文章探讨了表层之下的东西。这一切都在帮助我增加对“原因”的了解,为此前的内容增加了价值。反馈是压倒性的正面反馈,人们似乎都渴求基本问题得到强化、细微之处得到探讨,也期望获得最简单的技巧、工具和意识带来的惊喜和冒险。这些人也根本不是参加“提升生活品质”这类课程的人,因为使用这种材料得到的最深刻的回报,都来自一些地球上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其中有许多人已经处于效率最高者的行列,无论你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判。是该把手头的材料整理成一本著作了。随后的原则、评论以及短文组成了一个思想整体,我相信它能够为你提供超越建议或诀窍的内容。无论人们是否完全贯彻实施我在《搞定I》中提出的最佳方法,仍然有许多事情他们可以做得更连贯一些,从而提升效率、改善生存状况。你会发现,在这些原则和短文中,这些元素得到了验证和强化。我的文章已经按照它们支持的观点被分成了高效行为的4个领域:完成、关注、结构和行动。这些原则和短文之所以如此分类,并不是要把内容限制在这些标题之下或详尽地阐述这些话题,而是要激励你的想法,验证更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个人(或群体)通过完成旧的项目或清空障碍就可以获得最大收获(第一部分);有时候关注恰当的对象是最关键的部分(第二部分);有时候在其他一些情况下结构和系统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第三部分);也有时候只需单纯放弃追求完美,只要推进工作即可(第四部分)。所有这些方面都很重要,但通常情况下,一个具体的方面将会成为把效率提升到一个新层次的触发点。第五部分则提供了核查清单供读者参考,提醒读者要掌控流程需要注意的主要环节。你会注意到,每个章节并不是对某项原则的准确阐释;①而每章末尾的“顺便想想……”,也只是让你“回过头来”想想如何应用原则的催化剂。人类的行为和意识可能会同时具有真正简单、真正复杂而又可以无限探索的特点,而我的做法是尽量避免过于牵强地下结论。但你至少会发现一些线索,可以了解工作如何在更高的层面起作用、我们如何起作用,以及世界如何运转。在你消化吸收并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你将对整体的工作和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阅读本书可能会强化你感官方面的某些细微变化,从而带来行为的变化。行为的变化将会带来行动的变化,自然也会带来结果的变化。事物以螺旋状向外发展,越变越大。变化出现,而积极的转变也就发生了。最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些微小事,因为在战略位置上坚持不懈地做,最后带来了最大的变化。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你可能用不着更加努力地工作,你也可能感觉没有必要执行《搞定I》中提供的按部就班的系统训练内容。但有些时候,你可能还是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未完成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更宏观地考虑问题,思考的时候精力更集中,利用你的直觉,打造更好的结构,更灵活、更放松,或者就是一步步实施后续步骤。做到上述某个方面或所有方面都可以让你提升效率。在所有这些领域,本书都为你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或许就是让你开始进入获益丰厚的新表达层面的钥匙。你可能会感觉本书的材料有点熟悉。这并不是说你在其他地方读过,而是你会感觉书中的内容都是你凭直觉已经了解的。要从本书得到收获,并不需要新的技巧,也不需要学习一套复杂的新系统。本书可能会证实很多已经了解的东西和正在采用的有效手段。但你也将面对是否能将这种意识以更清醒、更连贯的方式加以使用的挑战—而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本书汇集了各种有效的视角和行为,可以随时随地派上用场。虽然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优点所在,但作为整体而言,它们也即将为读者提供超过部分之和的丰富背景体验。无论你是一时心血来潮地阅读还是通篇读完,我都建议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动态、积极的为生活作好准备这种更宏大的场面呈现出来。我仍然在为探讨及感受个人效率原则的似乎无限的途径感到惊讶。我们不同的旅程总是会回到一些同样的基本真理,但我们的探索却以更深刻的新方式引导我们再次去关注这些意识。本书阐述的思考方式无疑将会打开更多的通道、引发进一步的发现。一个层次的意义将会带来另一个层次的意义,而且这个过程将循环往复下去,螺旋将进一步扩展。对我来说,考虑本书没有涉猎的内容几乎就像考虑书中已有的内容那样感觉妙趣横生、令人鼓舞。我希望你能像我这样,把本书看做是一个途径,而不是戏剧的最后一幕。武术家的“就绪状态”并不是被动的消极反应,也不是有限的反应,而是完全动态、充满生机、极具创造力又非常膨胀的反应。但这种反应并非免费的午餐,它是通过工作和生活中一天天的精心训练和体会而造就的。希望本书中总结的原则能够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内容概要

  在戴维·艾伦的《搞定1:无压工作的艺术》中,他推出了具有突破意义的GTD时间管理系统。他曾在美国各地以及微软、L.L.Bean公司、美国海军等顶级机构举办研讨班传授这些方法。现在,这位个人效率大师要了解读者效率受阻的原因,为我们展示如何更轻松、高效、无压力地做好各种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如何集中精力、发挥创造力、让目标更明晰;鼓励我们去采取行动,在各方面的活动中实现更轻松的控制,以最佳状态工作和生活。
  《搞定2》以艾伦备受欢迎的电子通讯为基础,为我们提出了52个原则:
  ●为发挥创造力清空大脑
  ●集中注意力
  ●创建有效果的结构
  ●采取行动让工作运转起来
  整体而言,艾伦提出的简单而高效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精通效率这个心智游戏,即他所谓的“管理你的心智,而不是你的时间”。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把武术家平静的关注方式拿来,应对每天面对的选择、决策、以及新情况。每一项原则——从“放慢速度以提升速度”到“未来目标的价值,在于它当前培育的变化”,都在鼓励我们用新颖的方法去思考自己的行为、遇到的阻力和具备的优势。

作者简介

 戴维·艾伦,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戴维·艾伦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总裁。在开发个人和企业潜力方面,他被普遍认为是世界级权威。过去20多年来,他提出GTD这样一套提高效率的方法,为成千上万职场人士提供培训,对一些全球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起到推进的作用,亦被誉为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曾在默克公司、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纽约人寿等机构做主题宣讲,推进效率提升项目。他开展的工作曾被《财富》、《快公司》、《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众多媒体报道。他发布的《效率原则》电子通讯订户超过3万人。

书籍目录

前言 轻松实现轻松做事
第一部分 理清头绪,发挥创造力
第1章 理清思路,确立新方向
第2章 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尚未做,你才会为之心安
第3章 理清承担的任务,可以更好地选择新任务
第4章 要实现未来的目标,首先明确当前的位置
第5章 以有限的可能,去利用无限的机遇
第6章 一心二用带来压力与失败
第7章 有意识地权衡轻重缓急
第8章 完成未竟之事,释放自身能量
第9章 如果你一直想着某件事,很可能是还没有搞定
第10章 只要有空间,创造力就会展现
第11章 渠深流畅
第12章 担忧无益
第13章 你不是你的工作
第二部分 高效关注
第14章 想看得更清楚,请从更高处着眼
第15章 只有身体力行,你才会知道如何去做
第16章 工作足够努力是不可能的
第17章 精力随心思而动
第18章 目标越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越多
第19章 精益求精
第20章 关注重心的变化等于结果的变化
第21章 视角是地球上最贵重的商品
第22章 多加思考
第23章 思考有度
第24章 效率是改善工作的唯一机会
第25章 关注一件事才能“全神贯注”
第26章 未来目标的价值,在于它当前培育的变化
第三部分 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第27章 稳定带来创造力
第28章 形式与功能必须符合效率最高的原则
第29章 优化系统,放飞思想
第30章 反应能力提升生存能力
第31章 系统的强弱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
第32章 系统的效率与你的感知度成反比
第33章 功能取决于形式
第34章 目标明确才能赢得胜利
第35章 多人负责等于无人负责
第36章 确定原则,而不是监管制度
第37章 利用大脑来思考工作,而不是单纯关注工作
第38章 思考的价值超乎想象
第39章 资源越是有限,规划越有必要
第四部分 放松自我,开始工作
第40章 对自己做的事情承担起责任
第41章 过度控制等于失去控制
第42章 进展越好,状态越好
第43章 相信自己的行动选择,需要多层面的自我管理
第44章 你的力量取决于你的放松能力
第45章 预料之内的意外算不上意外
第46章 目光越长远,进展越顺畅
第47章 放慢速度以提升速度
第48章 你没有时间做任何项目
第49章 坚持做好小事,就能产生重大影响
第50章 亲力亲为才能了解事物
第51章 动中求变更容易
第52章 最伟大的成功源自最惨重的失败
第五部分 注意基本要素
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处理与组织整理流程图
自然式计划模式
每周回顾指南
后记
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理清头绪,发挥创造力情况糟透了。因为手头有太多的工作,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逐项完成。如果不是要做这么多的工作,我们在细节方面会处理得更好。小小的蚊子可能会让你捕杀大型猎物的努力落空。成功固然在望,道路却充满艰辛。有时候,提高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摒弃陈腐观念,处理好未完成的事务,以及清除各种障碍—影响前行的种种琐碎事务。第1章理清思路,确立新方向无论是重大项目还是一堆有待清理整理的旧任务,只要能够及时完成,都可以为将来的工作在精力方面打下更扎实、更可靠、更全面的基础。我们经常拿不准随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毫不拖延地清理或完成某件事—你面临的最显而易见的事务—就可以了。很快,你就能够搞清楚随后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且你也已经作好准备,在各个方面都能作出更有效的反应。请整理一下办公室的工作篮,清理一下电子邮件,或者整理一下办公桌的抽屉。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抽时间去做。为未知情况作好准备了吗?有件事情,很可能在几天之内将要改变你的世界。现在你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它跟什么东西有关,但它是注定要发生的,注定要让你遭遇意料之外的突变。这件事可能很快就会发生,也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但一定会发生。请相信我。在你的日历上,在从今天开始四周之后的那一天所在的位置,请一字不差地写下这句话:“戴维•艾伦一个月前曾说过,有一件无法预料的事情将会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看你能不能证明我说错了。你准备好了吗?因为感觉局面更加难以控制,这一意外事件是否同时会让你有雪上加霜的感受?或者,你是否要将其视为发挥创意从而达到表现自我、奉献自我新境界的良好契机?新的经历总是会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突发事件,你是如何准备的?我认为,大致说来,无法预见的机遇要在两个层面加以应对。1. 精神层面:假如上帝代表着万物,而你只是万物之一,那么只要放松身心即可。2. 所有其他层面:这一层面你必须有条有理地筹划好,以便可以根据需要作出调整。亚洲有句谚语说得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军队的这一模式有一定道理。在军队里,你要么是在作战状态,要么是在训练状态。大部分人只是在下面的情况下才作好改变的准备:开始漫长假期的几天前,离婚后不得不变卖全部家当搬离居住地的时候,或者生活中的某个重大事件迫使他们重新反思一切、想清楚他们的承诺和“材料”(stuff)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整理、废弃或重新制定与自己和别人有过的“协议”。我建议你每周都这样做。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样一来,如果员工会议未能及时召开,你也可以整理一下工作篮,或阅读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要么在等待配偶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用这段时间打个电话,完成某项事务。据我了解,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几个人高度重视自己的时间和手头的工作,努力让分分秒秒发挥最大效果。如果你没有这样利用自己的时间,我就要问了:为什么不这样做?你上一次更新自己的项目清单(仅靠一项行动无法完成的那些工作),使其符合最新的进展、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是在什么时间?这项工作的搁置程度也就是你承受不必要压力的程度。即使目前还不具备,你也一定要准备一下随时可派上用场的捕捉思想的这种工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新的想法产生,你就应该及时加以记录。你需要的是能随身携带的一种工具—不管你是在海滩上、健身俱乐部里、办公桌旁,还是准备外出用餐。如果你把它跟钱包放在一起,那将很有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你都会变得越发明智、更加老练,而你对某件事情最出色的创意,也就越有可能在不可能实现的时候诞生。你或许也明白,你应该把头脑中具有潜在价值或代表与自己及其他人潜在一致性的一切都充分加以利用。但要实践这一点,你首先要在它出现时能及时将其用文字记录下来。阅读这部分内容之后,如果想到任何“要做的事情”,你会把它记录在哪里?袖珍笔记本、3×5英寸卡片、微型录音机,随便什么都行。把这种随时可以应用的思想捕捉工具准备妥当,让它像生活必需品一样发挥作用。外出时如果不带这种工具,你应该感觉就像赤脚外出一样怪异。这样它就会引领你进入创造性思考和工作的全新境界。顺便想想……● 你那些潜在的可清理区在哪里?● 拿不准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时,你接下来会如何去做?● 今天你能谅解哪些事情?第2章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尚未做,你才会为之心安压力的根源在于自己没能履行协议。要缓解压力,只有通过解除协议、履行协议或重新商定协议。但是,如果与自己达成的某些协议已经忘记,你就无法与自己重新协商。由于人类的心理内存没有过去与未来感,那里存储的东西会一直敦促你去将其完成。要减轻压力,你必须把这些事情变成要自觉完成的任务,而且要始终如此。“井然有序”为何经常失效几天前,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再次让我很受震撼。很多人对“井然有序”很敏感,因为他们虽然在工作中使用了项目清单,但却一次次与成功擦肩而过。这些清单之所以没有奏效,主要是因为它们试图将截然不同、相对独立的功能融入一个事件、一个背景之下。如果你尽量把某件事情搞得过于简单,就会让所有其他事情显得更复杂、更困难。是的,我们大家都曾面临诸事临头的困窘局面,而且通过“列出清单”确实也可以获得暂时的平静,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手段作为长期战略并没有效果。坐下来列清单时,大多数人实际上是在竭力融合我们为掌握工作流程所确定的5个阶段:收集、处理、组织整理、回顾和执行。同时他们也在努力理清思绪,确定各项工作的内在含义,以某种符合逻辑或富有意义的方式加以安排,匆匆忙忙地权衡轻重,然后决定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工作。这样做的人得到的回报通常是混乱局面暂时得以消除,但令人痛苦的是,他们可能要面对那些没搞清楚、未加处理、有待整理以及未加重视的事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多年的研究及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作流程管理划分的不同阶段,工作最好单独完成。首先你要收集自己头脑中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想法;然后你需要评估清单中的每个项目,考虑一下,“这事可行吗?”如果可行,结果会如何?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随后,你要把这次思考的全部结果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个时候,参考决策的各种标准(时间、精力、背景、轻重缓急等),清楚地审视一下自己面临的种种选择后,你就可以作出最佳选择。自我管理十分简单,但不能简单管理。找一支书写流畅的笔,花上5分钟时间,把头脑中出现的各种想法都“倾倒”在纸上。不要马上分析或整理。如果你写下的内容有意义,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明白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倾倒”。要让自己有专心做一件事情的自由。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做一个梦想者,表达并记录下你的全部想法,不要考虑将其付诸实施的任何责任问题!然后,等你准备成为管理人员时,你可以回头思考一下这些事情,确定它们的意义以及你要采取的行动。之后,你就可以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所有这些选择项中,作出符合时间和地点的战略选择。每件事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力以赴,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洞察力。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顺便想想……● 你上次毫无保留地“倾倒”内心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 你有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待办事项清单吗?● 假设不必担心自己没完成的事情,你将会怎样呢?第3章理清承担的任务,可以更好地选择新任务不了解自己目前工作的整体情况,你就无法充分认识到哪些工作是你不能承担的。由于品性正直,你不忍拒绝无穷无尽的新任务。如果你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下自己承担的全部任务,你的正直品性将迫使你去区别对待甚至拒绝接受新的任务,因为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楚的把握。例如,假设你把要阅读的材料放得随处都是,那么你恐怕很难从头到尾读完其中一部分。把它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只需花两分钟浏览一下,你就可以读完许多材料。如果中心成为边缘我所在的工作技巧培训界有个贯穿始终的话题:自由与控制的理想结合点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组织会过于死板?控制会过于严格从而成为限制?另一方面,在什么情况下,宽松的环境会失去效果?开放思维会让人精疲力竭?无忧无虑会变成漠不关心?我们习惯于认为界限会限制我们的行动,例如有人会说:“不要阻拦我。”但我们也接受过这样的教导:要完成某项工作,我们要被施加压力、拼命努力才有成效—“要埋头苦干”。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或哲学层面的探讨。如果每天收到400封电子邮件和100封语音邮件、每天遭受50次意外干扰,那么你就必须面对自由与控制的选择问题。因为上述因素的存在,热衷于自由的人会感到沮丧,认为受到了干扰,所以选择漠视这些影响(那些轻松有趣、确实“热门”的问题除外)。或许是由于担心各种因素之中会诞生更宽泛的工作重心,控制狂则是通过各种规则、媒介以及涉及细微环节的层层文件夹来限制生活的范围。每个人都可能跟这两方面发生关联。我们希望有能力控制,但却不希望受到约束。问题源自通常与“控制”观念相伴的一些消极内涵(以及实际经历),因为“控制”具有约束性和限制性,就如同被囚禁在监狱中一样。有一种方法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同时获益。具体做法就是通过两种基本手段开展工作:专注与合作。把这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拥有我们渴望的自由和需要的控制,从而充分提升效率。无论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专注都是获得力量的关键,合作则是促进能量有效流动的润滑剂。这一点可以在优秀运动员的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他们极其专注,高度注意比赛现场的情况,能充分利用自身力量去取得最佳成绩。要处理好电子邮件,你也必须专心致志。当前你正在做什么?每次邮件交流与你所做的工作有何关联?而且你一定要具备合作精神。电子邮件就在那里—都是你写的或至少是经过你允许的,因此你必须制定某种策略、创建某种流程来处理电子邮件。两种方法可以相互促进。为了超越阻力、避免干扰,你必须与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合作,这样你才能够做到专注。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更好地与人合作,你也必须集中自己的精力。要想妥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事情,你需要密切关注当前所做的事情,需要高度的自觉意识,还要主动接受自身世界的种种细枝末节。这种境界听起来可能很容易达到,但是,要始终明确自己当前的作为和前进的方向,要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并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应对未知的因素,可是需要高明的手段。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也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当前的任务了。顺便想想……● 你真正希望摆脱的是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在哪些方面需要哪些规则限制?● 在哪些方面你可以更加放松?● 在哪些方面你可以加强管理?第4章要实现未来的目标,首先明确当前的位置除非你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否则地图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确定自己的时空位置可以为你的行动提供参照点:还要付出多少努力?要朝哪个方向前进?客观地评估自己当前的现实情况有助于减少混乱,避免出现偏差。无论是在你的公司里、你的项目方面,还是在你的生活中,要想取得明确进展,关键的一点就是与他人就当前的真实情况达成一致的观点。忘记未来—首先把握现在关于个人成长有句老话:“有些东西,你越是抵制越难以摆脱。”最近我一直都在体会这句话对许多人和他们的工作来说是多么正确。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当前的工作究竟是什么,而且也不愿意去整理一份全面客观的清单,那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与众不同或更为出色,将很有难度。经常有人问我:“该如何确定各种工作的轻重缓急呢?”我总会反过来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从事什么工作?”要弄清哪些工作比其他工作更重要,你必须对自己希望保持的状态、实现的目标或经历的情况有一个参照点,因此你务必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但是,当前你的“工作”的整体状况如何?这一点很少会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一目了然。你可以通过回答另外6个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问题如下:1.当前你承担了哪些任务?这里指的是你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方面需要立刻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电话、电子邮件、交谈、杂事、集思广益产生的创意等等。一般来说,每个人每天总会有大约一两百件此类事情要做。2.目前你正在做的项目有哪些?这里指的是你自己愿意去实现的目标,通常不是简单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完成的,比如为汽车更换轮胎、安排孩子参加夏令营、收购一家企业等等。多数人每天大约有30~100件这样的事情需要完成。3.你当前的职责范围包括哪些?多数人都有10~15项职责,包括工作的主要领域(员工培训、资产管理、规划、客户服务等)以及生活中的主要方面(理财、健康、家庭、家务、职业、娱乐等)。4.你的工作和个人事务明年会如何变化?这里指的是一个人在未来几个月里决心实现的目标,包括行动目的、变革的意图、大型项目等等。5.你的组织、职业和个人生活将会如何变化?这里指的是更宏观的愿景,是对未来几年发展的长远规划。6.你为什么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这里指的是你的生活目标—作为人类的一员你要承担的“工作”。如果你能全面地整理出这6个层面涉及的所有与你相关的工作、事务和项目,那么你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准确的把握。然而,据我所知,就连接近完成这方方面面的问题那种境界,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我经常会花10~15分钟的时间,去帮助一个人了解所从事工作的两个最平凡、最实际的层面:当前的行动和承担的项目。如果不把这份清单具体化,从而在这些层面清除心理障碍,那么人们就很难跟老板、商业伙伴或配偶探讨调整工作说明问题,也难以应对婚姻关系中需要作出的变化。未能解决当前最实用层面工作中基本问题的那些人,往往不愿去认真思考需要作出何种变革,以适应公司、世界和生活中始终在发生的变化。好多人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或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到迷惘。但是,如果没有基于现实的参照点,他们就无从理解自己在生活各个层面所处的位置。他们就像“飞翔的荷兰人”鬼船,注定漂泊不定。不过,只要搞清楚并统筹好当前需要处理的诸多事务,哪怕只是完成很小一部分,也会激发你的天赋灵感和创造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而且你无须再投入任何精力。如果不清楚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那么不管目标多么明确,你出门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左转还是右转。认清自己目前工作和生活的整体状况是一项真正的挑战。但是,接受现状将帮助你改变这一切,而且是以极其积极的方式改变。顺便想想……● 你当前的状况如何?让别人进入你的生活帮助你了解现状会有帮助吗?● 对于目前你认为是问题的某件事情,导致你认为它存在问题的实际数据是什么?你能换个角度看这些信息吗?第5章以有限的可能,去利用无限的机遇如果你总想完成一切、拥有一切、成就一切,那么迟早会精疲力竭。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你总是想要实现“更多更好”的目标。想要搏击潮头而不是溺水而亡,你必须将众多“期望目标”限制在切实可行的范围之内。宏大的构想需要聪明才智和有意识的约束,才能持续发展。有效管理工作流程我参加过多次广播与电视访谈节目,就是那种给你大约53秒的时间,让你来讲解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秘诀的节目。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能把所讲的内容凝练概括为最关键的部分。他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典型问题是:“戴维,我们做的哪件事影响工作效率呢?”我给出的回答是:“并不是一件事,而是5件事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工作效率。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知道需要采取行动的事情,他们并没有下定决心去做;他们不按照功能分类安排行动提示和支撑材料;他们不注意保持并及时审查全面客观记载各项工作的清单;最后一点,他们浪费精力,最终精疲力竭,被迫在眉睫需要处理的事情逼得手忙脚乱,一心希望那就是最该做的事情,但却从没体会过做对了事情的那种放松感觉。”我如何去做呢?我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工作流程管理各环节(收集、处理、组织整理、检查回顾和执行)中最糟糕的一些做法。我不能对采访者说其中任何一项是问题所在。在整个工作流程管理过程中,你可能会将其中4个环节做得非常出色,可一旦某个环节有所差池,那么整个流程就会前功尽弃。整个流程的完美程度取决于链条上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多数人只是把事情记在脑子里,这样做原本就会导致流程短路。也有很多人写下很多内容,但却没有决定随后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即使有人确实考虑要采取行动(在陷入危机模式之前),他们也没有安排行动提示,结果原本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却得不到提醒。即使有些人真正受到鼓舞,效率猛增并确实整理出了清单,其中的大多数也会放任他们的系统迅速过时、不再协调一致。发展到最后,离开了思考工具的关爱和支持,生活与工作就成了被动的反应,而不是有明确指导的行动选择。“那么,戴维,我们该怎么做呢?”(有些采访者居然会再给我53秒去回答这个后续问题。)“要把5个环节的最佳行为方式融为一体,”我告诉他们,“把头脑中的一切用纸笔记录下来。出现情况及时决策,不要等到于事无补的时候。安排项目各个环节的行动提示,按照适当的类别安排随后的行动。确保系统全面并能得到及时更新,认真审查系统的合理性,确保根据直觉作出的行动(以及不行动)决策是正确的。”我感觉原本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关注积极的结果,最重要的工作要不断采取后续行动。”但是,谁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坚持不懈地贯彻这条原则,将其彻底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要做到这一点可不那么容易。顺便想想……● 近期你仔细阅读过自己的工作职责(4~7个关注层面及责任)清单吗?● 为了保证你已经明确了所有必要的项目并使它们完整无缺、符合标准,你分析过个人生活中5~10个关注层面(健康状况、财务情况、事业发展、婚姻关系等)吗?第6章一心二用带来压力与失败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很清楚自己承担的所有事情,无论是大事小事、个人事务还是职业问题。这些事情都存储在你的“心理内存”中,除非你有意识地进行客观的检查回顾。不过,你的心智的这一部分并没有过去与未来感,因此一旦需要容纳两件未完成的事情,你就会感到沮丧和焦虑。你的创造机能努力想要去一心二用,可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它却不肯放弃,一直在不断尝试、尝试、再尝试……搞定:消极反应还是积极应对?最近有人评论说,跟一开始就强调轻重缓急和“宏观情况”的其他一些方法相比,我的GTD系统相对更“消极”。这种批评也可以理解。我们做的多数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就是你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你头脑中精神方面的便利贴(“应该做的事”以及“需要做的事”等等),以及邮箱中堆积的成百上千的电子邮件。着手工作时,我们并没有重点分析你为何会有堆积如山的文件或如何按照重要程度安排顺序。然而,我们看似疯狂的做法却体现出了某种条理性。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身边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可能会被视做消极之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你都让这些情况影响到了自己的世界,而你作出的反应(或缺乏反应)也直接影响到你控制自己全部心理资源的精力和能力。我们的流程会(以温和的方式)迫使你对这些情况作出反应。情况究竟怎样?你作出了何种承诺?要兑现这种承诺,你随后要如何行动呢?要想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妥当,你要考虑哪些问题?该如何加以安排?难道我们不该首先考虑目的、价值观、战略目标这类轻重缓急因素吗?放弃关注过去细节的做法,采取更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力、更具前瞻性的做法岂不更好?确实如此。但是我们之所以通常不这样开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大部分潜意识精力都集中在心理方面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上,你就无法将精力集中于更宏观的问题。为了能够最轻松有效地启动并进入现实性新思维所必需的那种创造性流程,心理内存必须得到释放。此外,我们之所以做大量的实践工作帮助人们处理种种细节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我们是在训练一种强有力、高效而又积极的反应行为。很多宣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会促使他们采取行动的人,只是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才着手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忽视那些虽然未处于紧急时刻但却仍然必须采取行动的问题更是“消极之举”,而不是积极的表现。如果你以为,有了清晰明确而又积极的新方向之后身边的细节问题就会自行消失,那么请重新考虑一下。现在你必须从自己的新视角去安排那些琐事。要么放手,要么存档,要么立即行动,要么委托他人,要么继续进行,要么暂且搁置等待时机成熟。要学会对引起你注意的各类事情作出行之有效的反应,这是一种大师级的行为方式。事情总是有轻重缓急,而且随着你的成熟,轻重缓急也会发生变化。能够决定轻重缓急或许可以帮你更轻松地决定,自己究竟想读哪本杂志或首先处理哪封电子邮件。尽管如此,能够处理轻重缓急情况的人,却未必就能干净利索地处理各项事务、应对各种新情况。即使你认识到自己的某个目标或愿景并努力去实现的时候,为了表述清楚并及时实现,你仍然需要对其作出“反应”。在感应能力逐渐敏锐的过程中,你也把自己锻炼得具备了妥当评估、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在开展工作时也会进一步成熟,从而取得更突出的成绩。毫无疑问,我们将引领你探讨调整自我、项目、职位描述、主要关注层面、短期目标、愿景规划,以及存在的终极原因等方面的话题。但是,只有当你妥善处理好当前生活与工作中的所有琐事,而且今后都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的约束去做各种事情时,我们才会和你一起去探讨这些话题。如果你还没有处理好办公桌上凌乱的文件和计算机中的电子邮件,那么你仍然缺少做好工作的一项关键要素。顺便想想……● 你头脑中仍然有什么念头不时浮现出来,提醒你曾承诺作出哪方面的改变?● 你今天回避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理由认为明天这个问题会不再存在?现在就将其抛在脑后对你会有多大益处?

后记

总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因此我非常期待这些掌控工作游戏及人生事业的思想与技巧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和传播。我请求你提供反馈并积极参与。    在我们定期发布的简讯中,这些主题以及类似的主题仍将得到探讨。你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www.davidco.com,网站上还有其他免费的效率提升材料)或发送电子邮件到customerservice@davidco.com免费订阅。    祝你万事顺利。    你准备好了吗?    戴维·艾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戴维•艾伦推出的掌控工作负荷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肯•布兰佳,《一分钟经理人》合著者戴维•艾伦用52个简短的章节,与我们分享了他总结的“掌控工作游戏及人生”的原则。只有在他的笔下,效率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才变得这么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罗布•约翰逊,“领导与领导学会”会长常识一经这么点拨,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书中精辟实用的生活指点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戴维•艾伦实在是结合感觉与理性的高手。——阿里安娜•赫芬顿,《赫芬顿邮报》联合创始人戴维•艾伦的高效率原则大有深意……也相当实用。——基思•H•哈蒙兹,《快公司》杂志的高级编辑

编辑推荐

《搞定2: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为“戴维•艾伦GTD时间管理三部曲”的第二部,是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关于GTD的新作。GTD时间管理系统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佳的时间管理工具。而这本书以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工作和生活为主题,提出了效率至上的52项提升原则。艾伦集结20多年的成功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52条经久耐用的有效原则:理清头绪,发挥创造力;专注;建立有效的结构;放松自我,开始工作;注意基本要素。例如:理清承担的任务可以更好地选择新任务、一心二用带来压力与失败、目标越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越多、资源越是有限,规划越有必要、过度控制也就失去控制、目光越长远,进展越顺畅、放慢速度以提升速度、坚持做好小事就能产生重大影响、 最伟大的成功源自最惨重的失败等。《搞定2: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内容再度围绕GTD思想展开,在基本思路上没有变化,但是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同时更多的提出问题,而非直接给出答案,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本书中,你会认识到良好的时间管理与工作清单、生活规律及严格的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它要求学会怎样树立远大的目标,同时坚持达到目标,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里和关注。这种与众不同的分析生产力的视角把生产力所带来的挑战说得如此通俗易懂,使这本书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业生涯中都能派上用场。《搞定2: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的52项原则》是白领的必备心理自助读物,也是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参考读物,所以适读人群广泛,尤其是那些工作生活压力巨大一族的理想读物。借由GTD这一工具,可使我们结束终日忙碌、工作与生活顾此失彼的不良状态,提升人生效率,享受无压工作的乐趣。对即将踏上职场的青年学生以及营销从业人员也同样适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搞定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0条)

 
 

  •   没得说,GTD经典之作,学习时间管理的人必读之书。
  •   学习GTD的延伸。
  •   GTD必读书,没话说
  •   感觉是三部里面最不系统的一个,当然本身已经很系统了,但是因为是电讯合集,分的条目比较细,对于初次了解Gdt的话不是特别易懂。但是集中的重点提出了GDT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以还是非常必要的一本书。
    初学个人管理建议先看1或3。3是最系统的,1是最基本的
  •   这是一本在工作和生活中怎么样协调工作压力的一本好书
  •   趁着活动,和一一起买了,打算好好看,学会时间管理,利用时间,善用时间,高效率处理事情,太适合我这种拖拉性格的人了。
  •   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   是掌握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的一本书
  •   很好的一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任何一个做工作的人都不应错过这个系列的书,它能缓解你的工作压力,拯救你的人生!没错,就这么神奇!
  •   公司领导推荐,先替他们买了几本回来,自己翻看了下和搞定1一起买的,看着还是不错的希望对自己有用,所以后期我会再购买2本给自己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我们看的,真的很不错,对工作习惯很有帮助,果断好评
  •   买了一套,搞定二比搞定一要深入些
  •   高效生活的必读书目啊!
  •   和搞定1,一样期待。会尽快读完,
  •   代人买,东西完好,而且这次速度很快。
  •   这本讲了些方法,虽然大多我们都知道,但常常忽略或麻木忘记了。内容是不错的,虽然行间距大了些。这不是三本系列里最出彩的,却是承前启后的节点。
  •   我的行动力差,所以要好好改善
  •   这本都是小篇幅,看起来轻松很多,比第一本容易理解
  •   好书,不多说,看了一定会对你有积极的影响!
  •   其实有些事情可以不必那么忙
  •   这本书老公很喜欢,也让我多学习学习
  •   正在看,不错的一本书,打算推荐给其他同事。
  •   本书很不错,我们校长推荐的
  •   比较系统具体了
  •   质量很好,内容很实用,值得推荐。
  •   意志强大的作用
  •   真的很不错,但是要沉下来学习,否则也是没有什么意义
  •   好好看好好学,书非常好。
  •   看上去不错,书的内容的话,不是很白话的文字,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理解揣摩
  •   刚买来,正在看,内容不错!
  •   同事推荐的,三本都买了,很不错
  •   看过1,这本还没看
  •   之前看过1 ,觉得不错,特价 所以把2都买回来
  •   大概浏览了下,还没细看。应该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听说很不错,还没来得及看
  •   大概浏览了下,还没开始看
  •   受益,看了总会有用。
  •   that‘s just the one i need, people who was troubled by work ***e me
  •   目前再看一,一共三本 ,很受教育 非常喜欢
  •   很多观点很实用,废话很少
  •   书页是黄纸,不伤眼,正版书看起来还是好多了,支持正版
  •   不是可以直接拿来照做的一本书,而是作者对gtd为什么有效的一些思考,喜欢gtd的人还是全买了吧,凑齐一套。
  •   提升效率
  •   工作与生活本不应被过分的区分,但事实是生活中的我们总会被工作所累,怎样寻求平衡希望能在这书里找到答案!
  •   开始是朋友推荐看,看了觉得真的很好,事务繁多的人很适合学习一下,提高效率。
  •   很好虽然不能全都做到,至少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思维.
  •   这本书挺不错!这的学习和借鉴!
  •   帮同事买的,我也在看,朋友推荐说很不错,静待读后感。。。。。。
  •   这个数在我朋友看来不适用
  •   帮朋友带的书,评价很不错
  •   效率就是生命。
  •   有一定的时间作用,只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讲解,略微显乱
  •   很闷啊这本书
  •   可能是我理解能力有问题,很晦涩难懂,不如看《小强升职记》
  •   很脏,拿手里沾上一手灰
  •   能够学点东西
  •   好好读读!
  •   只是有道理
  •   书面有破损,看起来很烦
  •   一般般,书比较脏
  •   买了1、2、3一套全集,结果有两本1,一本3
  •   1内容还不错 2基本属于诓钱的书
  •   非常感谢作者能写出搞定1-3这一整套书这么好的书,我受益匪浅。
  •   非常精致,看起来很舒爽
  •   买了搞定3就不需要这个2的了
  •   装帧纸张印刷都还好。真正扣分的地方是翻译。翻译质量不高,不少地方的很费解,也有译错。个人感觉对于看了第一本之后,管理自己事物还是存在问题的人来说,还是值得看的,挺有帮助。不过如果英文不是太差,建议阅读原版。
  •   估计是盗版书 纸质不咋好
  •   收到书就感觉封皮有点旧,一翻里面竟然还有折页。第一次在亚马逊有不满意的购物体验。
  •   好几个工具及方法都已经开始使用啦,确实不错。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   读起来很复杂,翻译也不好
  •   一般般啦,没有惊喜,,
  •   送货的人不负责,直接放楼下收件柜的,也没给我打电话,书都潮湿了。
  •   《搞定II》 能让你精通搞定I的流程。这本就是一个心智的游戏,而搞定II的52条原则,正是精通这个游戏的根本
  •   感觉书还可以,价钱也很公道,下次还来
  •   拖延症的人可以看下
  •   时间管理书籍
  •   第一本不错,第二本骗钱
  •   哈哈哈和哈哈把巴巴爸爸
  •     在读《搞定2》的过程当中,一度认为没有1和3写得好,经过对自己的审视,才发现有很多可读之处,需要认真领会。
      
      先摘抄一句话:“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几个人髙度重视自己的时间和手头的工作,努力让分分秒秒发挥最大效果。”
      全面审视自己的生活,在时间安排上有如下问题:
      一、 思考过多,在小事和细节上左右不定
      二、 意志尚不够坚定,容易在小事上用力,在大事上犯浑
      三、 时间浪费过多,比如一早上起来玩游戏,跟父母吵架等
      四、 怕花心力花时间去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害怕挫败感
      五、 做一件事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读完《搞定2》,才觉得有相当的内容可以深究。
      一、采取适当的回顾和思考步骤,查看和更新在多个层面引起你关注的事情。
      二、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微观管理(过于关注生活和工作中的细枝末节)可能成为诱人的陷讲。细节问题值得关注, 但条件是有价值存在。
      三、组织整理好和抓住重点,就可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四、要减轻承诺兑现时的压力,你必须意识到:一是你要捕捉、明确所有层面的事情并把它条理化;二是自觉地在必要的时候查看、追踪他们的进展情况。
      五、搞定2解释道,如果投入全部精力去处理确定无疑最关键的事情,那么你很容易就能做到专心致志。方法是要从最合适的角度、在最佳时间段内、把适当的注意力用于最合适的事情,不多也不少。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以百分之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去关注下一个问题。
      另外,也要加强对关键细节的关注,“一级方程式的赛车团队之所以不惜数千小时和数百万美元去测试安装最精密的流程、系统和驾车方式,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或许能够获得微小的优势。”
      
      继续精读过程中,会将下一阶段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     1、理清头绪、发挥创造力。
      有意识地权衡轻重缓急;一心二用带来压力与失败;如果你一直想着某件事,很可能是还没有搞定;清单制度
      2、高效关注
      只有身体力行,你才会知道如何去做;需要只是去工作,非常认真、非常投入地工作,无须牵挂其他;目标越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就越多;效率是改善工作的唯一机会。
      明确目标或标准之后,你的最佳选择就是尽量轻松地去实现它。付出的精力不会浪费。——清理心灵中的瓦砾。
      这些不必要的压力是盘踞在大脑中的各种任务造成的,而压力又会对我们的精力和工作重心安排提出不恰当的要求。
      3、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稳定带来创造力;形式和功能必须符合效率最高的原则;系统的效率与你的感知度成反比;功能取决于形式;目标明确才能赢得胜利;坚持做好小事,就能产生重大影响;最伟大的成功源自最惨重的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负责的那几百件日常事物,你还要在多个层面上表达自我、展示兴趣、施加关注。上述种种对你有吸引力或潜在吸引力的类似事物,此时此刻都在等待你去尝试、体验。于是我就在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中增加了行动提示项目,并且在每周回顾进展时都核对一下实施情况。我认识的人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发挥每周回顾这一基本手段的作用。对21世纪的人来说,这是黑带层面的个人管理系统:不断清理头脑,确定结果和要采取的行动,清理并更新清单,努力做到头脑清醒,心态积极。
       你要养成每周回顾的习惯。在回顾的过程中,要增加可能激发为生活增添价值的有意义的想法的清单,更不要遗漏工作的某些方面。
  •     作者说道,人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训练而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方法: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努力的工作而是在多个细节层面更好的界定自己的工作,并且一直关注所有这些层面。
      
      1. 理清思路,放弃琐事
      •毫不拖延地完成事情,保持宽容的心态,准备工具随时捕捉思想
      •明确未尽事宜,消除愧疚之感,坚持完成任务
      •认清承诺,更好选择,关注重点,避免精力分散
      •明确自己的六个高度,看清脚下之路
      •把“希望得到的一切”限制在切实可行的实际工作中来
      •一次只做一件事
      •确定优先事项
      •在平凡的活动中寻找灵感,机遇隐藏在寻常事务之中
      •大脑中用来记忆今天要完成的事
      •减轻压力,把未能把握,没有阐明和有待处理的事情剔除出大脑
      •一味担心,白费工夫,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
      •执行规划清单,让自己忙碌起来
      
      2.焦点是什么
      •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清楚目标与后果,明确下一步行动
      •身体力行,领悟奥秘
      •加倍努力,永远止境
      •想得到,才能做得到,把心思投入在某件事上
      •目标越明确,实现途径越多。
      •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放松,调整焦点,结果会因心中的形象不同而改变,新焦点,新结果。
      •黄金有价,视角难求,学会时刻捕捉灵感,思考如何提升自我
      •把握一切时机,考虑个人事物
      •消除恐惧,轻松应对事务
      •明确当前工作,把握效率良机
      •摒弃杂念,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明确未来目标,应对现实变化,行动与现状相统一
      
      3.建立结构与路线
      •适度稳定性制造强大的创造力,井然有序与创造力不冲突
      •提高反应能力,催化生存性能
      •加强薄弱环节,改善个人工作流程瓶颈
      •成功的系统是无声运转的,不需要思考,只需运用,建立习惯的工作流程
      •确定待处理的事务,让任务明确
      •消除多头管理,实现各尽其能
      •要思考工作,而不仅仅是关注工作
      •资源越有限,规划越有必要
      
      4.放松自我,启动工作
      •全身心投入
      •适量控制,有要过分关注
      •进行多层面的自我管理,树立行动选择的信心
      •关于放松,积聚力量
      •事先预见,远离惊讶
      •运用20/80法则
      •先行动,再认识
      •在行动中不断修正目标
      •最惨重的失败成就最伟大的成功
      
      5.基本要素
      •工作流程的5个阶段
      •收集
      •处理
      •组织
      •检查
      •行动
      •每周审查
  •     第一版更具实用价值,2版内容空洞无物,表达晦涩,不知是作者表达问题还是翻译问题。此书不具阅读价值。
      我现在特想将gtd系统中的清单和流程方法绘制成信息图表(网上有个,但太宽泛,不具操作性),并把gtd方法与pkm整合,进而结合移动应用,最终给出适合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请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多多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实践方法。
  •     #每天浏览一本书# 07 《搞定II:提升工作与效率的52项原则》练习空手道时,很快会明白:搏击时一定不要停止移动。只要你在移动,那么作出反应和运动就容易得多-即使在你需要反方向运动的时候也是如此。开始运动比改变方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对自己生活的任何方面都积极地投入精力,那么就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变化并做好各种事情
      ---------------------------------------------------------------------
      买了不少书,收集了不少书。如果不抓紧看的话,不知猴年马月能看到了。很多大牛都是每天读一本,咱不要求这个了,每天浏览一本,找出其中的关键几句,这是最好了。实在不行,有所收获,做下总结也行
      所有傻逼的坚持,都会有牛逼的结果。
  •      快速的翻阅了一遍, 后半部分几乎是跳跃着扫描过去的, 感觉很糟糕的阅读体验。 搞定2对GTD并没有任何方面的补充和填补,所以,如果对搞定1仔细阅读并且确信掌握了GTD的原则和方法, 搞定2是完全不需要读的。
       
        作者在序言里讲, 当他完成GTD之后,开始撰写关于GTD步骤背后原因的文章:为什么它们的效果这么好?为什么它们始终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发挥作用,让人有更好的感觉?是否有深层的原因发挥作用?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此书由52篇小文章组成,有些文章解释了GTD为何有效的原则和原理,有些启发性,但更多的文章并没有定论,反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来探讨。   
      
        正如作者所言,每个赛车手不一定要了解重力作用才能开车的。这本书可以作为深入了解的参考,但是文字读起来太过难受,所以不读也罢!
  •     现在的状态是看完搞定I,实践GTD四周时间。
      
      第二本并不是完全针对GTD写的,就像副标题说的,是从原则的角度来讲效率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都可以受益。
      看完前116页左右我觉得这书就3星吧,没有什么感触、收获。不如看搞定I时的震撼。但越看到后面觉得引起的思考越多,暂不知道具体原因,可能和章节安排有关系,等之后做完读书笔记应该能明白。建议觉得一开始没意思的坚持看完。
      
  •     4个部分,每个部分13章,精华都在书的目录里
      第5部分是最基本的GTD ,
      这本书是GTD的后续,
      不在讲GTD,而是讲一些其他
      。。。。。。。。。
      。。。。。。。。
      。。。。。。
      。。。。。
  •     第一部分
       (1)理清思路,确立新方向。
        清醒而理智的认识到,自己不应只是去想那些在将来具有潜在价值或是那些与自己及其他人想法一致的事情。而务必要在其出现时将它记录下来,借此来具体实施。
      
       (2)明确未尽事宜,消除愧疚之感。
        压力源自于自身没有履行的协议。只有通过解除协议、履行协议或重新协商协议,才能缓解这种压力。花上五分钟时间,将自己头脑中突然冒出的各种想法都“倾倒”在纸面上。回过头来浏览一下其中的每件事情,然后确定他们都有什么意义以及你所要决心采取的行动。
      
       (3)认清承诺,更好选择。
        要想妥善处理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你就要密切关注自己当前的活动,同时要对他们有个清楚的认识并主动接受自身世界里的种种细枝末节。
      
       (4)欲达到目的,看清脚下路。
        越是你抵制的事情,你就越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倘若你不清楚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那么你出门时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不管你的目标多么的明确。认清自己目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状态,这完全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但是,接受现状将会帮助你以一种非常积极的方式,去改变这一切。
      
       (5)有限的可能,无限的机遇。
        离开了聪明才智和有意识的限制,欲望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关注积极的结果并在重大问题上不断采取后续行动。
      
       (6)鱼与熊掌兼得,失败与压力同在。
        你身上富有创造力的那部分机能试图要同时完成这两件事,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7)权衡轻重缓急,确定优先事项。
        只有你对自己的全部行动和项目有意识的进行了权衡和比较,它们才会显现出孰重孰轻来。清晰并且确定你决心实现的各项结果,无论是大是小。没有什么会如此容易,但是,当你极不情愿地做那件事时,他就会变得困难起来。而很多人将糟糕的管理与命运混为一谈。
      
       (8)封闭开放式循环,释放内在能量。
        人们寄希望于“确定事件的优先顺序”来掌控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时,实际上这经常成为一种逃避责任的做法,逃避他们不负责任的从事某件事情的责任。彻底清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头脑中的事件库,那么优先事项、远景目标和计划就会破土而出,并且落地生根。确切的说,他们并不象是人们所想像的样子。琐碎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惊人事件,然而它却是通往后者的一条必经之路。
      
       (9)留存头脑,增加压力。
        为什么总要把东西装在脑子里呢?这样做是多么的过时而且愚蠢啊!将精力用在构筑自己的优势上。保持我们的本来面目并且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这就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10)腾出足够空间,展现个人创造力。
        写下并考虑所有的状况、决定对所有情况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在不断检查的外部系统中处理他们。所有这些情况很能说明问题,这一点远在你意料之外。
      
       (11)水渠越深,水流越大。
        我们大家,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妨碍了自己去接受更好的全新的事物,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无法成功或有效的处理好他们。如果你追求生活中更多的那些“金色的美好事物”,我建议你大胆的冒险去做。你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
      
       (12)一味担心,白费功夫。
        审时度势与完善我们的认知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但同时这也是非常有效的。刻意的回避你应该考虑的问题,一味担心而不采取具体的行动,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去想,但在必要的时候尽量多去想。
      
       (13)面对工作,轻松架奴。
        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工作的奴隶。列出行动和项目,并不是为了只是为了将他们全部完成,并且不在现实生活中采取其他任何行动。你处理自己关注的事情,从而使自己能做自己真正愿意干的事情。你要真正去做那件事情,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和创造力都投入其中。
      
      
      第二部分 关注效力
        (1)站得更高,看得更清。
        如果你忙忙碌碌并且感到含混不清时,你务必要放弃自己目前所关注的,而将目光投到另外的层面上,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计划。在某件含混不清的事情中,你不可能发现清晰的东西。你必须让自己摆脱概念的束缚,让自己享有充分的自由,进而看的更为清晰。你的世界里出现的事情并无好坏之分。世界原本就是那个样子。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去面对他的。
      
        (2)身体力行,领悟奥秘。
        我们所具有的惊人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去创造自身所预见到的事物。当某件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之时,思考最终的结果并想像他成为现实,这是我们大家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培养的一项重大技能。
      
        (3)加倍努力,永无止境。
        你永远不可能满足于自己未必真正需要的东西。要是我在做着某件事情,同时感到自己是在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它,那么我根本不必对所有其他事情,那些很可能是我应该在做的其他事情而感到焦虑和担忧。
      
        (4)想得到,才能做得到。
        把你的心思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这些事情要能有助于激发思维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5)目的越明确,实现途径越多。
        你的构想与意愿越是具体,你所释放的创造力越是影响巨大。你越是清楚自己目前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你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究实现他的各种途径。我们就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了决策和成功的标准,同时也有了创造性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的积极动力。
      
        (6)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只要人们决心在任何事情上都力争创造一流的质量,那么他们就能获得独特的创造力和智慧。从最不起眼的生活到最崇高的目标,人们有意识的关注自身目标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够帮助获得信息并且激发灵感,这些是从任何其他角度都无法获取的信息和激发的灵感。做的更好确实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体会到的经历。它要求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当前的生活和工作中,其中态度和高度也在不断的更新。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能赢得胜利。
      
        (7)新焦点,新结果。
        由于你所关注的问题,你的大脑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机制,专门用来查找你设计好的模式。良好的解决方案与创新的举措,以及最后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是靠过人的智商或惊人的创造力,而是凭借我们运用这些特征而注意到的事物。在必要的情况下快速放松自我和调整焦点擅长建立一种集中的、平衡的、有意识的、开放的思维模式,从而应对你的世界中可能出现的下一轮的信息输入。当某种因素引起你的注意、令人困扰、不安、着迷或兴奋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从这种感觉中摆脱出来,并在内心做好准备,同时采用了一种新的角度。
      
        (8)黄金有价,视角难求。
        因此,当你获得灵感时,你要将其发挥到极致。快乐可能会随时出现在你的身边。当你得到它们时,要逐渐培养习惯并发掘获取这些灵感所需的工具。那么,当你能最有效的利用它们的时候,你就将结果重新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9)把握一切时机,考虑个人事务。
        要想明确自己的工作并实现效力的最大化,我们必须做好三件事:
         1、决定我们计划如何处理自己的事务和随后要采取的行动。
         2、如果我们没有在想到它们的时候就付诸行动,那就将这些结果与行动记录下来。
         3、看一下那些提示物(当你能对他们采取有效的行动时)。
      
        (10)消除恐惧心理,轻松应对事务。
        你可以随时放弃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和附带的问题,从而获得在这种工作中的更强大的力量和自由自在的意识状况。
      
        (11)明确当前工作,把握效率良机。
        一旦你确定了目的、目标或标准,你的最佳选择就是尽量轻松的实现目标。你不会浪费自己的精力,而同时你所拥有的资源也会获得最有效的释放,去完成那些甚至超过了你想要或想做的事情。绝不容许自己自由散漫,对事情和活动中的细节不负责任。
      
        (12)摒弃杂念,集中精力。
        倘若你的头脑只关注一件事情,内心深处没有精力分散或相互冲突的
      地方,你就会身处“自己的领域”。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所作的任何事情并不会比其他任何事情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任何事情都是同等重要的。工作与娱乐之间没有差别,紧张与放松之间没有差别。它们都是一样的。
      
        (13)明确未来目标,应对现实变化。
      
      
      第三部分 建立有效结构
        (1)适度的稳定性,强大的创造力。
        当事物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富有创造力的精力就会自然而然、持续不断的流淌而出,并随处能得到。一旦你体会到头脑清晰的开展各项活动是怎样一回事,我保证你一定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将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这个问题。要想获得自由,你就要把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而要想万事井然有序,你就要有创造力。
      
        (2)调整最佳结构,发挥最大效力。
        支持性结构和限制性结构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他们与最终目的是否相统一。将自己脑中的幻想行为和实战行为区分开来,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3)更新系统,放飞思想。
        你内心想要完成更高层次的工作是一回事,而你真正去做却是另一件事情。只有当下面的各个层次不断得到有效的控制时,你的思想才会升华到新的境界。开展积极的知识型工作(思考、决定和挑选),同时建立有序的人员管理制度来处理最终的结果,这样你就有精力去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自己也确实希望关注的事情了。
      
        (4)提高反应能力,催化生存能力。
        任何能增强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缩短你的反应时间以及平衡你的内部系统(从而消除你的反应不足或反应过激)的事情都将为你带来竞争优势并改善你的绩效。
      
        (5)加强薄弱环节,提高系统效力。
        不采取任何行动不只是在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他往往会造成延误并带来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压力。我们能够证明有意识的行动比无意识的反应要好。在交流过程中,你的思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得到了改进和增强。由于交流模式是在事物进入危机模式之前就有的,因此它更加清晰、更为积极。这样一来,积压的工作就得到了彻底的清理,明确的制度就得以确立,前端的决策就得以实施。相互合作和交流质量也会有显著的提高这个系统并没有根除问题和挑战,但他帮助人们更早的察觉并且能够更轻松自如的去处理他们。
      
        (6)系统效力越高,人越不易察觉。
        你的系统越是精良,你越是不易察觉他们的实际存在。你越是不关注他们,他们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你希望自己工作、行动、思考、创造和处理各项事务,而不是关注目前完成他们的具体方式。
      
        (7)从多个方面来说,创建合适的环境和结构有助于确保生产和绩效。
        形式通常有助于引发人们的关注,随后激发人们的意愿,进而产生富有创造力的能量和内容。
      
        (8)任务明确,百战百胜。
        知识工作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确定你的工作”,在确定工作时,人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
         (1)考虑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
         (2)将目前思考的问题付诸实施。
      
        (9)消除多头管理,实现各尽其则。
        当行动焦点的位置分散时,为了实现改善而产生的紧迫感经常会变得迟钝,同时对有关细节的观察也会变得麻木。至少有一个人认为它应当承担全部责任时,共同分担的职责才会发挥作用。
      
        (10)首推原则,规则其次。
        因为原则不清或未能得到信任,规则往往会显现出来。当你知道人们提出了标准时,你不妨让他们自由的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
      
        (11)开动脑筋思考工作,而非仅仅关注工作。
        掌握工作有一种形式。你收集它、处理它、整理他并审视他,同时根据你此刻所能做的事情与你希望实现或维持的事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选择自身的行动。在你得到形式之前,你会忙于面对自己工作的效果。在你获得了形式之后,你会不断主动的增强自己对工作的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如果离开了形式,你不可能做到那一点。
      
        (12)更有价值的思考,而非简单思考。
        倘若你的很多想法此刻没有直接的和明显的价值,那么他们可能蕴含着某种极富价值的东西。你不妨自由的把握自己以后需要重新进行评估的各种思想。
      
        (13)资源越有限,规划越必要。
        只有当你对怎样分配有限的资源做出具体的选择时,明确的目的和高效率才会真正必不可少。除非我们做出非同寻常的事情,除非我们打破了尘世间限制性因素的桎梏,同时掌握了那种让我们超越的事物。
      
      
      第四部分 放松自我,启动工作
        (1)依靠自己,投身游戏。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足以确保个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正是在突如其来的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向系统和行为提出挑战时,卓越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2)适量控制,有效运行。
        控制过紧会限制你从最有效的角度去管理事情的能力。一味的井然有序只会错过一些关键问题,那些有必要通过思考和凭借直觉决策去完成的工作。
        
        (3)把握良机,趁势而上。
        无论我们的工作多么井然有序,无论我们的系统和流程多么简洁,也无论我们的战略和战术规划是多么新潮,我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直觉去做出判断。
      
        (4)进行多层面的自我管理,树立行动选择的信心。
        有三种促进因素决定着我们所作的事情:背景、工作类型、工作水平。相信你的直觉。
      
        (5)善于放松,积聚力量。
        你最好放松身心,了解究竟给你带来压力的是什么因素,然后消除这种压力。自我放松和关注眼前的事务,而不是反应过激或反应不足,这是一种极其精湛的技能。若想拥有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必备的。
      
        (6)事先预见,远离惊讶。
        当你预计到自己的计划会中途受到干扰时,就能产生某种稳定的感觉。拒绝不断变化的现实会招致更大的排斥和挫折感。一味去抱怨外在因素的干扰,这样会造成一种效率低下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消除那些造成事情中断的原因,或者将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加以接受和整合,然后继续你的工作。
      
        (7)视野越开阔,道路越平坦。
        你瞄准的地方距离自己越远,你就越能发现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越能更轻松、更容易的纠正前进的方向。邪恶的人没有休息,而正义的人无须休息。
      
        (8)放松自我,加快速度。
        当你拥有明确的意图时,你要相信其表现的方法、流程和所需资源会在更大的程度上与最佳时机中展现出来。必须放开手脚,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重新开始另一项工作。当你最不愿意放慢速度时,恐怕就是你放慢速度的时候。
      
        (9)无暇顾及,停滞不前。
        在一定时间内采取必要的行动,那么,你就可以让你头脑中的设想成为现实。
      
        (10)完成小事,成就大事。
        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绝非昙花一现,而是随着你坚持不懈的投身於某种更高层面的过程,这种变革才会发生。
      
        (11)先行动,再认识。
        要想真正增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始终拥有一种向前的内在动力,朝着为自己或至少是自己所负责的事情而创造出更美好未来的意愿。
      
        (12)动中求动,轻松自如。
        倘若你对自己生活的任何部分都积极的投入精力,那么你要应对和完
      成的其他任何事情就容易多了。
      
        (13)最惨重的失败,成就最伟大的成功。
        你只有在自己的游戏中才会出错。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参与你可能获胜的游戏,在遭遇失败后,最终会到达目的地。
      
      
      第五部分 基本要素,不容忽视
        工作流程的五个阶段:收集、处理、组织、检查、行动
      
        自然规划模式:这个模式根据是你的大脑自然规划各项事务的方式而建立起来。
        1)目的/知道原则
        2)使命/远景规划/目标/成功的格局
        3)突发奇想
        5)后续行动
      
        每周审查
        处理你的笔记
        检查行动清单
      
  •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非常的晦涩。有种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感觉。。。作为Get Things Done的后继,这本书对GTD的理念进行了展开,分析、回顾和讨论了GTD概念背后的种种理念。有点类似于“C++的设计和演进”与“C++ Programming”的关系吧。
      不过翻译实在是差了点。。。勉强做了些笔记就进行不下去了。先放着吧,等GTD实践中有迷惑不清的地方时再重新拿起来试试。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 宋·无门慧开禅师
      
      在这本书上卡了好久,直到现在也没有把它看完。翻译者的功力是一方面,另外,书本身的性质也使得它不是那种让人一口气看完从此抛置一边的书。
      现在写这个评,也不是为了交代感想以及督促自己赶紧把它看完,不过是突然明白了——我根本就不必把它看完。
      
      一直以来对于时间管理都颇感抵触,以为计划与自由相违背,凡事定死未免没有意思碍手碍脚。况且,对世间的标准看得太淡漠,一时的隐忍换来美好美景此类说辞也难于诱惑我。
      后来有一天突然觉得,若是仅仅接受自由随性的一面,而不去试着了解那些所谓高效能的计划,看似是超脱,其实也未必不是另外一种狭隘——不去了解就下定论,也许会错过了某些好东西。
      于是看到了时间管理与知识管理,看到了网络上众多关于GTD的资料。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看到了却一直并不想真的了解与做到。时不时地跟有个人成长上的困惑的人推荐GTD的方法,直觉上认为它是靠谱儿的,却不曾想过应用于自身。
      国内整合得很好的《小强升职记》也买来看过,也并没给我带来太多震撼。
      
      开学以来逐渐进入个人成长的转折与调整期,眼看着大学时光过半,我与周围人纷纷在寻找方向,比起之前的享受学校时光,心境已是不同。决意改变之前读书散漫,只为乐趣不为收获的习惯,开始记读书笔记。挑选的第一本书就是《尽管去做》。
      作为GTD的经典书目,《尽管去做》交代的颇为明确具体,两三个小时消化完毕,笔记整理出来后,只需日后不时回顾即可。
      乘胜追击,开始啃《结果第一》这本,不料,却栽了跟头。
      
      中文翻译远谈不上流畅,许多句子要停留许久才能明白。比起像《尽管去做》这样只讲究方法的书,一条条的小原则也让人难以把握。
      以至于,我看了不到半本就痛苦地丢下,放着做了一半的笔记,继续看别的书。一卡就是一个多星期。
      
      再次翻开,间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平静地看这本书,发现原来之前所以遇到障碍,实在是部分被误导的——这并不能单纯地看做一本讲述时间管理的书。
      所谓的52条原则,我猜测作者其实是在对应52个工作周。GTD要求每周做回顾总结,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问题。而所谓的52条原则,其实是52条切入点。
      这些问题仅仅是一些提示,指出一些原则,也留出一些余地让读者思考,其间难免有反复处,也有许多并没有直接与时间管理的技巧方法相关的内容。很多人人皆知(至少GTDer皆知的原则)一旦遇到纷繁的现实,也难免被忽略掉,因此需要在每周静心时段,时不时地重提,扔掉过去的重负,重新向下一周出发。
      
      时间管理究竟意义何在?
      世界纷繁,事务无限,人生难免让人常常觉得是以有涯而逐无涯——殆矣。在恐惧与慌乱中,似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纵使出色地完成了过往的任务,也总有新的挑战让我们措不及防。
      开悟者们则说:时间与空间一样,不过是唯心所现的幻象。我们的脑与心似懂非懂,暂时摒弃了外界之后,也会有短暂的乐受。一旦重新回到日常事务中,不免焦虑忙乱,只觉得所有那些机锋才是幻象,我们依然被束缚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束缚是真实的。
      而GTD式的时间管理,则是指出了一条途径,告诉我们,即使脱离不了时空,我们依旧可以轻松而无压地,尽情在其间游乐。
      
      要活在当下而不是过去和未来的心理时间重负中,指出这一点的人为数不少。可偶有所得后,面对现实里的重重问题,依旧免不了在脑中焦虑。这样一来,又怎么能够享受当下一刻?
      其实,这样的重担确实完全是自找。事务固然要做,该来的逃避不得。倒不如干脆将轻重缓急清楚明白地想好——然后记下来,转身去做手头事。在处理当下任务的一刻,所有的计划已经被忘掉。
      当一个事项结束后,再去查验清单,弄清楚下一步行动为何,一旦确定后,便再次投入于当下之中。
      ——GTD的精髓,窃以为不过如此。
      
      当然,具体操作上,清单如何制定,如何建立高效系统,细节上依旧有众多问题可以讨论。于是有了GTD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有了网络上众多的GTD方法交流。可这些仅仅是术与器,比它们更重要的,始终是时间管理之“道”。
      
      看到作者提到“与宇宙合二为一”(2.10),从此竟在这本书中,读出了个人成长类书籍中难得一见的禅意。以至于这本书读到一半被卡住时,想到要拿来改善心情的第一本书,是《弓与禅》。
      “心如止水”的状态,与弓者的状态,本是同源。真的超脱,并非弃绝一切,而是在混乱中保持平衡。
      
      从此,不再以为时间管理是小道,回归本源,才知计划与自由,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就好像,唯有回复“呆若木鸡”的状态,才能在斗鸡中无往而不胜。大道,就在其中矣。
  •      这本书的中文版的确是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怎么样,有些句子不太好理解,不过整体看下来书的主题思想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以下是我的摘录笔记。供参考。如果有机会可以看原版书。
      
       “当你无所畏惧时,斗牛就算不了什么,而当你心惊胆颤时,不去斗牛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当你心惊胆颤地去斗牛时,那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你的构想与意愿越是具体,你所释放的创造力越是影响巨大。你越是清楚自己目前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你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究实现他的各种途径
      
      
      ~你感到哪些日常生活和程序有些陈旧?要是你放弃这些的话,那会发生什么?
      ~你怎样创造性的使用自己生活中任何未能利用的空间?
      ~倘若你为自己建立起崭新的办公室,你会保留哪些东西?你会扔掉哪些东西?
      你又会添置哪些东西?
      
      
      我不断寻求关于目前自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最好的问题的答案,而且,一旦找到就付诸行动,此刻我对于自我怀疑、竭尽全力的做好某项工作时,我(至少有片刻工夫)忘记和原谅了过去,同时把对于未来的恐惧抛在一边。这无疑是一种健康的工作方式。
      
      
      ~询问自己此刻最好应该去做什么,你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有什么因素会妨碍你提出并回答上面的问题呢?
      
      
      ~你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或事情是什么?你是怎样集中精力处理这个问题的
      呢?你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你放弃了自己当前的所有想法而去注意那些需要胆略的事情,这样做究竟有多
      大难度?
      ~当你随后得到一个大惊喜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反应?
      
       虔诚是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境去看待万物
      
      
      想一想
      ~你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自己目前最艰难的处境?
      ~你最近写过或读过的最鼓舞人心的东西是什么?你怎样从其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过去几天里,你遇到了什么最好的事情?你怎样才能让它再次出现?
      
      
       无论我们将任何不合适的东西带入了自己的内在或外在环境中,都要求我们对此采取某些行动。我们目前也许还无法立刻看清必须采取的行动。我们目前也许还无法立刻看清必须采取的行动,但我们必须进行思考。我们不必想的太多,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从而确定随后的行动,这是完成一件事情所必需的。
       如果我们经常回避某种想法,但最终会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
      
      
      
      我们必须:
      1. 决定我们计划如何处理自己的事务和随后要采取的行动。直到我们确定了最终的结果和为此而随后采取了步骤,我们才能动手处理具体事项。工作清单上的和电子邮件中的事情通常会令我们反感,无法吸引我们,直到我们清楚自己究竟打算如何应对他们,以及我们下一步是拨打电话、起草答复还是与某某交谈等。
      
      2. 如果我们没有在想到它们的时候就付诸行动,那就将这些结果与行动记录下来。即使我们决定了自己要在某件事情上所要采取的行动并将其存储在心理RAM 中,我们仍然冒着巨大的风险,那种忽视了其他备选项并带来短期失败和不必要压力的风险。我们的那部分会认为,我们应该一次性的完成各项事务。
      
      3. 看一下那些提示物(当你能对他们采取有效的行动时)。即使你决定了下一步要发送一封邮件,但如果你上网时不注意看一眼那个提示物的话,就可能会错失推动某件事情发展的良机。当你身处何种特定的环境时,要想实现最大的效率,就要分析在这种环境下所有可能要做的事情。
      
       倘若你能将这三种行为结合起来,他们就会成为知识型工作的主要技巧。事实上,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几乎每个人都能大幅度地提高他或她在完成这三大效力活动中的能力。
      
      想一想
      ~什么样的事情正占据着你的头脑?你计划下一步该怎么做?它可能出现在什
      么地方?你应该把提示物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流程要用多少时间)
      ~在你身边的环境中,你能发现哪些根本就不合适的事物?要想知道怎样处理这
      个问题,你要有怎样的思维?
      “思考时要像行动中的人,而行动时则要象思考中的人” ---- Henri Bergson
      “每项行动都源于思想” ----- Ralph Waldo Emerson
      
      
       你只需略微思考一下(“我的打算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就能轻轻松松的实现关注和控制。
      
      
       一旦你确定了目的、目标或标准,你的最佳选择就是尽量轻松的实现目标。
      
       如果我能将内心的意识移到一个与之联系更紧密的地方,让意识更多的源自内心而不是头脑中,那么整个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活动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他被披上了一件优雅而轻松的外衣。有一种情况是主动接受我们面前的各种情况,而我对于他的可能性颇为好奇。我们可能愿意使用工作流程方法来处理自己的各种事务,因为他值得我们这样去做。当我们心中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同时内心最深处感到满意时,这就不是你在完成这项工作,它是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此处的矛盾在于:我越是热衷于关注外部的客观世界(以及其中的万物),我就越会极力去逃避物质领域中的枪林弹雨。我在精神上越是集中精力,我对物质世界的依赖行就会越小,而我投身于物质世界的效力就会越高。我绝不容许自己自由散漫,对事情和活动中的细节不负责任。
      
      。差别在于真正的成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拥有目的。
      
      “进步是在懒惰的人寻找更简洁的方法时取得的。”
      
      2.12. 摒弃杂念,集中精力
      要是你有意识的话,那么你不可能头脑空空----你的头脑总会在关注某些事情。但是,倘若你的头脑只关注一件事情,内心深处没有精力分散或相互冲突的地方,你就会身处“自己的领域”。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所作的任何事情并不会比其他任何事情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任何事情都是同等重要的。工作与娱乐之间没有差别,紧张与放松之间没有差别。它们都是一样的。
      
      
       最重要之外的事情
      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心一意的处理手头的事情,都是出色业绩的一个标志。
       当你投入全部精力去处理一件无疑是最关键的事情时,这相对就要容易些。你可能会出于主动或被动的原因而使你这样做。你可能对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异常执着,以至于根本没有任何因素能够干扰你对这些事情的关注。或者眼前你就有一种明显的危机的征兆,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应对。
      
       当人们身处上述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情况下时,他们就不可能去关注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所有其他未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往往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情上。这里的窍门就是一直待在自己的那个区域中-----以最合适的角度,在最佳的时间内,用适量的注意力去关注最合适的事情。然后,你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创造力去关注下一个问题了。
      
       在这种状态下,你对眼前的事务既能超脱其外,又能全身投入。那说到底这就是行政人员的做事风格----露面、整合、思考、决策和指派,并且清楚的了解内在化的成果、远见和标准等。你以前无所顾忌,以后也会无所顾忌。
      
      
      ~设想一下自己在五年后取得了惊人的成功,那会是怎样的感觉?你如何将那种感受与自己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你不妨今天就试一试。
      ~你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中吗?如果不是的话,你会想什么办法让他们更趋平衡呢?
      
       “设想出先最有利的局面”就是要关注最积极的结果并全心全意的投入。“集中精力去解决中间部分”就是要实现跳跃。
      
      
       在武术中,速度和精准度是进行有效移动的关键因素。自我放松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关注。这一点在其他地方也适用吗?要是你精神紧张的话,你就无法最有效的击碎木板或砖块;或者将那些在漆黑的小巷中袭击你的人打翻在地;或者完成某次交易的谈判;或者於你的伙伴、配偶和儿子进行意义深远的谈话。你最好放松身心,了解究竟给你带来压力的是什么因素,然后消除这种压力。
      
       自我放松和关注眼前的事务,而不是反应过激或反应不足,这是一种极其精湛的技能。若想拥有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必备的。
      
       你要相信自己的流程。你要相信自己从未看到的方法,那种透过你发展演变的方法,在寻求解决方法的方式大大超出了你所设想的程度。良好的时机就是一切。你不要急于确定自己的时机,否则,你可能会错失良机。
      
       你没有时间去做什么事情----那些可能是在浪费时间的事情----但是,你清楚现在该是做的时候了?你会走在花园中吗?你会与朋友共进晚餐吗?你会让自己的团队为了一起出去逛逛而离开工作地点吗?你会与孩子一起玩激光手枪吗?你会离开画布,直到自己忍不住又想重新拿起画笔吗?
      
       放松自我。你必须投入其中,你必须放开手脚,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重新开始另一项工作。当你最不愿意放慢速度时,恐怕就是你放慢速度的时候。
      
       “长期”只是意味着要“尽快”采取更多的后续行动。
      
       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绝非昙花一现,而是随着你坚持不懈的投身於某种更高层面的过程,这种变革才会发生。将你收入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投资、每周坚持锻炼、不断於你的员工或家人交流自己的现状、每晚坐下来进行反思----这些都是你取得重大进步的法宝。
      
       动中求动,轻松自如
       在空手道中,你会很快明白一个道理:当你於某个对手进行搏击时,你千万不可停止自己的移动。当你在运动的时候,做出反应和迅速移动会容易得多,即使你需要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因为与改变方向相比,开始移动所耗费的精力要多出很多。倘若你对自己生活的任何部分都积极的投入精力,那么你要应对和完成的其他任何事情就容易多了。
      
       掌舵
       当我自己有了一种帆船时,一位年老的船长向我提了一条重要的建议:要是有人晕船,就让他来掌舵。当你感到颠簸的船体让自己恶心时,要想消除这种眩晕呕吐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紧盯着地平线。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在开车的时候会有恶心的感觉。当你实际上在驾驶着一件移动的器具时,你就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平衡。
      
       当你采用了某种方法去搜集、整理和处理自己的全部工作时,你会有更好的感觉。主要原因并不是他减轻了你的工作负担,而是因为他自然而然的让你回到司机的位置上,成为你世界的中心。
      
       很多年前,我有一位很好的高尔夫老师,他曾经说:“不要担心你的击球或落入水中的球。你只要知道,每当自己打球时,你就要击中更多的球。”这真是一条很好的建议。今年我至少比去年多击中了好几个球,这种态度让我轻松的参与到游戏中并且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另外从书中的第112页起到完是总结,也是书的精髓所在。
       一个晚上断断续续的浏览完了,还要慢慢消化~~
      
  •     这是戴维·艾伦在GTD(《尽管去做》)之后的又一力作,内容围绕GTD思想展开,在基本思路上没有变化,但是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同时更多的提出问题,而非直接给出答案,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不过这本书算是我有史以来最痛苦的几本之一,不知道是作者本身的文笔让人难以接受,还是翻译的不好,还是因为我自己最近因为一些事情状态不佳,一本200页的小书我居然看了接近一个星期!!虽然中间有几天实在没有时间去看,但是用一周时间看完200页的书实在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几乎快赶上我看《纯粹理性批判》的速度了(这本没看完,因为它比200页要多好多……)
      作者在GTD的基础上提出了53条原则,当然我觉得是53个引发我们思考的关键点更为恰当,当然它们不可能每一点都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但是我相信每一点都会引发不同的人进行思考,可以说艾伦在几年之后写出这样一本小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其中很多地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是并没有做单独的读书笔记,因为我要把手里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和文章整合到一个思维导图中去。所以在前面GTD的读书笔记导图基础上做了一部分添加和调整,发在这里。另外上次发出来很多人表示看不清楚,给出一个提供下载的链接吧,这样可以清楚一些。
      
  •   真的超脱,并非弃绝一切,而是在混乱中保持平衡。
    ==
    好!
  •   这个评论者真是很会装,
  •   谢谢你的分享。我想我会去读读这本书 :)
  •   谢谢你的分享!!!这本书看上去很乱。但是你的提炼的闪光点可以省不少功夫,多谢多谢!!!
  •   谢谢你!方便了我的阅读。
  •   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太糟糕了……有时候简直觉得译者就是中文白痴还在说梦话……
  •   现在有人在组织自行翻译
  •   正在读,同感,翻译的太糟糕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