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页数:408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一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二级上将徐培根  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  “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  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  “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  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  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  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  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  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

内容概要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本书为第9册,讲述唐朝中后期之战争,具体包括:唐玄宗征奚、契丹、突厥等之战,安史叛乱之战,唐代宗、德宗、宪宗讨藩镇各战役,以及唐末寇乱诸战役。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书籍目录

第九章 唐对外战争之四——玄宗征奚、契丹、突厥、吐蕃及突骑施之战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第三节 征奚、契丹之战第四节 征突厥之战第五节 征吐蕃之战第六节 对西突厥之征抚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附图9-307 唐玄宗征奚、契丹作战经过图附图9-308 唐玄宗征突厥毗伽形势图附图9-309 唐玄宗灭突厥作战形势图附图9-310 唐玄宗征吐蕃形势图附图9-311 高仙芝征小勃律作战经过图附图9-312 唐玄宗征奚、契丹、突厥、吐蕃、西突厥形势图第十章 安史叛乱之战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安史叛乱导因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第三节 讨安禄山父子之战一——全般作战经过第四节 讨安禄山父子之战二——河北、河南、山西及收复两京诸战役第五节 讨史思明父子之战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第七节 申 论附图9-313 安禄山叛变双方战略形势图附图9-314 李光弼、郭子仪克复河北及潼关作战形势图附图9-315 颜真卿、杲卿克复河北形势图附图9-316 史思明围攻太原形势图附图9-317 唐克复东西两京及鄴城会战形势图附图9-318 史思明寇陷东都及河阳作战形势图附图9-319 唐克服东京及史朝义败亡经过图第十一章 代宗讨藩镇之乱各战役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藩镇割据导因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第三节 仆固怀恩之乱第四节 周智光之乱第五节 河北、河南藩镇之乱第六节 乱后之政局第七节 申 论附图9-320 僕固怀恩袭太原及引回纥、吐蕃入寇长安概况图附图9-321 田承嗣举兵叛乱时河北一般形势图附图9-322 唐代宗讨田承嗣一般形势图附图9-323 唐代宗讨李灵曜及田承嗣汴州作战经过图附图9-324 田承嗣战前及战后所辖地域比较图第十二章 德宗讨藩镇之战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第二节 作战起因及作战方略第三节 作战经过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第五节 申 论附图9-325 唐讨两河及山南藩镇作战形势图附图9-326 杨朝晟破敌于七里沟作战经过图附图9-327 马燧救临洺之战经过图附图9-328 马燧破田悦洹水之战经过图附图9-329 朱滔进攻恒州作战形势图附图9-330 朱滔、王武俊反叛时大河南北及淮西一般状况图附图9-331 李晟收复京师时官军与叛军一般态势图第十三章 宪宗平定藩镇诸战役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第二节 战场形势及作战方略第三节 平定西川刘辟之战第四节 平定镇海李锜之战第五节 讨成德王承宗之战第六节 李绛不战取魏博第七节 平定淮西吴元济之战第八节 再讨成德王承宗之战第九节 平定淄青李师道之战第十节 战后之政局第十一节 申 论附图9-332 高崇文平西川作战经过图附图9-333 唐宪宗平浙西作战经过图附图9-334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一般形势图附图9-335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般形势图附图9-336 唐宪宗再讨王承宗作战经过图附图9-337 唐宪宗讨李师道一般形势图第十四章 唐末寇乱诸战役第一节 寇乱前一般形势第二节 战地形势及作战方略第三节 浙东裘甫之乱第四节 庞勋之乱第五节 王仙芝黄巢之乱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第七节 申 论附图9-338 浙东袭甫之乱作战经过图附图9-339 庞勋叛乱作战经过图附图9-340 王仙芝之乱流窜经过图附图9-341 黄巢之乱流窜经过图附图9-342 黄巢围陈州及其灭亡经过图

章节摘录

  第十章 安史叛乱之战  一、安禄山之兴灭: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于范阳,十一月陷东京,明年正月禄山称燕帝,六月陷西京,玄宗奔蜀。至德二载(757年)正月,禄山为其子庆绪所弑。九月肃宗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明年(乾元元年)八月,郭子仪等九节度围安庆绪于邺,乾元二年三月九节度兵溃。安庆绪亦为史思明所杀,安氏之燕遂灭。  二、常山及潼关之战:天宝十四载十二月,颜杲卿起兵常山,明年正月为史思明所破灭。二月李光弼克复常山,四月与郭子仪大破思明于九门,五月又大破之于嘉山。安禄山势蹙。六月哥舒翰为崔乾祐大败于灵宝,遂失潼关,西京相继陷没,李、郭自常山退保太原。  三、雍丘睢阳之战:天宝十四载二月,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十二月巡以后方援绝退守宁陵,遂与许远守睢阳。至至德二载十月,睢阳城始陷,张巡死之,竟屏障江淮之功。  四、南阳之战:至德元载四月,鲁炅自叶县退守南阳,为田承嗣武令珣等所围攻,明年五月退守襄阳,竟屏障江汉之功。  五、太原之战: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史思明围攻太原,李光弼拒之。至二月史思明以屡攻不下,解围走。光弼完成屏障灵武复兴基地之功。  六、史思明之兴灭: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史思明复陷东京,自称燕帝。上元二年(761年)二月,史思明破李光弼于邙山,遂举军西向长安。三月,思明为其子朝义所弑。明年十月,代宗克复东京。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败死,史燕灭。安史之乱,共历九年。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安史叛乱导因  一、开元天宝间之政治  唐代自武韦之变以来,已将唐太宗所建开明严肃而强健之政治风纪,破坏无遗。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到睿宗先天元年(712年)之九年间,君主无能,群小争权,韦后干政,宫廷间阴谋斗争无已,朝廷上下士无廉耻,吏治紊乱,虽然尚有前朝之军事外交雄厚实力,及国内安定之社会经济,得以维系其国运于一时,但险象环生之状况早已存在,故忧国之士,中心如焚。唐玄宗隆基把握此一际会,纠集志士,用非常手段,诛除诸韦,取得政权。即位之初,方当英年,在内政方面,任用贤能,励精图治,革除前朝积弊。在外交方面,任命贤将精兵,破降东西突厥,击败吐蕃,缘边疆地区,设置掌握重兵为镇守之十节度使。在学术方面,尊扬儒术,修订五礼,搜求遗书,编修典录,优礼儒臣。在经济方面,勤政务本,崇尚俭朴,禁止租赋以外聚敛及佛道营造,遂使全国物价低廉,民生富裕,牲畜孳繁。在司法方面,政先仁恕,不幸边功,法行自近,不罪逆鳞,不避忌讳,宦竖不准干预政事,戚属不得事于台省,囚必自录,斩必亲批,因致罪囚减少,史称之为开元之治。  《旧唐书?玄宗纪》论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刑典,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黜前朝徼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宛嫔,明其教也;赐酺赏而放娃淫,惧其荒也;叙友于而敦骨肉,厚其俗也;蒐兵而责师,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日闻于献纳,长辔远驶,志在于升平,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此虽然不免于溢美,而其国内安定康乐,亦常见诸当时诗人词咏,则其近于事实,即可概见。  但至开元二十年(732年),情形为之一变。此时玄宗年届五十,少年锐发之气已衰,深自抑制之律亦弛,自以为大功已成,当图懈逸,于是不仅喜于燕乐,且幻想登神仙之路,因而日疏君子,亲近小人。及至天宝元年(742年)以后,遂一反其开元之政,外廷重任“口蜜腹剑”之李林甫;内廷重信“阴巧宦官”之高力士。玄宗则日事声色,不理朝政,骄奢淫逸,于是造成“奴才当权,政治糜烂”局面。  二、高力士与李林甫事略  高力士于武后时为宦者,以强悟给事左右,中人高延福养以为子,故冒姓高。玄宗在藩,力士倾心附结之,既平韦氏,擢为宛中给事。后诛萧(至忠)岑(羲)有功,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于是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即专决。玄宗以其诚谨,又阴巧可意,常谓:“力士当上,我寝乃安!”以是朝臣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边将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虽以才宠进,然皆厚结力士,以取将相。太子瑛被废,李林甫欲以寿王瑁为太子,玄宗以肃宗居长,意犹未决。居常忽忽不食。力士曰:“大家(中人对帝之称谓)不食,亦膳馐不具耶?”玄宗曰:“尔我家老奴,揣我何为而然?”力士曰:“嗣君未定耶?推长而立,孰敢争?”玄宗曰:“尔言是也。”储位遂定。故肃宗在东宫,乃兄事力士;其他王、公主均呼之为翁;其亲友尊之“二老爹”;大臣皆呼之为将军而不称公公。天宝初(742年以后数年),玄宗斋于大同殿,力士侍。玄宗问之曰:“我不出长安且十年,海内无事,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李林甫若何?”力士对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议者?”玄宗不悦,力士顿首,自陈心狂,易语谬,当死,玄宗意有醒悟,为之置酒压惊,左右呼万岁。由是还内宅,不敢深言天下事。又常奉诏为监军,足未出宫门,而以军功加职为骠骑大将军,封渤海公。(见《新唐书》卷二○七《高力士传》)  玄宗初宠爱杨皇后,继宠爱武惠妃,及杨、武相继去世,环顾左右,无可意者,常郁郁寡欢。高力士善揣其意,乃奉命潜意访求,访得皇子寿王瑁之妃杨氏貌美,先令自乞出家为女冠,号太真,然后纳入宫中,封为贵妃。以杨贵妃美慧绝伦,通晓音律,解人意,倍受荣宠,爱屋及乌,乃封其从兄杨铦、杨锜为高官,封其大姊为韩国夫人,二姊为虢国夫人,三姊为秦国夫人,皆赐第京师,并时时出入宫禁,通家往还。杨贵妃从祖兄杨钊,以擅樗蒲戏入侍,更得玄宗欢心,派充度支郎中侍御史,转加御史大夫兼京兆尹,赐名国忠(钊以图谶有金刀,请改之也)。于是杨家势力,倾动天下,皆高力士为其因也。杨国忠权势已成,遂继李林甫为相。  李林甫小字哥奴,性矫辩有机智,喜怒不形于外,城府深密,擅以甘言啗人,人称“口蜜腹剑”,以其内心凶险狠毒阴柔自私,不顾道义,亦呼为“李猫”。其为吏部侍郎时,知武惠妃宠倾后宫,正欲使寿王夺储君位,乃因中人传语,如为相当护寿王为万岁。武惠妃心德之,遂百计使之升迁,卒为相。李林甫虽用毒计害死太子与鄂王光王,而寿王仍未得立为太子,武惠妃死去,其谋因而改图。  李林甫既得志,乃垄断政权,残害异己,被其倾轧诛夷者有几百家,使贤能远避,庸碌者保身,正气吞声,内外侧目。唐时讲求出将入相之制,开元中(713年~741年),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皆以外镇都护使入为宰相。李林甫惧有儒臣以方略立边功而夺其相位,乃专选胡人不知书者为节度使,用杜边将入相之路。因乃奏言曰:“文臣为将,怯当石矢,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结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玄宗悦而从之。乃锐意提拔胡人。安禄山亦以胡人为将,升之为平卢(今热河朝阳,天宝元年建置)兵马使、平卢节度使,又特加优厚宠赐与怀柔,使兼范阳(今北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更使之兼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进拜东平郡王。其他如高丽人高仙芝,突厥人哥舒翰等皆胡虏,无入为相资格,林甫皆栽培之为边将,以求制衡。林甫每与禄山语,必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禄山知林甫狡猾逾己,心畏之,与言事常于盛冬汗沾衣。林甫引与坐于中书厅,抚以温语,自解披袍以覆之,禄山忻荷,言无不尽,谓林甫为十郎。既归范阳,留其将刘骆谷在长安,每有使还,必问十郎有何动静,有何言语,得十郎有美言,则喜;或云:“闻十郎言:语安大夫,须好检校。”禄山即反手据床曰:“噫嘻!我死矣!”林甫自恃多才,能使禄山畏惧,因而不以禄山为意,所以未尝构陷之。禄山虽蓄有逆谋,因畏忌林甫亦不敢稍露。(见《新唐书》卷二二三《李林甫传》)  玄宗晚年既安于逸乐,悉委政于林甫。林甫自恃有能,如能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为巩固其宠,乃设法杜绝言路,掩蔽圣明,以成其奸。于是发挥其狡诈本性,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为确保其权位,不惜屡兴大狱,诛逐贤良,以张其势。因而自皇太子以下,皆畏之如蛇蝎,朝政坏乱已极,安禄山造反实力,即在此种状况下养成。林甫为相凡十九年,取得“太平宰相”之名以死,唯已养成大乱,终于成为“大奸”。  三、杨国忠与安禄山事略  杨国忠不学无行为宗党所鄙而从军于蜀。剑南节度使鲜于仲欲树内援,闻杨贵妃兄弟姊妹有宠,乃资国忠入都活动。以善樗蒲之戏,得玄宗赏识,命与诸杨出入禁中为外戚。踪判度支,一岁领十五使,加授御卿史大夫权京兆尹。善以承玄宗意旨,遂为诸杨之领袖。朝臣中见杨国忠恩遇浸深,多争附之,李林甫以国忠有才,且贵妃之族,故善遇之。后见国忠贵逾己,乃奏请出为剑南节度使。  杨国忠将赴剑南,向玄宗哭诉为林甫所害。玄宗曰:“卿暂到蜀区处军事,朕屈指待卿,还当入相。”林甫闻之,遂忧懑成疾。玄宗即遣使召国忠还都为相,兼文部(吏部改称)尚书。国忠为人强辨,而轻躁无畏仪,既为相,裁决机务,果敢不疑。攘袂挖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慴。凡领四十余使衔,权倾天下。但陕西进士张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国忠常以事与安禄山不合作,安禄山亦极轻视之。国忠既为相,深知安禄山不附己,因言禄山必反。又厚结于哥舒翰、高仙芝等,共同排挤禄山。(见《新唐书》卷二○六《杨国忠传》)  安禄山本营州(今热河朝阳南)杂胡,初名阿荦山,胡语战斗之意,母阿史德为女巫,居突厥中,后再嫁番目安延偃,荦山随至安家,因冒姓安,改名禄山。嗣因部落离散,禄山乃与安氏子思顺逃至幽州,初为互市牙郎(犹今翻译官),寻投于张守珪麾下。禄山性狡黠,善揣人情,与同里人史窣干(后改名为史思明)皆勇敢善战,故每随军出征,必建捕俘功,积功得为守捉使,又升讨击使。张守珪遣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破。依律不听约束当正法。禄山临刑大呼曰:“公欲灭奚、契丹,奈何杀壮士?”守珪亦惜其骁勇,欲活之,乃械送京师。右丞相张九龄批曰:“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宛嫔,军法如山,何容瞻徇,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及玄宗亲按囚,见禄山状貌魁梧,不忍加诛,竟下诏特赦。九龄争之曰:“失律丧师,不可不诛,且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患!”玄宗曰:“卿勿以王夷甫(衍)识石勒,枉害忠良。”李林甫因此排斥九龄,劝玄宗加恩胡将,故玄宗仍令禄山回幽州,听范阳节度使张守珪调遣。禄山感守珪恩,格外效力,守珪因认为养子,累擢至副将,旋又荐为平卢兵马使。(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  时幽州将赵堪及白真陀罗,欲报私怨,而伪传节度使张守珪命,使平卢节度使乌知义邀击叛奚余党。知义出兵先胜后败,守珪袒庇之,讳败为功。会中使牛仙童奉命往察,守珪重赂仙童,归罪白真陀罗,逼令自尽。仙童归报,未分肥给众宦官,遂被揭发隐情。玄宗杖毙仙童,贬守珪为括州刺史,守珪病死于途,乌知义亦夺官。玄宗乃用安禄山为平卢军使,兼营州都督。至天宝元年(742年)又升为平卢节度使。  御史中丞张利贞采访河北,安禄山百计谀媚,兼多馈赂。利贞还朝,盛称禄山才能。李林甫猜忌儒将,因劝玄宗信任禄山,禄山亦阴结林甫,以固兵权。天宝二年春正月,安禄山入朝,玄宗宠待甚厚,谒见时,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馆。”玄宗以之憨直诚笃,从之。(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  禄山还镇,河北黜陟使席建信称其公直,李林甫、裴宽亦称誉其美。玄宗因于天宝三年(744年)使兼范阳节度使。禄山权力日盛,且知朝中大臣可以谀媚收买,天子可以欺骗瞒蔽,乃为邀功固宠计,以兵出袭已降之同罗、奚、契丹各部落,多事杀戮,露布告捷,然后启节入朝,以观察朝廷反应。天宝四年(745年)九月,禄山入长安,玄宗召见,因奏曰:“臣生长番戎,仰蒙恩典,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许国,聊报皇恩!”玄宗大喜。会太子入侍,玄宗令禄山拜太子,禄山不肯即拜,乃佯问左右内监曰:“太子何官?”玄宗笑谓之曰:“朕百年后,当将帝位付托,所以叫皇太子。”禄山谢罪曰:“臣愚,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乃向太子叩拜。玄宗以为朴诚,大加赞美。即留禄山赐宴,禄山进献白鹦鹉二集,因谎奏曰:“臣讨契丹,过北平郡(治在今热河平泉),梦先朝名将李靖、李向臣求食,臣因建庙设祭,荐享之日,庙梁产芝,此鸟自空飞至不去,臣以为祥,养以上献。”玄宗见鸟修洁,以赐于杨贵妃。(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  安禄山体肥,大腹鼓出,状厥滑稽,但应对敏给,离以诙谐,似极痴直憨愚。玄宗欲博杨贵妃一笑,乃召之入宫,令拜见贵妃。禄山见玄宗与妃并坐,乃先拜贵妃。玄宗问是何礼,禄山故慌转拜曰:“胡俗不知礼数,向先母后父,臣依习惯,遂忘天朝礼仪。”玄宗转向妃曰:“即此可见诚朴。”乃戏指禄山曰:“此胡腹中安所有?其大乃尔。”禄山对曰:“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玄宗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使禄山位于御座东间,设金鸡帐榻上。又命杨铦姊弟皆与禄山叙兄弟。禄山欲时常出入宫禁,乃请为贵妃儿。玄宗皆许之,又封拜为御史大夫。年余方令回镇。天宝九年(750年)五月,赐爵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八月又使之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安禄山请入朝谢恩,玄宗命为之起第于昭应,使杨国忠兄弟姊妹皆往迎。玄宗偕贵妃至望春宫以待。禄山至先献俘,并献所铸钞样千缗而回。翌年春复入朝,玄宗为起第于亲仁坊,敕命但穷壮丽,不限财力,令中使监工曰:“胡眼大,勿令笑我。”禄山至新第,置酒庆生辰,尘敕宰相至第为贺。后三日,杨贵妃私召安禄山入宫中,以预制大襁褓裹其身,令宫女十余人舆舁以见玄宗,谓之“洗三”,玄宗因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使更兼领河东节度使,遂统领边疆国防线三大镇之重兵。其数几达当时全国边兵百分之四十。  安禄山数入朝,看清朝廷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不仅高官厚禄可买,计天下亦可取,遂由轻视之心而启叛逆之意,因而私下准备实力,决心造反。(以上见《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及《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十二》)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参看附图9-313)  一、安禄山所控三镇之形势  唐贞观时(627年~649年),分中原为十道;开元时(713年~741年)分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辖二十至七十余州。为控制归附中国各边疆地区民族,及防御四夷之作乱,于中原缘边地带,多设置都护府及都督府。此都护府及都督府因四夷降叛,时有增废,至唐玄宗开元间,乃改为十节度使。盛唐时诸道辖区,及节度使节制区等,已详本卷第一章 。  安禄山官职,既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有十八万四千兵马。又兼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御史大夫、左仆射等职。河北道全道大小官员,无不归其统辖。且爵封东平郡王,可谓权倾中外矣。  平卢节度使驻在营州(今热河省朝阳县南),乃商、周、孤竹国地,燕、秦、汉辽西郡地。晋以后营州刺史治此,咸康七年(341年),慕容皝建都于此,号为龙城。至隋,复置营州。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丽驻跸于此,奚酋长可度请降,因置饶乐都督府于今热河省赤峰县之西北西辽河南岸上。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为契丹李尽忠所陷,州移治渔阳(今河北省密云县)。开元四年(716年),契丹、奚皆内附,复移回营州旧治,兼置平卢军于城内。开元八年(720年)营州都督许钦澹出讨契丹,兵败退至渝关,十年(722年)乌知义、安禄山进攻契丹,再复还于旧治。天宝初改为柳城郡,寻置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仍镇于此。此地控制辽东辽西锁钥,屏藩燕蓟,襟带河东。昔慕容令言于其父垂曰:“守龙城以内抚燕代,外怀群夷……足以自保。”盖以当地具有攻守形势而言。唐时其地辖有营、平等州外,并辖有都督府五,靺鞨州三,降胡州一,奚州二,契丹州六,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物产富饶,向为东北国防上之重镇,安禄山拥此土,用斯民,遂产生其化家为国之念。  范阳节度使驻在幽州(今北平市),乃春秋燕国都城所在,汉为广阳郡,后汉幽州治,慕容隽尝都此,唐睿宗景云元年(713年)置幽州节度大使,天宝初为范阳郡,设范阳节度使统横海等十余军。地居天下之脊,控关山峻险,号称天府。召公初封于此,享祚八百余年,辟国千余里,自汉以后,皆为北方巨镇。光武资其兵力光复汉祚,慕容隽据此遂兼河北。辖有幽州附近十余州外,并辖有都督府二,奚州八,契丹州十一,降胡州一。物产人力更富于平卢,安禄山先有平卢,继有范阳,遂如虎添翼,不可再制。  河东节度使治在太原(今山西太原),乃古并州所在,春秋晋阳,秦、汉太原郡,西临黄河,东依太行,北控雁门、云中以襟带燕、代,南屏关中,自古为御北狄匈奴突厥之北防重镇,亦为自长安通往燕、代要道,安禄山拥有此要道,出兵南向,即可以直抵长安。  唐以安禄山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是将河北道地面之二十五州悉隶其采访处置之下。按唐河北道,乃古幽、冀二州地,东至海,西至太行山,南至怀(今河南省沁阳县)、卫(今河南省汲县)、相(今河南省安阳县)、博(今山东省耶城县)、德(今山东省德县),北至营(治今热河省朝阳县南),以及饶乐都督府(在今热河省赤峰西北潢河石桥南)、松漠都督府(在今热河省围场县)、安东都护府(在今安东省安东县)、黑水都督府(在今黑龙江)、渤海都督府(在今沈阳)、奉诚都督府(在今热河省隆化县)、安静都督府(在今吉林永吉),更有顺、瑞、佑、化、长、开、宁、抚、安及突厥、靺鞨、降胡等州皆在营州北;有鲜、崇(黎)、顺化、归义、归德、弱水、初黎、洛瑰、太鲁、渴野十奚州皆在渔阳北(今热河省西南部);有玄、威、昌、师、带、归顺、沃、信、青山、峭落、无逢、羽陵、白连、徒河、万丹、匹黎、赤山十七契丹州皆在奚州以北(今热河省北部及蒙古南部);又有檀州降胡安置州一皆统于营州都督。再益之以河东道,是安禄山实有唐朝五分之一国土矣。  二、长安方面之情势  唐玄宗既以河北道、河东道交付安禄山管辖,所余十三道中河西陇右道,日与吐蕃交战中,亦占去唐朝一部兵力,正在自顾不暇,不能还救中原。剑南道亦正与吐蕃、南诏交战中,又占去唐朝一部兵力且是本身待援。关内道之朔方有回纥时为边患。唐朝重兵皆用在北方,不与回纥等言和,便不能转用兵力。而岭南道远隔在岭南,正用实力在经略中,尚不能调用其力以回顾中原,其与镇西、北庭,同样需要中原及时给以援助。故在天宝十年(751年)左右,唐朝所有平靖地面,为京畿道(长安附近二府三州),都畿道(洛阳附近一府三州),河南道(汴州附近二十六州),山南东道(江陵附近一府十五州),山南西道(南郑附近一府十六州),淮南道(扬州一带十四州),江南东道(一府,镇江等十九州),江南西道(宣城等二十一州),黔中道(黔州等十四州)九道,共有六府一百三十州而已。且以国内承平日久,武备废弛,而玄宗又已春秋高,颇内惧。朝廷政治混乱,自天子以下王公大臣皆奢靡逸乐,已不振作。故一经安禄山举兵南下,即如破竹之势。其他玄宗时代国防军事诸状况已详本卷第一及八、九等章。  三、各主要战场之地理形势  河北形势,东滨海,南控三齐,西阻太行,北届沙漠,唐国防上重要之道也。此次河北战役,北常山、博陵、井陉、河间、信都五地之得失为最重要。  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博陵(今定县):常山地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行动摇,北出则范阳(今北平)震慑。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今河南滑县),道梁宋(今商丘、开封),如建瓴水于高屋,骋驷马于中逵也。盖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郭子仪李光弼与史思明之所以竭力争夺此地者,即以此故。  其西有井陉之险。关在获鹿县西十里,山西平定县东九十里,亦曰土门关。太行八陉之一。山势自西南而东北,层峦叠岭,参差环列,方数百里,井陉关在焉。此关为河北、河东两道交通之咽喉,故安禄山过博陵,即遣兵塞井陉之口,盖以掩护常山博陵,亦即其河北后方交通线之侧背也。秦始皇遣王翦攻赵,先下井陉而赵亡,汉高祖遣韩信攻赵,井陉一战而赵灭。其地之重要如此。  博陵形势,重山西峙,群川东汇,川陆流通,连络表里。凭镇冀(今正定、冀县)之肩背,控范阳之肘腋。关山峻阻,西足以临云代(今山西大同等地),东可以兼瀛海(今河间沧县等地),河北之雄郡也。是以史思明每于常山战败,即退守此地,以图后举者以此。  河间(河北今县)、信都(今冀县):河间北拱范阳,南临青济(今山东益都、济南),水陆冲要,饷道所经。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盖其境内陂泽沃衍,宜于耕植,且滨沧海,盐鹾之利,军府所资。又舟车通利,四方供亿,皆取给之,为河北经济战略之重地也。信都地据河北之中,川原饶衍,控带燕齐。盖其东近瀛海,则资储可充,南临河济,则折冲易达,亦为河北战略重地也。  河东形势,东据太行,南通怀、孟(今河南沁阳、孟津),西薄于河,北边沙漠,亦唐国防上重要之道也。此次河东战役,以太原、河东(郡治今永济)为主。  太原:此地为唐初开国之基业,素被重视,当时称为北京。其地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东阻太行、恒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今太岳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今雁门关),所讲四塞之地,用兵之要区也。故此地与范阳、灵武,同为唐北方国防之中心,亦为东西两京之扞卫。郭子仪李光弼据守太原,东出井陉则足以制河北,入守则可以卫关中与朔方(治灵武——宁夏今县)。  河东郡:此地背负关陕(潼关陕县),南阻大河,北连汾晋(今临汾),西渡同华(今大荔、华县),与关中为表里,为控据关河、山川要会之地。自古天下有事争雄于河山之会(关中)者,未有不以河东为咽喉者也。其西有蒲津关,在黄河西岸。玄宗开元十九年,于蒲津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以维浮梁。唐据潼关陕县以拒安禄山,即以河东郡为掎角。郭子仪欲取关陕,进控两京,即先谋取此地,其重要可见。  河南形势:唐之河南道,北自旧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东北流,经汲县滑县转而东向,历介山东省聊城县南商河出海)以南,包有今山东全省,河南省东部,安徽北江苏北各一部。当时抗拒安禄山,以卫江淮者,有三要地,即:雍丘(今河南杞县),睢阳(今商丘),颍川(今许昌)是也。  雍丘睢阳:地界梁宋(今开封商丘)之中,据汴河之会,土田平衍,舟车络绎,河南道一交通枢纽,睢阳之前进据点也。睢阳据江淮之上游,为汴(开封)洛(阳)之后劲。盖其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舟车之所会,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睢阳为腰膂之地者。张巡许远,力守睢阳,以抗贼锋。贼围益急,或议弃城东走。巡、远曰:“睢阳者,江淮之保障。若弃之,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当时论者,谓睢阳坚守,既足以挫贼之锋,使不敢席卷东下,又即以分贼之势,使不得并力西侵。江淮得以富庶全力,赡给(各路)诸军。贼旋荡覆,张许之功,于是乎伟矣。(张、许言见《新唐书》卷一九二《张巡传》)  颍川:地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古之论曰:“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今汜水县),不乏山谿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亦形胜之区矣。”唐朝当时,一再坚守此地,与雍丘睢阳为掎角,以拒贼锋。  其次,与河南为掎角,以拒贼锋者,又有南阳(治今河南邓县)。当安禄山下陈留(今开封)之后,唐即遣南阳节度使鲁炅自南阳驰守叶北之滍水(今沙河)之南岸,保此豫西山麓之险,与颍川、雍丘为掎角之势。及鲁炅败,退守南阳,苦战经年,江汉赖以保存。盖南阳南蔽荆襄,北控汝洛,古称邓林之险。其地西控商洛(今陕西东南部之地),南当荆襄,山高水深,舟车辏泊,有陆海之称。当时唐赖江淮租赋以支持长期大战,荆襄即为其运道必经之地也。  关中形势:安禄山既陷洛阳,唐即恃陕与潼关之险以拒贼锋。陕地之要,内屏关中,外维河洛,履崤坂而戴华山,负大河而肘函谷,所谓崤函之固是也。其地南倚山原,北临大河,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在潼关)通称函谷,号为天险。哥舒翰在此地战败,玄宗即弃长安西奔,关中立成崩溃之状,即因失此险要之屏障也。  四、战略指导(参看附图9-313)  安史方面:安禄山叛乱之前,先则以贡献得宠于玄宗,凡朝廷使者,亦无不以财帛笼络之。继则求为杨贵妃养儿,以取信及控制玄宗,如是虽宰相杨国忠恶之,亦无可奈何矣。  既为三边节度使,乃自行伍之间破格拔擢能战之士,如史思明、孙孝哲、何千年、李归仁、田承嗣、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安太清、高邈、阿史那承庆等,故留为尽死力。又以恩抚纳奚、契丹降众,及求为监牧使,尽选良马以为己有,故其兵强。又极力罗致人才,如高邈劝禄山取朔方将李光弼为左司马,未纳。既而悔之,忧见颜色。久而曰:“史思明可当之。”可知其对于用兵人物,筹思甚密。又其于陷两京后,罗致唐之朝士亦甚众。  至其进军方略,高邈为谋,“声言进生口(献马),直取洛阳,无杀太原留守杨光翙,则天下当未有知者”以袭取两京,则天下可定。何千年献谋,则“令高秀岩以兵三万出振武(乾元初分朔方节度置振武军节度镇今绥远和林格尔县)下朔方(镇今宁夏灵武),诱诸蕃取盐、夏、鄜、坊(今绥南陕北地区)。使李归仁、张通儒,以兵二万道云中(今山西大同),取太原,团弩士万五千人,入蒲关(今陕西平民县黄河岸上),以动关中。劝禄山自将兵五万,道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南),取洛阳。使蔡希德、贾循以兵二万绝海,收淄、青(今山东临淄、益都),以摇江淮。则天下无事矣”。此两项进军计划,前者因被唐河南尹达奚珣疑其有变,奏于朝廷,而未收效。后者显因兵力过于分散,而未为安禄山所采用。禄山所用之战略指导,其概要约如次述:(以上见《新唐书?安禄山传》)  (一)使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后方基地范阳。平卢则使吕知诲守之;河东节度使区,使高秀岩在大同(今山西朔县东)采守势,以监视太原之唐军。  (二)命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征团练兵守博平(今山东聊城县)至平原一带之河津,固河防,以掩护永济渠(隋炀帝所开,见上卷)运河之漕运补给水道(颜真卿反正,出其意外)。  (三)以刘道玄为海运使,使镇景城(今河北交河县东北),利用永济渠,漕运甲仗器械,以支援前线军之作战。  (四)集中全军之主力十余万,以疾风迅雷之势南下,至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即征五郡团练兵使颜杲卿镇守之,并遣将塞井陉之口,以阻唐军自太原威胁其侧背及后方交通线(颜杲卿反正,出其意外)。  (五)主力军攻陷陈留(今河南开封)后,使李庭征附近地区之兵留镇之。主力仍集中以向东京——洛阳。  (六)既陷洛阳,一面分兵陈留,以向江淮及江汉,以断绝唐朝廷粮食及财帛之来源,逼使其无力支持持久战,一面准备继续西进,以取西京——长安。  唐朝方面:由于玄宗之执迷不悟,根本无防叛之预定战略,直至安禄山将何千年袭擒北京留守杨光翙,而且杀之于博陵(今河北蠡县)之南之后,始知禄山确已叛变。幸玄宗究为一英武之主,即作初期之部署:  (一)遣将守太原,并使郭子仪、李光弼将朔方军出井陉复常山,以断安禄山之后。  (二)使程千里在河东郡募兵,进屯上党(治今山西长治县),守太行之塞,使相机进胁邯郸、安阳及怀(今沁阳县),以制禄山之侧背。  (三)使封常清虎牢(今河南汜水县)洛阳,高仙芝守陕(今河南陕县),以阻禄山之西进。后二人已败,又急使哥舒翰守潼关。  (四)遣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驰守陈留(今河南开封),各郡置防御使。旋陈留陷,又遣虢王巨出武关,东驰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以指挥河南诸军,保障江淮(此地区是唐财政经济惟一命脉),并与平原(今山东陵县)颜真卿协力,胁制禄山之东侧背。相机进攻魏(今河北大名县)、邺(今河南安阳县)、滑(河南今县),以断禄山之后(以上(一)(二)(四)三项部署,形成安禄山后方交通线严重之威胁)。  (五)以鲁炅为南阳(今河南邓县)节度使,进守叶(河南今县)北之滍水(今沙河),与河南之颍川(今许昌),成掎角之势,以屏障江汉,确保江淮财赋之补给线路,并以掩护武关之险要。  由于以上战略部署之成功,及李光弼、郭子仪,相继出井陉,克复颜杲卿所据守之常山,与史思明于九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嘉山(今曲阳县境)两次会战,予思明以惨重打击,逼使安禄山整个军事形势为之动摇,遂欲同时使哥舒翰自潼关反攻,期将安禄山之叛军,一举而摧毁击灭之。不料潼关之战失败,弃西京而奔蜀,乃作第二期之战略部署,其事另详于第三节 。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战争史》由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钱穆、王云五、陶希圣等史学大家倾力襄助,一部空前权威的中国古代战争通史,两岸军方分发军中将校阅读的第一读本,16年编纂,5年修订,18巨册,500万言,800幅地图,中国现代史上顶尖军事专家和史学名家的集大成之作!  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  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  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  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  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  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  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  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  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很不错的一个系列书籍
  •   好书的确是好书。
  •   绝对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