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社会  作者:杜尚侠  页数:204  
Tag标签:无  

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什么把阴历九月九日叫做重阳呢?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插菊花、吃重阳糕、佩带茱萸、放风筝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还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各地还把重阳节衍化为“登山节”、“菊花节”、“茱萸节”、“野餐节”、“女儿节”等等。这些叫法,均由节日的活动内容或主题而得名。岁时节日,大都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最后形成具有某种特定活动内容的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它不仅记载着古代人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百日之劳,一日之乐”,节日打破了日常生产劳动的平庸单调,点缀着沉重冗长的世俗生活,有效地调和了人们内心的紧张状态,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平衡与稳定。重阳节究竟起源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重阳节的个别节俗在先秦时期已经初露端倪,至东汉时期正式产生。它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首先,从天候上看,古代先民确定了天文点上的冬至和夏至之后,就要选择两个节气之间的中间点,于是,上巳节和下巳节就出现了,最后定格在三月三和九月九。另外,我国古代先民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大火星退隐了,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使将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以为邪祟将与之俱来,因而产生辟邪的要求,并将它在重阳节俗中体现了出来。其次,从物候上看,农历九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事已毕,农民需要庆丰收。《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尽管史料阙如,但我们仍然可以断定:先秦时流传已久的各种九月丰年庆祝活动,到东汉时有了一个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实现了节日化。再次,从气候上看,九月天清气朗,气候干燥。由于东汉时道教产生,各种神秘观念、仪式、传说和古老风俗的羼入,对九月九日的气候便有了新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们以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得越多,登临高处自然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由此产生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从主观上讲,登高原是为了求仙和升天,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求仙、升天便转为祈寿。这成了传统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主题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人们认为九月天气由暖转寒,容易发生时疫。由于当时科学水平较低,误以为是冥冥中存在的鬼魅邪祟势力所致,因而产生了以桓景学道的传说为代表的避邪趋吉的要求,从而登高和佩插茱萸就成为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日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内涵也产生着质的飞跃与升华,派生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他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句名作,至今仍被人们争相传诵。可是,近代以来,重阳节却步入了衰落期,尤其是经过上世纪70年代以前“左”倾思潮的冲击,许多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被当作“四旧”,遭到了无理的扫荡,使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仅成为辞典上的一个历史名词。但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又焕发了青春,进入了复兴期,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深厚,发掘、整理、弘扬其优秀的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笔者不揣浅陋,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以飨读者,并请大家有所指正。

内容概要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

作者简介

  杜尚侠,男,1938年生,辽宁省兴城市人,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高级教师。历任教师、编剧、中学校长等职。辽宁省历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奉系军阀研究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如《试论郭松龄反奉的性质》、《论渤海与日本的通聘》、《满族文学艺术浅谈》等。出版著作:《辽宁地方史》(辽宁教育出版社)、《张作霖常沉浮录》(延边大学出版社)、《辽海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中华书局)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重阳的由来 重阳的含义 重阳的溯源 重阳的传说第二章 重阳的历史 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鼎盛期——唐宋时期 延续期——元明清时期 衰落期——近代时期第三章 重阳的寄托 求寿 辟邪 寻根 尝新 辞青第四章 重阳的习俗 登高野宴 把酒赏菊 佩插茱萸 重阳食糕 纸鸢飞天 重阳杂俗第五章 重阳的文学 重阳诗 重阳词 重阳曲 重阳典故 重阳趣联 重阳歌谣 小说戏剧中的重阳第六章 重阳话敬老 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龄化社会问题 重阳“敬老日”

章节摘录

插图: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什么把阴历九月九日叫做重阳呢?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插菊花、吃重阳糕、佩带茱萸、放风筝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还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各地还把重阳节衍化为“登山节”、“菊花节”、“茱萸节”、“野餐节”、“女儿节”等等。这些叫法,均由节日的活动内容或主题而得名。岁时节日,大都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最后形成具有某种特定活动内容的时日。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它不仅记载着古代人民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显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百日之劳,一日之乐”,节日打破了日常生产劳动的平庸单调,点缀着沉重冗长的世俗生活,有效地调和了人们内心的紧张状态,维系着整个社会的平衡与稳定。重阳节究竟起源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重阳节的个别节俗在先秦时期已经初露端倪,至东汉时期正式产生。它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首先,从天候上看,古代先民确定了天文点上的冬至和夏至之后,就要选择两个节气之间的中间点,于是,上巳节和下巳节就出现了,最后定格在三月三和九月九。另外,我国古代先民把大火星看做火神的化身。到了九月,大火星退隐了,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和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使将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以为邪祟将与之俱来,因而产生辟邪的要求,并将它在重阳节俗中体现了出来。其次,从物候上看,农历九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事已毕,农民需要庆丰收。《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尽管史料阙如,但我们仍然可以断定:先秦时流传已久的各种九月丰年庆祝活动,到东汉时有了一个固定的日期——九月九,因而实现了节日化。再次,从气候上看,九月天清气朗,气候干燥。由于东汉时道教产生,各种神秘观念、仪式、传说和古老风俗的羼入,对九月九日的气候便有了新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们以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得越多,登临高处自然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由此产生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从主观上讲,登高原是为了求仙和升天,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于是求仙、升天便转为祈寿。这成了传统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主题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人们认为九月天气由暖转寒,容易发生时疫。由于当时科学水平较低,误以为是冥冥中存在的鬼魅邪祟势力所致,因而产生了以桓景学道的传说为代表的避邪趋吉的要求,从而登高和佩插茱萸就成为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日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内涵也产生着质的飞跃与升华,派生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他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句名作,至今仍被人们争相传诵。可是,近代以来,重阳节却步入了衰落期,尤其是经过上世纪70年代以前“左”倾思潮的冲击,许多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被当作“四旧”,遭到了无理的扫荡,使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仅成为辞典上的一个历史名词。但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又焕发了青春,进入了复兴期,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深厚,发掘、整理、弘扬其优秀的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笔者不揣浅陋,在介绍重阳习俗的同时,力图揭示重阳文化的底蕴,以飨读者,并请大家有所指正。

编辑推荐

《重阳节》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阳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尊老、思乡、团圆。好书,物有所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