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与共建和谐世界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傅治平  

前言

考察“和谐”词源,似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有的概念。但是。以之定性一个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了这个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保留了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的精粹,其内涵和外延也更为丰富。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而是社会全方位的和谐,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重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考究《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有心人会发现,其中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不仅是党内重大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也是我们党几十年执政历程中首次提出。从这个概念的提出,人们似乎可以觉察到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变化:我们党将完全告别“阶级斗争”的执政手段而按照和谐哲学来实现社会的良治。

内容概要

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对和谐世界的内涵作了具体的阐述:“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这一表明和平发展的中国对世界充满善意与真诚,并正为世界的“民主”、“和谐”、“公正”、“包容”积极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书籍目录

序: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第一章 开放引领中国走向世界 一、开放:决定发展前景的战略选择 二、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三、新世纪对外开放,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对外开放的新思维、新思路第二章 中国对外开放走出和平发展之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二、中国和平发展的白皮书 三、对外开放拓宽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三章 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而非威胁 一、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皆是机遇 二、中国领导人让世界各国吃“定心丸”   三、中国:稳定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四章 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建和谐世界  一、和谐世界,中国原创  二、和谐世界,中国构想  三、和谐世界,路径选择第五章 文明共存:和谐世界的未来展望  一、冲突与共存的话语对峙  二、中国文明在世界的魅力  三、共创世界和谐文化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开放引领中国走向世界一、开放:决定发展前景的战略选择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跨地区、跨国家的经济组织与公司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润滑剂。一个最明显的范例,便是WTO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谋求加人WTO组织,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已经是世界所有国家与地区的共同愿望。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最佳选择。1.“闭关锁国必然落后”已成共识现代人分析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无不指向一个重大的因素:闭关自守。即使在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们仍然抱残守缺,“脱亚入欧”的日本赶上去了,中国却沦为一个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故步自封,排外斥新,就将永远落后闭塞,永无翻身之日!社会主义国家应不应该对外开放?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做出过肯定的回答。列宁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遗憾的是,列宁所提出的对外开放主张,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更没有像今天的中国这样成为一个基本国策,甚至被他的后继者否定继承。列宁的接班人斯大林就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认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不复存在,两大阵营的对立使其相互间的对外开放没有可能——只能是同一社会阵营的国家有沟通的可能。由于长期的封闭与自我孤立,严重地制约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潜滋暗长地产生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最终,由于封闭状态下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积累及其综合作用产生的后果,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编辑推荐

《和平发展与共建和谐世界》为您介绍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平发展与共建和谐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