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治则解析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黄仲阳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传统中医古籍为依据,系统全面地整理介绍了历代名医的治则理论。全书共三部分,“概述”简要介绍了中医治则形成的渊源和发展历史;“总论”用歌赋的文体形式,归纳总结出240余条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法则;“各论”对上述各条治则分别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并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的解析,介绍了历代中医名家运用治则的规律与技巧以及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本书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是学习研究中医治则的重要参考书籍和自修教材。适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和中医教学、科研人员阅读参考。适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教学、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一、概述二、总论三、各论  (一)逆从调理 辨证为纲    表里六经分治    卫气营血为纲    察三部九候,为治求本    运四诊八纲,宜燮理阴阳    开张邪路,为治病症之秘诀    填塞空窍,乃熄内风之良芳    调气机,六俯以通为补    论生克,五行制化为良    双向调节,治阴阳紊乱,寒热错杂    升降并用,瘥腹胀呕闻,结胸痞胀    峻补真阴    摄纳浮阳    提壶?盖,治癃闭有效    逆流挽舟,屡蠲痢疾之施    摄上窍,缩小便尿崩可瘥    温下元,疗肾泄腹痛却而止之    辛散配清降,脑风立止    酸收伍辛开,不寐可医    温下清上之法,治小儿疰夏(夏季热)    解表托毒之剂,治水肿疮痍    通因通用,治协热痢    塞因塞用,医心下痞    欲纳其肾,先温其阳    欲降其肺,先和其胃    调脾胃升降,亦能止泻    理心肾交泰,确可安神    攻病宜早,达邪务尽    ……

章节摘录

  从《山海经》的记载中依稀可知,大约在250万年前的大冰川时期,由于自然气候剧变,使我们的祖先从东非大峡谷来到中华大地,那时人类茹毛饮血、凭穴而居的原始恶劣生活条件,不免经常发生疾病。从有汉字开始,就有了“病”字,“病”从“丙”,有明火、心火之意,“水”“火”是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代谢形式,偏胜则病。《易经》日:“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圣人乃神州先民也。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是中华民族历代祖先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而“治则”就是这一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则”即治疗的法则,治则与治法的含义微同而略异。以同一的定律治数病,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者即为治则也;以一法治一病者,治法也。治则是对某种病变过程采用一定治疗方法的高度概括,即当病人反映一定病变脉证时。应采取某种治疗定律的过程。治则为总结性论点,是治法的理论升华,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和重复使用性,是历代医家千锤百炼、披沙拣金的智慧结晶,所总结出的理论其文多合辙押韵,讲究对仗,且有深邃的哲理。治法与治则为从属关系,治法仅仅是治病的手段。治法必须符合治则的规律,可在其指导下变化运用。  “治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其理论体系源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为疾。”而立论的基础是《阴阳大论》,即后世所称的《周易》。《周易》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以《周易》中有“天道方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之说。  日月运行,有盈虚消长;五运六气,有大过不及。天地藉人以显,人藉天地以生,人为万物之灵。《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帝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中关于浩渺的宇宙星体如何与人体各脏器同步相应的记载,是否来源于外星人的发现,这还是未解密码。著名物理学家戴维认为:人和粒子一样,可以相互影响,万事万物,都以一种“蕴含法则”的形式相互影响,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因素感应下,会出现相同的概率。《奥秘》2004年l期中刊载有科学家通过先进的描记技术,描记下脑功能活动涨落图,对人脑进行描述分析,得出的结果,令人惊讶不已,人的大脑,就是一张太极图案。《世界未解之谜》中也指出:人与天地相参,造化同步,与日月星辰相应,时刻都在进行信息的互递。现代科学发现,人体生命的节律和宇宙间磁场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五脏六腑的气化过程,都与浩渺天体间的磁场活动的节律性相一致。人体在病态状况或受到人造磁场的干扰时,其体内磁场的活动节律就会与天体间的磁场节律失调。例如:天气变化前数天或数小时,地球磁场的位置和磁力强弱发生了轻微变化,病人此时就会感到身体不适,严重时甚至会使病情加剧,而体质强壮的人能立即启动自卫性的调节机制,以适应新的磁场活动变化,保持新的平衡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昨日的我已非今日的我,今日的我又非明日的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每秒要更新200万个,大约60天左右就要更新一半;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大约50天更新一半。人的生命现象到底是什么?他与太阳、月球在天体问的自然造化之势、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有何种联系?我们是否能从以上生命的内在活动中得到一点信息?这是一个人类期待探索的永恒而高深的哲学。“日月升于东降于西,人为日月所照,气亦随之旋转”,人总是在不断吸收大自然的虚灵之气为己的精气,此即《素问》“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之意。人的生、长、化、收、藏与天地相参,所以其阴阳气血亦有盈虚消长,太过或不及。脏腑的生克制化,亦有相克、相乘、相生、相侮;阴阳见于动静、开合、升降。五行制化正常,动静、开合、升降合度,脏腑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则气血和畅,人即安和。若动多于静或静多于动、开大于合或合大于开、升大于降或降大于升,则会导致气血乖乱,人之疾病,所由生焉。  明·叶子奇《草木子·观物篇》说:“雁顺阴阳而南北,鱼顺阴阳而上下,莺、燕、蚊、蛙顺阴阳而出入。”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说:“龙易骨,蛇易皮,蟹易螯,人易齿,此自然之气化也。”这些都是阐释物候感应之说。治则中的“与时消息”,即把握着生命活动的动态节律,调节其动静之偏向,使之恢复于动态平衡之状态。《宋稗内钞·志尚》说:司马文正公尝与人书日:“草妨步则剃之,木碍冠则芟之,其他任其自然,相与同生天地间,亦各使遂其生耳。”《伤寒直格》指出:“凡治病之道,以调六气阴阳,使无偏倾,各导其常,平和而已。”笔者认为:治病之道,亦如此理,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一言以蔽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因为现代医学起源于西方,由于其文化背景和研究方法与古老的中医学说的不同,所以,欲用西医学观点阐明中医学说的奥旨,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数千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病之术,不能因为暂时缺乏理论上的阐释而否定其固有的科学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医治则解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