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王锡锌 主编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年来,公众参与成为中国公共生活领域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在这个关键词的背后,我们感受到公共生活对沟通、合意等基本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既表现为执政党和政府对公众参与自上而下的鼓励,也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参与式治理的需求。政府与公众在基本理念层面上的耦合,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政府转型的一个重要动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看到,一场“新公共运动”已经初露端倪。参与的理念与行动中多种多样的公众参与实践相结合,正展开一幅中国民主制度从宏观政治层面到微观治理层面不断丰富化的画卷,也正不断激活我们对民主实践和公共领域制度变迁的想象力。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权利时代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现代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吁求,这些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兴起。

内容概要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描述性的、实证性的。本书的内容以参与形式和参与领域为逻辑而展开。本书所分析的参与形式主要包括:行政立法与行政决策中的公告——评论制度、听证会、协商咨询。本书所讨论的参与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政府绩效评估。  本书第一章对我国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进行整体描述与评估,分析我国公共行政实践中公众参与的概貌、具体样态、存在问题以及整体上的改进措施,试图对公共行政领域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实践形式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评估。第二章作者分析了公告——评论程序的制度及其内涵,认为公告——评论程序是实践参与式民主的重要制度举措;以《广州市养犬管理规定》的出台为例,深入分析了此规章制定过程中政府所采取的公众参与形式。第三章观察和分析了行政立法和决策中的听证会制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听证会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类型,以北京市政府规章立法听证会和北京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为样本,深入分析两个典型安全中听证会程序的具体运行机理。第四章“协商咨询作为行政过程的参与形式”从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的转变出发,分析了现代行政法学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第五章“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部分,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作谡以众参与的重要场城。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从环境的恶化与环境政策的改变入手,分析了各国环境影响评估体制中的公众参与规范。第七章观察和分析了中国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作者简介

王锡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行政法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国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概览与评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和说明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视野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四节  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    一、听证会    二、公开征集意见    三、立法调查、座谈会、论证会    四、利用信函、电子邮件等现代通信手段征求意见  第五节  公众参与的法律效力: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二、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六节  公众参与程序:基本问题观察  第七节  走向有意义的公众参与:规范与制度实践的创新    一、立法和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基本问题    二、公众参与机制与程序制度创新    三、公众参与:资源、技术支持和归责机制的创新第二章  行政立法和决策中的公告——评论制度  第一节  公告——评论程序的理念及价值    一、公告——评论程序的制度与内涵    二、公告——评论程序在美国以及中国的概况及其功能价值  第二节  案例分析——以《广州市养犬管理规定》为例    一、案例选择原因及广州市背景描述    二、法律依据    三、实际的法规制定过程——公众参与渗入的环节    四、公告——评论程序对立法的影响    五、对整个案例的分析  第三节  对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征求意见的程序在中国的特殊意义以及与美国的对照分析    二、政策建议第三章  行政立法和决策中的听证制度  第一节  公众参与中的听证会制度    一、听证会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听证会制度的类型化研究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一听证会制度的运行状况是怎样的?    一、行政立法型听证会案例分析——2006年北京市政府规章立法听证会    二、行政决策型听证会案例分析——2006年北京出租车调价听证会  第三节  案例引发的思考一听证会制度应当如何完善?    一、听证会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二、改进的方法与路径第四章  协商咨询作为行政过程的参与形式  第一节  协商与咨询:传统行政法学的“盲区”    一、行政实践的新转向    二、关注传统行政法学的“盲区”    三、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四、协商与咨询的域外实践及其功能期待  第二节  考察我国的协商与咨询制度——以深港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环评事件为例    一、深港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环评事件概述    二、侧接线事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    三、案例分析  第三节  协商与咨询制度反思    一、协商与咨询现状    二、问题及原因    三、对我国协商与咨询制度的建议第五章  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重要实践场域    一、城市规划的性质变迁    二、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公共性转向    三、通过公众参与提升城市规划的公共性  第二节  域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基本态势    一、美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二、英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三、法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四、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第三节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与理论评判    一、中央层面的制度实践    二、地方制度层面的公众参与    三、比较与评价  第四节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个案分析:以北京秀水市场拆迁和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拆迁为样本    一、北京秀水市场拆迁事件    二、广州小谷围艺术村事件  第五节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完善    一、城市规划中的多元利益主体    二、城市规划中的参与程序选择  第六节  简要结论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概述    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决策的出台    二、美国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三、其他国家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的状况    四、我国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的历史发展    五、相关的国际公约  第二节  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    一、圆明园事件的缘起与经过    二、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形式    三、圆明园整治工程听证会中的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  第三节  简短结论    一、圆明园事件之余思    二、公众参与之思考第七章  中国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的基本描述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中公众参与的表现    一、公众参与的主持者    二、公众参与的主体——评价者    三、公众参与的客体——评价对象    四、参与的内容:评价的标准    五、参与的结果:评价结果相应的责任承担    六、参与的方式:公众参与机制运作    七、公众参与的效果概括  第三节  公众参与活动中的不足与问题    一、“运动式”的公众参与    二、参与保障机制的残缺    三、责任机制的残缺    四、小结:政府责任启蒙  第四节  “参与式”政府绩效评价的完善和改进    一、公众参与机制的健全    二、深层次的体制和制度调整致谢

章节摘录

  (四)公众参与过程中“政府——公众”对话  政府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对于有效的公众参与至关重要。在进行立法咨询时,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必须确立一个理念:公众参与过程并非政府要告诉公民应该做什么。任何公众参与都是一种双向过程。为了保证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公共管理者也必须向公众学习。其次,政府必须提供相关信息,只有掌握了有效信息之后,公众才能进行有效的参与;第三,在参与中,管理者与公众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第四,彼此信任;第五,管理者在解决冲突时应努力突出“说服而不是强制”;最后便是公民的接受。在公民参与中,合作的基础是管理者应当接受公民团体作为决策过程的合法参与者。  管理者可以鼓励媒体通过出版特殊的“思考”问题或者通过向读者提供回答并返回的小问卷,来协助政府教育公众;管理者还可以鼓励广播和电视把公共事务做成专题节目,专供公民讨论。这些手段都能起到教育公众的作用,并增强公民对公共问题的兴趣。尽管政府也可以选择向特定公民团体提供直接帮助,但它最重要的指导仍然是规划良好和组织合理的公众参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公共政策是否具有影响力成为一个关键性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对我们课题研究有帮助
  •   在当当上买书真划算
  •   行政
  •   工作需要,里面一些程序、例子值得拿来参考
  •   对于中国的公共参与研究王锡锌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此相关课题研究,故相继完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论文与著作,该书深入浅出地为国人描述了一副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之图景,值得读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