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总论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陈华彬  页数:306  字数:323000  

内容概要

  债法为财产交易、流转的规范,是一个国家民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债法总则又是对债法中的各项规范“提取公因式”的产物。 陈华彬编著的《债法总论》共十一章节,内容包括债法总论概要、债的发生原因与债的标的、债的类型、债的发生关系、债的效力、债的履行与不履行的效力等。《债法总论》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陈华彬,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民法学科带头人。迄今独立出版民法方面的专著(独著)11部,与他人合著著作10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债法总论概要
第二章 债的发生原因与债的标的
第三章 债的类型
第四章 债的发生关系
第五章 债的效力
第六章 债的履行与不履行的效力
第七章 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的安全
第八章 多数人之债
第九章 债的担保
第十章 债的转移
第十一章 债的消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债的意义 1.罗马民法中债的含义 拉丁文obligatio(债)一词来自于拉丁文的ligare(捆绑),其基本含义是:约束和纽带,在法律意义上就是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约束和纽带,它产生于一方当事人应向另一方当事人承担的法律义务。由此,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说:“债为法锁,据之我们有必要被强迫根据我们城邦的法偿付某物”。债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债是一种只发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这里所称的债权人,“不仅仅是指那些借钱给他人之人,而且也是指那些接受他人基于各种原因履行义务的人”①;这里所称的债务人,则“是指那些可以向他们索取财物、即使是违反他们的意愿也可以这样做的人”②。 债作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罗马法上是通过其法律保护方式即诉权形式反映出来的。在罗马法中,与为维护物权而提起的对物之诉(actio in rem)相对应,为维护债权而提起的诉讼被称为对人之诉(actio in personam),它只能针对债之关系中的直接当事人提起,“对人的诉讼是我们据以针对某个因契约或者私犯行为而向我们负债的人提起的诉讼,也就是说,在提起该诉讼时我们要求‘应当给、做或者履行”’③。 在早期罗马法中,债的关系具有浓烈的人身强制性,这特别表现为:债义务是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履行保障的,不能履行清偿义务的债务人将以身偿债,沦为债权人的债务奴隶(nexi)或者处于受役状态(in causamancipii)。往后随着《博埃得里亚法(lex Poetelia)》的出现,财产性责任措施逐渐取代了以身偿债的习惯④。 2.民法上债的概念不同于民间所谓的债和我国固有法上的债 在我国民间,所谓债,一般专指债务,且专指金钱债务,如借债、欠债、还债等。在我国固有法上,债的含义也甚为狭窄,范围极小。在古代,“债”、“责”通用。《正字通说》谓:“责,逋财也,俗作债”。《汉书•淮阳宪王钦传》师古注:“债,谓假贷人财物,未偿者也”。债之别意即为:“假”、“贷”。我国固有法上原无统一的债法,仅在刑事法律中有债事违制的处罚。历代律令中对于债有明文规定或设专章的,滥觞于西汉《九章律》之《户律》。唐《贞观律》设钱、债律。但自汉律以来,债的观念一直未见扩大,仍仅指欠人财物①。 我国于1929年至1930年由国民政府陆续完成《中华民国民法》之制定。在这部民法典中,我国首次建立起了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瑞士、法国等)相通的民法上的债的概念及其制度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事立法与民间实务也都承认债的概念。至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于第5章“民事权利”的第2节“债权”中确立了明文的债的概念(第84条)。按照其规定,我国民法上的债不仅指债务,而且包括债权,表示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其次,我国民法中的债不仅指金钱之债,而且也包括以提供劳务、移转权利、交付财物及以不为一定行为(不作为)为标的的债;再次,我国民法中的债,不仅指合同所生之债,而且还涵括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并且在当代,债的发生原因的种类逐渐扩大,缔约上过失、单方允诺等也都成为债的发生原因,它们分别被规定于我国的《合同法》和《物权法》中。

编辑推荐

《债法总论》是法学院建院以来第一部债法总论著作,是法学院近年来在贯彻“科研立院”方针下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其对于推动法学院民商法学的教学、研究更上一层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债法总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比杨立新的好
  •   陈研究员的经典之作,法律人不可不读。
  •   我就想问书皮上的黑手印。
  •   宝贝不错,给老师买的,不错。
  •   同上,整体装订差,看着特别不舒服
  •   没有什么理论水平,个人研究观点。建议别在此书上浪费金钱和时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