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变量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沈瑞英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前言

  管理学和经济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学科。国外的大量著作,特别是西方的学术著作,被翻译引进到国内,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概念和范式被陆续介绍进来。其中有许多先进的思想和经验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日寸,国内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家,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辛勤耕耘,积极探索,在促进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本土化方面下了很大力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作出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力作。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种类繁多的经济管理类图书,但质量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现象比较突出,给国内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从客观上讲,我国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还滞后于经济管理的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许多新现象、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经济现象将更加复杂化,这就对经济学和管理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套丛书是由经济管理出版社组织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一批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撰写的经济学、管理学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学术性较强,力图在尽可能吸收国内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和创新,体现较高的研究水平。为了保证本套图书的质量,特邀请国内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知名的专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入选专著严格把关。专家委员会对入选的学术成果坚持较高标准:第一,专著的作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第二,专著所研究的问题必须处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前沿领域;第三,研究成果必须在理论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本土化的创新;第四,要求有两位具有正高职称,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作为著作的推荐人。

内容概要

近年来,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领域日趋重视的问题,引起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本书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过程中,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稳定的关系。本书以政治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为背景,以社会分层理论和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等为分析框架。本书的研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性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具体研究方法为比较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等。    曾在理论界风行一时的西方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预设为:中产阶级是历经西方工商业和市民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以及有市场能力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因此,在市场取向和社会秩序稳定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主要理论取向不同于西方中产阶级理论研究中的“稳定器”、“平衡轮”、“缓冲器”等理论观点,本书的理论起点和支撑的基本假设是:自近代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级的分化、组合和发展变化,使其自身充满着矛盾性、异质性和复杂性,其并非是一个自为的阶级。从社会系统变量视角辩证分析,在市场社会多元化促发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不仅在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识与行为取向是一个复杂的变数,而且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此外,在不同政治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各自还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征。因此,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稳定关系,不仅仅在于其市场能力,还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赢得其他社会阶层广泛合作与支持的能力,取决于其是否有参与和推动政治民主的能力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互构关系的制度背景。故本书凸显的关键词即为中产阶级在社会秩序中的“矛盾”与“变量”。

作者简介

沈瑞英:1963年生,上海人。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从1985年起,先后在《学术界》、《学术研究》、《军事历史研究》、《河南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多篇,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曾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十多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8JA810015)、上海市哲社科规划项目(2008BZZ001)、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09YS56)。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思想理论图式  (一)阶级阶层理论    (二)西方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与论述    (三)西方学者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关系阐论  三、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背景    (二)分析框架    (三)基本概念  四、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之处第二章  社会稳定理论构建与结构特征 一、多元与开放:社会学中的社会稳定理论  二、社会稳定:多维度系统工程    (一)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核心    (二)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思想意识形态稳定: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    (四)国际环境稳定:社会稳定的外部条件   三、动态与发展:社会稳定类型和特征    (一)社会稳定的类型    (二)社会稳定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转型社会分层与社会稳定    (一)调控与整合:社会转型与社会稳定    (二)社会分层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    五结语:审思与启迪第三章  历史考察: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变迁  一、解读与思辨: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中产阶级    (一)亚里士多德对城邦中产阶级特性的阐述      (二)亚里士多德中产阶级政体辨析    二、革命与保守:转型时期的中产阶级    (一)中世纪城市运动与中产阶级发展    (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中产阶级    (三)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启示  三、暧昧与摇摆:经典理论对中产阶级特性剖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中产阶级不稳定特性分析    (二)列宁对小资产阶级不稳定特性的研究  四、20世纪中产阶级与社会运动和思潮——以美国社会为例    (一)美国中产阶级与社会运动    (二)美国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和思潮    (三)美国工会运动与中产阶级  五、结语:矛盾与变量第四章  理论视野中的西方中产阶级  一、概念与边界:对中产阶级界定的理论问题   (一)模糊与异质:中产阶级概念及其特征  (二)中产阶级: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的概念  二、自在或自为:中产阶级与阶级意识    (一)从阶级意识到阶级责任——一种阶级的解析视角    (二)中产阶级能构成政治上成熟的阶级吗 ……第五章 现状及思考:西方与东亚的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第六章 制度、组织、机制: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稳定分析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变迁和转型,都会充满着传统与现代因素的矛盾和冲突。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社会学的重要理论社会分层研究,就是从人们的社会地位、财产状况、政治权力等制度考察不同群体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境遇的相似性和差异特征。因此,如何协调与整合社会各阶级、阶层多元利益和多元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势必关系到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社会稳定与否,又关系到现代化发展的成功与否。这不仅成了转型社会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而且也给政治系统带来严峻挑战。为此,邓小平在论及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时严肃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矛盾与变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