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馆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林存阳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以乾隆朝初叶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探究视角,从清代学术史发展的整体过程入手,通过对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政治性学术活动的系统梳理和考察,力求呈现学术思潮赓续与政治文化取向的互动影响,从而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学术与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演进脉络,旨在彰显三礼馆在其问所承担的链环作用及其转折意义。该书视角独特,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林存阳,1970年3月出生,山东任城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学术思想史、传统政治文化史,尤致力于清代《三礼》学的探究。著有《清初三礼学》(专著)、《中国之伦理精神》(合著)、《乾嘉学派研究》(合著)等;另在《中国史研究》、《清史论丛》、《清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前言第一章 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第一节 三礼馆的诏开第二节 开馆之缘由第二章 三礼馆纂修整体进程第一节 三礼馆之进程第二节 《日讲礼记解义》的校刊第三章 三礼馆人事变迁与纂修条件第一节 三礼馆人事变迁第二节 纂修《三礼》义疏的条件第四章 《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第一节 《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第二节 《三礼义疏》的架构第五章 《钦定大清通礼》等的政治文化功能第一节 《钦定大清通礼》与《皇朝礼器图式》第二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第六章 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第一节 政治文化抉择的定型第二节 学术转向与礼学兴起第三节 三礼馆之启示余论附录一三礼馆编年三礼馆儒臣一览简表附录二方苞三礼学论析杭世骏与三礼馆礼法之治:维系清代王权的一种政治理念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  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无论在政治统摄,还是在思想调控、文化抉择诸方面,皆表现出集大成的形态。虽然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她处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节点上,于号称“康乾盛世”之际渐呈衰弊之象,但从社会整体运作方面来说,康、雍、乾之世仍不失为一有一定发展活力的时代。为强化政治统治、稳固社会人心、维系世风民俗,清廷对政治思想、制度、文化,以及经济、教化等层面的调适和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仍为明清更迭之后的动荡社会,带来了继续发展的新转机。这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机体生命力惯性的延续,另一方面也与清廷面临时代危机而进行的自我反思有密切联系。其中为维系社会的有序发展,清廷对传统礼文化的关注、诉求和张扬,可以说是其整个统治体系中一个值得予以注意的重要面向。  与政治高压和武力威慑所取得的一时效应不同,礼文化传统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认同性,尤其是对广大汉族民众来说,这一传统文化基因的效用更为明显。而从学术层面来说,较之基础民众对礼文化传统的感性践履,众多学者对“以礼经世”的设想,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等文献的整理、注释、疏解和阐释,对以礼持身、规范社会的倡导,皆体现出一种理性的自觉。这一理性自觉,不仅形成学术的脉络和统系,而且使礼的普遍性愈益得到彰显,从而为社会的不断重新整合和治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性的智力支持。  清统治者正是在屡屡受挫之后的艰难抉择中,逐渐意识到礼的文化底蕴,接续历代统治者的教化之治,进而对礼文化加以新的审视和把握,并从思想和制度等层面予以思索和建制。  ……

编辑推荐

  《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大清通礼》等御纂礼书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开馆的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清代学术与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转型的契机与表现形态。通过梳理、剖析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转折意义的大型政治性学术活动,旨在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的演进走势,以及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进而彰显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和历史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礼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