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郑振清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是由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创始人罗荣渠教授创意并亲自策划的系列学术丛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化大潮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兴起,现代化研究也由长期被拒之于国门之外一变而成为国人共同关注的课题。为了组织和推动对现代化理论与进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北京大学于1987年组建了以罗荣渠教授为首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为了开辟一块专门的园地,将“中心”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本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比较系统地介绍给读者。  1993-1996年,《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由罗荣渠教授主编,先后推出专著、文集、译著共12种。这些著作以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新论》为代表,反映了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研究现代化问题所达到的高度。《现代化新论》等著作所力图建立的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罗荣渠先生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96年4月猝然去世。先生生前曾多次说到他所做的只是打基础的工作,现代化研究还要继’续深入下去,应由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从事这项工作。他为“中心”制定的规划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现代化理论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总体研究;第二阶段大体转向地区、国别和专门问题的具体研究。

内容概要

  新加坡国家政权与工会体系的关系兼具国家统合主义与社会统合主义特征于一体,属于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政治—社会关系类型,可以概括为混合型统合主义(mixed corporatism)。本书通过研究19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劳工法规、产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来探悉新加坡劳工阶层的利益如何通过工会体系得到有效的汇聚与代表。其中,重点考察了全国职工总会(NTUC)如何启动新加坡工运现代化进程、如何推进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制(tripartism)的发展。

作者简介

郑振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世界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方向,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2007-2009年)。

书籍目录

绪论 探索东亚经济增长与政治发展的中间环节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劳工政治:从新加坡故事到东亚经验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回顾与综合    一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劳工运动研究    二 新加坡工运研究述评    三 方法论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研究重点   一  资料情况   二 研究重点第一章 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崛起 第一节 新加坡工运传统:社会基础与政治结构    一  新加坡社团与工会的历史渊源    二  马来亚共产党与左翼工会    三  劳工阵线政府的工会政策    四 人民行动党与左翼工会 第二节 政治斗争与工运分裂   一 人民行动党政府“统一工运”   二  党内斗争与新加坡职工总会(STUC)分裂   三  “沙都”(SATU)与“职总”(NTUC)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一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二 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小结 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历史意义第二章 全国职总工会体系的发展  第一节 职总成为新加坡工运中心:1961~1968  第二节 职总工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一 工会支部层次   二 工会总部层次   三 职总中央层次   四 层次间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职总的财务状况 第四节 职总体系的内部整合   一 职总研究所   二 职总中央的集权化   小结  职总工会体系与新加坡政治体系的关系  第三章 1960年代前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  第一节 转口贸易的困境与工业化的启动    一  转口贸易与失业问题      二 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工业化    第二节 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一 工业化对劳资关系的要求    二 1959年《职工会(修正)法令》与劳工控制   三 1960年《工业关系法令》与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第三节 工业仲裁法庭与新加坡劳资关系的稳定……第四章 1960年代后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第五章 走向“劳工运动现代化”第六章 劳资政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国家发展第七章 总结 混合型统合主义在新加坡附录 新加坡工运大事记(1940~1986)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崛起  二战结束以后,曾被日军赶跑的英国殖民者重返新加坡和马来亚,发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当地人民的臣服和仰视,而是逐渐升腾的反殖反帝斗争姿态,而且激进劳工运动成为政治斗争的主要方式。  1946~1955年,在马来亚共产党公开组织或暗中支持下,新加坡以职工会会员和华校学生为主力的反殖运动风起云涌,迫使殖民地政府抓紧考虑实施新加坡自治宪制、修订工会法令,以便控制新兴的政治势力和社会组织。1948年,殖民地政府修订1940年《职工会法令》①并颁布《紧急(罢工与关厂)条例法令》,意图控制激进劳工运动,不过反而激起职工会开展更大规模的反抗。1954年2月,英国人设计的《林德宪制》颁布,给予新加坡人民公民权并实行选民自动登记制度,由此催生了人民行动党等新兴政党。人民行动党成立初期,由于缺少自己的基层组织,加上当时左翼工会主导的反殖运动高涨,该党秘书长李光耀决定与群众基础雄厚但共产党人居多的左翼工会和华校知识分子合作,争取选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一本不错的研究资料
  •   刚收,慢慢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