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张平//刘霞辉  页数:440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反映全球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年度增长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表现和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分析促使这一进程的微观机制与宏观动力,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增进对中国经济的理解,促进有关的政策改进,实现中国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作者简介

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霞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书籍目录

总报告 面向城市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机制经济增长 200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 2009~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1978~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核算 1990~2008年中国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990~2007年中国各省区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专题 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 创新集聚的一个理论模型 城市规模分布变动及计量分析 中国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实证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思想之演进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宏观作用机制理论篇 经济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对宏观经济学与增长理论框架的反思和批判 粗放增长、结构性扭曲与政府行为模式 “金砖四国”的赶超发展比较 中国经济展望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城市化高成本包括:(1)基础设施的高投入和高价的房地产批发。水电、燃气、公路和绿地都是高投入,需要政府推动。城市化带动的是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和政府配套的基础设施投入,土地是城市化核心的要素。目前,土地批租成为地方政府“筹资”的本钱。政府通过房地产土地的出让,获得城市化的资金,土地价格居高不下。(2)城市劳动力的“高成本”和运营中的高税收。农民一旦变为市民,社会保障便成为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住房、教育、环保和城市公共交通与运营等都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为了支付大量的公共支出,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就得为公共支出而征税,而该税必然附加在劳动力成本上。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应怎样更科学地进行?本书第三篇就主要探讨该问题,我们的基本结论如下。1.合理控制城市公共支出成本的过快上升对于许多地方政府而言,城市化过程中的资金约束是一个现实的障碍。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税收、收费、上级政府补助三大块。由于税收和收费受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而上级政府的补助也是有限的,因此地方政府为了弥补用于支持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经常收入来源的不足,通过城市化过程大量高价出让土地来满足支持城市化的资金需求。目前,土地批租已成为地方政府“筹资”的本钱。这样,政府通过房地产土地的出让,获得城市化资金,土地价格居高不下。按照目前中国对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的做法,土地资产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土地有偿转让收入由县市地方政府所有,计入预算外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城市化与经济增长(2010版)》:2009年中国经济已基本摆脱了外部冲击的影响,逐步回到了正常增长轨道,世界经济2010年将逐步走出危机。中国各省区市1990~2007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各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也得以强化,但相互之间的差距还很大。由于人口和资源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规模收益递增的效应,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单位资本GDP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对于工业化的城市,聚集效应更明显。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它将与不断现代化的工业一起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支柱。《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城市化与经济增长(2010版)》: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盘点年度资讯、预测时代前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