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理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乔尔·科特金  页数:216  译者:王玉平,王洋  
Tag标签:无  

前言

两年前,我曾提交一份数字经济对美国社区影响的报告,现在,两年过后,该报告中所认识到的变革又有了进一步的加速和扩展。一些数字化催生的现象最开始只在少数地区出现,例如曼哈顿南部与旧金山,一这里出现了城市复兴,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扩展到其他地区,从美国中心地带的塔尔萨(Tulsa)、奥马哈(O-maha)到新兴的南部都市夏洛特(Charlotte)以及亚拉巴马州的亨特斯维尔(Huntsville)。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精英界对信息经济兴起的热情却在消退。随着许多网络公司的衰落及科技股价格在2001年的下跌,这种带有突发特点的“新经济”的概念遭到了广泛且公开的质疑。进而,人们逐渐产生一种信念,认为新经济与互联网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料想,投资者必然也会产生忧虑,他们在眼花缭乱的科技股投机中动辄损失数十亿美元,很多初涉此道的投资者在想方设法全身而退,使他们的数百万美元不至于付诸东流。那些曾经为新黄金时代欢呼雀跃的记者与专家们明显感到他们的名声为此蒙羞,现在自然要向他们此前推崇的这种偶像进行报复。

内容概要

  这部《洛杉矶时报》排行榜的畅销书出自美国最有深邃见解的社会思想家之一乔尔·科特金,是关于数字革命如何重塑美国人生活和工作的开山之作。本书对美国资源的重大转变进行了解读,梳理并认定了新型的兴盛社区和衰退的老社区。科特金集中论述了数字革命对城市的惊人影响,进而解释它们如何强化其传统上承担的创新和贸易、文化交流的角色。

作者简介

  乔尔·科特金,“新美国基金会”欧文高级研究员,全球公认的未来学和城市问题研究权威。

书籍目录

序 言第一章 数字时代的地理格局  为什么地点仍然很重要  后工业城市  都市新人  数字时代的阶层与社区第二章 逆城市倾向  瓦尔哈拉综合征  近郊都市的崛起  高端郊区:逃离近郊都市的途径  “小城镇的反弹”  美国乡村的赢家和输家第三章 城市中心的未来  再造核心区  “纯粹个人的事情”  巨大的落伍  没有孩童的城市  作为精品的城市第四章 欢迎来到卡斯巴  移民和都市空间  催化效应  城市:露天市场  卓越的移民  近郊都市熔炉  信息时代少数族裔集中的近郊都市第五章 工艺技术城市  体现知识价值的社区  手工艺经济的衰落  重现文艺复兴?  超越乏味经济  文化产业复合体  数字时代的大众文化第六章 2020年的主街  回到集市  商业的自动化  第三次浪潮在消退?  中产阶级化及其抵制力量  空间政治:21世纪的社区、认同与可靠性第七章 心目中的理想地点  数字时代的草根行动  神圣的地方  信息时代的领导  21世纪社区的未来鸣 谢

章节摘录

可以说梅特卡夫自己为他的生活方式打下了真正的基础,而正是科技使其成为可能。当梅特卡夫在帕洛阿尔托(PaloAlto)的施乐研究园工作时,他协助开发了以太网,一种允许计算机之间彼此“交谈”的复杂系统。这一发明为他的3Com公司奠定了基础,而公司也使他成为千万富翁并拥有了在美国高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身处缅因州的农场,他仍可以保持这种影响力。他利用一个强大的DSI。网络连接装置与他的投资保持联系、从事专栏撰写,或者置身于发展中的科技世界。梅特卡夫与他的妻子罗宾从1980年代中期就来到了卡姆登。和他的邻居苹果公司的前主席约翰·斯卡利一样,起初他把这里只是看做一个令人愉快的躲避拥挤繁忙的硅谷的场所。但在1990年,44岁的梅特卡夫决定离开3Com公司时,似乎找不到待在硅谷的理由了。到处是拥护的人群,低俗而势利的人们变成了千万富翁,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贪心不绝,这些对纽约昆斯区一位出生于爱尔兰工人家庭的人而言,与他在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的正直品质相违背。“我们要摆脱硅谷,”梅特卡夫回想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我们担心他们在所有人都被精心照顾、人人都开奔驰的地方成为纨绔子弟。我们想过更普通的生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关于新科技和信息世界如何影响我们对实体地点期望的深刻而富有启迪意义的研究。  ——《华盏顿邮报》及时而有新意……科特金著作鞭辟入里.其警示也同样切中要义。  ——《商业周刊》乔尔·科特金总是走在学术前沿。这部《新地理》是关于新经济如何颠覆传统陈旧观念并重构美国经济和政治地貌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弗雷德·西格尔《未来在此启动:纽约、华盏顿和洛杉矶》的作者现今,学校里讲授地理学的已不多了。但在跨进21世纪的时候,乔尔·科特金为我们讲授了我们需要了解的地理。……科特金始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位乐于助人的旅游向导。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编辑推荐

《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城市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地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经济的兴起,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网络不仅已经融入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更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毫无疑问,这种影响也一样会对人们在空间上彼此关联的形式,也就是社区和城市的地理版图进行重塑和调整。本书就是一本关于信息经济如何在美国创造新地理格局的作品,对于同在互联网时代,且正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可算是宝贵的借鉴。

    书中,作者科特金首先肯定了信息科技对于人类地理分布的巨大影响。他以翔实的资料,指出了自汽车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逆城市倾向”正在加剧。借助网络,人们不需要再居住在毗邻工作地点的城市里,而是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靠电话和电脑来运筹帷幄。而城市社区的选址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资源或地理优势为首要考虑对象,而是把需要吸引的人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于是,高端郊区、近郊都市和“瓦尔哈拉”(借用北欧神话中的英灵殿,指知识精英们远离城市的居住地)相继兴起。当然,互联网也不是影响地理格局的唯一因素,人口结构的变化、移民的涌入、城市功能的转变、自然环境的优劣……都在塑造新地理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中产阶级和技术精英纷纷逃离城市的同时,来自少数裔、移民、艺术创作者乃至单身者和空巢老人等群体的新人群填补了空白,并使城市依旧作为一个社区交流的功能体而存续。而在这一趋势中,城市作为贸易集散地和手工艺摇篮的地位正重新显现。作者对这些演变过程的叙述条理清晰,思路连贯,令人信服。

    不过,我也有些疑惑,作者写作此书,他对这种数字化时代出现的地理趋势,究竟是保持什么态度?是热烈地赞同、客观地观察,还是冷静地反思?阅读前,我以为是第一个;阅读中,我逐渐认为是第二个;直到最后一章,我才知道是第三个。是的,一部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那可以是不错的报告,但不会成为深刻的思想。而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罗列现象的层面。在最后一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地理格局的变化,其本质是人和人之间联系纽带的削弱。后工业时代所培养出来的“技术精英”,有着太多个人主义和自利主义的烙印。他们游离于传统的社区塑造过程之外,而是随时准备“逃离”。这种做法,正在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对社会造成危害,加大了社会贫富的悬殊程度,造成了财富向精英集中的后果。知识精英通过技术革命获得了个人的成功与财富,却产生了与传统方式谋生者的冲突,并拉大了阶级的鸿沟。结果前者青睐的高端郊区发展迅猛,而后者聚集的城市和旧郊区却落入贫困和难以维系。作者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点,他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并试图以此书告诉美国人:即使是身处数字时代,我们也不该抛弃那些维系我们城市与社区的古老法则。因为,人毕竟只有拥有彼此的认同感,拥有普世的价值观,才能够是社会的人。

    在阅读过程中,一个问题也时常萦绕在我脑中:中国的地理格局是否也会因为信息化而迎来改变?毫无疑问,影响是一定的。目前越来越多的“SOHO”一族已经说明了互联网对空间距离的缩短,而不同城市之间因房价差异而出现的人口移动和“套利”也多有耳闻。但是,中国与美国又有不同,所以目前来看并没有出现高端郊区或者“瓦尔哈拉”的趋势。因为中国有一个美国所没有的制度:户籍制度,以及这种制度所框定的城乡二元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时代为确保城市地位而产生的制度,妨碍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并让“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观念深植人们心中。时至今日,作为城市建设主力的农民工仍然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当的福利待遇,他们的收入也无法让他们留在地价腾贵的市区。另一方面,中国也缺乏一个真正的“技术精英”阶层。“世界工厂”的地位注定了中国居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有的是富余的底层劳动力和从事“中介”工作的白领阶层,但却缺乏有力的上层。户籍制度令农村人口无法融入城市,也阻碍了城市人口向外的扩散。因为土地产权仍归国有,令有心置地者也无法如愿以偿。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也令田园生活变得望而却步。于是白领们只能将积蓄耗尽在城市日益上涨的房价中。

    在这样一种局面中,有理由怀疑本书的担心对于中国还稍嫌过早。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能否走一条不同于美国的城市发展之路吧。
  •   数字经济建构了新地理,也破坏了地貌。乔尔·科特金以翔实的资料肯定了数字革命对于人类地理分布的巨大影响,同时亦指出,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地理格局的变化,其本质是人和人之间联系纽带的削弱以及人情的渐行渐远;即使是身处数字经济时代,人们也不该抛弃那些维系城市与社区的古老法则,‘乡村是上帝造的,而城市是魔鬼造的’。当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已经因为信息化革命不可避免地而迎来巨大的变化,全国是一个大工地,水泥林立,耕地日渐减少,家族观念日趋淡漠,一些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底线在被不断地被冲破和践踏。中国啊,20年后、50年后将会出现怎样的地貌哦!
  •   分析很好,但是新经济建构新地理,也破坏地理
  •   很好用的一本书。备课组人手一本。
  •   这本书不错 质量也很好。值得收藏
  •   大师的书籍,推荐阅读
  •   一个社会学人士写出来的地理学的书,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给了我启示,也是公司最近内部比较推崇的书
  •   该领域的出色作品。
  •   经济 数字化
    很好
  •   能容有些失望,与想象的不一样
  •   这是一本讲述数字经济时代美国城市地貌变迁的社科读物。作者分别从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入手,分析各时期美国一些有特别的城市的变化,并预测未来2020年城市发展的格局。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从这本书里读到许多,诸如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对城市的影响已不容置疑,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命题也于这十来年的发展成一定论。作者在这本书中客观而强调了精英们在城市化变迁中所起的作用并对他们在未来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的发展上寄予了厚望。

    问题一,人的作用将导致城市间的贫富两极分化。数字革命的发展重新界定了社区空间和时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不再是地理位置的意义上,而更是共享生意,文化和其他利益的人---都市人的精神特点越来越与商业有关。而城市的魅力也在于能吸引那些构建城市经济的人群。这便是人对城市的影响了。尤其是城市精英的影响时,比如,移民活动组成的都市新人,因为经济从制造和资源为基础转向服务与信息为中心作转型,于是精英们必然哪里有财富就像哪里投资---于是便有了精英人才的地域控制。

    问题二,精英人群的公民意识的消失。逆城市化倾向,将加速精英化乡村社区的发展。离开核心城市,形成近郊都市,再从近郊都市发展为高端郊区。这种变迁使得目标人群像象牙塔一样越来越随之缩小,人群结构越来越高端和简减。最后发展为是一些“对数字经济起至关重要的,教育水平较高,富足的人”。科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衍生出新型的既有独立精神,于社会约束方面又相对自由的计算机精英,技术精英们。在作者眼里,这个群体的我行我素,而且缺乏道德约束力,自动远离与传统财富权力相关社会事物的个人主义,都让他非常担忧。人的态度变化,价值观变化,形成这种不受地点,角色和历史形象限制新型人群,而传统的市民群体意愿和奉献精神才是城市成为赢家的关键。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到过的“公民意识”---公民的个人利益也正是社会的共同利益。缺乏公民意识的人群就像那些沉迷于网络联系而忽略现实中的亲近关系一样,越来越多与所在阶层发生联系,而不是城市。情感纽带的松散也将使人与城市渐渐疏离。当然,随着这种社区变化,变化的还有家庭结构,从大家族,旧街坊式转为精简型,单独的核心家庭,进而存在城市的老龄化问题等。

    问题三,新集权的不公平。在作者的观点中,因为精英群体的影响,财富的投资,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缩短距离的同时,也削弱了城市区域的关联,渐渐产生权力的集中----这是另一种变相的集权。就好比,如果持续对某些核心区域进行投资,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地区,显然非常不公平。

    作者通过大量的分析,恳切地指出“21世纪的健康社区将是能够培养共同目标感的社区”,在数字化时代,“社区意识,认同感,共同的历史和信仰,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精英们将寻找那些对于价值观,文化,经济都具吸引力的地方----这才是城市的成功。

    这本书根据兰登书屋2001年版译出,虽然是十年前的作品,但今天看来仍然有现实意义。城市化进程将如何发展,将走向何方,美国城市发展历程的得失让我们有了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
  •   涉及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对我帮助很大,虽然书的材质不是很好。。。
  •   学地理的学者郝书目
  •   出去旅游,很不错的一本书!
  •   好书,可是一直不降价
  •   内容详实,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   例子比较多。缺乏理论性的东西……翻译不是很好
  •   数字地理方向的建议读读看,有帮助
  •   老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分析的也到位,就是有些话绕的很,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
  •   不推荐,读后感觉没有太多收获,一般般!
  •   总觉得翻译的火候没到 常常词不达意 或许是本好书 也许是我火候没到
  •   资料翔实,信息量非常大。
  •   翻译方面,个人感觉还行。内容方面,时时会看到不一样的观点。总体觉得不错,书也不厚。
  •   作者是名人,翻译水平一般,内容充实。
  •     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经济的兴起,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网络不仅已经融入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更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毫无疑问,这种影响也一样会对人们在空间上彼此关联的形式,也就是社区和城市的地理版图进行重塑和调整。本书就是一本关于信息经济如何在美国创造新地理格局的作品,对于同在互联网时代,且正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可算是宝贵的借鉴。
      
      书中,作者科特金首先肯定了信息科技对于人类地理分布的巨大影响。他以翔实的资料,指出了自汽车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逆城市倾向”正在加剧。借助网络,人们不需要再居住在毗邻工作地点的城市里,而是可以远在千里之外,靠电话和电脑来运筹帷幄。而城市社区的选址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资源或地理优势为首要考虑对象,而是把需要吸引的人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于是,高端郊区、近郊都市和“瓦尔哈拉”(借用北欧神话中的英灵殿,指知识精英们远离城市的居住地)相继兴起。当然,互联网也不是影响地理格局的唯一因素,人口结构的变化、移民的涌入、城市功能的转变、自然环境的优劣……都在塑造新地理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中产阶级和技术精英纷纷逃离城市的同时,来自少数裔、移民、艺术创作者乃至单身者和空巢老人等群体的新人群填补了空白,并使城市依旧作为一个社区交流的功能体而存续。而在这一趋势中,城市作为贸易集散地和手工艺摇篮的地位正重新显现。作者对这些演变过程的叙述条理清晰,思路连贯,令人信服。
      
      不过,我也有些疑惑,作者写作此书,他对这种数字化时代出现的地理趋势,究竟是保持什么态度?是热烈地赞同、客观地观察,还是冷静地反思?阅读前,我以为是第一个;阅读中,我逐渐认为是第二个;直到最后一章,我才知道是第三个。是的,一部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那可以是不错的报告,但不会成为深刻的思想。而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罗列现象的层面。在最后一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地理格局的变化,其本质是人和人之间联系纽带的削弱。后工业时代所培养出来的“技术精英”,有着太多个人主义和自利主义的烙印。他们游离于传统的社区塑造过程之外,而是随时准备“逃离”。这种做法,正在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对社会造成危害,加大了社会贫富的悬殊程度,造成了财富向精英集中的后果。知识精英通过技术革命获得了个人的成功与财富,却产生了与传统方式谋生者的冲突,并拉大了阶级的鸿沟。结果前者青睐的高端郊区发展迅猛,而后者聚集的城市和旧郊区却落入贫困和难以维系。作者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点,他向我们发出了警示,并试图以此书告诉美国人:即使是身处数字时代,我们也不该抛弃那些维系我们城市与社区的古老法则。因为,人毕竟只有拥有彼此的认同感,拥有普世的价值观,才能够是社会的人。
      
      在阅读过程中,一个问题也时常萦绕在我脑中:中国的地理格局是否也会因为信息化而迎来改变?毫无疑问,影响是一定的。目前越来越多的“SOHO”一族已经说明了互联网对空间距离的缩短,而不同城市之间因房价差异而出现的人口移动和“套利”也多有耳闻。但是,中国与美国又有不同,所以目前来看并没有出现高端郊区或者“瓦尔哈拉”的趋势。因为中国有一个美国所没有的制度:户籍制度,以及这种制度所框定的城乡二元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时代为确保城市地位而产生的制度,妨碍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并让“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观念深植人们心中。时至今日,作为城市建设主力的农民工仍然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当的福利待遇,他们的收入也无法让他们留在地价腾贵的市区。另一方面,中国也缺乏一个真正的“技术精英”阶层。“世界工厂”的地位注定了中国居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有的是富余的底层劳动力和从事“中介”工作的白领阶层,但却缺乏有力的上层。户籍制度令农村人口无法融入城市,也阻碍了城市人口向外的扩散。因为土地产权仍归国有,令有心置地者也无法如愿以偿。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也令田园生活变得望而却步。于是白领们只能将积蓄耗尽在城市日益上涨的房价中。
      
      在这样一种局面中,有理由怀疑本书的担心对于中国还稍嫌过早。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能否走一条不同于美国的城市发展之路吧。
      
  •     信息重塑格局
      评《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
      
      这是1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如果你对1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还存在疑问,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爆炸性变革,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很多人都认为地点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新地理》旨在唤醒大家的共识:地理位置在信息时代更加重要,经济从对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需要找到最理想的地点。
      
      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取代土地和资金成为经济决策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类智慧在哪里集中,财富就在哪里积聚,财富积聚的“中心城市”促使更多的人来这里工作和交流,又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与重工业时代不一样,信息时代下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不一定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因为网络提供了信息沟通的便捷,同时由于物价上涨、交通拥堵等因素,在社会的变迁上又形成了“围城现象”:新兴产业的人员不断拥入“中心城市”,在城市中寻找独特的环境支持和个性的供应商、服务商;原有城里的人员退出城里,重新寻找他们舒适的生活,形成了“逆城市化”进程。
      
      “中心城市”的城市中心,发展起来了信息产业特有的第三产业:网络、物流、艺术、娱乐等行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原动力。一些行业因寻找廉价劳动力、低物价水平的因素搬到了郊区,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城市中心的发展与郊区的开发相映成趣。个性化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主要标志,商业、经济、文化、社会中越来越多个性与自由的现象,人们通过个性化的思想交流,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知识成为了产品的附加值最大组成因素,流行时尚通过包装不断推陈出新。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艺术和贸易、手工业的融合,进一步推进了工艺技术城市的个性化。
      
      但是,城市中心发展的问题也同时暴露出来:科技的进步让个人有机会脱离集体,人们可以完全地自我封闭;在教育成问题后儿童也不得不离开城市中心,城市中心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命力,未来的发展显得苍白;移民确实给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带来了活力,但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未来的发展还是个未知数。当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社会的历史、文化、人际关系认同后,却无法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时,我们说城市已经出现了危机,这个危机终将导致城市的衰败、或者灭亡。
      
      在数字时代,那些古老的原则—社区意识、认同感、共同的历史和信仰—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人类的个体需要、社会整体发展需要,我们不希望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要同时有的社会进步和人际关系和谐。但愿在沸腾的数字、信息背后,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热血的同胞。
      
      
  •     作为在数字出版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小菜鸟一枚,我已经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数字化浪潮冲刷,目睹了这一领域的光速巨变,再来读这本论述“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的《新地理》,真真正正的感同身受(虽然不是讲中国地理、北京地理)。
      
      就像《新地理》里面说的一样,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企业选址再也不是根据资源地理位置,而是在综合平衡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行政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各种关系之后而慎重决定的。在这个选择过程中,“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事实上,任何类型的地点,如果有其适合指出,都可以在信息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摆脱了之前的桎梏,选址更大的受到人力资源(特别是技术工人资源)的影响,能够吸引技术工人的地方在数字时代繁荣起来,而另一些城市则衰落下去,那些繁荣城市办公场所闲置率低、能为工人提供最高水平的教育,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也很高。
      
      “当信息与知识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时,很多不受青睐的地方陷入了困境之中。如果经济主要由第一流人才对地点的偏好所决定,这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居住地点并控制着财富的地理布局,那么,这就意味着即使在经济持续发展时期,那些吸引力差的地方和不如他们的人们也会获益很少。”于是地区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何缩小这种贫富差距,成为数字经济地区管理者最头疼的事情。
      
      虽然《新地理》阐述的是因数字经济发展而重塑的美国地貌,但其中的道理很值得中国政府和地区政府借鉴。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加塞特写到:“人们不仅是为了在一起而住在同一个地方,人们住在同一个地方是因为想要一起做些事情。”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力发展地区的教育事业,鼓励创业,兴建完备的交通设施和公共行政设施,提高地区的吸引力,才是加速地区发展的王道。记得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我国最大规模的数字出版和数据加工基地已经在亦庄建成。而在此之前,国家已经批准了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和杭州三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因为一直在做数字出版,对这一消息非常关注,也非常开心看到我国在集中产业力量,凝聚地区优势方面做出的努力。
      
  •     几年前,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轰动世界。此书的主要论点是讨论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村。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数字信息对于地理的改变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同时期美国未来学和城市问题研究权威学者乔尔科特金推出的《新地理》,更是深入分析了数字时代对美国各个城市地理格局的改变,让我们看到数字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处理及传播的速度,而且重新界定了我们社区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曾经我们毋庸置疑的认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标志,是进步的标志,也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通俗说就是从农村进入城市是人类发展的趋势。然而城市化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再大的都市诸如作者所提到的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等精品都市,都会因为发展而改变,变得不再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生存空间,这一点跟我们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郊区的蚁族生活区很相似。随着旧有产业的淡出和贵族区的扩大这些城市经济的改变、随着办公、商业和住房空间受到严格限制,随着普通人与城市精英(有钱人)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化生存的性质也随之逐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与信息的传播、处理和产生有关的信息产业的地位日趋重要,这些产业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取决于非传统因素,尤其是个别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地点偏爱,从而加快了这个过程。
      
      数字时代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会体现在城市的结构上,工业革命当时铁路(从1860年至1915年,仅仅美国的铁路里程数就增加了9倍)和电报的急速发展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动力,从而同样废除了既有的都市地理。如今由于出现了因特网,世界已以看来引人注目的速度缩小。1800年,用船把货物或者人员从纽约运往美国中西部需花6周时间;在不到60年后,这么做只需3天。
      
      随着时间的推延,我们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联系与我们的实际邻居无关,而是同我们与之分享商业、文化或者其他利益的人们有关。威廉•米切尔(WilliamMitchell)认为,“未来的城市”就其性质来说是反空间的。他说:“世界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电子集市——正在推翻、改变并从根本上重新解释我们有关集结地、社区和都市生活的观点。网络具有截然不同的物质结构,它的运转所依据的原则截然不同于那些组织传统城市的公共场所活动的原则。”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正生活于一个没有固定地点的社会。”
      
      
  •   数字时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时间和空间方面?
  •   这书其实很老了,2001年的,如今又被拿来炒剩饭,太OUT了
  •   我们正生活于一个没有固定地点的社会
    因为买不起房,租房就要打游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